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红色之旅的景点有哪些
“2005年度群众最喜欢的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评选4月初在北京揭晓。去年11月,中国红色旅游网和中宣部《党建》杂志,在各地红色旅游景区申报基础上,推荐候选名单,在网上公布,并由群众投票评选。本次入选的景区分别是: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遵义会议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
西柏坡纪念馆、
余姚市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北京市丰台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白洋淀文化苑(雁翎队纪念馆)、
邓小平故居和纪念馆
❷ 打造红汇新华阵地怎么打造
摘要 2018年5月,广东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高标准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随后,省直工委印发了《省直机关党组织落实工作方案》,提出按照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资料、有制度、有台账的标准推进“六有”党员活动室(党员之家)规范化建设,保证党员学习有地方、开会有场所、议事有空间、活动有阵地。
❸ 历史上的邱氏名人。
邱远才:即邱朝贵,清代人,太平天国时属英王陈玉成部,以军功封淮王。作战极勇,军中称邱老虎。后战死。
邱 迟:南梁时文学家,官司空从事中郎,所著《与陈伯之书》,劝陈伯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作品。
邱 吉:明代诗人。善古文,尤善于诗,为吴兴诗人领袖。有《执柔集》。
邱处机:自号长春子,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19岁时在宁海拜王重阳(矗)为师而出家为全真道士。王重阳死后,他潜修于龙门山,形成龙门道派,被成吉思汗召见于雪山,尊为神仙,他死后又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等。
邱葵:宋代名儒
邱养浩、邱懋炜:明代名宦。
邱良功:清代名将。
邱远才:即邱朝贵,清代人,太平天国时属英王陈玉成部,以军功封淮王。作战极勇,军中称"邱老虎"。后战死。
邱少云: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三一九高地反击战中,起潜伏地被敌炮火击中起火,为不暴露整个部队,他忍受烈火烧身,卧地不动,英勇就义。
丘睿:(1420~1495) 明代政治家、思想家。广东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一说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另说生于永乐十六年或永乐十九年。景泰五年(1454)举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特命参与中枢政务,开尚书入阁的先例。著有《大学衍义补》,其中曾就历代法律思想和制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和评注,对研究古代法律和法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法律思想上,主要是总结、继承和发展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结合明代晚期的政治需要,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一些主要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邱吉:明代诗人。善古文,尤善于诗,为吴兴诗人领袖。有《执柔集》。
❹ 梅州未来发展怎样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最近来梅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坚持以人民幸福作为衡量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尺,紧紧围绕“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不怕起步晚就怕起点低、不怕干不好就怕没想好、不怕经济落后就怕观念落后”和“不比发展总量比发展质量、不比GDP增速比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比发展规模比发展特色”等“三不怕、三不比”理念,大力实施“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突出转型升级、兴工强农,突出文化引领、旅游带动,突出生态优先、宜居为重,突出固本强基、富民强市,全面增强梅州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一)全力办好产业转移园,努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增强经济实力。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力量办好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一是突出“扩园提质”,突出产城联动,突出“园中园”建设,全力办好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努力建设“新型工业园区、生态宜居新城”。二是强力抓好招商引资,重点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充分发挥外出乡贤多的优势,每年举办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每两年举办客商大会,通过节会活动,引导鼓励乡贤回乡投资创业。三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业支柱。制订专项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积极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着力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努力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新模式。一是研究制定幸福导向型产业的规划,编制指导目录,重点发展养生保健、休闲度假、婚庆服务、文化创意和精致高效农业。二是探索创建幸福导向型产业试验区,明确创建思路、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高标准做好试验区的总体规划。三是抓好幸福导向型产业重点载体建设,打造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雁洋核心区,重点抓好“叶帅故园”、“桥溪古韵”、“南洋古道”等项目建设,把“桥溪古韵”打造成休闲旅游胜地、天然影视基地、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四是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做好耕山致富文章,打造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名茶、嘉应福酒等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品牌。
(三)努力建设特色宜居城乡,加快推进城区扩容提质,率先引领梅州绿色崛起。按照汪洋书记“建设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的城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特色宜居城乡。在形态上体现岭南风貌和客家印记,在业态上富有特色内涵,体现统筹城乡、城乡互动,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重点建设江南新城和梅县新城,推进梅县设立梅县区,加快推进丰顺新区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各县县城。大力建设客家特色乡村,突出抓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梅州城区和各县县城扩容提质。
