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现在世界上的防弹衣主要用什么材料,主要的生产厂家有哪些
防弹衣主要有三曾结构构成的 在外的第一曾由纤维维,第二曾由石绵压缩为夹曾,拥有超强的防穿透力,第三曾由锰吕合进来制,但现在都普遍用钛合金了和铬钢.
㈡ 在中国,可以合法的购买防弹背心么
可以的,这个不犯法不违法,正当购买即可。
㈢ 怀柔有做防弹背心的工厂吗想去那工作
只知道有打把场和一些部队,防弹背心的工厂还不清楚.回头在去怀柔时帮你在问问当地人.
㈣ 防弹背心的简介
防弹背心是一种像盔甲一样用于减少子弹伤害的防护衣,它们由警察和军队穿着。
上面的名字多多少少是个误称,因为大部分这样的防护服对于大口径步枪或来复枪只有很少甚至没有防护力,不论防弹衣的类型,式样,材料,或步枪弹的口径(这个例外不能一概而论。22 LR型,通常可以对大口径的步枪、来福枪子弹起到防护作用.) 这些背心广泛地防御从手枪射击的手枪弹药——同样不论类型,式样,材料,和手枪弹药的口径。
一些类型的防弹衣有金属的扩充物(钢或钛),在身上的重要部位可以额外的填充一些陶瓷或聚乙烯板用来增加保护性。如果子弹正好打到填充物上,这些保护物能有效防护所有手枪和一些来福枪。这类的背心在军事用途变成标准,作为前进在弹道技术使“Kevlar-only”背心失效- The CRISAT NATO standard for vests includes titanium backing. 一些背心也被设计保护免受刀子攻击。
㈤ 522.防刺背心与防弹背心的区别防刺背心不防弹防弹背心不防刺
错误认识之一:战场上穿上防弹衣就安然无恙
这种认识出现在防弹衣刚进入市场时,当时人们缺乏防弹衣概念,认为防弹衣能防住任何枪弹对全身的威胁。事实上防弹衣是防护人体致命器官(主要是心、肝、脾、肺、肾,有的还包括颈项、肩部及裆部)不受高速破片、枪弹等抛射物伤害的一种单体防护装具。其中前身又是需防护的重点,因为战时主要是面对面射击,有时通过在前胸加插护板来提高防护性能。而且,每种防弹衣都有一定的防护等级。根据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141-2001《警用防弹衣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防弹衣分为6个防护等级,其中1级防护64式手枪发射的64式7.62mm手枪(铅心)弹、2级防护54式手枪发射的51式7.62mm手枪(铅心)弹、3级防护79式轻型冲锋枪发射的51式7.62mm手枪(铅心)弹、4级防护54式手枪发射的51-1式7.62mm钢心弹、5级防护79式轻型冲锋枪发射的7.62mm51-1式钢心弹、6级防护56式半自动步枪发射的56式7.62mm钢心弹。
▲机织布被弹头冲击状态
▲软质防弹衣基本结构
可见防弹衣的主要作用只是提高前线战斗人员的生存概率,而绝不是战场上的万能产品。即使穿上防弹衣,还有可能被击中其保护区域以外的地方,同时也有可能被高于其防护级别的枪弹击中,在这些情况下,防弹衣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但是,防弹衣确实能大大降低战场上的伤亡率。据调查统计表明,现代战场上火炮、榴弹、火箭、手榴弹及地雷的破片伤比例逐渐增加,占伤亡总数的67%~75%,而且在阵亡的人员中,头、胸、腹等致命部位被击中的占82%~87%,远远超过四肢部位被击中的阵亡率。穿防弹衣可使受伤率降低27%,阵亡率降低40%。
错误认识之二:既然防弹衣能防弹,对刺刀、匕首的穿刺威胁就更没有问题了
该认识在用户中存在较普遍。表面看来,枪弹都能防住,防护刀、棒等利器威胁应更没问题,其实不然。因为高速枪弹对防弹衣的冲击与利器的劈砍及冲击作用机理不一样,前者的能量分散主要通过弹头变形、纤维断裂及冲击波的传播方式将能量分散或消耗掉,而刀对防弹衣的穿刺主要靠剪切原理,能量分散范围比较窄,特别是头部较尖的刺刀更不容易防住。目前市场上没有哪一型软质防弹衣产品能通过GA68-1994标准规定的耐900N力穿刺性能试验,更不能达到即将颁布的新防刺服标准规定的动态25J穿刺性能。当然,软质防弹衣都有一定的防刺效果,其防穿刺的能力要根据防弹衣的结构(主要是防弹材料的结构组成)来定。要想防穿刺效果达到防刺服的标准规定,则只能选择专门的防刺服。目前国内外正研究防弹与防刺效果兼备的产品。
错误认识之三:质轻则品优
▲吊带式防弹衣
这种误区源于在人们对防弹衣产品了解不全面的情况下,商家所造成的误导。部分商家宣传某种防护等级的防弹衣时只谈质量如何轻,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宣传,因为它没有将产品的防护面积列出来,而且不同档次的外套材料对防弹衣整体质量大小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软质防弹材料来说,目前主要是芳纶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2大系列,且材料来源也就是国外的两三个厂家及国内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无纬布生产厂家,因此,材料大同小异,主要的区别在于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产品的防护面积、保险系数等因素。