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藏南谷地
扩展阅读
远光股票分今日价格 2025-07-05 04:26:51
计羽 2025-07-05 04:09:18

藏南谷地

发布时间: 2022-01-20 05:04:13

『壹』 藏南谷地的介绍

“藏南谷地”———山南西藏山南地区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处西藏南部边陲。

『贰』 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到底分别在哪

藏南谷地,位于山南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处西藏南部边陲。

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一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同山脉平行的构造谷地。

湟水谷地在青海东部地区,湟水是黄河的一条支流,由于湟水谷地地势在青海是较低的,所以它成为了青海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各地特点

藏南谷地属于雅鲁藏布江谷地 ,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北与拉萨毗邻,西连日喀则地区,东连林芝地区,南与印度、不丹接壤,边境线长达630公里。是一个集娱乐、休闲、科考、探险于一体的地方。

雅鲁藏布江谷地谷地地势平坦,日照长,辐射强,多夜雨,夏暖冬温,为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青稞的主要产地。近几年来,在此谷地大面积种植冬小麦。西藏的主要城镇多分布在这里。

湟水谷地孕育了辉煌的文化。这里是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与黄土高原三大地域单元的结合部,居聚的民族有汉、藏、蒙、土、回、撒拉等,因而多元文化特色浓郁。日月山是重要的农牧文化分界,从海晏翻过日月山向西至青海湖和向南至恰卜恰,便从纯农区到了纯牧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藏南谷地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雅鲁藏布江谷地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湟水谷地

『叁』 藏南谷地是如何形成的

藏南谷地是因雅鲁藏布江的流水切割作用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因为板块运动(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分离)形成的。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就是在两块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

『肆』 藏南谷地,西藏最富庶的农 业区y是我国永远不可分

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不位于西北地区的农业区是藏南谷地.
故选:A.

『伍』 藏南谷地现在中国的还是印度的

“藏南谷地”与印度强占我国“藏南”并非同一地区。“藏南谷地”现在中国的。
“藏南谷地”———山南西藏山南地区(地区所在地:乃东县泽当镇)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处西藏南部边陲。有“藏南谷地”之称,属于雅鲁藏布江谷地 ,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北与拉萨毗邻,西连日喀则地区,东连林芝地区,南与印度、不丹接壤,边境线长达630公里。是一个集娱乐、休闲、科考、探险于一体的地方。
“藏南”属于西藏的一部分,并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为西藏自治区的下属地区。中印边境战争之后,主体为印度控制,并且为阿鲁纳恰尔邦。
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会谈,在会上英国全权特使威廉·亨利·麦克马洪提出麦克马洪线为西藏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该线将藏南地区割与英国。后来英藏代表皆签字批准该线,中方代表则因中央政府反对而没有签字。中方至今的观点是: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因此西姆拉会谈条约只有单方签字(即英国),应视为无效。中国所坚持的是中印传统线。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国曾经夺回藏南,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退回实际控制线。印度在1982年建立阿鲁纳恰尔邦,遭到中国的强烈抗议。但中国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以夺回该土地。
参考链接:藏南谷地_网络
http://ke..com/link?url=_Fj28j2Qc_Su8YALIvxSXSeV-ide7Cf0TSgZxPoN1II0-sYa#2

