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已获利息倍数计算公式
扩展阅读
梦见替朋友买股票 2025-07-13 13:39:49
格美酒店股票价格 2025-07-13 13:36:07
怎么看买股票手续费 2025-07-13 13:35:23

已获利息倍数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 2022-01-30 11:06:45

① 已获利息倍数是怎么计算的有何意义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公式中利息费用是支付给债权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是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企业要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才能保证负担得起资本化利息。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利息压力越小。 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1。这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就一个企业某一时期的已获利息倍数来说,应与本行业该项指标的平均水平比较,或与本企业历年该项指标的水平比较,评价企业目前的指标水平。

② 已获利息倍数怎么算

已获利息倍数
公式: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5
意义: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
分析提示:企业要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才能保证负担得起资本化利息。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利息压力越小。

③ 已获利息倍数的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其中: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④ 什么是已获利息倍数,借款的已获利息倍数如何计算

基本上已获利息倍数

可以参考搜寻或是网络,可以参考网络,公式上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EBIT/interest expense 或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概念上就是在这个期间内,我先不扣掉所得税跟利息费用,所赚得的钱,大概是利息费用的几倍,

原则上财务上这个数字越大越安全,

提供参考

⑤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指上市公司息税前利润相对于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倍数,可用来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EBIT/interest expense 或=(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倍数。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总额为: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公式分子中的利息费用只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而分母中的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和资本化利息。
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1。
已获利息倍数为负值时没有任何意义,已获利息倍数是表示长期偿债能力的。

⑥ 2021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分子“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利润。

公式中: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说明:

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利润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利息保障率又称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利息保障倍数

⑦ 已获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

⑧ 已获利息倍数的解释

计算公式为: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EBIT/interest expense 或=(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倍数。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总额为: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公式分子中的利息费用只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而分母中的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和资本化利息。
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1。
已获利息倍数为负值时没有任何意义,已获利息倍数是表示长期偿债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