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东,中东,远东分别包括哪些国家
1、近东
“近东”主要指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亚洲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等和东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还包括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它们距离西欧较近,同西欧联系密切。
2、中东
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在地理上,中东的范围包括西亚地区(除阿富汗),并包含部分北非地区,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包括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也门和塞浦路斯、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
3、远东
“远东”这一名称,与东亚相关。在不列颠帝国时期这个词作为不列颠印度以东的统称而流行于英语中。是指环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1)远东共和国扩展阅读:
近东,中东,远东,都是西方国家(主要是西欧各国)以他们所在地区通向亚洲的海上路径——西地中海一带为基点,对东方广大地区的称呼。
这几个系列性词语、大约出现于欧洲各殖民一帝国主义国家向外、特别是向东方扩张的早期,而开始盛行于19世纪,相沿使用以迄于今。
原来笼统地称为“东方”,因地区过于辽阔,始进一步按照和它们距离的遐迩,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至于就欧洲人称呼的“东方”乃至亚洲本身而论,所谓“远”、“近”和所谓“东”也者,应该正好颠倒过来才对,我国历史上的说的“西域”,按广义曾把后世的“中东”以及迤西的地区都包括在内,就是一个证明。
说穿了,“近东”、“中东”和“远东”云云,不过是“欧洲中心论”的一种反映,徒因相当长时期以来,“西方”在世界上得势,这些经不起推敲的地区名,方通行无阻而己。
就“创造”这些地区名的西欧而言,顾名思义,近东距离近些,远东距离远些(乃至最远),中东是不近不远。但不论近、中、远,都是些相对字眼,本来就模模糊糊,仅有大致范围,没有明确界限。
各自的范围还随时代、随称说者的立脚点、随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等等,进退、盈缩不定。比如“近东”,最初指地中海东部地区,由于这个地区曾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与西欧不是一个世界。
在那个时期,有人就拿它当奥斯曼帝国的同义词使用,“近东者,奥斯曼帝国之谓也”。
有的英国人把巴尔干半岛视为近东的“实指”部分,也就是奥斯曼帝国核心部分,东南方的毗连地区,则是它的外延。按这种说法,东南欧印亚非两洲的东地中海沿岸,都涵盖在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近东
网络——中东
网络——远东
⑵ 远东共和国的货币
在苏俄国内战争和日本武装干涉的条件下,远东的货币流通十分混乱。远东共和国成立伊始,即着手恢复经济、整顿货币流通秩序,从发行纸币到允许金属币流通,其间经历摸索和失败,最后在苏维埃俄国的帮助下使货币流通走上正轨。
⑶ 俄罗斯远东地区都包括那些城市
伯力、海参崴、共青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雅库茨克、乌苏里斯克(双城子)、海兰泡、马加丹等。
1、伯力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始建于1858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内河航运通过阿穆尔河(黑龙江)可以直接出海,也可直达同江、富锦、佳木斯和哈尔滨。
2、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始建于1860年,远东捕鲸业、捕鱼业和冷冻船基地,属季风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15℃,8月份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雨量约690毫米。海参崴曾属中国(清)领土,海参崴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
3、共青城
共青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诞生城市,为在这里建造船厂和飞机制造厂,一批莫斯科、圣彼得堡、乌克兰的共青团志愿者来到这里,1932年设市。
4、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州首府,位于东经158°40',北纬53°00',建于1740年,25万多人,是捕鱼船队的冷藏基地,海港兼渔港。因日本海暖流影响,可全年通航。该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的货运中转站,运入的是汽车、拖拉机、地质勘探设备、水泥、机床、日用品等,运出的主要是木材和鱼等。
5、雅库茨克
是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首府,也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这里历来以毛皮皮革、家畜、象牙和木材的集散地而驰名。与外区联系靠空运,有大型机场。乌斯季维柳伊的天然气田向该市供应燃料。元朝势力(辽阳省)一度到达该地。
(3)远东共和国扩展阅读
远东北起北冰洋,南同中国、朝鲜相邻,东临太平洋。包括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滨海边疆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阿穆尔、马加丹、堪察加及萨哈林州。面积621.6万平方公里。
有乌克兰人、雅库特人等。境内四分之三面积为山地。平原及低地主要分布在勒拿河及黑龙江中下游、北冰洋沿岸。从北到南有苔原带、森林苔原带和森林带。有金、金刚石、煤、铁、锡、锌、铅、钨、汞、云母、萤石、石油和天然气等矿藏。
40%的地表被森林覆盖。木材蓄积量和水力蕴藏量各约占原苏联的30%。工业以采矿为主,金、锡和金刚石产量居原苏联首位。其次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鱼类加工、舰船修造及农、畜产品加工等。农业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结雅-布列亚平原和乌苏里-兴凯湖平原。
