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风能的利用
图片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46599.htm
http://pic.people.com.cn/GB/42592/3769732.html
制造风能机械,利用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两项主要内容。风力发动机是一种把风能变成机械能的能量转化装置。如图1-4所示,风力发动机由5部分组成:
screen.width-4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400;">
(1)风轮。风轮由二个或多个叶片组成,安装在机头上,是把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2)机头。机头是支承风轮轴和上部构件(如发电机和齿轮变速器等)的支座,它能绕塔架中的竖直轴自由转动。
(3)机尾。机尾装于机头之后,它的作用是保证在风向变化时,使风轮正对风向。
(4)回转体。回转体位于机头底盘和塔架之间,在机尾力矩的作用下转动。
(5)塔架。塔架是支撑风力发动机本体的构架,它把风力发动机架设在不受周围障碍物影响的高空中。
根据风轮叶片的数目,风力发动机分为少叶式和多叶式两种。少叶式有2~4个叶片,具有转速高,单位功率的平均质量小,结构紧凑的优点;常用在年平均风速较高的地区。是目前主要用作风力发电机的原动机。其缺点是启动较为困难。多叶式一般有4~24个叶片,常用于年平均风速低于3~4米/秒的地区;具有易启动的优点,因此利用率较高。由于转速低,多用于直接驱动农牧业机械。
风力发动机的风轮与纸风车转动原理一样,但是,风轮叶片具有比较合理的形状。为了减小阻力,其断面呈流线型。前缘有很好的圆角,尾部有相当尖锐的后缘,表面光滑,风吹来时能产生向上的合力,驱动风轮很快地转动。对于功率较大的风力发动机,风轮的转速是很低的,而与之联合工作的机械,转速要求较高,因此必须设置变速箱,把风轮转速提高到工作机械的工作转速。风力发动机只有当风垂直地吹向风轮转动面时,才能发出最大功率来,由于风向多变,因此还要有一种装置,使之在风向变化时,保证风轮跟着转动,自动对淮风向,这就是机尾的作用。风力发动机是多种工作机械的原动机。利用它带动水泵和水车,就是风力提水机;带动碾米机,就是风力碾米机;此类机械统称为风能的直接利用装置。带动发电机的就叫风力发电机。它们均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风力发动机本体和附件,是把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另一部分是电气部分,包括发电机及电气装置,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可靠地提供给用户。小风力发电机的容量不大,功率一般从几瓦到几千瓦,大都具有结构简单,搬运方便的优点。按风力发动机与发电机的连接方式分,有变速连接的和直接连接的两种。
在风能的利用中,蓄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风力发电,在很大程度上,其生命力由蓄能装置(如蓄电池)的可靠程度来决定。有了蓄能装置,在有风的时候,把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在无风时,输出应用。各种蓄能方式的研究是风能利用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在自然界的能源中,风能是极其丰富的。据粗略估计,近期可以利用的风能总功率约为106~107兆瓦,这个数值比全世界可以利用的水力资源大10倍。但是,这笔巨大的自然财富还有待人类去大力开发。
我国是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以前,利用风力驱动的帆船已经在江河中行驶,明代开始应用风力水车灌溉农田,并且出现了用于农产品加工的风力机械。
现��梅缒艿闹饕�绞绞欠缌Ψ⒌纾��暮诵氖欠缏只�?/SPAN>
风轮机可以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两大类。
图8-2是一种水平轴风轮机。高高的机架上装着一个可以在水平方向转动的工作台,台面上有发电机。台架的尾部装有一个尾舵,它靠风力来回转动,让风轮总是迎风转动。巨大的风轮叶片有十几米长,转动起来的力量是很大的。
在丹麦日德兰半岛北部的奥尔堡,有一座巨大的风车。安装风车和发电设备的钢筋混凝土塔有13层楼高,塔顶直径3米,塔底直径6米。风车的叶片长27米,一个叶片就有5吨重。在风力推动下,巨大的风车每分钟转40转。风车后边的雪茄烟形状的机舱里安放着发电机,它每年可发电400万千瓦时。
这座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是一所中学、一所师范大学和一所“旅行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筹资建成的,没有向政府和工业界要一分钱。工程设计、建造以及部分零件的制造,都是数百名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的,只聘请了4位工程师和专家作指导。这是世界上业余爱好者制作的最大的风车。
垂直轴的风轮机,也叫中国式风轮机,它的“祖先”是立帆式风轮机,诞生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估计是在宋朝时出现的。这种风轮机的轴与风向大体垂直,是竖直向上的,风帆总是朝一个方向转动。
图8-3是我国研制的垂直轴风轮机示意图,竖直的轴在风吹时转动,带动下部的发电机发电。这种风力发电站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我国适合风力发电的区域非常广阔,特别是东南沿海和西北草原地区。这些区域的年平均风速分别达到6~8米/秒和4~6米/秒,具有相当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我国科技人员在七五计划期间,进行风能利用的攻关。研制了6种百瓦级、4林千瓦级和4种10千瓦级风力发电机组,使我国风力机系列55千瓦级以下品种基本齐全,性能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研制的两台55千瓦发电机组,已在山东长岛安装,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外样机的水平。研制的5种风力提水机组,其中FDG-7型大流量风力提水机组,是我国目前功率最大的风力提水机组,在低扬程大流量风力提水机类型中,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物理世界》第二册
