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0月70城房价“降温” 昆明环比涨1.1%
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三线城市较为稳定。10月份昆明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1%,同比上涨3.2%。其中90—144㎡面积段的改善型住宅价格涨幅最大,环比上涨1.2%,同比上涨3.7%。同样,10月份昆明二手房价格表现稳定,环比微涨0.3%,同比上涨2.3%。
而来自昆明市房产信息网的成交数据显示,昆明商品房9月份成交10077套,10月份则飙至13489套,双双破万,10月份成交量更是创下6年来同期新高,“金九银十”成色足。
尽管昆明楼市目前库存压力依旧很大,但随着昆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松绑”了云南省内州、市职工在昆明买房的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限制政策,以及沪昆高铁12月下旬开通,各方利好频传,也增强了开发商的信心,11月16日,昆明市高调举行2016-2017年储备土地推介会,推出6700余亩储备地,引来省内外61家房企及投资商近300名代表到场参会。
2016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及10月下半月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见下表: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进行了解读。
一、10月下半月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中有7个房价环比下降1个持平其余涨幅回落
为深入反映房地产市场动态变化,国家统计局继上月统计发布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10月上半月房价变动情况后,又对这些城市10月下半月的房价变动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实施调控政策以来,房价走势明显趋稳。与10月上半月比,10月下半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除深圳和成都2个城市继续下降外,北京、天津、上海、厦门和郑州等5个城市也由升转降,降幅在0.1至0.4个百分点之间;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其余7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进一步回落,回落幅度在0.4至3.3个百分点之间。
二、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三线城市较为稳定
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初步测算,10月份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1.3%,分别比9月份回落2.8和1.0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8%,分别比9月份回落2.9和1.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房价较为稳定。10月份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9%,比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5%,比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此外,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也出现回落。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1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② 全国楼市整体开始降温了吗
因城施策的调控效应正在逐渐释放。从目前城市数据来看,热点城市房价逐渐降温,房价环比增加的城市多数集中在弱二线和三线城市。
相关研究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对一、二、三线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得知,1月份,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增幅分别为-0.4%、0.2%和0.3%,而1月份分别为-0.2%、0.4%和0.4%。不难看出,一线城市连续7个月滞涨,并且出现加速回落的现象,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增幅均有所回落。
③ 房贷新政实施 全国70城房地产市场冰火两重天
2021年楼市走向如何?就在2020年最后一天,金融监管给楼市泼出了冷水,让房企融资再被念“紧箍咒”。分析认为,2021年市场总体平稳,在“房住不炒”大方向不变以及房企融资收紧的背景下,预计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总体成交体量与2020年相当,价格上涨幅度从7%收窄到5%左右,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大。
现状:全国70城市楼市冰火两重天
近日有楼盘被曝光“房托”现象,制造出房子供不应求的假象,这让不少市民大呼意想不到。“没想到卖楼也有这种操作?而且最近楼市不是升温了吗?经常听说新盘一推出就火爆的消息。”市民李小姐表示。
纵观全国,记者发现,在2020年期间,并不是所有城市的楼市都表现良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涨幅总体平稳,其中,36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而28城下跌。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首先调控政策持续升级,去年下半年以来32城收紧楼市政策,虽然力度不一,但都以收紧为主。对于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新建住宅的影响逐渐出现,很多城市的新建住宅限价政策影响了新建住宅价格,所以楼市数据逐渐上涨放缓。其次,市场供应量增加,大部分企业销售都抓紧年末增加供应量,部分企业也出现了促销行为。
不过,从一线城市来看,楼市表现依然畅旺。2020年11月,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
房企融资再被念“紧箍咒” 居民贷款增速或下降
正当部分城市楼市开始出现高热之时,金融监管给楼市泼出了两盆冷水。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对7家中资大型银行、17家中资中型银行、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县域农合机构、村镇银行共5档机构分类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对超过上限的机构设置2年或4年调整过渡期。
