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9073养老模式
扩展阅读
15万怎么买5000股的股票 2025-07-27 23:54:08
股票可以刚买就卖吗 2025-07-27 23:41:59
灵魂兽 2025-07-27 23:07:29

9073养老模式

发布时间: 2022-02-13 07:57:22

① 9073养老格局是什么意思

就是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依靠机构养老

② 9073养老计划中每千名老年人才有11.6张床位针对的是哪些人群

摘要 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模式。不存在针对性。老年人全员覆盖。

③ 9073和9064养老格局分别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我国现今到底是9073还是9064呢

本人认为,实现“老有所养”,基本在于“床位”。从养老床位的“时空”角度,可以赋予“9073”说法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具体养老模式,可以合理的解释9073或9064这一说法。

养老床位,按服务时间,可以分为日间床位和夜间床位;按按服务空间,可以分为居家床位和非居家床位。从养老床位的时空这两个维度对养老模式进行划分,如下图所示:

模式一:日间居家床位+夜间居家床位,即,白天和晚上均在家住。本人认为,此种模式对应的应该就是“9073”中“90”所代表的内容,延续现有习惯,可以称为居家养老。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居家养老既包括传统的家庭养老又包括现在主流的社会化居家养老——一种以家庭场所(家庭床位)为核心,以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养护院等)为依托,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的养老模式。

模式二:日间居家床位+夜间非居家床位,即,白天在家午休,晚上在其他地方住。此种模式较为特殊,在现实中基本不存在。

模式三:日间非居家床位+夜间非居家床位,即,白天和晚上均不在家住。此种模式对应的是“9073”中“3”所代表的内容,是我们所熟知的机构养老。

模式四:日间非居家床位+夜间居家床位。本人认为,此种模式对应的应该就是“9073”中“7”所代表的内容;该模式中的日间非居家床位的空间载体主要是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包括托老所、日托站、老年人日间照料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大部分地方叫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托老所。即,白天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午休,晚上在家住,可称为社区+居家养老,或延续现有习惯,简称为社区居家养老。

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一篇小文章:“9073”概念辨析(床位时空视角)网页链接

④ 太平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有几家9073的函义是什么

摘要 什么是“9073”养老模式?

⑤ 中国最新的养老模式是什么

中国养老新模式有:

一、买房养老

这几年比较火。就是到一些环境比较好,气候比较舒适的地方,去买房。既是一种投资,又能去住,乍一听,多好。

比如这几年海南、广西、山东一些沿海地方就挺火。益养老平台提醒,这里面坑比较多,大家一定要小心。

二、旅居养老

如果觉得开车旅游费用高,不安全?那就试试旅居养老吧!其实,就是把旅游养老和候鸟式迁徙养老相对结合的一个产物。

和老伴、好友们挑一座风景美、气候宜人的城市停下来,不用赶时间,看看风景、尝尝美食,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时间,还能结交到许多的好朋友!

年轻时候没有机会去看看大好河山,退休后,趁身体健康、经济宽裕,约上三五知己,结伴出去走走。一起坐车、一块住宿、一同爬山、同桌吃饭,那一定是一番笑语连连、其乐融融的景象。

旅居养老大概就是一些旅游区,或者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建立一个大的养老社区,配套比较齐全。

您可以去住一段时间,一遍旅游一边养老。当然,现在也有一些旅居养老,会和景区、社区结合起来。根据您不同的爱好,量身定制目的地。

三、抱团养老

孩子们在外地求学或者忙于工作,偌大的房子只剩下孤零零的两个老人寂寞相依,不如和志趣相投的老友们,开启抱团同居生活吧。

早晨一起锻炼、吃饭;上午一起看书、聊天;中午一起吃饭、看电视;下午一起打麻将、喝茶;晚上一起吃饭,夜里各回各家睡觉……

老了,能跟有共同记忆的老朋友一起消磨时间,不做任何事情,本身就很快乐,很有意义。

⑥ 我国提出构建"9073"养老格局,是哪个文件提出的

全市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实现居家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⑦ 9073养老模式是什么意思

