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及赏析
雕塑艺术的范围是很广的,不知道题主具体想要了解哪一类型的雕塑呢。就现代城市雕塑景观展开来说:
在雕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自然元素,宣扬环保理念。
把握雕塑和空间的关系,精确计算雕塑的尺寸,使雕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
与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有机结合,使雕塑成为城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设计符合大众审美的现代化城市雕塑,体现城市雕塑的公共艺术性。
B. 雕塑艺术的主要特点
雕塑艺术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雕塑的形体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觉,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二、雕塑的“影像”效果,就是作品形体大的起伏呈现的总体轮廓。这个“影像”可能给人以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或是一种形体结构的美,这是形体“影像”传达出的作品内容信息之一,也给人们带来各种感受。
三、雕塑在各方面的表现力,通过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等方面的表现意向,使雕塑形体更具表现力。
四、雕塑的体积有一种量感。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
C. 怎样欣赏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有“凝固的舞蹈”之称。“雕”是“减”,以削、刻、凿等方法将不需要的部分去除,“塑”是“加”,将材料通过堆积、浇注、揉捏等方式塑造成为立体的形象。根据雕塑的艺术手法和制作方式的不同,雕塑一般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雕塑的样式主要有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和群像等。从雕塑的功用来说,主要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城市园林雕塑等。
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是三维空间的艺术,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
2.雕塑是“诗”,适于抒情,宜于象征,要求概括集中,以少胜多。
3.雕塑立于通衢大道,带有“强迫性”,使人非看不可。
4.雕塑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化的艺术。雕塑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圆雕和浮雕。
欣赏雕塑的方法
1.雕塑艺术的体积
雕塑艺术是体积的艺术、体积的美、体积的感受,纸张也有三维,即长、宽、高,但没有体积的感觉。雕塑要用体积的语言、体积的分量、体积本身的美来感动人。让人感觉到体积的美,感觉到三维空间的美,也就是体积的感觉。雕塑有别于其他艺术的就是空间力量。
2.雕塑艺术的韵律
任何雕塑都不仅仅是具体的人或具体事物的模仿,而更主要的是通过强有力的体积的感觉给人一种特殊的激励感、一种韵律、一种分量。欣赏要注意体积的互相转换、互相关系,形成某种特殊的韵律,这是雕塑的基本语言。
3.雕塑艺术的影像
远远地、特别在夜光下,看到雕塑立体的基本轮廓,给人印象很深。大庭广众面前这样的雕像,特别在光线变化多时,细节一般不容易看到,而主要会被大的轮廓吸引或感动,这是给人产生深刻印象的突出的特点,所以雕塑很注重影像。
4.雕塑艺术的主题
任何艺术都要有中心,有主次安排,关键的地方要明显地表现。绘画当中为了突出强调的部分,多用红色、白色等,就是素描也要用强烈的线条,明暗对比,来强调主要部分。雕塑不以颜色强调,而用体积组织雕塑的突出点。如米开朗琪罗《挣扎的奴隶》冲击力强劲的三角形体、埃及法老的头部、中国佛像手势的位置等均是如此。
D. 雕塑艺术是指什么
雕塑艺术是视觉艺术,是在三维空间的立体形式中再现生活,用物质性的实物形式来塑造形象。根本特点是雕塑有宽、有高、有深度。雕塑的一般特点:其一是在欣赏雕塑作品时,不能只看一个面、一个角度,它有无穷个角度可以欣赏;其二是雕塑不适合叙事,只适合抒情。作品在表现事物时都很集中概括。因此说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空间的诗,不是小说,也不是散文,它只能表现行为的一个片刻。它以静态的造型所表现出运动的事物;其三雕塑表现事物时,以高度的雕塑语言形象的概括和集中。作品往往象征的表现一个时代、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如美国的自由神、前苏联电影片头中的工农兵都证明了这一点。
