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塑料新闻
扩展阅读
2017年长春高新股票价格 2025-07-05 16:57:40

塑料新闻

发布时间: 2022-01-17 05:12:01

『壹』 据调查塑料成为危害环境的元凶之一,塑料都带来了哪些环境污染

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下塑料都带来了哪些环境污染?

塑料工业现在有着飞快的发展很多塑料的制品已经充满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衣食住行到工业生产这些塑料的制品到处都是,虽然这些塑料制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塑料制品也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

而且海洋动物身体里发现废弃塑料的新闻屡见不鲜“在意大利萨尔导航,曾有一头怀孕的抹香鲸尸体的腹中发现了重达22公斤的废弃塑料!

根据统计现在全球生产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当中只有10%的塑料能够回收利用而2%将会被焚烧,剩下的超过70%的塑料会被直接丢弃到海洋和土壤当中。

『贰』 学校新建的塑料跑到,写一篇新闻200字

最近江苏苏州、无锡、南京等多地不少孩子上学后集中出现了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疑与学校的塑胶跑道气味呛人有关。我省也曾有小学生家长怀疑孩子头晕、喉咙痛等与学校新建的塑胶跑道有关。10月14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中小学校塑胶跑道整体普及率并不高,考虑到建设成本较高,且关于室外塑胶跑道的有毒检测是一项行业空白,我省暂时没有在中小学普及塑胶跑道的计划。
现状:不少学生曾受塑胶跑道异味困扰
事实上,我省不少学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对原有的塑胶跑道进行翻新或者新建塑胶跑道,市民对于塑胶跑道异味刺鼻的反映也不在少数。
今年新学期,南昌一所高中新铺的塑胶跑道气味刺鼻,与其一墙之隔的一所小学里不少学生坐在教室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有的孩子还出现了头晕、眼睛痛等症状。
去年秋季开学后,南昌一所小学新铺塑胶跑道有异味,个别学生出现皮肤过敏情况。最后,学校将气味刺鼻的跑道全部清除后,重新铺设了质量更好的跑道才解决了问题。
环保:国家对塑胶跑道有毒检测无标准
南昌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周副教授告诉记者,塑胶跑道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日常生活中很多用品含有聚氨酯成分,如果塑胶跑道原材料环保且按照正规工艺生产,对人体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原材料质量跟不上,在高温、强光下会释放出一定的有害气体。
我省一家塑胶跑道专业生产施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像家里装修一样,新建的塑胶跑道多少都有一些味道,其中多半是胶水的味道。但室外塑胶跑道随着风吹日晒,这些气味会挥发掉,质量好的跑道一般半个月后就没有明显的异味。
南昌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樊孝俊告诉记者,关于塑胶跑道的有毒检测,目前国家还没有行业标准,比如如何布点监测、挥发量达到多少属于不达标等都没有规定。
动态:我省中小学对此暂无普及计划
据了解,全国部分省市启动了塑胶跑道建设工程,提出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塑胶跑道覆盖率。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中小学校塑胶跑道整体普及率估计应该不足30%。“一方面我省财力有限,另一方面考虑到塑胶跑道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塑胶跑道的环境监测缺乏标准,我省暂时没有普及的计划。

『叁』 每年从地球上消失1.5亿吨塑料都去了哪里

近期,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国科学家理查德•卡比博士拍下了塑料纤维被浮游生物吃下,并堵塞消化系统的视频,给人们展示了塑料废弃物如何进入海洋乃至全球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的过程。

卡比博士说,他就是想以更直观的方式向公众传达塑料废物对生态的影响。



如果生态学家和材料工程师合作,完全可以制造出更安全的材料来取代塑料。

但即使人类今天就立刻停止生产新的塑料,这些现存废物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了。

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塑料废物通过食物链一直往上,人类终究无法独善其身。

『肆』 因为离不开塑料护肤饮料等,新闻说吸收多塑料影响身体激素异常所以父母会生出男爱男,女爱女的人,怕吗

自己认为这种事不可能

『伍』 塑料做粉丝是真是假

不是的。

从工艺角度来分析,如果要在龙口粉丝中添加塑料成分,必须将塑料打成粉状与淀粉混合,但是即便这样操作塑料与淀粉无法黏连的,不太现实;而从成本角度来分析,如果要在龙口粉丝中添加塑料成分,必不能用低廉回收塑料,高透明塑料的价格不低,这样就会导致成本提升,不合算。

