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黄山旅游特色景区有哪些
安徽黄山旅游特色景区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异景,黄山日出,黄山晚霞,黄山华彩,黄山佛光,黄山雾凇。
黄山“无山不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以奇松、怪石、云海“三奇”名扬天下,再加上温泉又被称为黄山“四绝”。黄山当地的景色有“三奇四绝”之称。
奇松
黄山松吸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浴云雾之甘露,如黄山之精灵,日夜伴护黄山。
它们或立于山峰之颠,或挤在石缝之中,或侧身于绝壁之上,或根植巨石之上,苍翠枝虬,千姿百态,令人赞叹。松与山相互辉映,相互依恋。松因山而出名,山因松而更具生气。
相关景点:迎客松、双龙松、卧龙松、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麒麟松、扇子松等。
怪石
黄山之峰,座座陡峭挺拔,伟岸险峻;群山之中,奇形怪石密布,精妙诡谲。
黄山石岩久经风化,或曲直园方,或断裂纵横此外,千峰万壑,体兼众妙,整个歌剧错落有致,妙然天成,着实为黄山增色不少。
相关景点:飞来石、松鼠跳天都(位天都峰)、金鸡叫天门、醉石、梦笔生花等。
云海
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
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危岛在海中沉浮;转瞬之间,又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尤其在雨雪天气之后,日出或落日时的“霞海”光华绚丽斑斓,令人眩目,蔚为壮观。
相关景点:看云海,以玉屏楼的文殊台观前海、狮子峰顶的清凉台观后海、东海门的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看西海、光明顶看天海最宜。
温泉
古称汤泉,有“五岳欲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之说。
此地温泉水常年保持在摄氏42度左右,水质清澈,其味甘甜,可用来洗澡,也可饮用。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折消除,返老还童,而泉名大振,称为“灵泉”。
相关景点:在紫石峰麓,汤泉溪滨,海拔650米处。黄山温泉泉边石壁上,有明万历年间所题刻的“天下名泉”四字。
黄山异景
除却这三奇四绝,黄山还有异景无数,倾倒众生。
难怪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黄山日出
黄山山势高峻,千峰万壑,云雾常铺,日出景色奇佳。黄山日出气势磅礴,宏伟壮丽。
在黄山看日出最理想的地点是北海的清凉台和狮子峰,其次是光明顶和玉屏楼。
日出时间:春季为5:30~6:00;夏季为4:40~5:20;秋季为4:50~5:20;冬季为5:30~6:00。
黄山晚霞
黄山西海常有云海,风景独秀。当傍晚的时候,红日将坠,群峰与烟云都披上美丽的霞光。随着落日光束的变化,反映在峰峦上的色彩也在改变,赤红、丹红、淡红至暗红。红日接近地平线时,彤红的西天,火红的太阳和层次分明的群峰,互相辉映,浑然一体,古人称之为“霞海奇观”。
观西海晚霞以排云亭为佳。
黄山华彩
在日或月的周围云层中,出现内紫外红的彩色光环,称为日华或月华,古人称为“异光”。是由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细小水滴或冰晶衍射后形成的,非常漂亮的光环,大多出现在高积云、卷积云上,有时也出现在层积云上。光环大小同水滴或冰晶大小成反比。
黄山佛光
当你背阳立于峰顶,前方云雾弥漫,背后晴空万里,眼前的云雾屏幕,出现一轮彩色光环,清晰地笼罩着自身的头像,人动影动,人静影停,如同“佛像”。阳光强烈时,光圈呈七色,内红外紫,绚丽夺目。有时还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的佛光光圈,尤为奇特。
黄山佛光年均有42次,时间多在下午三四点钟左右,以雨后玉屏楼、天都峰、白云新道多见。
黄山雾凇
黄山9月下旬入冬,冬季长达到227天。由于山高风大,雪留不住,很难看到茫茫雪海。但风息之后,满山雾气腾升,很是漂亮。
B. 黄山必去景点有哪些 黄山旅游必去景点
黄山山上的旅游景点: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温泉景区、北海景区、云谷景区、西海景区、白云景区、西海大峡谷、玉屏景区、松谷景区、翡翠谷、夹溪河漂流温泉景区、玉屏景区、白云景区、北海景区、梦幻景区、松谷景区、云谷景区都值得去看。可以游览两三天。黄山四季都有景,想玩的好的话就要选择淡季去了,秋天去是最好的季节!