E. 什么是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是雕、刻、塑的总称。其所用材料是大理石、花岗岩、青铜、象牙等。它既诉诸人的视觉,可观看,同时又诉诸人的触觉,可触摸,是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形象。
F. 雕塑艺术的欣赏方法
欣赏雕塑艺术应从三个方面把握:即体积意识、环境意识、象征意识。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远看雕塑首先触目的是“影像”效果,“影像”就是作品形体大的起伏呈现的总体轮廓,各种雕塑通过自身形体的“影像”给予欣赏者不同的感受。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置于室外就要与环境(日影、天光、地景、建筑等)发生关系,这就必需注重环境意识。优秀的雕塑作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能作用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譬如说城市雕塑,就是指长期置放在城市广场、园林、街头或建筑群前、桥头堡处等固定位置上的雕塑,是对于城市面貌相关的雕塑的总称。优秀的城市雕塑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雕塑作品形象单纯,不可能作复杂精细的描绘,所以通常赋予形体以象征性来表达主题,这就是象征意识。中国雕塑多用装饰性较强的人物、动物形象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
现代许多抽象雕塑,以其形体的简明和空间意向强而具有很强的与环境的融合性和夺目性,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通过线条、块面、形体、材质等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
说到底,欣赏雕塑艺术作品可以从认识作品外部的形态特征开始,分清类别,看形象是否具有美感,与环境是否协调;进而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艺术技巧;最后体察作品的内蕴和创意。如果一件雕塑作品能使人们在感官上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那么这件作品就成功了。
雕塑按所用的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根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石膏像等;按空间形态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按功用和置放地点可分为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案头雕塑等。
G. 雕塑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雕塑的艺术特点有如下四点:
一、雕塑的形体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觉,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二、雕塑的“影像”效果,就是作品形体大的起伏呈现的总体轮廓。这个“影像”可能给人以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或是一种形体结构的美,这是形体“影像”传达出的作品内容信息之一,也给人们带来各种感受。
三、雕塑在各方面的表现力,通过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等方面的表现意向,使雕塑形体更具表现力。
四、雕塑的体积有一种量感。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
H. 雕塑艺术的内容简介
雕塑的面貌在当代艺术的范畴内已有了巨大的变化。雕塑的形制、雕塑的成型手段、雕塑的语言风格和雕塑的审美情趣都随着现代主义的艺术革命而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中国的雕塑也随着国家的开放和全球化潮流的影响而日益国际化。因此,本书从当代角度对现代雕塑的形成。当代雕塑的趋势,雕塑的基本理论、不同的成型方法和技巧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和论述。
书中还特别对雕塑的语言如:影像、体积感、空间感,触觉感等作了论述,这些是雕塑学习者最常听人念叨,却又很少会有人给予清晰回答的问题。
