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袁渭康
扩展阅读
如何在低位买股票 2025-07-13 04:48:47
路捷股票价格 2025-07-13 04:46:01

袁渭康

发布时间: 2022-01-07 19:01:12

⑴ 宁波名人谁知道

宁波籍院士· 陈创天 · 纪育沣 · 童第周 · 谈家桢 · 李庆逵 · 汤德全 · 鲍文奎 · 翁心植 · 黄量 · 徐祖耀 · 陈敬熊 · 於崇文· 童志鹏 · 孙儒泳 · 陈宜张 · 贝时璋· 章名涛 · 翁文波 · 任美锷 · 朱祖祥· 应崇福 · 颜鸣皋 · 余松烈 · 戴传曾· 周毓麟 · 郑哲敏 · 陈子元 · 郁铭芳 杨福愉 · 沈自尹 · 李志坚 · 鞠躬 · 毛用泽 · 何友声 · 陈肇元 · 戚正武 · 翁史烈 · 阮可强 · 沈珠江 · 何德全· 徐秉汉 · 陈毓川 · 王阳元 · 朱英浩· 陈中伟 · 刘元方 · 周永茂 · 陆道培· 林永年 · 朱兆文 · 倪维斗 · 陈俊勇 · 汪成为 · 陈俊亮 · 石钟慈 · 谢世楞· 朱高峰 · 袁渭康 · 吴祖泽 · 吴常信· 周光耀 · 乐嘉陵 · 胡思得 · 杨福家· 陈亚珠 · 贺贤土 · 周兴铭 · 倪光南· 洪国藩 · 沈昌祥 · 白以龙 · 杨雄里· 戎嘉余 · 路甬祥 · 韩启德 · 庄辉· 孙忠良 · 魏敦山 · 郑颖人 · 范立础
另外宁波的著名商界领袖还有现任国内著名大型站点网易163的CEO:丁磊(丁磊是宁波人,毕业于成电,原先供职于宁波市电力局),美国硅谷WebEx公司总裁朱敏等人以及被认为是继王嘉廉后全球软件华人"一号"的位于美国硅谷的世界著名软件公司——美国BEA系统有限公司创始人、主席兼CEO庄思浩(祖籍Ningbo,China!!!中国宁波!!)(2002年10月,美国著名的IT杂志《CIO》颁发的"远见奖",授予那些用信息技术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20位创建者和20位实践者,庄思浩的名字和环球网的架构师TimBernersLee、戴乐计算机公司主席MichaelDell、微软的比尔·盖茨、Sun微系统公司主席ScottMcNealy等著名人士列在同一名单中),都是当地赫赫有名的领军人物。

科技界:宁波人的"中国校长集"除了上述提到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外,还有一位北大校长(这个的名字不确切,但我印象中北大是两位宁波籍校长,其中一位是在西南联大还是什么时候,北大校史录未登),著名地质学家、清华代理校长翁文灏(1931年7~9月),清华校长张孝文(1989~1994年),复旦校长、现世界排名35的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著名核物理学家杨福家院士,交大校长张美翊,交大校长翁史烈院士,可以登陆交大校史录查对。还有现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原浙大校长),原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倪维斗院士,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

国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国际实验胚胎生物学奠基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童第周院士,国际著名生物遗传学家、欧盟顾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谈家桢院士(这二位分别是学细胞/胚胎生物学和遗传学的XDJM必须知道的生物学大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韩启德院士,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长贝时璋院士,世界"断肢再植之父"、中科院陈中伟院士,国际著名弹道导弹专家、青岛大学校长竺苗龙教授,

我们宁波的中科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向来位居大陆270个地级以上城市(包括直辖市)的首位而不是第二位(两院院士截止当时的统计数据是86位,这次新增选的院士中又有三位宁波人当选。我们宁波人向来就没有"第二"这个概念)超过两院院士总数的8%,遥遥领先于盛产两院院士的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从而素为中国院士头号原产地。浙江虽杭有钱学森、温有苏步青,但综合来说我们宁波的院士出产率比浙江高得多!

法律界:现任荷兰海牙国际法庭华裔庭长史久镛
建筑界:联合国大厦设计者之一的阮郇光教授...

