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疫情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1、王辰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与钟老齐名,大胆提出建设方舱医院的设想。
让武汉在短短24小时之内,迅速建成3所“方舱医院”,增加了4000多张床位,是火神山医院床位的4倍还多。
㈡ 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有: 1、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再次临危受命,挂帅亲征,敢于发声,家喻户晓,一声号令,全民不动,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战士,更是一位国士。
2、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打赢这场战役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个提出“武汉封城”的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呕心沥血,带领团队研发疫苗。
3、陈薇: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化专家,病毒终结者,缩短核酸检测时间,加快了确诊速度。
4、张文宏: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更像是一个医术高超的心理治疗师,他在和人们调侃的同时医治着疫情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最有效的药物是什么?人的免疫力”“你在家隔离也是战士,病毒都给你闷死了”,“都在歌颂医生,完整说法应该是医护人员”,“防火防盗防同事”成为抗疫的名句。
5、张继先: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疫情上报第一人,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急病人所急,“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
6、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与钟老齐名,大胆提出建设方舱医院的设想,让武汉在短短24小时之内,迅速建成3所“方舱医院”,增加了4000多张床位,是火神山医院床位的4倍还多。
7、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了中度和轻度病人治愈率,降低了重度和危重病人死亡率。
8、张定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疫情狙击手,身患渐冻症依然战斗在抗疫一线。“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这位硬汉、这位狙击手眼中只有一个目标---新冠状病毒,狙击、狙击、再狙击。
9、张思兵:武汉火神山医院院长,解放军总医院卫勤部部长。2003抗击非典年他和他的医院做到了三个“零感染”,援建小汤山医院,这次抗疫临危受命,他要把救治流程搞好,因为流程很重要。
10、王行环:武汉雷神山医院院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一切为病人着想”,是王行环的座右铭。“尽量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不同的方案,做到因人而异、个性化治疗。”截至2月16日,雷神山医院收治患者总人数近600人。
11、李文亮:1985年出生,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中共党员。曾任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2020年2月7日凌晨,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12、还有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他们都是英雄,值得敬仰。
㈢ 武汉有哪些英雄事迹
现年58岁的武汉市汉阳区医疗调解委员会主任王佩兰,自XX年成立汉阳区医疗调解委员会以来,作为首席调解员的她,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扎根医调工作。在近三年的工作中,共受理医疗纠纷108起,调解成功108起,成功率为100%。调处重大医疗纠纷25起,防止矛盾激化18起,签订民调协议书108份,协议执行率100%。受理涉诉金额550余万元,调解协议赔付金额238万元。先后获得“汉阳区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为化解汉阳区医疗纠纷,打造平安汉阳,维护医患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彰显出一名模范调解员的优秀品质和风采。 王佩兰是汉阳区卫生局一名普通的退休干部,但她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不平凡的画卷。一生扎根在基层工作岗位上的她不甘于安逸的退休生活,凭借丰富的法学知
识、医学知识,毅然投身到医疗纠纷调解工作中,让自己的晚年生活继续发光发热。她热衷人民调解工作,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善于应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采取针对性的调解方法和措施。在工作实践中,王佩兰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调解方法,即“平怒气、听倾诉、准分析、妥解决”,在医疗纠纷的调解工作中展现出卓越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群众利益无小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利益出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为了应对这一形式,王佩兰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工作生活之余,抓紧一切时间,自我施压,认真学习《人民调解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学以创新。通过学习法律、医学、人民调解的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工作和应变能力,成为民调工作的行家里手。 汉阳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共12个街道,112个社区(村),总人口58万,医疗机构328个。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医疗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医疗技术的客观局限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疾病诊治的高期望,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态势。 XX年4月的一晚,罗某因“颌面部裂伤,颅底骨折”入住某医院脑外科住院治疗。6月8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心
跳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对该医院的治疗抢救过程非常不满,认为院方抢救不及时、方法不得当,要求医疗机构给家属一个说法。该医疗机构请求王佩兰帮助分析,出面调解此事,面对当事人的信任,王佩兰义不容辞。
㈣ 2020战疫英雄人物有哪些
有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等。
钟南山,男,汉族,1936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内科学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军人物。
钟南山入选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9月3日,入选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名单;11月3日,钟南山被授予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社会评价:
他投身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年,是推进中国呼吸病学发展迈向国际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㈤ 武汉古今英雄人物有哪些,注意是古今,不要全是近代
政治界:春申君黄歇、黎元洪、黎绍基、吴仪、项英、熊廷弼、孙必干、费胜潮、彭孟缉、李焕、张茜等;
哲学界:程颢、程颐等;
科学界:田长霖、黄锷、李培根、涂长望、朱光亚、桂希恩、王小村、恽子强、王承书、陶宏开、刘永坦、石元春、杨弘远、龙乐豪、胡文瑞等。
㈥ 武汉市汉阳区奓山的抗日英雄是谁
这个人是陈昌浩。
㈦ 湖北武汉的江夏有哪些革命英雄
李求实,江夏区金口,30年代在上海干革命工作英勇就义.唐义贞,又名唐一贞,女,陆定一的妻子,也是江夏区金口人.江夏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两所学校都在金口.
㈧ 现代英雄人物有哪些
1、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1956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2009年9月10日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因手术时大出血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㈨ 疫情中的英雄人物
1、张文宏
张文宏长期从事感染病与肝病专业的临床研究。2020年2月,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荣誉称号。9月8日,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9月10日,荣获2020年“最美教师”称号。
2、王伟
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1月24日的除夕夜,注定是个不眠夜。挖机工人王伟接到施工通知,当天下着雨,他戴着厚厚的口罩,踩着泥泞的地面,像战士一样,扎进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如期交付。10天10夜,这背后是近7000余人的鏖战。高强度劳动下,每一名建设者虽然非常疲惫,但王伟说大家都很亢奋,像“打了鸡血一样”。
还有一个开挖掘机的小伙子,听说自己驾驶的挖掘机被称作“蓝忘机”,通过直播成为网红之后,忍不住对着记者侃侃而谈:“以后我的小孩子大了,我肯定也是要当爷爷的嘛,我可以跟我孙子讲讲,我们以前为了大武汉,为了祖国,做出过贡献!”
3、钟南山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促成了国家多项政策法规的制定,更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言人,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4、覃慧敏
2003年“非典”肆虐,在北京进修的覃慧敏毅然留在主战场,整整鏖战了59天。如今时隔17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横行肆虐。年近50的覃慧敏,换了阵地仍和她的伙伴们一起投入新战役。
出身于感染性疾病科,有着二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她曾经的同事是这场战斗的主力军之一,而她的角色却发生了变化,从一名直面病患的一线医生,变成了一名医务管理者。
5、常州大爷
2月9日早上,一位身着黑外套、红毛衣的热心市民在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政府办公室留下一个箱子,说是捐赠武汉的。后来,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把箱子打开一看,箱子里全是钱,一沓又一沓,总共50万元!
里面还有一张小纸条: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关心武汉,我出一点小力,希望能早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共渡难关,武汉加油!落款为"常州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