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评价FT金融时报《台湾高科技创新为何遥遥领先中国大陆
楼上只说对了一部分 台湾在电子产业科技的确领先大陆 比如我们使用的 电脑 以及 零配件基本都是台湾发明再由大陆代工的 包括 华硕 微星 技嘉 宏碁 之类的 还有台湾的生产的半导体 用于我国的人造卫星上 也是由张忠谋领导的台积电生产的 包括大力光给iPhone生产的光学镜头
但是其他产业的科技好像就一般了 比如我们的军事科技台湾一定是无法比拟的 还有我们的医药科技台湾应该也是无法比拟的 据我所知台湾很出名的医院只有两家 林口长庚和台大医院 但是大陆的数目绝对不止2
再者 我们大陆的杂交水稻技术 造楼技术 造桥技术 造高速技术 造高铁技术 造地铁技术 造大型飞机的技术 人造卫星的技术 火箭的技术 核电站技术 造原子弹氢弹的技术等等等 这些应该都算得上高科技 台湾一概没有 台湾唯一的两个核电站好像还是别人帮造的 然后被用爱发电给搞停了
然后我去看了那片文章 文章说得有道理 但是只能说有道理得太片面了 在台湾呆越久才越会感觉到 我国领 导人的聪明才智并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我国的繁荣昌盛真的离不开我党的英明领导 这并不是套话 是我个人的真切体会
文章提到 那些审查是绝对必要的 台湾才2300万人口 而大陆有十多亿的人口 管理好这么大一个国家你以为是轻轻松松的事吗 况且台湾就这么点人还管理成这副鸟样~
文章说到的台湾知识产权的保护 是做的很全面 做得太全面了 太过头了 等于说是无形之中捆住了人获取知识的渠道 这样就造成了 台湾大部分人都好无知好天真 只生活在自己的井底 对世界的了解基本只有日本和美国了
给你们举个例子: 有一次上课教授讲到蒋经国戒严时期的例子 然后旁边台湾同学就问我 : 你们为什么要戒严我们啊? 我当时就想笑他 明明是你们自己戒严自己 还我们戒严你们 隔着一条海怎么戒严啊 哈哈哈 连教授讲得什么也不知道 自己的历史都不懂
因为不存在非常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才能接受到四面八方的知识 虽然我不是有意贬低台湾 但事实的确是这样
B. 张忠谋 当初 怎么不从美国回大陆
法令规定台积电选择不出走的原因。黄齐元认为,美国法规繁琐,企业有很多公开披露要求,台积电虽在美国挂牌,但应有很多信息未披露,一旦赴美设厂,恐导致自己公司IP外流。
张忠谋作出这番评论是对关于英特尔将投入25亿美元在中国大陆的港口城市大连建造一个300-mm晶圆厂新闻消息所作出的反应。
他称,这个要建的工厂将直接地把90纳米制程作为量产技术。张忠谋预计,这个要建的工厂在短期不会立即对台积电大陆工厂形成威胁。但他称,如果台湾政府始终维持对台湾芯片制造商到大陆投资的禁令,他担心台湾芯片制造商正在大陆运行的工厂从长远竞争来说将落后于英特尔。
张忠谋也指出,中国大陆的后进者可能还需好几年的时间才有机会达到台积电的技术门槛,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没有业者会出售自己所拥有的领先技术。
(2)张忠谋为什么不回大陆扩展阅读
张忠谋在56岁那一年创立了台积电公司,他认为芯片生产跟研发一定要分开来做,于是台积电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工厂,世界各大知名企业的芯片都是台积电来代加工。台积电的7纳米芯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另外台积电的5纳米和3纳米芯片也是佼佼者。不夸张地说如果台积电停工,全球芯片几乎都要停产,随之而来会给电子行业带来很大影响。
实际上,华为的麒麟芯片也是台积电代工的,在如今华为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如果台积电停止跟华为合作,那么华为将会出现更大的压力。但是台积电已经明确表示未来还将继续跟华为合作,更会一直力挺华为,台积电的这种态度也获得了外界普遍的称赞。
C. 张忠谋首选投资地点是台湾,那为什么来大陆