主要作物有麦类、水稻和大豆。畜牧业以乳、肉用为主,北部普遍饲养驯鹿。工农业、城市、人口、铁路和海运主要集中在南部,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主要城市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共青城、彼得罗巴甫浴夫斯克(堪察加)、雅库茨克和马加丹等。
⑷ 远东指哪些国家
也就 包括沿西太平洋的一些国家 和地区吧。。主要有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半岛, 日本及附近群岛, 也包括 中国在内的。。地区的统称。。
⑸ 远东共和国的性质是什么
1920年4月,远东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它不是工农苏维埃国家,而是劳动人民的民主共和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接受俄国中央远东局的领导。远东共和国成立后,把红军和游击队改组为人民革命军。10月25日,人民革命军开进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把最后一支外国侵略军赶出国境。
⑹ 什么是远东
远东的第一种解释
西方国家开始向东方扩张时对亚洲最东部地区的通称。通常包括中国东部、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
远东与东亚相关。在不列颠帝国时期这个词作为不列颠印度以东的统称而流行于英语中。
在一战前,近东一般指奥斯曼帝国附近地区,中东指南亚和中亚的西北地区,而远东则是指环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在许多欧洲语言包括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和荷兰语中也有类似的称呼。
在东方学者的用语中,远东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个文化概念。比如它从来不会把从属于西方文化圈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国家称为远东一部分,即使这些国家比很多东亚国家离欧洲更东。在这个意义上远东是从属于东方文化圈国家的统称。
二战后,西方国家对远东一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这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欧洲中心主义思想以及它与欧洲国家在亚洲的侵略殖民活动联系在一起。现在在经济研究中都用更精确的术语比如东亚和东南亚,或者更大范围的泛太平洋地区代替。近东和中东则合称中东,通常指以色列以及阿拉伯世界国家和地区。
远东的第二种解释
原苏联远东经济区 的简称。北起北冰洋,南同中国、朝鲜相邻,东临太平洋。包括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滨海边疆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阿穆尔、马加丹、堪察加及萨哈林州。面积621.6万平方公里。人口753.2万(1985),有乌克兰人、雅库特人等。境内四分之三面积为山地。平原及低地主要分布在勒拿河及黑龙江中下游、北冰洋沿岸。从北到南有苔原带、森林苔原带和森林带。有金、金刚石、煤、铁、锡、锌、铅、钨、汞、云母、萤石、石油和天然气等矿藏。40%的地表覆盖森林。木材蓄积量和水力蕴藏量各约占原苏联的30%。工业以采矿为主,金、锡和金刚石产量居原苏联首位。其次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鱼类加工、舰船修造及农、畜产品加工等。农业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结雅-布列亚平原和乌苏里-兴凯湖平原。主要作物有麦类、水稻和大豆。畜牧业以乳、肉用为主,北部普遍饲养驯鹿。工农业、城市、人口、铁路和海运主要集中在南部,大部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主要城市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共青城、彼得罗巴甫浴夫斯克(堪察加)、雅库茨克和马加丹等。
⑺ 远东共和国为什么没能独立
远东共和国其实是苏维埃政府设立的一个“缓冲国”,用以应对苏俄在远东前线面临的压力。内战结束后,其使命已告完成,便重新并入了俄罗斯联邦
⑻ 苏联的远东共和国为什么没有独立
远东共和国虽在建立之初就对外声明它是一个区别于苏维埃政权的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但实际上它接受苏俄政府领导。远东共和国的一些外交措施和原则都要经过俄共(布)中央或外交人民委员会的核准。
远东共和国实际上是作为一个缓冲国的作用,这是为了对付日本而制定的一个战略方案,但是,远东共和国其大部分领土都是我们中国的(具体网络一下,这里不赘述),从建国当初前苏联根本就没有将它真正当成一个独立的国家来对待,纯粹是一种战略阴谋!
⑼ 位于西伯利亚的远东共和国是怎么回事为何最后并入了苏联
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但是,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遭到了列强们的极大恐惧和敌视。从苏联成立的那一刻起,就遭到了西方列强共同的反对和干涉,苏联内部也叛乱四起,新生的苏联政权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远东共和国国徽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联控制的远东共和国,旅俄华工一直积极参与了远东的武装斗争。仅仅在远东共和国的外贝加尔省,就有3000多名中国人参加了远东人民革命军,甚至还成立了3300多人的中国旅。
⑽ 苏联成立后,列宁为何主动建个远东共和国
苏联是国际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它成立的那日起,就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烈反对,为了能够解除后顾之忧,全力对付西方国家,列宁主动建了个远东共和国,分化了日本和苏联的矛盾,给苏联能够存活下来起到了缓冲作用。
但是远东共和国就是一个傀儡国家,根本没有自己的主权,是苏联和日本干涉下建立一个临时的缓冲国,列宁也不过借它推迟对日战争而已,当远东共和国成为缓冲国后,列宁就开始集中精力对西线作战,先是击败了白军,然后又打败了波兰和弗兰格尔,等西线的那些反对势力都收拾完了后,列宁开始收拾东线的小日本了,最后又击败了日本,收复了原来的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