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坚持艰苦奋斗
扩展阅读
蚂蚁公司的老百姓买股票 2025-07-28 02:49:48
香港卫生署 2025-07-28 02:49:40

坚持艰苦奋斗

发布时间: 2022-02-13 19:39:02

⑴ 为什么要坚持艰苦奋斗精神

、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综合国力还不强,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不少困难和新的问题,而且还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是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艰苦奋斗几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此就不多说了。2、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艰苦奋斗的本色。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曾讲过:“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他还说;“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3、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不伯艰苦著称于世。我们党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历尽艰险,饱受磨难而不坠革命之志,这是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4、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先进;一个国家在精神上挨饿,那末,迟早在物质上也要贫穷。日本一个教授写的《清贫的思想》一书认为,被金钱欲、物欲、占有欲所支配是很危险的,现在需要重新宣传清贫思想,以消除人们在精神上的贫困。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⑵ 艰苦奋斗 什么意思

艰苦奋斗的意思是: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出自】陶铸《崇高的理想》:“我们要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还要经过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示例】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吃苦耐劳

【近义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图强

【反义词】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纸醉金迷

(2)坚持艰苦奋斗扩展阅读

1、艰苦奋斗的近义词

自力更生

【解释】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出自】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我们人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强起来了。”

【例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2、艰苦奋斗的反义词

穷奢极欲

【解释】穷:极;奢:奢侈;欲:享乐的观念。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穷奢极侈,湛湎荒淫。”

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沉溺酒色荒淫。

【示例】剥削阶级整天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挥霍着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⑶ 坚持艰苦奋斗,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什么

坚持艰苦奋斗,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⑷ 新时代还要不要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作文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最近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如电视台集中展播了一批有关长征的影视剧,举办纪念长征胜利的各种文艺演出和展览,今天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又隆重举行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这次盛会,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是非常重视的.那么我们应该从中领会些什么呢?我看有这样几点是不是必须要了解的:长征有那些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长征的精神是什么?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新长征对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那些要求?谁最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长征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于:
一是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
二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三是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
四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
长征的精神是: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一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三要大力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最广泛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四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
五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更好地担当起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
新长征对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那些要求:
一要学习红军长征中共产党员忠于革命理想、献身革命事业的政治品格,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
二要学习红军长征中共产党员热爱人民、造福人民的思想境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要学习红军长征中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风范,始终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模范地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四要学习红军长征中共产党员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坚强意志,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勇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带领群众坚韧不拔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当前最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正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长征纪念展览的讲话中强调,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就是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伟大长征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主要目标.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如果不深入的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不以长征精神付诸实践,那就将是一句空话.

⑸ 坚持长期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如何去做

艰苦奋斗一词虽然是我们党及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但它的含义古人早就说过。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古人早就说过:“艰

⑹ 新时期怎样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三个重点:
(一)破除骄满情绪,解决如何坚持艰苦奋斗的问题。
骄满情绪,是目前全党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一个大敌。它的表现,主要有二。一是骄傲自大,自我膨胀。一些党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就飘飘然,“老子天下第一”,不关心人民的痛痒。二是自我满足,不思进取。满足于一得之功,丧失进取之心。
上述骄满思想和情绪,严重地影响着把党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就必须破除骄满思想,这是坚持艰苦奋斗作风的内在要求。
(二)破除形式主义,解决好切实做到艰苦奋斗的问题。
形式主义,是目前全党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又一大敌。它是表现,同样有二。一是只图形式,不求实效。一些党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做事不是为求实绩,而是为了沽名钓誉。他们绞尽脑汁,刻意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全然不问实际效果。二是只出方案,不抓落实。上面有什么号召,下面就有什么方案,但从不在落实方案上下功夫,只做表现文章,应付上级。自然,党的各项任务在他们那里,也只能是停留于纸上,变不成现实。
形式主义与艰苦奋斗的作风格格不入,不破除它,同样不可能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对党的事业危害甚大。
(三)破除享乐主义,解决好自觉做到艰苦奋斗的问题。
享乐主义,是目前在全党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另一个大敌。它主要表现是:一是忘却党的宗旨,沉溺享乐。把党的宗旨和目标置之脑后,以享乐为荣,有的甚至到了一心图享乐、无心干工作的地步。二是道德沦丧,腐化变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有以上享乐主义思想的人,虽然在我们党内是少数,但对我们党和群众的影响甚大。这种思想不破除,不仅这些人谈不上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也不可能在全党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⑺ 为什么要坚持艰苦奋斗和不屈不挠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今的生活水平之下,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艰难困苦条件下的权宜之计,而是贯穿我们为建设美好未来始终的精神支柱.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需要它,离不开它,不能没有它.历史的经验、时代的要求和我们党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必须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时代再发展,条件再优越,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

⑻ 求一些形容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成语

熬更守夜、披星戴月、焚膏继晷、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一、熬更守夜

白话释义:指熬夜。

朝代:近代

作者:人民出版社

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二、披星戴月

白话释义: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三、焚膏继晷

白话释义: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

翻译: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

四、夜以继日

白话释义: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

朝代:春秋

作者:庄周

出处:《庄子·至乐》:“夜以继日,思虑善否。”

翻译:日夜不停的思考。

五、通宵达旦

白话释义: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出处:《醒世恒言》:“通宵达旦。”

翻译:从天黑到天亮。

⑼ 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什么等不良风气

C、慵懒散奢。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

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9)坚持艰苦奋斗扩展阅读: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

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深刻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国家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我们的人民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生活准则降低了。

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在如今思想开放、理念更新、生活多样化的时代,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时刻保持一种生活准则,一种工作作风,一种精神状态,乃至追求一种高尚的奋斗目标和人类共同的价值方向。


⑽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力更生,坚持艰苦奋斗的道路自信没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对这一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本质要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体现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所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内容.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党的17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两个基本点,这两个基本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如果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会泛滥,就会干扰和影响经济建设。
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鲜的时代内容。
最后,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用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同样,我们也不能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
总之,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它们内在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注意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可动摇。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损害和背离社会主义;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而不是动摇这个政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的根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如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还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那就无法正确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是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而我们要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同现阶段新的时代内容相联系的。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改革开放。
三、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各有侧重的。
两者互相区别、各有侧重。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1、是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开放、谋划发展稳定的根本依据,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既不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既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鲜明地抵制那些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言行,又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尤其要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夯实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更加自觉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更富有时代特色,使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更具有强大动力。只有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才能更好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2、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
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
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另一方面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一方面要鼓励先进、促进发展;
另一方面又要注重社会公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同时,必须积极探索能够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充分发挥全社会发展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然要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国内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越巩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统一的思想基础就越雄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意,又是实现三者统一不可或缺的前提。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共识、弘扬正气,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形成有利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统一的价值观念、舆论力量、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