(四)大力弘扬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创新社会管理,打牢共建共享的思想基础。一是弘扬优秀客家传统文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弘扬“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和“包容开放、改革创新、尊道厚德”的客家人精神,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和枢纽型社会组织,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朱子家训》的精华,编写《客家家训》。二是全力办好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提升发展软实力。围绕“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主题,每年秋季办好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努力办成客家文化艺术作品展示会、客商产品展销会、幸福导向型产业招商引资盛会和世界客都欢乐季。三是着力改善和保障重点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以就业、就读、就医和社会保障等“三就一保”为重点,办好每年的“十件民生实事”。
(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打造梅州科学发展坚定有力的领导核心。一是包容开放,改革创新。用全局的眼光、开放的胸襟,包容新观念、新产业、新项目,包容各路人才,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二是创先争优比奉献,敢想会干为人民。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比奉献,敢想会干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创新型团队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农村党建工作,分期分批整改软弱涣散的农村党组织。三是明明白白用好干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不拘一格用人才。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务实清廉形象。坚持多进行教育引导、多加强制度建设、多强化督查纠正,严肃惩处腐败分子,努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五是高度重视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综合施策,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三打两建”工作,以打促建,重在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❺ 王维的人物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0月任中共梅县区松源区委书记。
1938年8月至1939年5月任中共梅县区中心区委组织部部长。
1939年5月至11月任中共闽粤赣边省梅县区中心区委书记。
11月参加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同月至12月从梅县区到皖南新四军军部。
1940年12月到达延安。
1941年1月至1945年3月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参加整风、审干和党内路线问题的学习讨论。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大后方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7月参加南下闽粤赣边区干部大队,任第二中队副中队长。
8月出发,经太行、太岳、豫北、冀南、山东抵达淮安。
1946年2月至4月任中共淮安市委副书记。
4月从淮安出发,经苏中、上海、香港回到梅州。
六七月间到福建省永宝县向中共闽粤边临委传达七大路线和精神。
7月任中共梅县区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
11月任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副特派员。
1947年5月至1948年8月任中共闽粤赣边工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48年8月至1949年9月任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共兴梅地委书记兼兴梅军分区政治委员。
1952年10 月至1953年5月任中共粤东区委宣传部部长。
1953年5月至12月任中共粤东区委副书记。
同年9月至1956年10月任广东省水利厅厅长。
1953年 12月至1956年10月任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
1955年5月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
1956年6月至1958年8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
1958年8月至1960年6月下放博罗县任县委副书记。
1960年6月至1961年11月任华南化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1961年11月至1962年6月任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党组书记。
1962年8月至1967年3月任广东省农业厅厅长,1962年10月至1966年5月任党组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后平反。
1973年9月任广东省知识青年办公室副主任。
12月任国营农场路线教育工作团团长。
1974年12月任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
1983年4月至1988年1月任广东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83年5月至1987年10月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委员会主任。
1988年4月任广东省第七届人大代表。2001年9月离休。
❻ 开办一个小型舞蹈班需要什么手续
开办一个小型舞蹈班需要办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立审批,以梅州市梅县区,办理所需手续材料如下:
1、广东省社会力量办学申报审批表。
2、申办报告(办学申请书)。
3、党建工作材料。
4、举办者资质材料,身份证、毕业证、职称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
5、培训机构的行政负责人资质材料:身份证、毕业证(一般应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职称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
6、专兼职培训人员队伍资料:教职工学历证、健康证、教师资格证、身份证、职称证明。
7、培训机构经营保证金(¥50000元)缴交凭证。
8、办学场所用地、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
9、章程。
10、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职(员)工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学杂费存取专用账户管理制度;招生、收费和退费管理制度;场地和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培训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信息公开制度。
11、培训课程相关资料。
12、教学设备设施清单。
13、领导、管理、监督机构材料(理事会、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名单)。
14、房屋竣工验收合格证或房屋质量安全鉴定书、防雷设施安全检测报告、消防验收合格证。
(6)梅县党建扩展阅读
开办小型舞蹈班的申请条件:
1、有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办学宗旨,办学指导思想端正。
2、符合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规划。
3、有符合规范的名号,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稳定的经费来源。
5、培训机构的师资、园舍、场地、设备必须分别达到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制定了《民办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所规定的标准。
6、用作培训的场地必须有房产证明、房产所有权人的身份证、租赁协议或同意借用的证明及房舍使用性质证明。
7、有合法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章程。
8、法人代表原则上须由中国公民担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不良记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9、有按《民办培训机构的章程》要求确定的行政负责人,配备合格的数量足够的专职安保人员、培训人员。
❼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信息
