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扩展阅读
2017年长春高新股票价格 2025-07-05 16:57:40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发布时间: 2022-01-18 11:56:48

Ⅰ 布雷顿森林体系哪年开始瓦解

1973

Ⅱ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时间是什么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时间是1971年。

1971年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至此完全崩溃。因为多次爆发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制度本身不可解决的矛盾性,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1年宣告结束。

(2)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扩展阅读:

影响

因为美元不需再与黄金存量有任何挂钩,所以后布雷顿森林体制解决了美国黄金存量渐渐不足的窘境,美国不再需要流出黄金便能发行美元,而且在布雷顿森林体制下,随着各国的经济规模扩大,美元必须被动的增加它的发行量去因应。

但释出美元也就等于流出黄金,只会让原本就面临黄金存量不足的情况更持续恶化,而后布雷顿时代时,美国要发行美元不再需要跟各国经济规模同步,甚至可以有“主动”超额发行货币的空间,所以造成美元的发行被形容成有如脱缰的野马,甚至扩大了原本全球美元体制的缺陷。

Ⅲ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时间和原因是什么

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

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一方面,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它国家就会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会接受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

拓展资料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Ⅳ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

1、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

此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它国家就会接受;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

2、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美国黄金储备减少。196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1968年3月,美国黄金储备下降至121亿美元,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

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财政赤字庞大,依靠发行货币来弥补,造成通货膨胀;在两次石油危机中因石油提价而增加支出;由于失业补贴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政府支出急剧增加。

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大举向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入美国。各国普遍感到“美元荒”。

(4)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扩展阅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标志

1、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2、取消固定汇率制度

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实行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

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固定汇率制的垮台,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发挥作用。

Ⅳ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什么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是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于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在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牙买加协定”。

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的实行,对于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扩展阅读:

牙买加体系主要内容:

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

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货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

3、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33.6%。

4、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Ⅵ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根本原因是什么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制度本身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和储备手段,要求币值稳定,这就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并在国际贸易中保持顺差,使得美元能不断流入以增强人们对美元稳定的信心。

另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和支付结算手段,需要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维持逆差,否则将造成各国国际支付手段短缺,外汇储备不足的局面。但若是随着逆差的增大,其对应的黄金储备将不断减少,美元也将逐渐被贬值。

此外,美国接连发动对朝鲜和越南战争,军费开支剧增,财政赤字庞大,不得不靠发行货币弥补,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加剧;

加之西欧等国经济崛起,各类商品和服务不断输入美国,致使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不断减少,美元大量外流,国际市场美元过剩,使得美元汇率承受巨大冲击,固定汇率制岌岌可危。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固定汇率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之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局面。而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又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混乱局面暂时得以稳定。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同时,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布雷顿森林体系

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为什么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以美元为国际结算货币,美元价格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20美元
崩溃的原因是由于美国经济恶化,美元贬值,无法维持1盎司黄金=20美元的官价,因为美元贬值,很多国家就用美元去美国换黄金,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而美元发行以黄金储备为基础,少了黄金储备,美元就少,所以,美国只能是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布雷顿森林体系自然解体

Ⅷ 布雷顿森林体系什么时候瓦解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8)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扩展阅读: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而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挂钩,带来了诸多缺陷:

其一,美国通过发行纸币而不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

其二,美国承担了维持金汇兑平价的责任。当人们对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对短缺时,这种金汇兑平价可以维持;当人们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美元拥有太多,要求兑换黄金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维持。

Ⅸ 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只要类比一下就能想象到了:假如有一天,人民币不能使用了,各个省必须用自己的货币进行交易,而且由于天朝传统的地域特色,不是本省的货币会遭到歧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国内的经济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大衰退、失业潮、恶性的通货膨胀、无休止的汇率浮动。要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就需要理解为什么人们需要一个通用的货币——当年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六国度量衡?因为一种统一的货币能够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种类、交易数量、市场容量、市场范围的扩大,对整个经济都有不可估量的正面作用。如果没有货币,任何经济文明都不会发展;如果没有统一的货币,交易将会受到国别地域的严重限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是黄金,金本位持续了很多年,黄金是世界硬通货,直至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金本位解体。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肯定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这个地没得洗。在那个时期,欧洲经济崩溃,美国囤积了大量的黄金,如果要恢复金本位,就必须由美国向欧洲各国发放真正的黄金贷款,使各国以自己拥有的储备黄金建立新的货币体制,待经济恢复后偿还。但美国不是这样做的,它用美元做了个过渡,1美元=1/35盎司黄金,各国以美元为储备金建立自己的货币体制,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使用美元还能提供便利,但本质完全不同。美元从实质上说,是美国政府发行的纸币——当然发行机构是美联储。美国政府承诺了它与黄金存在固定比价,是基于政府信用和战后较为充足的黄金储备——但这些承诺并不是完全有保证的。因为黄金总量的增长不可能与美元的增长同步,当美国政府不得不持续扩大美元赤字以满足国际支付需要时,格雷欣法则——或者说“劣币驱逐良币”——就会发生作用,币值高估货币(劣币)会将币值低估的货币(良币)挤出流通,在这里便是美元把黄金挤出流通,人们倾向于持有黄金以期其价格上涨,或美元价格下跌。有人会说,黄金本来就没有流通,它们都存在美国的金库里——是的,但美元是以黄金为基础存在的,如果没有了黄金,那么美元是什么?一张无价值的纸。

Ⅹ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1、制度自身的缺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2、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拓展资料: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决定“平价”的标准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4、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协定》作了“过渡期”的规定。《协定》规定了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会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