打印本文
B. 人们是怎样利用风能的
风能
当太阳幅射能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大气层约吸收2×1016瓦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转变成空气的动能。因为热带比极带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产生大气压力差导致空气流动而产生“风”。
风能非常巨大,理论上仅1%的风能就能满足人类能源需要。风能利用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其具体用途包括:风力发电、风帆助航、风车提水、风力致热采暖等。其中,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最重要形式。
风帆与风车
风能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利用方式是“风帆行舟”。埃及尼罗河上的风帆船、中国的木帆船,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记载。唐代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句,可见那时风帆船已广泛用于江河航运。最辉煌的风帆时代是中国的明代,14世纪初叶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风帆船队功不可没。
1000多年前,中国人首先发明了风车,用它来提水、磨面,替代繁重的人力劳动。12世纪,风车从中东传入欧洲。16世纪,荷兰人利用风车排水、与海争地,在低洼的海滩地上建国立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今天,荷兰人将风车视为国宝,北欧国家保留的大量荷兰式的大风车,已成为人类文明史的见证。
风力发电
历史上,由于西欧各国燃料缺乏,而且其地理位置在盛行西风带上,故刺激其发展风力发电。
19世纪末,丹麦人首先研制了风力发电机。1891年,丹麦建成了世界第一座风力发电站。现在丹麦已拥有风力发电机3000多座,年发电100亿度。
100多年来,世界各国研制成功了类型各异的风力发电机。1998年,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0万千瓦,全球风力发电量达210亿千瓦时,可供350万户家庭使用。
风力发电机主要包括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式风力发电机等。其中,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生产量最多的一种形式。它由风轮、增速齿轮箱、发电机、偏航装置、控制系统、塔架等部件所组成。风轮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低速转动的风轮通过传动系统由增速齿轮箱增速,将动力传递给发电机。整个机舱由高大的塔架举起,由于风向经常变化,为了有效地利用风能,还安装有迎风装置,它根据风向传感器测得的风向信号,由控制器控制偏航电机,驱动与塔架上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转动,使机舱始终对风。
在电力不足的地区,为节省柴油机发电的燃料,可以采用风力发电与柴油机发电互补,组成风-柴互补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场(简称风电场),是将多台大型并网式的风力发电机安装在风能资源好的场地,按照地形和主风向排成阵列,组成机群向电网供电。风力发电机就像种庄稼一样排列在地面上,故形象地称为“风力田”。风力发电场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兴起,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场是洛杉矶附近的特哈查比风电场,装机容量超过5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4亿千瓦·时,约占世界风力发电总量的23%。
风力发电的优越性可归纳为三点:第一,建造风力发电场的费用低廉,比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或核电站的建造费用低得多;第二,不需火力发电所需的煤、油等燃料或核电站所需的核材料即可产生电力,除常规保养外,没有其他任何消耗;第三,风力是一种洁净的自然能源,没有煤电、油电与核电所伴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约为2.53亿千瓦。国内最著名的风电场,是新疆乌鲁木齐附近的达坂城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68万千瓦。世纪之交,中国制定了风力发电的长远发展计划,提出2000年风电装机40兆瓦以上的目标,为21世纪大规模开发风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C. 人们是怎样利用风能的
地球上到处都有风。太阳使地面和地面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这里的热空气上升,其他地方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便形成了风。
风能使尘土飞扬,使玻璃窗振动,也能把大树折断,使海水冲上陆地,甚至还能把牲畜和房屋卷到天上去。风的能量可是大得不得了。人类从很早就学会了利用风能,早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开始用风车从地下抽水灌溉庄稼。帆船也是人们利用风能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帆船,古代人是没有办法进行航海的。滑翔机也是利用风的力量才飞上天的。但是利用风能也有很多问题,就是风向和风力的大小经常改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我们现在利用风能主要是发电,然后再利用电力去干各种活。风能没有污染,又取之不尽,是理想的动力源泉。