具体看,房地产贷款(包括企业与个人)总体占比上限:中资大型银行为40%、中资中型银行为27.5%、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为22.5%、县域农合机构17.5%、村镇银行12.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中资大型银行为32.5%、中资中型银行为20%、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为17.5%、县域农合机构12.5%、村镇银行7.5%。
国盛证券研报显示,从上市银行2020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来看,已披露个人住房贷款的34家上市银行中,个人住房贷款占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为28.29%、按揭+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为35.58%。其中,有21家银行均能满足现有的占比要求,剩下13家银行未来需要调整资产投放结构,“由于住房租赁有关的贷款、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回表的房地产贷款不在统计范围内,因此监管口径的实际值可能更低一些”。
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认为,在“房住不炒”的思路下,当前房地产政策正不断趋严,过去银行与房地产贷款绑定快速盈利的经营思路不可持续。同时,未来我国居民杠杆率上升速度将放缓,居民贷款增速整体下降为大概率事件。银行的零售业务未来将从“房贷驱动”转化为“服务客户”的思路,在零售客户经营、财富管理等领域具有优势的银行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部分银行的个人按揭贷款占比已超出上限的要求,《通知》对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将产生影响,个人按揭杠杆端将开启适度收缩。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考虑2~4年的过渡期和贷款增长,预计短期信贷投放影响不大。
2021年楼市展望:
市场总体平稳
“去杠杆”成趋势
“房地产融资趋紧已在预料之中。”有房地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过去两年,房地产金融的“水龙头”持续被收紧中,在保护刚需的同时,也令购房者“加杠杆”变得越来越难,接下来,楼市“去杠杆”继续成为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据统计,2020年广州共计出让146宗经营性用地(其中包括85宗住宅用地,61宗商用用地),同比增长62.22%;总成交建面达2119.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21%。克而瑞相关人士分析称,自2017年以来广州土拍市场年度成交量已经“四连增”,预示后续新建商品住宅供应源源不断,结合近期广州积极引进各类人才的新政,广州后市供需两旺,前景看好。
那去年大量出让地块存在潜在高供应量,进而导致存货上升,是否会让买方受限?某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接受全媒体记者采访表示,地块供应增加一般在十二个月或者六个月左右之后,形成供应量,“它会不会导致需求受限,这个迹象不明显。”
放眼全国市场,贝壳研究院预计,2021年市场总体平稳,土地市场成交量下降,价格涨幅收窄到10%左右。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总体成交体量与2020年相当,其中二手房成交体量与2020年相当,价格上涨幅度从7%收窄到5%左右。金融对房地产的助推红利逐渐弱化,房价普涨时代一去不返。从结构上看,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大,2021年长三角城市房价将保持温和上涨,珠三角市场可能有所降温,但市场基本面仍然强劲。其他非核心城市市场降温的可能性更大。
④ 调控成果显现 70城房价“南热北冷”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经过经济动能转换、楼市调控、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项因素的洗礼,2020年的房价图谱,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2021年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在保持了一贯的稳定走势的同时,70城房价涨幅出现年末“翘尾”行情。这也侧面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韧性不可小觑。
纵观2020年全年,多项因素的影响,使房价涨幅曲线颇为波折,大致可总结为:一季度低迷,二季度反弹,三季度后转入调整,12月翘尾。其中,进入四季度后,一线城市重新领涨,成为去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在区域分布上,“南热北冷”的局面几乎贯穿全年,南方城市长期占据领涨的主流,北方城市则位居跌幅榜前列。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这两种表象背后都有着深层的内在动因。专家认为,这不仅是经济增长规律和货币政策效果的体现,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的楼市走向。
四季度显现调控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2020年楼市最大的干扰因素。由于市场交易低迷,整个第一季度,70城房价涨幅都处于稳中有落的状态。
随后,市场从2020年4月开始反弹,房价也出现回升。在国家统计局的解读中,4月、5月和6月的房价走势分别是“稳中略涨”、“略有上涨”、“价格微涨”。在此期间,少数东部城市的恐慌情绪蔓延,房价也出现非理性升温。
去年7月,为稳定市场预期,监管层连续做出政策表态。除进一步明确“房住不炒”、“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外,还提出“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另外,旨在对房地产金融进行量化管理的“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也首次提出,并被解读为行业的重要约束性政策。
与此同时,随着疫情期间出台的临时性货币宽松措施逐步退出,货币政策回归到“稳健中性”的总基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楼市逐渐降温。