C. 黄山旅游攻略的著名景点
迎客松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海拔1670米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迎客松不仅是黄山的象征,也是整个民族的骄傲,她代表了一种坚韧而顽强的傲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其形象做成。
飞来石
在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 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地质学家认为,飞来石这一奇观是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真可谓天设地造。 靠北海而面西海,建于民国24年,因时有云雾在山谷中升腾翻滚,扑至石亭前却又消散,故名“排云亭”。这里视野开阔,是观赏黄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点,又有“巧石陈列馆”之称。
左侧不远处有“仙人晒靴”,右侧有“仙人晒鞋”。左靴右鞋,遥相对应,实乃大自然之杰作。其他巧石,能呼其名的还有不少,如“仙女绣花”、“天女弹琴”、“天狗听琴”等等。排云亭处有一株“破石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树根深扎石中,将整块石头劈裂成三块。树高6.4米,有150年的树龄。 不上始信峰,不知黄山松。这里汇聚了许多黄山名松,海拔1668米,相传一古人持怀疑态度游山,到此始信黄山可爱,故名。
始信峰风景区汇聚了许多黄山名松,有: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卧龙松、探海松。石笋峰上可观赏众多奇石。其中“石笋矼”号称“黄山第一奇观”,“十八罗汉朝南海”维妙维肖,引人入胜。
峰顶有一平台,古代文人雅士常登峰揽景,吟诗作画,饮酒抚琴,故有琴台之称。 在黄山旅游攻略中多处提到“牯牛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古称“西黄山”。位于安徽省祁门县和石台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727.6米,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祁门境内,与石台交界处,是目前唯一经国家林业总局批准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景区。 牯牛降风景区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千峰竞秀,风光旖旎。当地有民谣“三十六大岔,七十二小岔,岔岔环连环,大岔套小岔”,其自然景色之奇,由此可以想见。区内主峰牯牛大降,海拔1727米。峰上怪石嶙峋,古树遮天,瀑布飞泉,抛珠溅玉,珍禽异兽穿行其间,身临其境,大有超凡脱俗之感。
传说古时的牯牛降是一块谈起来令人色变丧胆的绝地。据说,古代的牯牛降山中生活着一只名叫雀的怪鸟。《山海经》说这种鸟“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以各种飞禽走兽为食,连人也敢吃。弄得方圆几百里的山中,鸟兽绝迹,不见人烟。话说春秋时期的老子,姓李,名耳,是道家的创始人,曾任东周守藏室之吏,著有《道德经》。为了传授教义,他辞官归隐,云游四方,到各地传经授道。一日,他骑着青牛,路过牯牛降山中。行了半天,天上不见飞鸟,地上不见野兽,水中不见一个活物,甚感奇怪。当他跨下坐骑,准备打尖休息时,忽然一声怪叫,狂风呼啸,一只巨大的怪鸟从天而降,直向他和青牛扑来。正在吃草的青牛,对天一声长哞,瞪圆双眼,张开四蹄,腾飞而起,用双角向怪鸟顶去。这雀平日见啥吃啥,骄横惯了,哪把这只牛放在眼里,不防这只青牛有此神力,一不小心,被牛角顶折了翅膀,怪叫一声跌落在一道山梁上。青牛见状,纵身跃上山梁,将怪鸟紧紧压在身下,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时间一长,青牛化作了巨石,怪鸟的尸骨烂成了泥土,羽毛变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树。为了纪念这头大青牛,人们便把这座山起名叫做“牯牛降”。
D. 黄山有哪几个好的旅游景点
景观: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1800米以上。黄山不仅是峰之海,还是云之海,观云海也是黄山旅游的重点之一,游过黄山的人都认为,黄山最好的景色必须登上高峰才能欣赏到,有云雾时最佳。
E. 到黄山旅游一定要去那几个景点
古镇西递村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部。它建于公元1047年。因为历史悠久时间长远,它也被称为“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等等。此外又因为西递村的环境优美,还被评选为“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不过真的值不值,大概只有自己去了才知道。
这里是安徽省黄山市西递村,一个保留了数百年的古镇。有些古镇早已商业化,这里仍然保持着它的古朴典雅。穿越这条古巷,我们仿佛看到了数百年前的人们正在这里辛勤劳动,欢声笑语。青山绿水赐予了这片土地绝美的风景,有时间来看看吧,古人的智慧结晶确实让人叹服。
F. 黄山旅游 黄山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黄山四绝--奇松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於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贩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页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出树枝。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
黄山四绝--怪石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
黄山千岩万壑,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许多灵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黄山石“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金鸡叫天门”,但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故,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黄山峰海,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俄位于北海的梦笔生花、、以及“喜鹊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药、苏武牧羊等,据说黄山有名可数的石头的就达1200多块,我们无法为大家一一道尽。它们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从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凭空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欣赏时不妨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可获更高的审美享受
黄山四绝--云海
