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1956年到1975年中国发生的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通过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明确指出了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
1958年,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犀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由于缺少建设经验,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左”倾错误开始泛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加之此间苏联的背信弃义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1961年,党中央意识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及时调整了政铂国民经济开始恢复。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966年至1976年间,发动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1)三年自然灾害扩展阅读:
大跃进:
一、发动起因: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二、失败原因:
1、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
2、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三、影响: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
从1958年11月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中的问题。中央多次提出调整经济指标,“压缩空气”,并着手解决经济工作中的问题。
到1960年冬,随着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也被停止。1962年1月召开的7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2. 白地酶是种真菌,三年自然灾害时食用它,它的学名是什么
中文学名就叫白地霉,英文学名:Geotrichum candim,是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地霉属,真菌一种。
3. 中国经历了那些主要历史灾难
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秦始皇焚书坑儒
金元灭两宋
李自成张献忠起义 清兵灭明
太平天国起义(1851-1863)
日本侵华战争(1937-1945)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 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 三国鏖战 秦末农民战争汉武帝伐匈奴
安史之乱(755—763) 1928-1930西北旱灾大饥荒 南京大屠杀 1946-1947南方大饥荒 黄巢起义(875—884) 隋朝役民
4. 中国无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地震,火山,台风)有哪些
中国:
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
1966年 河北邢台地震
1976年 唐山地震
1991年 洪水
1998年 洪水2002年,非典
2008年 雪灾、地震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高低温试验箱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内涝、高温、雷电、大雾、灰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发展
凡危害动植物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特征
突然、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通常是剧烈的,其破坏力极大.持续时间有长有短.灾难包括了很多因素,它们会引起受伤和死亡,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相当程度的混乱.一次灾难事件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者受到的威胁就越大,事件的影响也就越大.另一个影响灾难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是否获得了足够的预警.
自然灾害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它们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和混乱,通常很短暂,有最低点,有时可以预报.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难影响行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种:
⑴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⑵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⑶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⑷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⑸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5. 上海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候下放去农村的上海工人算是支内人员吗
摘要 您好,根据了解呢,这个下放的还是可以算是支内人员的。
6. 初1历史 贞观元年2年和3年发生了什么自然灾害
贞观元年的水灾
二年的霜灾、旱灾
7. 近三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灾害都有哪些
影响最大的是地震,还有热带风暴,台风,海啸,以及中国发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干旱
8. 三年自然灾害是哪三年
三年自然灾害发生于1959年至1961年期间。是大跃进运动、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综合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受灾面积4463万公顷。
三年自然灾害过程:
1959年,“1-4月,冀、黑严重春旱。因去冬以来降水稀少,春旱影响河北省150万公顷小麦生长,成灾62万公顷,另有20万公顷耕地需挑水点种;黑龙江省150万公顷耕地受旱2寸多深,少数4-5寸深,为历史少见。
1960年,全国又发生近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北方持续大旱,有些地区三四百天不下雨,山东、河南境内黄河等河流长期断流;东部沿海省区却暴雨频繁,洪水泛滥。5个月内,东南部沿海台风登陆11次,高于以往平均数近两倍。
重要数据:
从气象、水文、农业、民政和统计部门记录的原始资料文献看,“三年自然灾害”是建国以来第一场连续多年的严重干旱灾害。按照国家气象局分析发布和出版的权威性资料文献 ,水利部统计归纳的资料和研究出版的 ,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汇编的《中国灾情报告》,概括其记载、归纳与研究,陈述于下。
气象部门就时间、地区、降水量距平、干旱种类给出序列统计表(摘录研究时段如表1)。
9. 三年自然灾害是哪三年是什么灾害灾害面积有多大
三年自然灾害发生于1959年至1961年期间。是大跃进运动、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综合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受灾面积4463万公顷。
三年自然灾害过程:
1959年,“1-4月,冀、黑严重春旱。因去冬以来降水稀少,春旱影响河北省150万公顷小麦生长,成灾62万公顷,另有20万公顷耕地需挑水点种;黑龙江省150万公顷耕地受旱2寸多深,少数4-5寸深,为历史少见。
1960年,全国又发生近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北方持续大旱,有些地区三四百天不下雨,山东、河南境内黄河等河流长期断流;东部沿海省区却暴雨频繁,洪水泛滥。5个月内,东南部沿海台风登陆11次,高于以往平均数近两倍。
(9)三年自然灾害扩展阅读:
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中国,因三年自然灾害引发的饥荒是中国几代人记忆中无法抹去的阴影。研究表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民之所以具有较高的罹患高血糖症的风险大都与饥荒有关,而且他们的后代也有较高的罹患高血糖症的风险。
他们的父辈有很高的罹患高血糖症的风险,而这种因饥饿导致的高血糖症患病风险现在已经遗传给了下一代人。
高血糖症是血糖水平过高的一种表现,是患有糖尿病的一种常见迹象。这篇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研究指出,在中国1959年到1961年三年期间发生的骇人听闻的饥荒事件,是导致那个年代出生人群具有较高的高血糖症和II型糖尿病患病几率的元凶。
但是这个研究结果最让人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虽然现在距离三年自然灾害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但他们的后代也有较高的高血糖症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