艺术界:世界公认的大提琴演奏大师、现任美国国家剧团首席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国内著名美声男高音,被誉为"帕瓦罗蒂接班人"的戴玉强等等。。。。

大亨界:上个世纪上海滩"十大海上闻人",宁波人占7位,包括杜月笙的大哥黄金荣、当时国内航运界"一只鼎"(旧时甬语及现代沪语中,表示一言九鼎的人物或最出众的人或物)、老上海人称之为"阿德哥"的法租界头面人物虞洽卿,张啸天、叶澄衷(老上海都知道,澄衷中学,沪上赫赫有名的贵族私立中学),严信厚等,还有海上著名商人黄楚九(上海著名的"十里洋场"一词就是起源于他开办的"大世界"。转载者注)等。

影视界:在港台的不多,我知道的有香港影坛巨星周星驰以及宁波象山籍的"小黑"、中国"飞黄"第一人,摩托车特技动作大师,刘德华和吴宗宪的密友兼同门师兄柯受良(可惜斯人已逝、哀无过于心死)。(与刘、吴主唱"笨小孩"),著名艺人林忆莲,艺人周冰倩等。

另外国内著名影星王志文,原籍宁波奉化。

体育界:体育界的宁波名人都是比较早的,很多大家可能已经忘记,这里简要罗列:体育名将傅其芳、李富荣、魏纪中、屠德铭、楼大鹏、林海峰、钱澄海、桑兰、胡坚强、叶佩素、叶联英、杨波、贺慈红等等

⑵ 袁渭康的代表性论著

1. 化学反应工程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2. Reactor Engineer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 Ind. Eng. Chem. Research , 1994, 74 (10): 638
3. Estimating Radial Velocity of Fixed Bed with Low Tube-to-Particle Diameter Ratios, AIChEJ, 1997, 43 (5): 1319
4. Modeling of a Fixed-Bed Reactor Using the K-L Expansion and Neural Networks, Chem. Eng. Sci., 1996, 51 (10): 2179
5.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Unsteady-State SO2 Converters, Canad. J. Chem. Eng., 1996, 74 (10): 772