大陆是小投资呀,为了服务大陆的客户呀,台积电在美国也有投资。但大投资都在台湾,主要是产业链的关系。。。运营成本比较低。。。
D. 张忠谋是大陆人,为什么不帮大陆
他是帮钱做事的
E. 张忠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也许有人知道张忠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的,也有人不知道张忠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的,也只有张忠谋的亲人和朋友圈的人知道他她儿子叫什么名字的啊。
F. 为什么张忠谋从美国回了台湾,创立了台积电,而不是大陆
因为张忠谋是被台湾前行政院院长孙运璇邀请回来当工研院院长,后面台湾政府跟飞利浦合作在台湾盖芯片厂,才由张忠谋出任台积电董事长,台积电严格来说不是张忠谋创立的。
G. 美企将收回1/3的芯片订单,台积电的危机,张忠谋还能化解吗
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帕特,在与白宫官员会面讨论,有关半导体供给链的相关问题时提议,美国公司在美国消费的半导体份额,应该要到达三分之一,固然此前不断有音讯称美国要将芯片制造收回,但这还是第一次将这个事情提上白宫会议日程,看来美国的这个决策间隔施行不远了,目前美国外乡消费的半导体份额约为12%,这个比例将会让美国芯片处于一个被动状态,一旦他国的芯片代工厂毁约,那么美国对芯片的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因而帕特才会向白宫提议,美国的目的应该是将三分之一的,半导体消费放在美国外乡停止,这样才干在最大水平上保证美国芯片的平安,而这个倡议假如真的被白宫采用,那么最先遭到冲击的,就是台积电 三星这样的芯片代工厂。
反观同样是中国企业的比亚迪就一直支持中国,面对芯片窘境,比亚迪开创人王传福十分悲观,他以为芯片是人造的 不是神造的,中国有这样的才能制造出芯片,中国从建国初期开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需求约40年的时间,因而 我们置信中国也会在最短的时间里,造出属于中国的“中国芯”,近日曾经有媒体音讯称,天数智芯发布了本人研发的,高性能云端7nm芯片,面积比其他芯片小巧许多,固然比起台积电的3nm芯片还有些差距,但天数智芯也算是为中国芯片带来了动力,在芯片制造上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置信接下来关于芯片的好音讯,也会接二连三的传来,我们一同拭目以待。
H. 芯片教父张忠谋为什么不回到祖国大陆发展
到了大陆就发展不了了。看看大陆各方面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就知道了。
I. 张忠谋为何回台积电
http://news.chinabyte.com/119/8922119.shtml
外一篇:
今周刊(652期):张忠谋撤换蔡力行的四个理由 (2009/6/17)
回锅内幕
在裁员风波落幕后,台积电宣布,董事长张忠谋将回锅兼任总执行长,原总执行长蔡力行,则被调往新事业组织,担任总经理。这项突如其来的人事变动,震惊股东和投资人,虽然处理裁员事件有疏失,但外界都认为蔡力行「罪不至此」。究竟蔡力行被闪电撤换的原因为何?张忠谋内心的想法又是什么?
/撰文/林宏文、林易萱 /摄影/摄影组
六月十一日,台积电在官方网站上,公布英文声明,证实过去四年担任总执行长的蔡力行,将改任台积电新事业组织总经理;而总执行长的位置,则由董事长张忠谋回锅担任。
在君悦饭店这一端,张忠谋和蔡力行,一同现身在记者会场,宣布新的人事案。一个小时的记者会,多半是张忠谋发言;蔡力行在一旁静静地,表情似乎在沉思,看在许多人眼中,却有几分无奈。
「我可以告诉你,这绝对不是降级!」张忠谋对著外国媒体,大力澄清。「台积电发展新事业,需要最优秀的经理人;台积电最优秀的经理人,就是蔡力行。」说这句话时,张忠谋用手指了一下蔡力行,蔡力行露出有点「酸涩」的笑容,但此刻,没有人知道他心中真正的感觉。