防护面积或保险系数越大,同样防护等级的防弹衣质量就会增加。至于保险系数,与产品的使用寿命及对由枪弹不稳定因素引起的不同杀伤威力的防御能力有关。保险系数大的产品有足够的能力来防止因使用时间的延长、材料老化而引起的防护性能的衰退,而且,枪弹杀伤威力波动时,保险系数大的产品仍能提供足够的防弹性能。标准规定,国产54式手枪发射51式枪弹的初速在420~450m/s之间,但在检测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初速大于480m/s的情况;同样,79式轻冲发射51式手枪弹的初速在480~515m/s之间,但曾出现过初速大于520m/s的情况。
因此,笼统说产品的质量如何轻是不全面的,应该与产品的防护等级、防护面积及使用的材料联系起来。
错误认识之四:硬质防弹衣经济适用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认识是硬质防弹衣比软质防弹衣更经济适用,其理由是硬质防弹衣不存在使用寿命的问题,稳定耐用,同时硬质防弹衣便宜,是同等软质产品价格的一半以下。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因为,硬质防弹衣笨重、导热、与人体不贴合等因素导致人员不愿意穿着,不穿就等于没有装备。同时,硬质防弹衣还存在反弹、跳弹等缺陷,在战斗时无疑是一个潜在的枪弹发射源。由此说来,装备硬质防弹衣不是更大的浪费和失误吗?软质产品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其防弹层是由多层纤维织物(或无纬布)叠合加工并用深色防水布料密封包裹而成,适于全天候使用,质量小,柔软,舒适,是硬质防弹衣的替代品。当然在当前经济发展尚不平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装备适量的硬质防弹衣也可解决燃眉之急。
错误认识之五:通过比较实弹检测结果的穿透层数来比较防弹衣的优劣
目前在市场上比较产品的优劣时主要看实弹检测结果的穿透层数,对其他指标注意不多,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判定防弹衣防弹性能的好坏主要是穿透与否及其对人体造成的非贯穿性损伤的象征指标(即背衬胶泥的凹陷深度的大小)。前面提到,虽然目前生产主要防弹材料的也就是两三个厂家,但材料的种类很多,单位面积质量也不一样,比较低的仅有98g/m2,而比较高的达到232~350g/m2,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防弹衣使用的是不同的材料,比较其穿透层数公平吗?其实,穿透层数的多少只是设计者对防弹衣能量分散方式不同的考虑,与产品防弹性能的好坏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判定防弹衣防弹性能好坏的唯一的标准应该是GA141-2001标准,看穿透与否及凹陷深度的大小。
如果参与竞争的几家产品都能满足标准要求,这时可以用安全裕度,即“未贯穿的材料的吸能性与总结构的吸能性之比”(公式略)来比较防弹性能的高低。其值越大,越安全。
实际应用中可以粗略用“未贯穿层数与总层数之比γ”来表示,即:
γ=m/n
m:受弹击后没有穿透的防弹层层数
n:防弹衣总的防弹层层数
例如某防弹衣的总层数为48层,穿透18层,没有穿透的层数为30,则安全裕度简单地认为是62.5%。
另外,比较同类合格产品防弹性能高低的更直接的方法是测出产品的某种枪弹(或标准破片)的V50指标,用比较V50值的高低来判定性能的高低。
当然,比较防弹衣性能不仅只有防弹性能这一单一的指标,还要看其设计的合理性、防护面积、质量大小、穿着的舒适性、外套材料、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如全天候)、加工工艺等因素。
错误认识之六:实际交货验收时,想怎样检测就怎样检测,这样的产品才是经得起实战的产品
该认识似乎有理,理由是防弹衣主要是为实战准备的。但稍加分析就会知道,任何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都是按一定的标准(包括国标、行标或企业标准)进行的,没有标准就没有依据,更谈不上比较了,因此其检测也只能按照标准进行;再者,作为防弹衣的行业标准GA141-2001是国内许多相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其规定已经充分考虑了实战需要,满足该标准的产品已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际的应用性。因此,产品的检测必须按照标准进行。
▲防弹背心
▲软质防弹衣
错误认识之七:防弹衣在标准的检测范围内能对相应等级的枪弹进行100%的防护