粉丝着火:

粉丝着火由粉丝的大米、淀粉和水等成分决定的,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它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储藏形式,也就是说淀粉是一类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一种有机物。有机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是极易燃烧的。

以上内容参考:

浙江新闻-能燃烧的粉丝是塑料做的?真相是这样的

『陆』 最好的最大的塑料网

看你主要做什么用了,阿里巴巴是公认的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这个不用疑问。其他的,我看到过一个----南风塑料网----你可以看一下,我不知道找的是哪方面的相关的信息。你看一下,或许对你有帮助。

南风塑料网 - 互联网塑料行业贸易平台

塑料网,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机械,塑料建材南风塑料网是塑料行业综合贸易平台,包含行业供求、服务、招聘、展会、新闻资讯、文章资料等各种信息,为你提供网上贸易的方便

塑料网护栏网 | 农业用网 | 塑料网 | 防护网 | 遮阳网 | 更多
塑料玩具塑料玩具 | 注塑模具 | 幼儿园玩具 | 儿童玩具 | 塑料文具 | 更多
再生塑料EVA制品 | 再生塑料颗粒 | abs塑料 | pvc PP PE再生塑料 | 其他塑料 | 更多
塑料管塑料管 | 聚丙烯塑料管 | PVC塑料管 | PE管 | PP管 | PPR管 | 更多
筛子手工筛子 | 面粉振动筛 | 石料振动筛 | 选矿振动筛 | 筛子网 | 过滤机 | 更多
网套不锈钢网套 | 塑料网套 | 尼龙网套 | 电缆网套 | 水果网套 | 更多
塑料制品塑料薄膜 | 塑料零部件 | 塑料包装制品 | 医疗塑料制品 | 塑料模具 | 更多
绳索草绳、麻绳 | 金属绳索 | 塑料绳索 | 尼龙绳索 | 船用绳索 | 更多
电缆电线裸电线 | 塑料套电缆线 | 橡套电缆线 | 阻燃防爆电缆线 | 高温电缆线 | 其他电缆电线 | 网线 | 更多
塑料机械食品机械 | 塑料包装机械 | 塑料造粒机 | 其他塑料机械 | 塑料挤出机 | 更多
塑料袋饲料袋 | 塑料包装袋 | 环保购物袋 | 食品袋 | 塑料手提袋 | 更多
塑料建材工程塑料 | 色母粒 | 塑料助剂 | 塑料原料 | 塑料加工 | 更多
塑料棚雨棚 | 遮阳棚 | 车棚 | 窗户蓬 | 帐篷 | 雨伞 | 遮阳伞 | 其他蓬 | 更多
广告展示蓬门面广告蓬 | 户外广告蓬 | 广告帐篷 | 广告展示蓬 | 广告展示伞 | 更多

『柒』 因为离不开塑料饮料护肤等,新闻说吸收多塑料影响身体激素异常所以会生出男爱男,女爱女的人,你赞成吗

胡说八道,没有科学依据

『捌』 关于塑料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国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情况