到第四季度,调控成效真正凸显。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去年10月到12月,70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已降至45个(含)以下,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也明显增多。而整个二、三季度,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都在50个以上。
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统计,2020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平均环比上涨0.1%,平均同比上涨2.1%,两者均为二季度以来的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第四季度,一线城市重新领涨。去年12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高于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0.1%;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6%,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的0.1%和0.2%。
广州成为四季度表现最为活跃的一线城市,12月,广州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涨幅均为0.7%,位居70大中城市次席。
由于楼市调控政策出台最早、力度最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总体保持平稳,少有明显起落。在官方的统计中,反而是二三线城市房价长期领跑。
对于一线城市的“反转”,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过去几年来,三四线城市主要受益于棚改红利,二线城市主要受益于人才新政,其房价得到明显支撑。但随着棚改热潮消退,以及货币政策回归中性,一线城市的价值重新凸显。当然,一些东部二线城市的房价仍有多项利好支撑,但尚不及一线城市的聚集效应。
至于广州房价的升温,则是人才引进政策、深莞溢出效应,以及“价格洼地” 补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口流动的潜在影响
从区域分布上看,去年房价呈现出“南热北冷”的局面。在房价上涨城市数量、涨幅等方面,南方城市都强于北方。其中,12月新房价格涨幅超过(含)0.5%的城市共有扬州、广州、福州、合肥、西宁、厦门、丹东等7个,多数为南方城市。
去年疫情平稳后,南方楼市的恢复速度也快于北方。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人口流动,尤其一二线核心城市人才政策的放松,导致人口流入长三角、大湾区和长江中部城市群的趋势不断增加,这一趋势在近三年表现十分明显。去年深圳、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房价上涨压力较大,都与人口流入带来的需求增长有直接关系,这也是疫情平稳后楼市在南部快速复苏的主要原因。
同时,经过几年的持续调控,市场深度盘整后,需求也在阶段性回归。其中,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的回归尤其明显,在北方,以北京为代表的核心城市也进入热度回归期,但节奏依然慢于南部。
他还表示,北方的郑州、天津、济南、青岛等城市在2018-2019年的土地市场供应量增长明显,导致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加之人口流入整体偏少,需求增长的持续性稍弱。这些因素均导致了房价表现的“南强北弱”。
但张波认为,这一现象将在2021年得到一定缓解,天津、济南、青岛等北方城市,甚至东北部分二线城市,都有可能在一季度迎来复苏。但考虑到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大势,从根本上看,“南强北弱”的局面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善。
展望2021年的房价走势,政策仍被认为是决定性因素。多数受访者指出,随着“三条红线”逐步落地,以及银行业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出台,房地产业将继续在供需两端去杠杆,这对于市场的平稳发展大有帮助。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认为,在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购房信贷环境宽松触底以及“一城一策”持续深化背景下,全国城市房价涨幅将逐步收窄。
但他同时指出,2021年市场将继续向核心城市聚焦,因此,部分城市房价仍然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首周,市场景气指数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上海、合肥等城景气指数较高,这些城市短期内的房价上涨压力较大。
严跃进则表示,近些年来,我国楼市调控的手段愈加丰富灵活,长效机制也在逐步落地,因此,房价平稳仍是未来的大概率事件。虽然区域房价上涨动力较大,但在“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政策导向下,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⑤ 调控显效:7月70城房价涨幅整体回落 热点城市“降温”
8月16日,国家统计局“7月70城房价变动”数据出炉。根据其发布的《2021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今年7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涨幅总体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称,7月份,从环比来看,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回落或转降;从同比来看,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与上月相同。
北上广新房价格涨幅回落,青岛、海口等领涨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环比分别上涨0.8%、0.4%和0.2%,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1、0.1和0.8个百分点;深圳上涨0.5%,涨幅与上月相同。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分别上涨0.4%和0.2%,涨幅均比上月分别回落0.1个百分点。