『陆』 藏南谷地又名是什麽谷地

在Google的卫星地图上,有一片9万平方公里的名叫藏南的土地已经划给了印度,国际公认的领土中,藏南似乎已经不属于中国了。在中印战争结束后,藏南由印度实际控制了五十多年,印度早已将藏南更名为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又译阿鲁纳查尔邦),大量往该地区移民,目前人口几乎和整个西藏的人口一样多了。
维基网络全书关于“藏南”的条目是这样写的:
藏南属于西藏的一部分,并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为西藏自治区的下属地区。中印边境战争之后,主体为印度控制,并且现在为阿鲁纳恰尔邦。
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会谈,在会上英国全权特使威廉·亨利·麦克马洪提出麦克马洪线为西藏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该线将藏南地区割与英国。后来英藏代表皆签字批准该线,中方代表则因中央政府反对而没有签字。中方至今的观点是: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因此西姆拉会谈条约只有单方签字(即英国),应视为无效。中国所坚持的是中印传统线。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国曾经夺回藏南,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退回实际控制线。印度在1982年建立阿鲁纳恰尔邦,遭到中国的强烈抗议。但中国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以夺回该土地。
解放军作家金辉对藏南那片土地这样换算:
——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一个浙江省;
——相当于三个台湾、六个北京;
——相当于一个匈牙利、两个丹麦、三个比利时;
——相当于六个科威特;
——相当于十个英阿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相当于二十个日俄吵得不可开交的北方四岛;
——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国被另一国强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地;
——是中国版图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那一片被中国收复又放弃的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富饶的地方。那里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几百米,有印度洋暖风的滋润,属亚热带生态环境。土地极其肥沃。植物茂盛,能够生长菠萝香蕉。自然景观奇异。矿产丰富雅鲁藏布江著名的“大拐弯”,可利用的落差2230米,如果横切大拐弯建一条40公里长的引水隧道,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我们失去的这片土地,是西藏人民历代居住的土地,是西藏气候最好、物产最丰富的一片宝地,然而这片领土却在我们手中,被随随便便地丢掉了。
据说,国际上有以下规定:一国占据某地50年以上,国际上就承认该国对这一地区的合法拥有权。藏南,这片肥沃而富饶的土地,看来已经永远失去了,中国的面积已经不是960万平方公里了,因为已经有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永远不属于中国了。
参考文章:伤心藏南
在东经92度至97度之间的约9万多平方公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可是一块风水宝地,不要以为这里属喜马拉雅山脉就尽是些冰雪满野的荒漠。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想不到吧?
这块面积巨大得相当于浙江省而又富饶的地域,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
在1913年10月在印度北部西姆拉有的一个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政府的代表、英国政府代表及英印政府人员和中国“西藏地方”的代表,主要讨论中国和(英属)印度的边界问题。由于(袁世凯)北京政府忙于征讨南方的革命力量(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和各方意见分歧,根本谈不成什么协议。其实,协议只不过是英国将攫取到手的权益合法化的形式而已,何况英国侵略我国西藏地方的野心根本就不受什么协议的束缚。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竟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就是上图中青色的线),这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上图红线,传统习惯线)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
正是这种将国家领土的私相授受,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而英国人在西姆拉会议之后二十年时间,出于担心合法性不足,一直没敢公开宣布这个“条约”,也没有在英国出版的地图上改变中印边界的传统划法。
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在1962年10月的中印战争中,中国在失地尽复的情况下,将军队悉数撤回至实际控制线(青色线附近)后20公里,不啻于在事实上承认麦线存在或有效。而印度人又回到了那里,耕作建设,繁衍生息,已成了六、七百万新一代印度人除此地之外已无别的地方是他的“家”的一块土地,再收回,我看:难矣!一时的失策,竟做成了连麦克马洪也无法做到的事!
在当时的苏、中、美大三角大战略中,中印之矛盾是虽是次要矛盾,不值得与之扩大战端,但在当时失地尽复的情况下,军威显赫,各族同仇(大量物资,如炮弹等是在牦牛也无法爬行的情况下,由我藏胞一发一发山那边背过来的),并且更重要的是,当时印度东北一带风声鹤唳,已无可战之兵!是完全可以守住的。守住了,在谈判桌上就占主动:既有历史依据又有实力控制。而现在,既不战又不守,又不能把印度拉上谈判桌,这究竟算什么回事?!就算上了谈判桌,能希望印度会原原本本地把这块领土交还中国?代价是什么?有多大?
失策!徒唤奈何!

『柒』 藏南谷地与湟水谷地的区别

拜托,湟水和藏南是两个地方

『捌』 藏南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是什么关系

“藏南”专指“麦克马洪线”以南被印度占领的中国领土,面积大约九万平方公里,雅鲁藏布大峡谷南段位于这一地区的东部,是“藏南”的一部分。

『玖』 藏南谷地的农业发展区位优势

藏南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降雨量大,终年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

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位于该地区墨脱县南部边境的巴昔卡镇平均年降水量高达4500mm,是中国陆地上降雨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曾长期被称作“中国雨都”。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土壤肥沃。

(9)藏南谷地扩展阅读

藏南属山南地区,山南属温带干旱性气候,南部边境地带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不到450毫升,雨季多集中在6至9月。

全地区全年日照时间为2600-3300小时,年平均气温最低为6℃,最高8.8℃;最高气温31℃(加查),最低气温零下37℃(错那)。年均风速在3米/秒左右,最大风速为17米/秒,风期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

山南地区盛产青稞、小麦、蚕豆、豌豆、玉米、荞麦、油菜等作物,是西藏粮油的主要产区之一;蔬菜有萝卜、土豆、白菜、辣椒、豆角、西红柿、南瓜等;水果有苹果、梨、核桃、桃、葡萄等。

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仅药用植物就有几百种,著名的药材有虫草、贝母、丹参、当归、党参、枸杞、大黄、雪莲等。主要林木有杨、柳、落叶松、铁杉、冷杉、柏树、白桦等。

『拾』 藏南谷地的区别

“藏南谷地”与印度强占我国“藏南”并非同一地区。
“藏南”属于西藏的一部分,并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为西藏自治区的下属地区。中印边境战争之后,主体为印度控制,并且为阿鲁纳恰尔邦。
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会谈,在会上英国全权特使威廉·亨利·麦克马洪提出麦克马洪线为西藏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该线将藏南地区割与英国。后来英藏代表皆签字批准该线,中方代表则因中央政府反对而没有签字。中方至今的观点是: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因此西姆拉会谈条约只有单方签字(即英国),应视为无效。中国所坚持的是中印传统线。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国曾经夺回藏南,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退回实际控制线。印度在1982年建立阿鲁纳恰尔邦,遭到中国的强烈抗议。但中国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以夺回该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