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临摹兰亭序是用冯承素,虞世南还是褚遂良的摹本,哪个人的摹本是最好的
一、后世流传的《兰亭序》的摹本中最有名的有四个版本,分别是冯承素版本,虞世南版本,褚遂良版本,还有欧阳询版本,这四个版本各有千秋,无所谓哪一家是最好的。关键是看临摹者的关注点在哪里。
二、具体介绍这四个版本的各自特点:
1、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 :
《虞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
2、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摹本 :
《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身洒落,深得兰亭神韵。
3、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摹本 :
《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
4、最能体现兰亭风骨的摹本 ;
《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㈡ 书法《神龙本兰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还是冯承素
是后者。因为神龙兰亭还有一名字就是兰亭冯承素本
㈢ 唐冯承素摹王羲之真迹兰亭序如果拿出来拍卖,估价多少
一般唐朝比较有名的书法家真迹应该在千万以上 例如武则天时期做到宰相的苏味道有业内人士说他的真迹应该在千万 而冯承素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因李世民非常喜欢王羲之 被下令临摹 后唐太宗赐予诸王 后在此真迹上有神龙印 神龙是武则天和唐中宗的时代 有皇帝的印等有40余枚印章痕迹 应该还有乾隆的印章 所以更加不可估量 而王羲之的兰亭序估计拍卖成交价应该能到80多亿 那么冯承素的应该也在1个多亿左右
㈣ 唐 冯承素与冯怀素是不是一个人
首推冯承素的,
怀素(725-785)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1] ”,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2] 或“颠张醉素[3] ”。
冯承素(617-672),字万寿,长安信都(今陕西西安)人。唐代书法家。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直弘文馆。贞观十三年,内出《乐毅论》真迹令承素模写,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等六人。并笔势精妙,备诸楷则。”冯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见于历代记载。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
㈤ 冯承素有没有自己的书法作品另外,如何评价冯承素的书法水平,和其他古代书家相比呢
除了他双钩临摹的《兰亭序》,未见到其他作品传世。唐太宗命他临摹《兰亭序》,以赐皇太子诸王。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书法水平应该很好!
㈥ 冯承素版本的《兰亭序》尺寸大小是多少
故宫馆藏《冯摹兰亭序》卷,唐,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绝对准确。
㈦ 冯承素临摹的《兰亭集序》现在被收藏在哪家博物馆
《冯摹兰亭序》(神龙本)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勒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
前几年曾有考证说,这种说法是假的,这个版本是明朝伪造的。
㈧ 冯承素临摹兰亭序那么好,为什么他的书法却不出名
用现在的话讲,冯承素是宫廷里专门从事临摹的高级技工,他没有自己成熟的艺术语言。成功的艺术家要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他是不具备的。
㈨ 冯承素各是什么朝代
简介:冯承素(617-672),字万寿,长安信都(今陕西西安)人。唐代书法家。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直弘文...
㈩ 冯承素的介绍
冯承素(617-672),字万寿,长安信都(今陕西西安)人。唐代书法家。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直弘文馆。贞观十三年,内出《乐毅论》真迹令承素模写,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等六人。并笔势精妙,备诸楷则。”冯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见于历代记载。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据近年出土的《冯承素墓志》所载,他在唐高宗时官至中书主书,至咸亨三年(672)十月在长安通化里家中病逝,卒年五十六岁,与妻子朱氏合葬于乾封县(今属西安市)高阳原(在西安市长安区)。传世王羲之《兰亭序》摹本(神龙本)自元代郭天锡后,一般衍称为冯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锋、断笔、结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