“根据简单算术平均计算,从7月份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环比涨幅数据看,分别为0.5%、0.4%和0.2%。从涨幅的变动情况看,三类城市均出现了涨幅收窄的态势,这也说明当前此类城市都面临降温的可能。尤其是从7月份交易数据看,各类大城市成交行情是弱于预期的,也容易带动房价涨幅收窄。”某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在热点城市新房涨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青岛、海口、银川的新房房价均环比上月上涨1%,领涨全国。此外,无锡、北京、长沙的新房房价环比涨幅分别为0.9%、0.8%和0.8%。
对此,严跃进分析称:“青岛、海口和银川成为7月份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过去曾经有‘南强北弱’的说法,但6月的济南和7月的青岛数据,也都说明北方部分城市房价也有炒作的现象。类似海口和银川的房价炒作,或也意味着近期政策收紧的概率加大。”
全国二手房价全面回落,深圳出现“三连跌”
在二手房市场方面,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二手房房价涨幅均有回落,而深圳成为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二手房房价下跌的城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上海环比均上涨0.7%,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6和0.3个百分点;广州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深圳下降0.4%。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称:“一线城市一、二手房价格涨幅环比纷纷回落,值得关注的是深圳二手房价连续三个月环比下跌。深圳调控的作用显现力正在不断体现,预计后续一线城市降温将是个大概率事件。”
7月份,深圳二手房价已连续第三个月下跌。
同时,二、三线城市二手房市场也进入降温渠道。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0.1%。
“三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由涨转跌,显示出三、四线热点城市政策升级打‘补丁’的效果亦在不断显现。从近期被约谈的城市来看,三四线城市亦有覆盖,这也预示着更多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调控的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市场降温的步伐会加快。” 张波表示。
从单个城市来看,海口、长沙、北京、上海四个城市的二手房房价环比涨幅居前,而深圳、昆明、岳阳、南充等城市二手房下跌比较明显。
严跃进分析称:“从二手房的价格涨幅环比数据看,海口属于涨幅较大的城市,这也说明近期此类城市也需要强化对于二手房的管控。而从跌幅排行看,需要重点关注岳阳和深圳。其中岳阳近期出现了‘限跌令’,一手房的不景气和恶性竞争,对二手房市场产生冲击。而深圳作为全国首个出台参考价制度的城市,当前二手房市场明显也在挤泡沫。”
二手房市场降温主要源于调控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21年以来,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全国超过20个城市发布了针对二手房的调控政策测,其中,西安、杭州、东莞,深圳等城市发布了二手房限价政策,另外包括北京、上海等城市也针对二手房市场进行管控。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二手房市场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体地位,价格管控的确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业内:下半年楼市降温将是主基调
“从房价上涨城市数量看,7月新建住宅51个城市,二手房住宅41个城市,都是年内最低,而且相比上半年都有非常明显的减少;而新建住宅16个城市下调,二手房有26个城市下调,也都是2021年最高,整体来看,房地产调控对于房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张大伟表示。
据中原地产统计,1月-7月房地产调控已经累计达到352次,平均每月超过50次房地产调控,体现了房地产政策的严格趋势。
“越来越收紧加码的调控政策有望平稳市场。一线城市是2021年上半年房价上涨龙头,针对经营贷、二手房定价混乱、学区房等调控政策的不断叠加,已经使得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放缓。预计2021年下半年一线城市大部分将进入调整周期。”张大伟预计。
对于未来的楼市走势,张波认为,预计在密集的调控压力下,三季度房价上涨的压力明显趋缓。更为重要的是,22城集中供地的土地政策面临调整和完善,不只单一在限地价上做文章,强调更细致深化房地联动调控机制,会进一步提升对房价长期稳定的预期。
新京报记者 徐倩
⑥ 7月70城房价公布,楼市是否已出现降温的趋势
各大城市的房价是根据总体房价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同城市之间的价格落差,取决于城市内部居民的整体收入以及环境和位置。经济发达的城市内部的房屋价格相对略高,二三线城市内部的房屋价格相对略低。2021年7月份的房价已经对外公布,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各大城市的房屋环比售价整体下降0.3%。
更何况房屋的建造成本不尽相同,也会导致各大城市房屋价格的不断变化。80%城市都会形成比较强烈的调控措施,从而保证房屋价格不会出现巨大的涨幅。事实上,相关部门早已经制定了房屋调控的各项政策和标准,整体涨幅回落了0.3%实属正常。
总的来说,楼市已经出现了降温的趋势,但是降温的幅度并不明显。更何况建筑材料的价格提升幅度略高,房价不可能跌破冰点。如果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线城市购买房子,那么你就要付出更多的汗水,甚至你要节省每一笔钱。如果你想在二三线城市买房,你的经济负担相对较小,但你也要做好各项装修事宜的打算。无论我们从哪一个城市买房,房子只是身外之物。
⑦ 深圳房价下跌,成交量暴跌70%,楼市降温会带来哪些影响
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跌破3000套,为2575套,比去年同期的10594套减少了超过70%,这也说明深圳的楼市降温了,背后也说明深圳房价大涨的形势被遏制住了,深圳采取的调控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楼市降温会带来哪些影响?房地产降温,可能涉及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房地产降温造成的房地产投资需求下降,直接导致长期以来已经对房地产产生依赖的相关产业链同比萎缩,包括金融、建材、装饰、家居以及相关服务产业;
所以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还是继续努力的赚钱,买房时候擦亮眼睛早买吧。刚性的个人需求还是要的。不如定个小目标,努力赚钱来得实在。
⑧ 多地楼市降温,部分城市政策微调