⑶ 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院士评选

1、标准条件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后进行。每次的增选院士名额,由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讨论决定。
2、评选细则
2.1院士候选人的提名途径:
(1)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可直接提名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提名候选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得不少于三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
(2)各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等,可按规定程序并经过民主推荐和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后,提名候选人。
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提名,按(1)进行。不受理本人申请院士候选人。
2.2院士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
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进行。选举时,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达到或超过本学部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本学部应选名额依次当选,满额为止。不选举已故专家、学者为院士。
选举结果经院主席团审议批准,书面向全体院士通报并正式公布。
2.3院士称号的撤销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
(2)当院士的个人行为涉及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涉及丧失科学道德,背离了院士标准时,可依据以下程序撤销其院士称号,即:有不少于五位院士书面提议,或者经学部常委会、主席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经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调查核实,进行审议后,由本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参加投票表决人数达到或超过本学部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赞同撤销其院士称号的票数达到或超过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时,可作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此项决定,经院主席团审查批准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
院士本人提出辞去院士称号的辞呈,经院主席团会议审查认可后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
2.4院士的义务和权利
积极促进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努力创新,不断作出成绩;提倡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工程院及学部的活动,承担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国家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提名权;在院士会议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待遇。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资深院士称号。资深院士不担任院及学部的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可以自由参加院士会议及咨询、评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享受资深院士津贴。 1、标准条件
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或在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以下简称外籍院士)。
2、评选细则
2.1外籍院士的提名、评审与选举
外籍院士增选,与国内院士增选同期进行。外籍院士候选人,必须获得不少于五位院士的提名。每次增选,每位院士至多可提两名候选人。外籍院士正式候选人,由院主席团经过讨论并实行无记名投票确定。外籍院士由全体院士会议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达到或超过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达到或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三分之二者当选。
2.2外籍院士的义务和权利
外籍院士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和本院工作有建议权;可应邀出席本院及学部组织的有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可获得本院赠送的出版物。外籍院士不参加选举活动。外籍院士如取得了中国国籍,可转为本院院士,并享有同等义务、权利及有关待遇。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17人)
陈福田、陈懋章、丁荣军、董春鹏、杜善义、段正澄、范本尧、樊会涛、冯培德、甘晓华、高金吉、顾国彪
关杰、关桥、郭东明、郭孔辉、胡正寰、黄崇祺、黄瑞松、黄先祥、蒋庄德、金东寒、乐嘉陵、李椿萱
李鹤林、李鸿志、李骏、李明、李培根、李钊、林忠钦、刘大响、刘连元、刘人怀、刘怡昕、刘永才
刘友梅、龙乐豪、卢秉恒、路甬祥、马伟明、孟执中、潘健生、钱清泉、饶芳权、苏哲子、谭建荣、唐长红
王浚、汪顺亭、王兴治、王玉明、王哲荣、吴有生、徐德民、徐芑南、杨凤田、杨华勇、杨绍卿、尹泽勇
尤政、于本水、曾广商、张福泽、张金麟、张军、张立同(女)、张彦仲、赵煦、钟掘(女)、钟群鹏、钟志华
周济、朱能鸿、朱英富
资深院士:
艾兴、陈士橹、陈一坚、陈予恕、崔国良、丁衡高、朵英贤、高伯龙、顾诵芬、管德、郭重庆、何友声
黄文虎、黄旭华、梁晋才、林尚扬、林宗虎、柳百成、陆元九、闵桂荣、潘镜芙、戚发轫、阮雪榆、
沈闻孙、沈志云、石屏、宋文骢、孙敬良、唐任远、涂铭旌、屠善澄、王永志、汪槱生、温俊峰、谢友柏