绝大多数人,甚至一些科研人员也有这种认识。虽然这是设计人员和用户的共同心愿,但是,这并不现实。首先,任何产品都有不良率。另外,影响枪弹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包括弹头结构、装药量、武器性能等),因而杀伤威力存在不稳定的情况,这样,按照标准生产的产品难免也有防不住的时候。防弹衣在设计时,只能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其安全系数,要做到100%的防护,必须将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考虑进去。对于软质防弹衣来说必须增加材料的用量,这样产品将变得很重、很厚,穿着的舒适性大大降低,也就失去了软质防弹衣本来的意义。
在防护装具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纠正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对它进行全面认识很有必要,希望文中谈到的一些看法对其他人体防护产品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借鉴意义。
http://hi..com/007cn/blog/item/9d3d6c8180fb7dd8bd3e1e17.html
http://hi..com/007cn/blog/item/4bce510f6a63832a6159f379.html
㈥ 解放军陆军有防弹背心吗
有,但是不是大规模的配备。
如果是负责警卫、警戒任务,自然要配发防弹背心的,国家现在也有这个实力配发了,但目前是向机械化转型,大规模步兵冲锋的机会不多了,平时训练中的负重也很高了,如果配发防弹背心的话战士负重又加大了几公斤,而且防弹背心是有有效期的,有的型号被雨淋过后一般是建议按失效处理的,会造成大量无谓的浪费
作战的时候防弹背心也会使动作变的笨拙,其实作战中最有效的防护还是灵活躲避,防弹背心只是被动防御破片杀伤,弹丸不见得就有多好的防御效果
但是如果驻守阶段,防御炸弹袭击、冷枪杀伤的话,防弹背心等防护器材肯定会下发给战士的。
防弹衣是“能吸收和耗散弹头、破片动能,阻止穿透,有效保护人体受防护部位的一种服装”。从使用看,防弹衣可分警用型和军用型两种。从材料看,防弹衣可分为软体、硬体和软硬复合体三种。软体防弹衣的材料主要以高性能纺织纤维为主,这些高性能纤维远高于一般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赋予防弹衣防弹功能,并且由于这种防弹衣一般采用纺织品的结构,因而又具有相当的柔软性,称为软体防弹衣。硬体防弹衣则是以特种钢板、超强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或者氧化铝、碳化硅等硬质非金属材料为主体防弹材料,由此制成的防弹衣一般不具备柔软性。
㈦ 请问生产防弹衣的工厂都在哪个城市
浙江有很多民营企业生产,都出口欧美,质量很好,价格低
㈧ 防弹背心
防手枪的防弹衣可以是软质的,凯夫拉等合成材料用的比较多。
防步枪的防弹衣大都是软质加硬质垫片。新型的合成软质材料防AK47弹的也有。
大腿动脉打断可以看到喷泉,很快就完蛋了。大腿腿骨打断自己份量都撑不住,更不要说再负重了。防弹主要是保护目标最大的部分,连最重要的头部正面一般就没有什么防护。保护大腿手臂头部这些小目标只有活动范围有限的情况下使用,如拆弹等。活动范围和强度大的都不适合。
㈨ 防弹衣生产厂家有哪些安华的如何知道的说一下呢,急!
很多吧,网上应该都有的,看口碑安华的应该也不错,你可以去参观一下,听说有自己的工厂。。
㈩ 防弹衣哪些牌子好能推荐几个牌子么国产的就行。
防弹衣不是不是标准化流程生产商品,所以没有所谓的品牌。
至于说让你去买国外的品牌,那也都是中国生产的,因为贴牌了,所以才有了“牌子”。
防弹衣一般两种用料,芳纶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也就是ARAMID和UHMWPE
所谓的KEVLAR是杜邦公司的注册品牌,实际就是芳纶。
防弹衣还分部标和美标,部标是中国公安部标准,一般就是两个级别,防54和79微冲
美标分的比较细,从NIJ I 级到NIJ IIIA级,IIIA级就是在不加装硬质插板的情况下防弹衣的最高防护级别了。 IIIA级又细分了两个级别,一个是9mm手枪弹,最高级别是.44马格努手枪弹。
加装插板最高能达到NIJ IV级,可以防m1加兰德步枪打出来的7.62 x 63mm穿甲弹, IV级板的用料一般有芳纶/氧化铝陶瓷, 芳纶/碳化硅陶瓷, 芳纶/碳化硼陶瓷, 以及UHMWPE跟这三种陶瓷的组合。
目前国内很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在生产防弹衣,防弹衣生产流程都是一样的,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所以基本不存在质量的优劣之分。
标准防护的防弹衣 (前后防护),防护面积 一般在0.3平方米 (L 号)9mm和点44的价格差距不大,价格在600-750上下 (UHMWPE材质),芳纶的加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