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出现松动,与临近年底开发商以价换量,二手房房东急于出手有一定关系。同时,各地出台的楼市政策逐步落地,效应加速显现
楼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温,但仍保持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越是在这个时候,越应该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坚持房住不炒
近来,一向被视为楼市风向标的北京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新变化——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二者的价格均出现了松动或有了一定的议价空间。
此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10月份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创下了2019年新高,在70个大中城市里,有一半出现了下降。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出现松动,与临近年底开发商以价换量,二手房房东急于出手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各地出台的楼市政策逐步落地,效应加速显现。例如,近年来北京推出了不少共有产权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对平抑房价起到了一定作用。
不光是北京,很多热门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下降趋势。10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跌幅较大的城市是济南和泸州,均下降了1.0%,厦门则下降了0.7%。二手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下降较多的城市是济南、西安、岳阳,均下降0.7%,北京、青岛、包头、三亚则下降了0.6%。
实际上,出现明显降温的城市如济南、西安、厦门等,在之前还曾经有过比较明显的增长态势。
专家表示,之所以会出现多个城市集体降温、市场逐步趋稳的情况,主要得益于中央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调“房住不炒”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并陆续出台相关措施,以及地方政府坚持“一城一策”“因城施策”,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多地对楼市政策进行了微调。例如,深圳调整普通住宅认定标准,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下的住宅,满两年可免缴增值税。对此,专家表示,近来各地微调楼市政策,是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的决策。当楼市有过快上涨趋势时,各地会进行相应的抑制。在出现大幅下降趋势时,各地也会出台配套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杜绝大起大落,是调控的目的所在。稳定是双向调节,大涨肯定不是稳定,但暴跌也同样不是稳定。
此外,部分城市调整了与住房相关的落户政策或人才购房政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从未来发展看,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只考虑到用降低门槛来吸引人才,却没有留住人才的具体措施。这种情况下,吸引来的很多都是购房者,甚至还加大了炒房客借助人才政策在不同城市炒房的可能性。“吸引人才的目的是发展产业,而不应该是发展房地产。能留住人才的肯定是产业,而不是一套房子。”张大伟说。
总的来看,楼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温,但并未呈现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仍然保持着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专家建议,越是在这个时候,越应该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坚持房住不炒,从而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⑨ 70城房价持续上涨,为何房价调控不下来
其实房价已经调控下来了,之所以这些城市的房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主要是因为房价不可能突然停止不变。
很多成年人都特别关注房价的变化,因为房价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到自己买房的需求,同时也会影响到自己的资产分配,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一个地区的房价无限上涨的时候,这个地区的泡沫会越来越大,很多人也会特别恐慌,生怕房地产什么时候泡沫破裂了,然而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出台相关的房地产措施,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进一步给楼市降温,也能达到稳定房价的目的。
70城房价持续上涨。
这个数据是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数据里面,全国70个主要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是我们要格外注意一点,这些城市的房价涨幅同比最高只有1%,这就意味着房价已经被明显控制下来了,很多地区的房地产措施也切实有效。
⑩ 70城房价首次转跌,警惕新房“过冷”,二手房市场是否也会降温
70城房价首次转跌,警惕新房“过冷”,二手房市场是否也会降温?我认为二手房市场不会降温!看到房价下降,很多人冒出这样一个奇怪的想法,觉得新房子的价格都下降了,那么二手房的价格岂不是要下降更多?警惕新房“过冷,是害怕新房的价格会一路下降!如果是这种情况下,我们买二手房岂不是更划算呢?你觉得这种观点正确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一.二手房的价格浮动不会太大。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房价的普遍下跌不会影响到二手房的价格浮动。哪怕是这次多地城市的房价都下调,也不会对于二手房的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最起码我是这样连接的,因为我觉得新房和二手房之间就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购买新房或二手房,它们的价格都是跟随市场价,而新房和二手房的市场行情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