9073养老模式具体如下:
1、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
2、7%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日间照料;
3、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
养老的服务体系基本要求包括:
1、完整性:要求该体系能覆盖所有老年人群,并能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多样性:同一种养老需求,可以有多种多样服务方式可供选择,以便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条件选择养老服务方式;
3、持续性:照顾老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完善的体系将为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经济状况和不同意愿的老人提供持续照料服务;
4、实效性:破解养老照料的难题,减轻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压力,为老人提供舒适的环境、高品质生活;
5、经济性:遵循“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福利社会化,构建养老体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⑧ 我国养老服务9073模式下,九成居家养老如何能做到“十分”满意

我们知道,现在我国的养老服务是9073的模式,很多人对9073这个模式都是非常一头雾水的。其实9073他的意思就是有3%的老人接受机构养老服务,有7%的老人可以得到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区养老服务,90%以上的老年人自助或者是家庭成员照顾为主的居家养老服务。

一、90%的老人都是自己在家养老或者是由他的子女照顾。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我国确实是90%的老人都是自己在家养老或者是由他的子女照顾。这些情况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这些老年人的身体比较健康的情况下,如果一旦生病的话,那就必须要送到医院里面,或者是需要外界的人来看护了。因为子女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呆在老人身边,他们只能请一些护工来照顾自己的父母。

我国现在的养老服务就是处在9073的模式下,这个模式其实也是比较好的。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群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⑨ 什么是养老模式,有几部分组成

1、家庭养老,即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年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老模式。主要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这种模式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闲暇时间、照顾精力和照顾意愿的老年人。

2、居家养老,即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欧美等发达国家占主要。该模式适合子女无暇照顾,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离开原有熟悉环境的老年人。

3、机构养老,即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主要有: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

4、其他养老模式。1)互助养老;2)以房养老;3)旅游养老;4)候鸟式养老;5)异地养老;6)乡村田园养老

(9)9073养老模式扩展阅读:

2017年28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提出,到2020年,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一)居家养老

和世界上任何国家一样,我国将以居家养老为主。但是,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和“4-2-1”结构家庭日益增多,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模式发生重大变化,需更多借助于社区服务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其中,长期照料、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老年护理服务蕴涵着巨大的社会需求。

优点:符合中国传统的养老习惯和观念,成本低。

问题:随着中国家庭人口模式的变化,子女少老人多已经成为严峻的现实;居家养老越来越困难。

(二)机构养老

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

优点:集中居住便于管理和服务。

问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盈利困难;监管困难,对经营中发生在机构内的伤病、死亡等重大问题没有相应明确的解决办法,时有纠纷困扰经营者;服务人员培训难度大;入住者成本高,低收入家庭难以长期支撑;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养老机构明显供给不足。

(三)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相结合

是指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由社区服务人员提供居家养老的服务,而不是由家庭成员所提供。提供“三助”“两托”“两咨询”服务:助餐、助理、助医;日托及全托服务;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等。

优点:符合政府养老产业政策,鼓励各种形式资本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符合大部分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思想。

问题:资金和人员缺口大。投资回报率较低,后续支撑难度大;服务受众广,因而对服务品质和人员要求高,服务人员难以满足要求;社区养老功能不全、服务能力不强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四)居家养老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由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负责运营,是一种居家养老服务提升模式。老人住在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通过信息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根据老年人居住、需求等情况,打造综合服务型、护理康复型、嵌入照护型等各类功能型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流动健康服务车、紧急救援、家政服务指派、体检康复、送餐到家、上门家政等功能服务。

优点:居家养老能够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区资源,使养老成本大大降低。

⑩ 什么是9073养老服务体系

国家”9073“工程:

90%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愿意和子女在一起的老年人,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

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

3%的老年人通过机构养老予以保障。

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群体,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的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督制度。

(10)9073养老模式扩展阅读:

养老服务体系基本要求:

1、完整性:老年期时间跨度大,从60岁到百岁以上,需要经过“低龄老年期(60-74岁)”、“老年期(75-89岁)”和“长寿期(90岁及以上)”。完整性要求该体系能覆盖所有老年人群,并能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多样性:是指同一种养老需求,可以有多种多样服务方式可供选择,以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条件选择养老服务方式。

3、持续性:照顾长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完善的体系应当为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经济状况和不同意愿的老年人提供持续照料服务。

4、实效性:完善的体系应能破解养老照料的难题,减轻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压力,为长者提供舒适的环境,高品质生活。

5、经济性: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是政府的责任,需要投入。如何构建既经济又有高效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政府统筹规划。政府既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又不能大包大揽,应遵循“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基于上述要求,政府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