徐滨士、徐志磊、杨士莪、臧克茂、张贵田、周勤之、朱英浩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114人)
贲德蔡、蔡鹤皋、蔡吉人、柴天佑、陈鲸、陈良惠、陈志杰、陈左宁(女)、戴浩、邓中翰、丁文华、段宝岩
范滇元、方滨兴、方家熊、费爱国、封锡盛、高洁、高文、龚惠兴、宫先仪、龚知本、桂卫华、郭桂蓉
何新贵、何友、胡启恒(女)、黄培康、姜景山、姜文汉、李伯虎、李德仁、李德毅、李国杰、李三立、
李天初、李同保、李幼平、梁骏吾、凌永顺、刘玠、刘尚合、刘永坦、刘韵洁、卢锡城、吕跃广、马远良
倪光南、牛憨笨、潘云鹤、沈昌祥、苏君红、孙家广、孙优贤、孙玉、孙忠良、王天然、王小谟、
韦钰(女)、魏正耀、魏子卿、吴澄、邬贺铨、邬江兴、吴曼青、吾守尔·斯拉木、许居衍、徐扬生、许祖彦
杨士中、杨小牛、叶尚福、叶声华、于全、张广军、张光义、张明高、张乃通、张尧学、张钟华、赵沁平
郑南宁、周寿桓、周仲义、朱高峰、庄松林
资深院士:
陈敬熊、陈俊亮、何德全、胡光镇、金国藩、金怡濂、李乐民、林祥棣、林永年、陆建勋、毛二可
潘君骅、宋健、童志鹏、汪成为、王任享、王越、王子才、吴佑寿、姚骏恩、叶铭汉、俞大光、张履谦
张锡祥、赵伊君、赵梓森、钟山、周立伟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2人)
才鸿年、曹湘洪、陈丙珍(女)、陈景、陈立泉、陈祥宝、陈蕴博、丁传贤、丁文江、付贤智、干勇、高从堦
顾真安、何季麟、胡永康、黄伯云、蹇锡高、姜德生、江东亮、金涌、李大东、李冠兴、李龙土、李言荣
李元元、李仲平、刘炯天、欧阳平凯、钱旭红、邱定蕃、邱冠周、桑凤亭、沈德忠、沈寅初、舒兴田
孙传尧、谭天伟、屠海令、王国栋、王海舟、王静康(女)、汪旭光、王一德、王泽山、王震西、魏可镁
翁宇庆、武胜、吴以成、徐德龙、徐惠彬、徐匡迪、徐南平、薛群基、殷瑞钰、袁晴棠(女)、袁渭康、张生勇
张文海、张兴栋、张耀明、赵连城、赵振业、周光耀、周克崧、周廉、周玉、邹竞(女)、左铁镛
资深院士:
陈清如、崔昆、戴永年、傅恒志、关兴亚、侯芙生、胡壮麒、柯伟、李东英、李恒德、李俊贤、李正邦
李正名、刘伯里、刘业翔、陆钟武、毛炳权、闵恩泽、师昌绪、唐明述、王淀佐、汪燮卿、吴慰祖、徐承恩
徐更光、严东生、杨启业、殷国茂、余永富、曾苏民、张国成、张寿荣、朱永濬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07人)
安继刚、陈清泉、蔡美峰、岑可法、陈念念、陈森玉、陈勇、陈毓川、杜祥琬、多吉、樊明武、范维澄
范维唐、古德生、顾金才、顾心怿、郭剑波、韩英铎、何多慧、何继善、胡思得、黄其励、蒋洪德、金庆焕
康玉柱、雷清泉、李立浧、李晓红、李阳、李焯芬、罗平亚、马永生、欧阳晓平、潘自强、彭苏萍、彭先觉
钱绍钧、邱爱慈(女)、沈国荣、苏万华、苏义脑、孙承纬、孙龙德、孙玉发、唐西生、汤中立、童晓光
万元熙、王德民、王思敬、闻雪友、夏佳文、谢和平、谢克昌、徐大懋、徐銤、薛禹胜、杨奇逊、叶奇蓁
衣宝廉、于俊崇、余贻鑫、袁亮、袁士义、岳光溪、曾恒一、张铁岗、张信威、张勇传、张玉卓、赵文智
赵宪庚、郑健超、郑绵平、周邦新、周守为
资深院士:
常印佛、傅依备、韩大匡、洪伯潜、胡见义、李庆忠、梁维燕、刘宝琛、刘广志、毛用泽、倪维斗、潘垣
裴荣富、彭士禄、钱皋韵、钱鸣高、乔登江、秦裕琨、邱中建、阮可强、沈忠厚、王仲奇、翁史烈、鲜学福
许绍燮、杨裕生、于润沧、翟光明、赵文津、周世宁、周永茂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05人)
程泰宁、崔俊芝、崔恺、杜彦良、葛修润、龚晓南、郭仁忠、何华武、何镜堂、胡春宏、黄卫、江欢成
江亿、雷志栋、李建成、梁文灏、廖振鹏、林元培、刘加平、刘经南、刘先林、吕志涛、马国馨、马洪琪
缪昌文、聂建国、钮新强、欧进萍、钱七虎、秦顺全、任南琪、沈祖炎、孙伟(女)、王超、王浩、王家耀
王景全、王梦恕、王瑞珠、王小东、吴中如、项海帆、肖绪文、谢礼立、谢世楞、许其凤、杨秀敏、杨永斌
叶可明、张超然、张建云、张杰、张锦秋(女)、张祖勋、郑皆连、郑守仁、钟登华、周丰峻、周福霖、周绪红
邹德慈
资深院士:
曹楚生、陈厚群、陈吉余、陈肇元、戴复东、董石麟、范立础、方秦汉、冯叔瑜、傅熹年、关肇邺、韩其为
黄熙龄、李道增、李圭白、李玶、李猷嘉、梁应辰、刘建航、龙驭球、卢耀如、罗绍基、马克俭、茆智
孟兆祯、宁津生、钱正英(女)、容柏生、沙庆林、沈世钊、施仲衡、谭靖夷、王光远、魏敦山、文伏波
吴良镛、曾庆元、赵国藩、郑颖人、郑哲敏、钟训正、周镜、周君亮、朱伯芳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47人)
蔡道基、陈克复、丁德文、丁一汇、段宁、方国洪、郝吉明、侯保荣、侯立安、蒋士成、金翔龙、李泽椿
刘文清、孟伟、潘德炉、庞国芳、钱易(女)、瞿金平、曲久辉、石碧、宋君强、孙宝国、孙晋良、王如松
魏复盛、谢剑平、许健民、徐祥德、俞建勇、袁业立、张全兴、张偲、张懿(女)、周国泰、周翔(女)
朱蓓(女)
资深院士:
陈联寿、季国标、金鉴明、刘鸿亮、伦世仪、任阵海、汤鸿霄、唐孝炎(女)、王文兴、姚穆、郁铭芳
农业学部
(74人)
陈焕春、陈剑平、陈温福、陈学庚、程顺和、戴景瑞、邓秀新、方智远、傅廷栋、盖钧镒、官春云、管华诗
康绍忠、雷霁霖、李德发、李坚、李佩成、李玉林、林浩然、刘兴土、刘秀梵、刘旭、罗锡文、马建章
麦康森、南志标、荣廷昭、石玉林、宋湛谦、孙九林、唐启升、吴孔明、夏咸柱、向仲怀、辛世文、旭日干
徐洵(女)、颜龙安、尹伟伦、印遇龙、喻树迅、于振文、张改平、张齐生、赵法箴、赵振东、朱英国、朱有勇
资深院士:
陈宗懋、范云六(女)、冯宗炜、郭予元、侯锋、蒋亦元、李文华、刘大钧、刘守仁、刘筠、卢良恕、任继周
山仑、沈国舫、石元春、束怀瑞、汪懋华、王明庥、吴明珠(女)、熊远著、余松烈、袁隆平、曾士迈、张福绥
张子仪
医药卫生学部
(115人)
巴德年、曹雪涛、陈君石、陈赛娟(女)、陈香美(女)、陈亚珠(女)、陈肇隆、陈志南、程京、程书钧、丛斌
戴尅戎、丁健、樊代明、范上达、付小兵、高润霖、顾玉东、韩德民、韩雅玲(女)、郝希山、侯惠民、胡盛寿
胡之璧(女)、郎景和、李春岩、李大鹏、李兰娟(女)、廖万清、林东昕、刘昌孝、刘德培、刘耀、邱贵兴
刘志红(女)、阮长耿、桑国卫、沈倍奋(女)、沈祖尧、石学敏、王辰、王广基、王红阳(女)、王威琪
王学浩、王永炎、王正国、吴天一、吴以岭、夏家辉、夏照帆(女)、项坤三、谢立信、徐建国、杨宝峰
杨胜利、姚新生、于金明、俞梦孙、袁国勇、曾溢滔、詹启敏、张伯礼、张心湜、张运、郑树森、钟南山
周宏灏、周良辅、庄辉
资深院士:
安静娴(女)、陈灏珠、陈洪铎、陈冀胜、程莘农、程天民、池志强、葛宝丰、顾健人、郭应禄、洪涛、侯云德
胡亚美(女)、黄志强、黎介寿、李载平、刘彤华(女)、刘玉清、陆道培、卢世璧、彭司勋、秦伯益、邱蔚六
沈家祥、沈渔邨(女)、盛志勇、孙燕、唐希灿、汤钊猷、王琳芳(女)、王振义、闻玉梅(女)、吴德昌、吴咸中
肖碧莲(女)、肖培根、于德泉、俞永新、张涤生、张金哲、赵铠、甄永苏、钟世镇、朱晓东
工程管理学部
(50人,其中27 人为跨学部院士)
巴德年、陈清泉、曹耀峰、杜祥琬、傅志寰、郭桂蓉、何继善、胡文瑞、黄维和、蒋士成、刘德培、刘玠
刘人怀、栾恩杰、钱七虎、饶芳权、沈荣骏、孙永福、王安、王基铭、王礼恒、王陇德、王玉普、徐匡迪
杨善林、叶可明、殷瑞钰、袁晴棠(女)、赵晓哲、郑静晨、郑南宁、周建平、朱高峰
资深院士:
程天民、郭重庆、金鉴明、李东英、李京文、刘源张、卢良恕、陆佑楣、罗绍基、汪应洛、王众托、徐滨士
许庆瑞、徐寿波、翟光明、张寿荣、朱晓东 (不含资深院士) 院士年龄总人数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总计53951227平均年龄69.05