陆志强,男,汉族,1965年1月生,广东广州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政法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局长、党委副书记,主持行政全面工作。
1980.09--1983.08广州市师范学校学习。1983.08--1989.06广州市东山区东风东路小学教师。1989.06--1991.07广州市东山区教育局团委副书记。1991.07--1993.02共青团广州市东山区委副书记。1993.02--1995.07共青团广州市东山区委副书记,华南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云南省瑞丽市星火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星火木地板厂厂长(挂职)。1995.07--1997.06广州市东山区芳草工商联合公司经理。1997.06--1998.06广州市东山区芳草街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1998.06--2000.11广州市东山区大塘街党委书记(其间:1997.09-2000.07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函授学院97级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000.11--2003.02广州市东山区大塘街党工委书记(其间:2000.09-2002.12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函授学院2000级政法专业学习)。2003.02—2008.12 广州市天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8.12- 2009.10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2009.10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杨韬,男,汉族,1963年6月生,湖南平江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山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组织人事处。
1980.09-1984.07 广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化学专业学习。1984.07-1987.07广州师范学院化工学系学生辅导员、教师、团总支书记。1987.07-1994.03广州市第二轻工业局团委干事、团委副书记、书记。1994.03-1996.02共青团广州市委联络部副部长、部长,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秘书长。1996.02-2001.10 共青团广州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2001.10-2003.07广州市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2003.07-2007.02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2007.02-2011.09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局长。2011.09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党委书记。
刘宛子,男,汉族,1957年9月生,广东阳春人。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党委副书记。负责党建、计生、老干、统战、维稳、外事、安保、群团、扶贫工作。分管机关党委、文化工会、团委、妇委会。
1975.12—1978.10 乐昌县贮木场任木材检验员。1978.10—1982.07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专业学习。1982.07—1984.07 广州市第五中学任语文教师。1984.07—1986.02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宣传处任干事。1986.02—1990.12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副科级干部。1990.12—1993.02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宣传处主任科员。1993.02—1998.10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文明办副主任。1998.10—2001.08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正处级)。2001.08—2004.03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正处级)。2004.03—2008.07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2008.07—2009.11 广州市文化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9.11—2010.12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纪委书记。2010.12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党委副书记。
陈春盛,男,汉族,1961年8月生,广东汕头市澄海区人。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委员,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负责计划财务、社会文化、群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分管计划财务处、社会文化处。
1979.09--1981.09 广州航务工程学校船舶机电专业学生.1981.09--1983.09交通部四航局船厂政工办宣传干事、秘书。1983.09--1984.09交通部四航局船舶公司宣传科干事。1984.09--1988.08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本科班学习。1988.08--1997.06交通部四航局船舶公司办公室主任、副经理。1997.06--1999.04市政协办公厅行政处、接待处副处长。1999.04--2000.08市政协城市建设和环境资源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其间:1999.09--2002.07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学专业学习)。2000.08--2002.08市政协办公厅秘书处、信息信访处处长,兼任广州市政协诗书画室主任。2002.08--2003.04市政协城市建设和环境资源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03.04—2008.04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2008.04—2009.12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党委委员。2009.12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张润华,男,汉族,1960年8月生,浙江宁波人。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一级演员,广东省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广东省第九届党代会代表。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兼任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负责市“文管办”及“扫黄打非”办工作、演出、电影(城市院线)、文化娱乐场所、网吧管理。分管文化市场处、执法监督处、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1972.08—1984.08广州歌舞团学员、演员。1984.09—1986.07北京舞蹈学院学生。1986.07—1988.01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队副队长(借调)。1988.02—1995.09广州市歌舞团舞蹈队队长、团长助理、副团长。1995.10—2003.07广州歌舞团团长。2003.07—2004.09广州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其间2000年9月至2002年12月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习)。2004.09—2009.12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党委委员。2009.12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梁正祥,男,汉族,1954年6月生,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人,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负责政策法规、新闻出版、宣教、创文等工作。分管政策法规处、新闻出版处、宣传教育处。