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大凡高山,可以见到云海,但是黄山的云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辽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镜,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席卷群峰。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宕稍纵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黄山四绝--温泉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炭酸为主,可饮可浴。传说我们的祖先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黄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飞瀑、2湖、1池。
黄山温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初,与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经游黄山大门进入黄山的第一站。温泉每天的出水量约400吨左右,常年不息,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属高山温泉。黄山温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肤病,均有一定的功效。黄山之水,除了温泉之外,尚有飞瀑、明荃、碧潭、清溪,每逢雨后,到处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瀑布响似奔雷,泉水鸣如琴弦,一派鼓乐之声。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并称为黄山三大名瀑,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流出,最佳观赏地点在温泉区的“观瀑楼”;九龙瀑是黄山最壮丽的瀑布,源于天都、玉屏、炼丹、仙掌诸峰,自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分九叠倾泻而下,形如九龙飞降。每叠有一潭,称九龙潭。古人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
G. 黄山有哪些景点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北与宣城地区的绩溪县、旌德县、泾县相接;西北与池州地区的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毗连;西南与江西省的景德镇市、婺源县为邻,东南与浙江省的开化县、淳安县、临安县交界。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黄山市于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前身是徽州地区,现辖三区(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四县(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和黄山风景区,屯溪区为市府所在地。
黄山景区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9公里,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横亘在黄山区、徽州区、歙县、黟县和休宁县之间,南北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华部分154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与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处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雄峻瑰奇,奇中见雄、奇中藏幽、奇中怀秀、奇中有险。
黄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峨嵋之清凉、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衡山之烟云、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景区内奇峰耸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拨均在1800米以上。 黄山以变取胜,一年四季景各异,山上山下不同天,而且朝夕有别。黄山 四季景色各异,晨昏晴雨,瞬息万变,黄山日出、晚霞、云彩、佛光和雾淞等时令景观各得其趣,真可谓人间仙境。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四绝著称于世。黄山独特的花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构成了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黄山永恒的灵性、神奇的风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过"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又称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 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没上黄山的人向往黄山,上了黄山的人更留恋黄山。它会使你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悠久的历史: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此二说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的。
灿烂的文化: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我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因此历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辞海》的单列条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国各州府之首。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中进士542人,举人多达1513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并不鲜见。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贾而好儒,“官、贾、儒”三位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学术研究异彩纷呈。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历仕明嘉靖、隆庆、万历)、曹振镛(历仕清乾隆、嘉庆、道光),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机、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珪、李少微,新安画派的创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渐江、黄宾虹,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珠算大师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音乐家张曙,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现已发现地面文物4900多处,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45处。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