I. 现代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艺术一般指从罗丹之后的西方的雕塑艺术,现代雕塑艺术的特征主要是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新的表现形式,注重感性和主观的自我表现,在艺术表现的形式上具有表现性、抽象性和象征性的艺术特征。
《侧卧人像》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雕刻家亨利摩尔的名作。雕像安置在巴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楼前。摩尔在这里运用的是他常用的技法,即从实体中挖出空洞,以显露内在的形体的技法。这种技法所形成的作品中圆柱形与圆球形的抽象形体,使人想到自然界中卵石、贝壳、树干等形状。于是作品便能像摩尔所说的,把“人体与自然联系起来,膝盖与乳房是山岳。”《侧卧人像》不愧为现代艺术的杰作,流畅的线条,厚实的质感,令人惊异的空洞,不仅象征了女性的人体,而且使作品产生一种生命的节律,并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罗马尼亚雕刻家布朗库西被誉为20世纪现代雕刻的先驱,他是抽象雕刻艺术的倡导者,他的作品虽然都有具体的表现对象,但大多经他高度概括、夸张、提炼而成为一种极为简洁的抽象形体。《吻》就是这样一件给人以全新视觉感受、极富艺术魅力的雕刻作品。这是在一块立方体的石块上稍加雕凿而成的。他从原始艺术获得艺术灵感,在雕刻中追求返朴归真的意境。在《吻》中,雕刻家把圆雕与线刻巧妙结合起来,用中线将石块分成左右两部分,即两个人物。寥寥数刀,两人的性别特征便一目了然。两人紧紧拥抱的成横向形体的臂膀,既打破了中间分割两人的直线,又像是把两人紧紧捆绑在一起的绳索,加之两侧面目光相对成一个正面眼睛,分割两人脸部的中线上有个断点,成了两个脸部的连接点,表示两人甜蜜的亲吻,于是“地球上相互爱恋的男人与女人在离世前真挚的感情”(布朗库西语)便洋溢石上了。
J. 雕塑艺术的形式
佛像艺术的第一种为石窟形式,以北方地区为主,由丝绸之路传入内地。甘肃的敦煌石窟、炳灵寺石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等等,都有明确的年号题记;一路开凿的还有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河北邯郸南北响堂山石窟、江苏南京栖霞山石窟等等。
甘肃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僻远,未受战乱的更大影响,所以其千佛洞的建造基本上没受到什么干扰。但当地土质疏松,不宜于雕刻造像,只能以泥塑代之。这也是中国佛像艺术的特点之一。敦煌莫高窟的建设规模巨大,从十六国到北朝这一时期的塑像来看,匠师们已把人物形象渐渐中国化,并在造型审美尺度上趋向于当时的流行形式,与同一时期绘画作品中“秀骨清像”之特点基本保持一致。它的后期作品开始出现唐代的风格迹象,受内地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比如服装、饰物等方面;再是色彩上,重彩浓抹,表现技法日渐成熟。
麦积山石窟的得名是由于它的外形似麦垛,位于甘肃天水。同样,由于石质的问题,麦积山也不宜于雕刻佛像,属北齐时期的作品较多。相对而言,麦积山石窟雕塑更加生动和世俗化,在众多雕像当中,有面目秀美的佛像、有低声耳语的供养人、由活泼生动的比丘还有虔诚苦修的老僧以及狰狞怒目的金刚力士。这些泥塑的制造工艺十分精湛,选材讲究,虽未经焙烧但历经千余年仍未损坏。
河南洛阳城南的龙门石窟,力经东魏、北齐、隋、唐多个朝代之开凿,作品庞杂,遗留作品也较多。可惜的是,解放前被外国列强盗去了许多造像以及头、手臂等局部,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宾阳中洞是龙门石窟中比较重要的一处,是北朝时期有史实可查的,其形制结构与云冈昙曜五窟相似,窟内饰有莲花、飞天、云气等图案,气氛神秘、纹饰华丽,但无琐碎之感;莲花洞内的石雕莲花特别突出,窟内主佛像为站立姿势,手臂的雕刻尤为动人,,似有柔软弹性之感;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较大的一个,历史年代也较早,最有代表性的是在洞内壁面上雕满了小佛龛,几乎每龛都有造像题记,中国著名的书法碑帖“龙门二十品”中,古阳洞中的就有十九品。
南北响堂山石窟依据后人追记碑文可证为北齐时开凿,位于河北省磁县。北响堂山除北齐外,后来的隋、唐、宋、明各代叶逗留有作品。此处石窟被后人毁坏或改造的地方较多,比较明显带有北齐原有风格的,是大量图案浮雕。
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二大类雕塑作品当属陵墓雕塑。曹魏时期,尤于墓葬推崇简易,所以在这一时期的陵墓未有雕像被发现。
建筑、工艺、雕塑等造型艺术家,在中国古代一般都与匠人等同,被史籍记载者很少。象戴逵、戴颙父子,被以雕塑艺术家记载下来的为数极少。戴氏父子活跃于四世纪至五世纪,名震一时。他们也都长于绘画,与僧佑、蒋少游等雕塑名家一起,对造型艺术之发展,做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