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乌梅丸组成
扩展阅读
看股票的信息 2025-07-28 14:19:52
标的股票的价格 2025-07-28 14:18:48
中金公司买股票佣金 2025-07-28 14:18:08

乌梅丸组成

发布时间: 2022-02-14 04:29:45

『壹』 乌梅丸的配方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方的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药各为末,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服,以饮送下,一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

『贰』 乌梅丸方是什么方子管什么的

病情分析
乌梅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处方,
指导意见:
可以治疗寄生虫导致的多种疾病,可能有一定疗效,

『叁』 乌梅丸的配方怎么有几个不同的版本,谁知真正的配方究竟是哪几味

什么游戏?

『肆』 乌梅丸6克有多少粒

蜜丸是3g一丸。

『伍』 乌梅丸的问题

体现什么思想?我想你说的应该是蛔虫遇酸则静吧,反正不会是上面那一大堆。

zhoucitian先生,不知道我回答问题的行为如何能够得上刷分标准?但是如果你指的是喜欢复制粘贴并且答非所问的人,就请不要随便使用第一这个称谓,这会让我误会。另外,请想想自己这2分来得是不是非常容易,是不是遭到无意义回答的投诉就会被删除,谢谢你这位鄙视刷分的人,擦干净自己的臀部再来指责别人。

『陆』 乌梅丸方歌有哪些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与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

『柒』 乌梅丸的介绍

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捌』 乌梅丸的配方为什么不相同

乌梅丸主要有三种配方。其一出自于伤寒论,主要有乌梅、细辛、干姜、黄连、 当归、附子、蜀椒、桂枝、 人参、 黄柏、苦酒、蜜等成分;其二出自于太平圣惠方卷十三,主要成分有乌梅肉、黄连、当归、诃黎勒皮、阿胶、干姜等;其三出自于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主要成分有乌梅3、鳖甲60克、川升麻、柴胡、甘草、麦门冬、虎头骨、天灵盖、川大黄、桃仁等。
配方不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古今流传版本不同,一方面是因为不同药方有相同的命名,还有一方面是在临床中根据病人情况加减药物的用量、种类等。
而在乌梅丸中,因为药方名字的重复,大致有三种方药。其中伤寒记载的乌梅丸比较常用。同时根据医生的加减又可以组成以上述验方为基础的不同的药方。

『玖』 乌梅丸

乌梅丸的适应症为疟疾,久不愈者。乌梅丸的治疗效果显著,深得患者的信赖。那么,? 乌梅丸的组方中,有酸敛益阴的乌梅、苦酒,苦寒清热的黄连、黄柏,辛热通阳的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补益气血的当归、人参,全方具有酸敛、清热、温通、滋补等作用。 乌梅丸在临床中常加减应用,若是辨治蛔厥证,通常可用乌梅丸原方原量,用汤剂时可酌情减少方药物用量;若是上热下寒夹虚证或辨治肝热阳郁证,必须重视因病变证机主次而酌情调整药物用量,亦即确定药物用量务必与主治病变证机和病证表现切切相应。 如热重者可加大黄连、黄柏用量,亦可酌情减少辛热药用量;若寒重者可加大辛热药用量,或减少苦寒药用量;若正气虚弱甚者可加大人参、当归用量;乌梅用量必须因病变证机轻重而增减,治病用方用药贵在思路清晰,恰到好处,随机应变。 乌梅丸主治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蛔厥证、厥阴头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 吐蛔、手足厥冷、腹痛时作。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血吸虫及钩虫病、腹泻、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胆囊炎及胆石症、神经及精神系疾病、病态窦房综合征、带下、崩漏、痛经等。 乌梅丸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另外,乌梅丸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在服用期间可能对肾功能有影响,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肾功能。另外,乌梅丸为处方药,这种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潜在的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此,患者购药、用药需谨慎,若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的用药,那将是对您的健康最大的保障。 康爱多药店致力于帮助患者提高用药水平、降低用药费用,为病患朋友提供厂家直供、低价,绝对正品的优质药品。价格相比其它一些药店更划算。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拾』 如何自制古法乌梅丸

原料:乌梅,山楂,陈皮,麦冬,甘草。我都是在同仁堂零称的。注意,乌梅、山楂都比较沉,用量也相对大,所以买的时候这5样东西不能买相同份量,我一般是乌梅、山楂各半斤,其余几样各2两,共计39元。 每次煮的时候用量随意,我一般乌梅13、4颗,山楂20来颗,其余3样捏一撮就行,多了味道比较怪。 熬制:方法和煎药一样,我连锅都选用了药罐。先拿水泡半个小时左右(我常是上午泡下午才煮),上面那个用量我加了1500ml水。煮的时候先大火烧开再小火咕嘟,30分钟后倒出汤来,底料再加半量的水煮15分钟,完了两次的汤混匀加冰糖即可。 热着喝很酸,凉了就好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