1972.08---1979.09市五十二中学工人、政工组副组长、任课教师。1979.09---1981.07市教师进修学院脱产学习(中文专业)。1981.07---1983.09市七十八中学语文教师。1983.09—1985.07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理论师资班哲学专业本科脱产学习)。1985.07---1988.07市委讲师团讲师。1988.07---2001.03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办公室正科级干部、副处级调研员、副主任(正处级)。2001.03---2006.01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2006.01—2009.12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2009.12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任天华,男,汉族,1959年6月生,山东武城人,1976年12月参加工作,199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负责广播电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科技发展、网络安全等工作。分管广播电视处、科技网络处、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1983.08-1987.04 中央电视台总编辑室干部。1987.05-1990.05广州电视台总编辑室干部。1990.05-1996.05广州电视台总编辑室副主任。1995.05-1997.03 广州电视台国际部副主任。1997.03-2001.08 广州市广播电视局编播业务处处长。2001.08-2004.06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广播电视处处长。2004.06-2007.3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事业科技处处长。2007.3-2009.12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局副局长、党委委员。2009.12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其间2007.4-2011.06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广播电视与媒体服务部副部长)。
张友泉,男,汉族,1953年12月生,江苏启东人,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已调任市创建办常务副主任,暂不安排具体分工。
1972.12-2004.07 历任海军某部战士、正排职会计、副连职干事、正连职干事、副营职干事、政治教导员、保卫科科长、保卫处处长、政治部主任(副师级)、后勤部政治委员(期间,1995年12月中山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大专毕业,1994年8月至1996年12月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2002.06就读华中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硕士)。2004.07-2005.07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稽查队队长。2005.07-2008.06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执法监督处处长。2008.06-2009.12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2009.12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赵冀韬,男,汉族,1971年11月生,河南新郑人,1988年6月参加工作,199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专业毕业,博士学位。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负责文物保护、文物普查、考古、博物馆、纪念馆及文化产业发展等工作。分管文物处、博物馆处、文化产业处。
1985.09-1988.06 河南电影技术学校图书管理专业学习。1988.06-1996.09 河南教育学院图书管理助理馆员。(其间:1988.09-1991.07 河南电大中文专业大专学习;1993.09-1996.07河南教育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习)1996.09-1999.06 郑州大学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全日制脱产)。1999.06-2000.09 郑州大学法学院讲师。2000.09-2003.07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商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其间:2000.09-2003.0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讲师)2003.09-2006.04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副区长(副处级)(其间:2003.07-2006.09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方向博士后。)2006.04-2008.11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处)。2008.11- 2009.12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2009.12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练怡,女,汉族,1955年12月生,广东广州人, 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7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市纪委派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纪检组组长、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纪委书记、党委委员。负责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纪检、监察、审计、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分管监察室。
1973.11—1974.11广东花县当知青。1974.11—1976.07 广州造纸厂技工学校读书。1976.09—1984.07 广州造纸厂技工学校任教。1984.09—1986.07广州师范学院干部专修科学习中文专业(全脱产)。1986.08-1986.09 广州造纸厂党委办公室科员。1986.10—2000.09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级、正科级 、副处级调研员。2000.09—2004.10 广州市文化局任组织部副部长、纪委办公室监察室副主任 (其中:2000-2003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2004.10-2005.07广州市文化局专职纪委副书记。2005.07-2010.07广州市文化局纪委专职副书记、纪委办公室监察室主任、保卫处处长。2010.07-2010.12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监察室主任。2010.12-2011.09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纪委书记、党委委员。2011.09至今市纪委派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纪检组组长、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黄南冰,男,汉族,1962年4月生,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总工程师、党委委员。负责文化艺术、文艺对外交流、艺术院团管理及大中型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分管艺术处。