⑷ 袁渭康的人物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导。1953年起在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1958-1962为同院化学工程系研究生。1962-1973北京化工学院助教。1973年起在华东理工大学任职至今,历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所长。1979-1981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客座研究。1984年起任博士生导师。1989丹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⑸ 袁渭康的学术职务

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国家重点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多相反应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获奖 “基因重组酵母发酵过程的自适应状态估计和优化控制策略”,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⑹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概况,负责人是谁啊

主任委员华东理工大学袁渭康院士、教授 ;副主任、委员有清华大学费维杨 院士、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陆小华教授

⑺ 袁渭康的论文发表

1. Adsorption of benzene and cyclohexane on gamma-Al2O3 and Pd/gamma-Al2O3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136(2-3):414-418, 2008.03.01
2. Zeta potential on the anti-scalant modified sub-micro calcite surface
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328(1-3):60-66, 2008.10.01
3. Oxygen rection reaction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fibers: Effect of metal purification
ElectrochimicaL ACTA, 53(10):3587-3596, 2008.04.01
4. Adsorption of ammonia on activated carbon from aqueous solu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ess, 27(2):225-233, 2008.07
5. In situ FT-IR spectroscopic study on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in the presence of supercritical CO2

⑻ 袁渭康的研究方向

重点研究化学反应工程的模型化方法及其工业应用,以及非传统的反应工程,包括反应器的非定态操作和在线优化方法,反应器的控制;多相反应器及其非定态操作。有机电化学反应器超临界反应过程等。当前研究方向为反应器工程,非传统反应工程。

⑼ 袁渭康的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化学工程研究,以化学反应工程为主要方向。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涉及催化反应工程及多相反应工程,反应器模型化及动态学,以及电化学反应器等。在反应器的研究开发方面,创导了工业反应过程开发方法的主要思想,并成功主持了几个重要的工程应用项目。曾数度获国家及部委奖励,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论文200余篇,专利4项,专著4部。
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1992年创议成立亚太化学反应工程工作委员会并任首任主席,组织地区学术活动。该委员会现已被公认为是平行于北美和欧洲在本领域中三个国际组织之一。1998年创建中法化学与环境工程联合实验室并任中方负责人。该实验室目前有双方12个实验室参加,运行良好。

⑽ 袁渭康的介绍

袁渭康,研究生毕业。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工业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发展了移动床煤气化器模型的近似解析解和通用的相平面分析法,以及反应器多态的全局分析法。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获1999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4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