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净利润计算公式
扩展阅读
京东股票买不了了 2025-07-07 22:35:54
和迅股票软件 2025-07-07 22:33:41

净利润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 2022-01-16 18:31:13

❶ 净利润计算公式是什么

净利润计算公式: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收益)是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1)净利润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毛利和净利的区别

1、概念不同

毛利是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售价)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也被称为称商品进销差价。净利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毛利减去商品流通费和税金便是净利润。

2、影响因素不同

毛利的影响因素为商品的进价与销售价格。净利润的影响因素为利润总额和所得税费用。

3、计算方法不同

毛利润=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时实际成本。净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支净额(支出净额用负数表示)-所得税额。

❷ 净利润计算公式是什么

净利润计算公式是: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的三个计算公式分别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与收入配比的主营业务成本;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简介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❸ 净利润和利润总额 计算公式

本年利润=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成本-税金-费用-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政府补助、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罚款收入、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❹ 净利润计算公式是什么

利润的三个计算公式分别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与收入配比的主营业务成本;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营业利润>毛利润>净利润,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毛利和净利的区别

1、概念不同

毛利是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售价)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也被称为称商品进销差价。净利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毛利减去商品流通费和税金便是净利润。

2、影响因素不同

毛利的影响因素为商品的进价与销售价格。净利润的影响因素为利润总额和所得税费用。

❺ 净利润如何计算

净利润计算公式如下,分三步:
第一步: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其他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第二步:
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第三步:
净利润=利润总额 - 应交所得税

关于会计的有关问题就介绍到这里,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疑问请联系我们。

❻ 净利润的三个计算公式是什么

利润的三个计算公式分别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与收入配比的主营业务成本;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营业利润>毛利润>净利润,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净利润注意事项

分析净利润现金含量时,一定要注意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净利润是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的基础和未来现金流的来源,也就是说,过去的净利润高低对当前经营现金流产生影响,当前的净利润对未来的经营现金流必定产生影响,净利润越高,未来获取更多现金流的概率越大。

经营现金流量是对净利润的当期和过去业绩的总结,当前净利润现金含量比率越高,说明当前和过去的净利润质量越好,净利润损失率越低。总之,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❼ 企业净利润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100%

本年净利润增长额=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

注会学习

❽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怎么算

净利润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 -所得税率); 其中: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税收、附加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其他收入+投资收益+收入从公允价值+资产处置收入的变化。
拓展资料:
1.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扣除所得税后的金额。它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经营绩效和偿债能力的基本工具。如果净利润大,企业的经营效率就好;如果净利润小,企业的经营效率就差。它是反映和分析企业各种情况的综合指标。
2.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就其实现的利润总额计算并缴纳给国家的税款。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除项目。 它是指公司按照规定缴纳所得税后的留存利润在利润总额中,一般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利润总额,另一个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结果。如果净利润越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越好;如果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率就差。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主要指标。
3. 净利润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利润总额,另一个是所得税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合法的。所得税税率越高,净利润就越少。中国有两种所得税税率。一是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即利润总额的33%上缴国家财政作为税收;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和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税率为15%。在企业经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得税税率越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