早在1985年,美国入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就已达23.4公斤,日本为20.1公斤,欧洲为15公斤。进入九十年代,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的数量更多(我国1995年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和其它塑料制品为13.12公斤)。从消费量来看,似乎发达国家的“白色污染”应该很严重,实则不然。究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很早就严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随手乱扔废旧塑料包装物,基本消除了“视觉污染”。二是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较高。以美国为例,80年代以前,处置废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后来发现塑料长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后,他们转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现在已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分类回收系统,大部分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转化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无害化处置,也基本消除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潜在危害。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回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系统建设及运行、发展规划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利福尼亚、缅因、纽约等10个州先后出台了包装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专门条款,以促进制造商简化包装,并明确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德国在《循环经济法》中明确规定,谁制造、销售、消费包装物品,谁就有避免产生、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德国的《包装条例》将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包装材料的义务与生产、销售、消费该商品的权利挂钩,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细微环节,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例如,社会上较为关注的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通过加强管逗已取得显著改观。铁路部门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在沿线分区划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车采用袋装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抛弃废物。乘务员也不象以前那样,将车箱垃圾直接扫出窗外,而是将垃圾袋卸在车站,由车站集中处理。目前,采用袋装垃圾的列车越来越多,随意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已有2.9万公里的线路两侧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实践证明,加强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杭州是我国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于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环卫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将此通告在《杭州日报》上连续刊登三天。管理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个体流动商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条例》第35条规定:禁止销售、使用泡沫塑料制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违者可处500~5000元罚款。该《条例》将于1997年9月15日起实施。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等城市也颁布了有关政策、法规,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单靠禁止是很难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上述颁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原来的难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是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命令,不考虑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

第三,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办法。但回收利用应该在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垃圾之前。从垃圾场里重新分拣废旧塑料包装物,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废塑料的利用价值也很低。因分拣出来的废塑料制品太脏,也难以按材质分类,质量无法保障。北京市环保局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产、经销一次性塑质餐具(包括托盘、碗、杯等)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负责回收利用废弃餐具,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通知》还规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须达到30%,1999年达到50%,2000年达到60%。《通告》发布后,生产、经销单位和个人立即到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计划和具体保证措施。这是北京市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突破口。在取得实效后,将逐步增加强制回收利用的废塑料制品的种类和比例,最终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环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确定通过回收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计划书”、“试点工作运行图”、“试点工作进度大纲”,并在筹备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产业协会”。

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纸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纸制品尚不能与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国也有以甘蔗杆、稻草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处于试验阶段。

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个不足:一是多消耗粮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三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三、我国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应有强制性措施,约束公民和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进行处罚等。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这方面的全国性法规。

2、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

要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些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经济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饮、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较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统一。

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治“白色污染”问题还未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张以纸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白色污染”,有的地区则主张靠回收利用来解决问题,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5、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靠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大多集中在以纸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等技术方面,缺少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没有责任感,既没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

四、防治“白色污染”的对策建议

总结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白色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决“视觉污染”问题,使市容、景观有明显改善。这主要是靠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依法强化管理,促使企业和个入对自己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妥善收集、处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决废旧塑料包装物对生态环境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规和经济政策,对废旧塑料包装物实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还应加强研究开发符合实际的替代(绿色)包装用品。现就加速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进程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有个建议,不过得先投资一笔,由于现在人们日常买卖用塑料很多,特别是塑料戴,我们可以促进用布袋的好习惯,所以可以做这个宣传,发布袋啊~~~~~~~~~~~

『玖』 塑料原材料掀“致命”涨价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涨价

相信大家最近都知道了有关于塑料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新闻了吧。不得不说这次原材料价格上涨真的是非常致命的,因为我们国家正在推行限塑令,有很多企业将会因为原材料上涨将对塑料这种制品望而生畏,同时有一些专门生产塑料的企业也将止步不前,因为我们国家推出限塑令,他们就要去寻找那种可降解的塑料,这种材料的价格往往是更高的,所以这次塑料价格上涨对于他们会更加的致命。那么塑料原材料的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呢?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积极响应到国家的限塑令呢?大家又是在生活中怎么做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底下分享。

『拾』 中央电视台播报过塑料袋致癌的新闻吗

没有,也不会有。全新料的塑料袋,是公认的无毒、无味的包装制品,只所以说塑料袋致癌是在某些再生料塑料袋含有一种叫苯并吡的致癌物。而再生料塑料一般只用来制作垃圾袋或者农用薄膜,不会用来制作食品袋,所以无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