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彭少彬的人物经历
彭少彬自2007年12月起担任新浪桌面产品事业部总经理,主要负责新浪桌面应用软件产品业务;2009年7月至今担任新浪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整体产品战略规划和技术研发管理。2010年4月,新浪成立专门的微博事业部,全面负责微博产品的开发、运营及规划,原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兼任微博事业部总经理。2010年10月21日任新浪集团副总裁并继续担任新浪产品事业部及微博事业部总经理。此前一直全面负责微博产品的开发、运营及规划。在微博设立之初,彭少彬建立了专门的信息过滤和监控的部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接近百人的团队监控中心。生于广州的彭少彬,眉宇间有广州商人的精明,但说话慢条斯理,显得十分稳重和务实。
㈡ 彭少彬的介绍
彭少彬,广东汕头潮阳人,曾创办广州新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现任新浪公司副总裁、新浪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毕业于深圳大学,出任现职前曾创办广州新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7月起担任新浪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整体产品战略规划和技术研发管理。2010年10月21出任新浪新浪集团副总裁并继续担任新浪产品事业部及微博事业部总经理。
㈢ 彭少彬的身家值多少
不可估价啊,
天机不可泄!!
㈣ 新浪微博出现了不是自己发的微博
可能是你手一抖就按到了转发,或者微博被盗用。只要不是在同一IP段。新浪都会把你账号给锁住的。要手机解开。
㈤ 深圳大学的知名校友
姓名备注屠红燕万事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区绮文玛莎集团亚太区执行总裁。梁光伟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志东腾讯创办人、IT传奇人物马化腾腾讯公司创办人、QQ之父史玉柱巨人网络董事长、脑白金之父彭少彬新浪副总裁、微米执行董事兼CEO、新浪微博研发人周海江江苏红豆集团总裁周国辉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招武国瓜果书创意产业基地、瓜果书之父,新经济代表人物郭跃乒乓球奥运冠军张悉妮90后作家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青年一代阳光文学掌门人林培源柯艾签约作家、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莫诗旎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词曲创作人七朵组合内地大陆主打中国风女子组合(知名校友资料来源)
㈥ 新浪微博官方网
在新浪内部人的感觉中,这一次的大蜕变可能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起始时间点,因为不同位置的人意识到蜕变开始的时间点并不一样。曹国伟认为现在的局面是从2006年他出任CEO以来,成立互动社区事业部开始的。而陈彤、王高飞和彭少彬等新浪高管,可能由于各自分管的领域或专业视角不同而略有差异——他们有的认为是从名人博客开始的,有的认为是从未推广的SNS产品新浪“朋友”开始的,还有的认为是从2009年5月的成都战略会决定做微博开始的。 但是,2009年8月28开始内测的新浪微博的确赶上了一个中国互联网时代更迭中的绝佳时机。那个时间点正好是一个空白:饭否、叽歪、嘀咕等微博监管上遇到问题;搜狐当时走在SNS的路上,并未看好微博客路线——这并不奇怪,因为新浪都在担心微博可能只是一个有点小的机会;当时腾讯的微博产品“滔滔”几乎停滞。就在别家犹豫拿掉这个产品,或者只是作为自身平台的一个功能存在时,新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也抓了一个空档。 显然,时机的到来总是有偶然性的,但那前前后后的经验积累、产品试错、团队和文化建设、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才是决定变革成功的必然因素。 新浪的媒体基因无疑在抓住微博机会的过程中给新浪“正确的前三步”打了底。新浪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媒介通道的引领者,而整个互联网新技术的普及实际上在重构中国社会信息传播的链条,新浪客观上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媒介形态的变化首先体现在新浪自身的博客产品上,比如逐渐多起来的博客内容上到新浪门户首页,越来越多的爆炸性消息来自社会化媒体。陈彤的“后门户时代”论也是基于此,即强调新浪必然要在媒介形态从割裂向社会化演进过程中做出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只是陈彤讲出“后门户时代”的时候,新浪已然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新浪的探索从2006年曹国伟上任CEO就开始了。王高飞回忆,当时曹国伟做了一个在新浪内部来说有点大的动作,即把博客从运营部剥离出来,放到新成立的互动社区事业部。众所周知,当时博客是通过运营部的编辑们一个个拉名人开博,一步步推起来的,是新浪颇有社会影响力的产品。但曹国伟和陈彤其实都认识到博客的Web2.0本质——博客不仅是私人的,也是公共媒体。博客上的发言会通过网络传播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力,博客其实是社会化媒体的组成部件。 但当时的剥离还是在新浪内部多少造成一些震动和混乱,毕竟刚刚成立的互动社区事业部没有什么主打产品,而博客这一重要资源的导入才让这一部门变得有名有实。接下来做的事情是在互动社区事业部做试验,“保留节目”当然是给新纳入该部门的博客产品升级一些互动功能,也包括原有的一些桌面互联网产品,比如播客、邮箱等的改进。更重要的是一系列创新节目在这里开始探索,比如后来被放弃的新浪“朋友”。 “朋友”虽未被大众用户熟知,但新浪互动社区事业部也是曹国伟重点进行的一次探索。