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汉大学广播台的基本信息
有这样一种声音,她自共和国建立伊始就响彻在珞珈山的每一个角落,守望着这里的每一寸热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珞珈山这片钟灵毓秀之地,饱受珞珈精神的浸润培育。观察,建国以后珞珈山上潮起潮落风云变幻;思考,百廿武大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继往开来;笔触,不同时代舆论宣传把握方向指明道路;声音,铿锵有力振聋发聩记录历史穿越时空。珞珈山上的这阵声响,绵延六十四载,声声不息。
武汉大学广播台“珞珈之声”正式成立于1950年5月8日,是华中地区高校中的第一个校园广播台。从那以后,美丽的珞珈山上不仅有风声、雨声、读书声,还有了穿越时空隧道的金话筒“珞珈之声”,她陪伴一届又一届珞珈学子,走过了64年的风雨历程。
武汉大学广播台拥有全国一流的数字化广播设备和面积近300平方米的新台址,实现了四个学部5500余亩的校园内广播联网。在广播台内部,设立节目中心和运营中心,分别下辖新闻部、编辑部、播音部、技术部和秘书处、策划管理部、网络宣传部、外联部共八个部门,现役成员150余人,形成了严格、严明、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节目内容上有新闻、资讯、专题、音乐、体育、访谈、广播剧、文艺类共16档节目,形式上有完整、固定的流程,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风华清韵六十四载,武汉大学广播台走出了数千名台友,他们生活在珞珈山这片钟灵毓秀之地,饱受珞珈精神的浸润培育;同时他们在广播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以媒体工作者的视角观察、体味着珞珈山上自建国以来的风云变幻,用他们的声音和笔触把握着不同时代的舆论宣传动向、记录着武汉大学六十余载的历史变迁。走出了武汉大学的校园,这数千名台友继续秉承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精神,不断传承发展广播事业。除此之外,大多数人在社会各项事业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各个领域的翘楚。
从广播台走出的老台友,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李方华,武汉大学前校长、空间物理学家、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侯杰昌,原水利部副部长、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綦连安,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徐业安,鞍钢集团总经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张晓刚,原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张通宝,中宣部新闻发言人和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胡孝汉,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局长王庆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新华社高级编辑、CNC英语台执行台长李敬臣,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窦文涛,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制片人兼新闻频道新闻总主编杨新爽,中国科技新闻协会副会长、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教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主编赵致真,全国高校数学物理研究会副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姚端正,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汪存信,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周叶中,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历史学院教授李工真,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大陆第一位女性电视时事评论员吴学兰……这些从广播台走出来的老台友们,如种子一样撒向天南海北,落地生根。自强弘毅的根开出兼济天下的源,这是武汉大学给予每位在广播台工作过的学子的大气魄、大担当。
⑵ 徐业安的自杀
2014年4月8日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徐业安上午被发现在其办公室自杀身亡。财新记者从接近国家信访局人士处证实了前述消息,不过自杀原因尚不清楚。
接近国家信访局的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徐身体一直很不好,2014年最近几个月耳鸣,情绪也不太好。至于为何情绪不好,目前尚不清楚原因。
⑶ 陈白峰的相关报道
查阅资料不难发现,单是近几个月,就有多名官员自杀:重庆打黑功臣周渝、浙江奉化倒塌楼所属街道建设管理办副主任何高波、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徐业安……据《中国青年报》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共有五十几名各级官员非正常死亡,官方认定为自杀的超过四成,在自杀原因当中,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被认为是一大诱因。但凡一名官员自杀,都是一个生命的终结,本该让人痛惜。可现实的情况却是,总有不少网友为官员自杀拍手叫好,将一个悲剧娱乐化,陷入一种群体非理性狂欢,此时一旦有人持有异见,甚至也会遭到骂名,而官方的回应也总是遮遮掩掩,真可谓是给公众留下了一种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一来,官员自杀的原因越是神秘,将事件娱乐化的这部分似乎就越是有底气。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位自杀的官员都是“代人受过”,他的无辜就在于公众将对一个群体的标签化认识,全部都发泄在了当事者身上。曾有学者指出,在腐败成为一种默认值的时候,官员一旦出事,对官员的道德怀疑几乎成为了公众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官员自杀,往往被公众认定为畏罪自杀,亦或是因为牵连人数太多而“被自杀”,即便是确实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公众也会在大脑中将信息进行有选择性地筛选,从而在认知层面进行“纠偏”,而当前中央反腐力度的高压态势,也给这样一种认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由此可以洞见的一个事实是,倘若不公开官员自杀的一些具体细节信息,公众的无端猜疑也有其合理之处,毕竟自杀虽然为一种社会现象,但与官员的身份叠加在一起,却总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自杀动机。比如前面提到的自杀官员何高波,据媒体报道,他在自杀前不久,被纪检部门叫去谈话谈了一天一夜,之后官方就直接认定为自杀,可到底为何自杀,却没有了下文,这又怎能不让公众想象这与楼体坍塌有何关系?在此语境下,我们就必须要撕下官员自杀的神秘面纱,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这不仅是给当事者正名的有效手段,也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当然了,大可不必认为官员自杀的信息属个人隐私,因为官员作为公共人物,需要让渡出自己的部分隐私权,公众有权利知道官员死亡的原因。退一步讲,即便是抑郁症自杀,那么其治疗情况和严重性也需要告知公众,更何况说长期患抑郁症的官员能否适合长期从政,也是值得追问的。面对官员自杀的信息,官方总是藏着掖着,公众不可避免地会不加区别地进行猜测,进而在舆论场中发酵为集体非理性狂欢,这确实证明了舆论的非理性,但却也从另一面反证着对于公共事件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公众尽管会对一个存在非理性认知,但不得不承认当下是一个权利意识觉醒的时代,妄图通过掩盖甚至是拖延来应对公共事件,注定是走不通的。官员自杀也是公民生命的终结,确实不该被娱乐化,但前提是其不该被神秘化,因为谣言止于真相,猜疑止于事实。
⑷ 徐业安的个人履历
1978.02——1982.01,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2.01——1989.08,湖北省委办公厅信访处工作;
1989.09——1994.11,湖北省委省政府信访办公室综合处副处长;
1994.12——1997.09,湖北省委省政府信访办公室综合处处长;
1997.04——1998.04,湖北省南漳县委副书记(挂职);
1997.10——2002.07,湖北省委省政府信访办公室副主任,省信访局副局长;
2002.08——2005.08,湖北省信访局副局长(副厅级);
2005.09——2010.08,国家信访局办公室主任;
2010.09——2011.10,国家信访局正局级信访督查专员,先后兼任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综合指导司司长;
2011.10——国家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