D. 风能的利用!
风能(wind energy)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能等)。空气流具有的动能称风能。空气流速越高,动能越大。人们可以用风车把风的动能转化为旋转的动作去推动发电机,以产生电力,方法是透过传动轴,将转子(由以空气动力推动的扇叶组成)的旋转动力传送至发电机。到2008年为止,全世界以风力产生的电力约有 94.1 百万千瓦,供应的电力已超过全世界用量的1%。风能虽然对大多数国家而言还不是主要的能源,但在1999年到2005年之间已经成长了四倍以上。
现代利用涡轮叶片将气流的机械能转为电能而成为发电机。在中古与古代则利用风车将收集到的机械能用来磨碎谷物和抽水。
风力被使用在大规模风农场和一些供电被被隔绝的地点,为当地的生活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E. 风能的利用方式
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作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又以风力发电为主,
以风能作动力,就是利用风来直接带动各种机械装置,如带动水泵提水等这种风力发动机的优点是:投资少、工效高、经济耐用。目前,世界上约有一白多万台风力提水机在运转。澳大利亚的许多牧场,都设有这种风力提水机。在很多风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科学家们还利用风力发动机铡草、磨面和加工饲料等。
利用风力发电,以丹麦应用最早,而且使用较普遍。丹麦岁只有500多万人口,却是世界风能发电大国和发电风轮生产大国,世界10大风轮生产厂家有5家在丹麦,世界60%以上的风轮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的技术,是名副其实的“风车大国”。
截止到2006年底,世界风力发电总量居前3位的分别是德国、西班牙和美国,三国的风力发电总量占全球风力发电总量的60%。
F. 风能的运用有哪些
主要包括:
1 风力发电
利用风力发电已越来越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且发展速度最快。风力发电通常有三种运行方式。一是独立运行方式,通常是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向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它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的用电。二是风力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如柴油机发电)相结合,向一个单位或一个村庄或一个海岛供电。三是风力发电并入常规电网运行,向大电网提供电力;常常是一处风场安装几十台甚至几百台风力发电机,这是风力发电的主要发展方向。
风力发电的优越性可归纳为三点:
第一,建造风力发电场的费用低廉,比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或核电站的建造费用低得多
第二,不需火力发电所需的煤、油等燃料或核电站所需的核材料即可产生电力,除常规保养外,没有其他任何消耗;第三,风力是一种洁净的自然能源,没有煤电、油电与核电所伴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2 风帆助航
风能最早的利用方式是“风帆行舟”。埃及尼罗河上的风帆船、中国的木帆船,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记载。唐代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句,可见那时风帆船已广泛用于江河航运。最辉煌的风帆时代是中国的明代,14世纪初叶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风帆船队功不可没。 在机动船舶发展的今天,为节约燃油和提高航速,古老的风帆助航也得到了发展。航运大国日本已在万吨级货船上采用电脑控制的风帆助航,节油率达15%。
3 风力提水
1000多年前,中国人首先发明了风车,用它来提水、磨面,替代繁重的人力劳动。风力提水自古至今一直得到较普遍的应用。20世纪下半时,为解决农村、牧场的生活、灌溉和牲畜用水以及为了节约能源,风力提水机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风力提水机根据用途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扬程小流量的风力提水机,它与活塞泵相配,提取深井地下水,主要用于草原、牧区,为人畜提供饮水;另一类是低扬程大流量的风力提水机,它与螺旋泵相配,提取河水、湖水或海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水产养殖或制盐。