虽然张忠谋很肯定地说蔡力行不是降级,但很明显地,这也绝不可能是升级。蔡力行从原来指挥二万二千名大军、手握一百亿美元营收的总执行长,变成只管几名员工、营业额是零的小部门主管,这样的安排,很难不让外界认为,这是一种降级的安排。
外界之所以如此意外,主要还是因为蔡力行在客户端的风评不错,认为他容易亲近,执行力也相当强;尤其是接班四年,对各项事务都已相当上手,如今无预警地换将,难免引起诸多揣测。不过,从过去张忠谋行事的一些蛛丝马迹以及最近的裁员风波,或许可以为这次撤换蔡力行决策背后的原因,提供一些解答。
原因一/凡事要求完美
一位离职的台积电前主管说,把蔡力行换下来,惩处似乎太重了,「Rick(编按:蔡力行英文名)犯了一个不至于死的罪。」
观察过去张忠谋曾经主导撤换的几位高阶经理人,包括早期台积电财务副总曾宗琳,后来担任台积电总经理的布鲁克,以及世界先进董事长简学仁等三人,都是因为张忠谋认为,他们有些作为触犯了他的基本原则。这些遭撤换的专业经理人,不见得认同张忠谋的看法,后来布鲁克及曾宗琳还先后跳槽到联电阵营,成为国内科技业最震撼人心的消息。
张忠谋管理强势而严格,从他和蔡力行的互动就可以看出端倪。据指出,张忠谋虽已交棒给蔡力行,但是仍然盯得很紧,常在晚上要求蔡力行到他家里报告,了解公司营运状况,即使已过下班时间,照样进行。
而蔡力行,对张忠谋则是敬畏有加。一次饭局中,蔡力行接到张忠谋电话,从语气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的紧张态度。据在场人士指出,「蔡力行面对董事长的态度,有别于一般CEO,他显得很紧张!」
其实不只蔡力行如此,有一次一位台积电高层做了一份完整报告给张忠谋,张忠谋听了之后,批得一文不值,当场让那位主管相当难堪。若观察张忠谋的人格特质——要求完美,强势领导。蔡力行因为「做得不够好」而被撤换,就可以找到合理的答案。
至于蔡力行,他的诚信与操守没有问题,也是台积电内最有执行力的人,只是,若观察蔡接班这四年,虽然业绩不错,也建立了几项大功劳,但已退居董事长位置的张忠谋,仍觉得不满意,近一、两年内,甚至还有几次跳出来说了重话。
原因二/客户抱怨,要大家皮绷紧一点
例如在晶圆代工的价格上,过去几年,经营团队为了争取客户,因此在价格上做了较多的让步,这也导致近三年台积电毛利率一路下滑,去年第二季,景气正热,晶圆代工产能明显出现短缺,因此经营团队开始酝酿涨价。
不过,涨价的决定,还是让很多客户不满,而这些不满的声音,也同时传到张忠谋的耳里。一位台积电的美系大客户表示,当时台积电的决定,客户很不能接受;于是这名客户在当时,开始启动培养第二、第三家晶圆代工供应厂的计画,以防止未来被单一供应商提高价格的事件再度发生。
此外,过去几年,只是意思性地在业务大会上露脸的张忠谋,在今年四月的一次业务大会(sales meeting)中,罕见地全程参与,而且「全程盯著骂」,甚至语出「大家皮绷紧一点!这样下去,台积电会完蛋」,话说得很重。一位与会人员就说,里面的气氛,好像又回到以前张忠谋掌兵符的时代,大家都「皮皮锉」。
原因三/市占下滑,不满经营团队
张忠谋还说,要主管好好想一想,当先进的制程投资愈来愈大,但面对的客户愈来愈少,如何确保台积电的投资能够获得回报,继续保持成长,这是经营团队无法回避的责任。这些动作透露出,张忠谋对蔡力行的不满。
此外,台积电在部分高阶制程面临强烈竞争,也是张忠谋不满的地方。在金融风暴最烈时,台积电暂缓四○纳米制程技术的设备采购,但当订单突然回流时,产能设备因应不及,虽然第二季起有明显的设备采购,但部分订单已流向联电、三星等竞争对手,也让台积电痛失部分高阶制程的市占率。
至于最后导致蔡力行去职的导火线——员工裁员事件,在张忠谋与蔡力行间,可能也存在著不同的认知差距。
首先,张忠谋在这次员工裁员事件中,表现出的激烈反应,甚至对员工表达遗憾与痛心,是过去从来没有的事。
五月二十日,张忠谋特别录了一段影片,表达公司在裁员事件中做错了,并宣布要聘回全部被裁掉的员工。在五分钟的声明中,张忠谋直接挑明,「绩效与管理发展制度」被误用,才导致今天的结果,也暗示了他对经营阶层管理不当的不满。...(精采完整内文请见《今周刊》652期,各大便利商店及连锁书店均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