1979.09—1983.07广州师范学院历史系读书。1983.07--1986.11广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工作。1986.11--1995-09共青团广州市委工作 主任、学校部长、少工委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常委、组织部长、秘书长。1995.09—1996.09广州少年宫党支部书记。1996.09—2008.12 广州少年宫主任、党支部书记。2008.12—2009.11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志愿者部副部长。2009.11—2011.01 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庆典和文化活动部副部长。2011.01至今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总工程师、党委委员。
周宪华,男,汉族,1954年9月生,广东汕头市潮阳区人,1972年10月参加工作,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巡视员,负责印刷、复制、发行及著作权保护及版权示范城市申报工作。分管印刷发行处、版权处。
1972.12-1983.10 广州食品厂、荔湾华林工业公司工人.1983.10-1987.03 深圳电视台工作人员、记者。1987.03-1989.08 广州电视台记者、新闻部工商组组长(期间获记者中级职称;参加中央电视台编辑培训班)1989.08-1993.03 广州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其间89.09-91.07 广州师范学院新闻出版专业学习)。1993.03-1994.05 广州电视台人事部主任。1994.05-1995.03 广州人民电视台台长助理。1995.03-1999.02 广州人民电台副台长、党委委员(期间:1996.04-1998.0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大众传播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 。1999.02-2001.07 广州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2001.07-2009.12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广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其间:2007.08-2011.03西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习)。2009.12至今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巡视员。
李建英,女,汉族,1954年5月生,广东梅州兴宁人,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巡视员。分管信息中心,协助陈春盛副局长负责社会文化工作。
1972.07-1985.02 广州市燃料公司工人、车间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指导员、宣传科长、团委书记。1985.02-1993.02广州市燃料总公司宣传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1993.02-1994.05 广州市新闻出版局办公室副主任。1994.05-2001.08 广州市新闻出版局办公室主任兼政治处处长。2001.08-2004.06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纪监察室主任兼机关党委书记 (其间2003.08-2005.12 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广东分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习)。2004.06-2009.12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副巡视员。 2009.12至今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巡视员。
王丽贞,女,汉族,1955年7月生,福建晋江人,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国际政治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巡视员。分管办公室。
1972.08-1975.12 广州市曙光电影院组织宣传员。1975.12-1985.09 广州市演出公司办公室、政治处、组织科科员、团委副书记。1985.09-1987.07 广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干部专修班学员。1987.07-1994.05 广州市文化局宣传部、办公室、组织部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1994.05-1996.08 广州市文化局组织部副部长。1996.08-1997.12 市委宣传部干部处副处长(挂职)。1997.12-2001.08 广州市文化局宣传部部长。2001.08-2004.12 广州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2004.12-2008.01 广州市文化局组织人事处处长。2008.01-2009.12 广州市文化局副巡视员。2009.12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巡视员。
李永祥,男,汉族,1954年10月生,广东鹤山人,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教育学院政治系毕业,大专学历。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巡视员。分管机关服务中心,协助黄南冰总工程师负责大中型文化设施建设工作。
1972.08--1973.03广州市85中任辅导员。1973.03-1974.08广州市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74.08--1978.08广州市第30中学教师。1978.08-1981.09广州市第105中学教师。1981.09--1988.02广州市第11中学教师。(其间1981年7月至1984年7月在广州教育学院政治专业业余学习)1988.02-1989.03广州市新闻出版局科员。1989.03-1991.01广州市新闻出版局副主任科员。1991.01-1991.04广州市新闻出版局主任科员。1991.04-1996.12广州市新闻出版局版权管理处副处长。1996.12-2001.08广州市新闻出版局版权法规处处长。2001.08-2004.01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出版物市场处处长。2004.01-2009.01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办公室主任。2009.01-2009.12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副巡视员。2009.12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巡视员。
徐彬,男,汉族,1956年4月生,山东荣城人,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 97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京政治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巡视员。协助陈春盛副局长、黄南冰总工程师负责大型文化活动项目工作。
1972.12—1985.06 历任武汉军区某通信总站学员、报务员、司务长、副连职干事。1985.06—1986.11历任广州军区某通信总站政治处宣传股正连职干事、股长(其间1985.07-1987.06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1986.11—1994.03 历任广州军区司令部直属工作部宣传处副营职、正营职干事、副团职干事。1994.03--1998.11 广州军区某通信器材仓库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正团)。1998.11--2001.03 广州市文化局文化处副处长(其间1998.09-2002.06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管理本科学习)。2001.03--2004.10 广州市文化局文化处处长。2004.10--2010.07广州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2010.07--2011.0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处处长。2011.04至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版权局)副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