4 风力致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用热能的需要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高纬度的欧洲、北美取暖、烧水是耗能大户。为解决家庭及低品位工业热能的需要,风力致热有了较大的发展。“风力致热”是将风能转换成热能。目前有三种转换方法。一是风力机发电,再将电能通过电阻丝发热,变成热能。虽然电能转换成热能的效率是100%,但风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却很低,因此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二是由风力机将风能转换成空气压缩能,再转换成热能,即由风力机带动一离心压缩机,对空气进行绝热压缩而放出热能。三是将风力机直接转换成热能。显然第三种方法致热效率最高。风力机直接转换热能也有多种方法。最简单的是搅拌液体致热,即风力机带动搅拌器转动,从而使液体(水或油)变热。“液体挤压致热”是用风力机带动液压泵,使液体加压后再从狭小的阻尼小孔中高速喷出而使工作液体加热。此外还有固体摩擦致热和涡电流致热等方法。
目前,大规模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选择。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相结合,将对全球经济发展、解决贫困人口的能源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做出重大贡献。
G. 风能利用是什么
历史上风能的利用风能应用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了,过去主要利用风能航海、风车汲水及灌溉农田等。荷兰所用的风车是世界上最大的风车,风车也是荷兰这一国家的生动象征。1895年丹麦建立了第一座风电系统,到1910年该国已有了几百个小型风力发电站(5~25千瓦)。1931年原苏联建立了100千瓦的风力发电站,此后在各国开发的风力电站规模更大。
风能利用现状近年来风能资源的利用重新抬头,方兴未艾。全世界大约有50万部风力机运转,发电总功率近100万千瓦。各国也都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研究风力发电问题,例如1980年美国耗资9亿美元制订了一项开发风能的8年计划,将利用风力发电的电量提高至占美国全部用电量的20%,在加利福尼亚州目前已拥有2000个以上总发电能力14.2万千瓦的风力发电站,至2000年能占该州总发电量的8%。此外,丹麦、瑞典、英国、德国等国家也十分重视对风能的利用投资。
我国风能的利用我国是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古代劳动人民就利用风能碾磨粮食、驱动帆船和提水灌溉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经多年的科学研究,我国目前在风能利用技术方面有很大进展,已研制出风力发电机50多种,约7万多台。我国科研人员还研制出低风速小型风力发电机,在风速为3~4米/秒甚至更低的风速下也能发电,这一科研成果无疑使风能资源的利用前景更为广阔。风能资源的利用在我国已粗具规模:一是目前有8000余架传统风车,主要用于提水灌溉和晒盐;二是用于发电的风力机由1976~1986年的13台增加到目前7万余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983年底就已安装微型风力发电机540多台,目前发展到700余台。西藏那曲地区也已引进和安装了几十台小型风力发电机。此外,在浙江嵊泗(图40)、笠山,北京八达岭等地建成了三个风力发电试验站,先后安装10千瓦以下机组9台。现在,我国主要以50、100、1000、2000瓦的微型和小型风力发电机为主,正在全国推广。再加上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农村能源开辟了美好前景。据农业部透露:我国已有478万农(牧)户、1800多万农村人口用上了风能和沼气新能源。在今后10~15年内,风力发电将在我国东南沿海、“三北”地区及青藏高原等地基本普及,并将开发风力田,以获得更多能源。
图40舟山群岛中嵊泗岛上的风力发电站
H. 利用风能的好处
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 内蒙古草原上的风力发电机
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发电机;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在发达国家,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
I. 风能有几种利用方式
利用风力机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发电、提水灌溉、制热供暖、助航等。小型风力发电和风力提水技术主要在农村应用。
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通常有三种运行方式:一是独立运行,通常是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向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它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的用电。二是风力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如柴油机发电)相结合,向一个单位或一个村庄供电。三是风力发电并入常规电网运行,向大电网提供电力,常常是一处风场安装几十台甚至几百台风力发电机,这是风力发电的主要发展方向。
J. 人类利用风能的方式有什么
风力发电机、船的风帆、农村利用风能扬场(把饱满的麦子与干瘪的麦子分开),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