只不过当2009年初,研发部门将集中了相册、视频分享等几乎所有SNS网站功能的产品设计方案放在曹国伟面前时,他最终选择了放弃。在他看来,互联网产品一定要是一个区隔明确和简单就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东西,这样的产品“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传播力很强的、能发展起来的东西”。可是不得不承认,在当时新浪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能力并不具备特别的优势。 新浪“朋友”不是新浪内部第一个停掉的产品,所不同的是,以前都是经过了推广,后来发展势头不好自然被边缘化的。而“朋友”是曹国伟上任后主导的一个SNS方向的尝试,最终也是曹国伟决定“不要推广,直接放弃”的一个产品。 但新浪“朋友”建立的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基础并没有被放弃。“没有新浪‘朋友’,微博也不可能不到两个月就上线。”王高飞说。这也成就了一个不同于美国Twitter的、中国本地化的微博产品。和前者最大的不同是,新浪微博的底层是基于SNS模式的关系底层,通过转发的信息可以追踪到每一个转发的用户,Twitter却是通过复制粘贴加“RT”标签转发,追踪用户存在困难。这点无疑给新浪微博增加了更大的社交网络的附加值,微博的成功也一下子改变了 “人们从来不登录账户看新浪”的习惯,算是新浪“朋友”SNS试错的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收获。 一个公司的所有尝试最终都要通过商业模式的建立来实现,新浪也不例外。新浪的黄金广告位永远不够,每季度上亿美元的收入中有8000多万美元来自广告收入,绝大部分是传统网页展示的品牌广告。过度依赖这种收入模式便是新浪传统门户模式最明显的问题。它一方面说明新浪的门户品牌优势,一方面也说明作为资讯门户的新闻模式势必要遵循上述路径演进。新浪进入“后门户时代”只是个时间早晚问题,而不是进或不进的问题。而当技术产品都已具备条件,又找到符合自身基因、能轻车熟路操作的切入点时,整个商业模式的构架条件实际上就差强有力的团队了。
㈦ 彭少彬的人物成就
彭少彬称,在新浪微博之前,2007年5月原校内网的创始人王兴就早早成立了饭否网,后来还有叽歪网以及腾讯的滔滔,都是微博类的产品。2009年5月,新浪才决心进入微博领域。
不过,在新浪微博处在研发阶段之时,2009年的7月,饭否、叽歪等微博产品由于风险把控能力太弱相继停止运营,给新浪微博蒙上了一层阴影,继续还是放弃成为摆在彭少彬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彭少彬决定坚持,“微博一定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新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工具,这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在新浪高层下定决心做微博后,彭少彬定下的策略是快速打造出产品雏形,然后再听取用户反馈的意见,迅速改良,不断优化。
彭少彬带着团队埋头苦干,高效运转,每天几乎都是干到深夜10点才回家。去年8月,新浪微博的雏形终于出来。然后就是内测,彭少彬亲自上微博,听取内测用户的各种意见,召集团队第一时间调整,3个月后,新浪微博相对稳定下来。彭少彬带着团队去北京郊区庆祝,这是他们3个月来的第一次放松。“那一晚,我们真是开怀畅饮。”
那天,同事们都说彭少彬太像《亮剑》里的李云龙,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很鼓舞士气。“在这点上,我和李云龙确实很像。”彭少彬很高兴地接纳了这个称号,不过,他强调微博取得的成绩,不是他个人的力量,而是团队整体驱动的结果。彭少彬说,新浪微博也在考虑盈利模式的问题。“广告是最直接的盈利模式,其次是增值服务”,彭少彬透露将会把企业和个人的微博区别开来,企业和个人的微博版本页面的功能等都会发生变化,新浪将会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工具等增值收费服务。
此外,彭少彬还在筹划微博的对外开放平台,接入更多合作伙伴。“不过,微博离盈利还很远,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业内传言新浪将把微博分拆上市的消息,彭少彬主动澄清:“微博现在是新浪重中之重的产品。但分拆上市的事还真没到考虑的时候,过早考虑会干扰内部团队的调动,对微博发展不利。”
“作为新浪微博的操盘手,管理层有没有对你进行奖励?”记者笑着问。
“我也想有呢。可惜恰恰没有。”彭少彬憨厚而幽默地答。
㈧ 请问一下新浪公司(新浪微博)公司老总叫什么名字
中国企业里面比较有名的cfo有哪
我想你可以从2005年度中国杰出CFO获奖名单中得到一些启示的:
李宁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陈伟成先生
湖南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谭久均先生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陈基华先生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于亚利女士
新浪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曹国伟先生
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财务部总经理武学东先生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玉成先生
华友世纪通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刘晓奚先生
法国道达尔集团波士胶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财务总监杨炜岚女士
Mr。 emily。
㈨ 新浪的副总裁是谁
原来的离职了,现在的是陈彤
负责新浪海外业务的执行副总裁蒋显斌因为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取而代之的则是1997加盟新浪的资深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