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险个税计算器2019
有个叫“2019个税计算器最新测算版”的挺实用,每步都实时测算出要缴多少税,可以设置五险一金、就连最新的专项附加扣除项也能设置。最重要是能列出未来12个月预扣预缴表格和来年大病医疗的退税额,有点小小逆天的味道,有木有?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 个税计算器
这里有一个:http://finance.21cn.com/bank/computer/tax.html
3. 最新功能最全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哪里有的下载啊
http://www.jisuanqi123.com/gerensuodeshuijisuanqi/2011/0630/74.html
4. 2010年个税计算器
现在都是2011个税计算器了,个税的起征点也变成了3500.你在网络打个税计算器,不就自动出现了。
5. 哪里可以下载9米个税计算器
不知道你是否用EXCLE表格,如果用的话把下面公式贴在A2单元格内,在A1单元格输入总工资数-三金一险后的差额,即可计算出你要缴纳的所得税额
=ROUND(MAX((A1-3500)*{0.03,0.10,0.20,0.25,0.30,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
普通工薪阶层计算所得税的方法并不很复杂,具体方法如下
2011年6月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2011年9月1日实施,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
现行的计税公式为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x税率-速扣数
应纳税额 =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
即
个人所得税=(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x税率-速扣数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6. 2019最新个税计算器在哪里可以查
可以来这里下载,完全符合你的要求: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6766791.html
最新个税调整计算器,将于2011年9月开始,可以查看调整前后个税的变化,包括2000元和3500元两种起征方式。
仅采用excel公式函数,不需要加载其它宏运算,轻便绝无病毒!
7. 个税计算器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是分开的。
根据工资的多少,先缴纳五险一金,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广州某人月工资6000,按规定19%将缴纳社保,
那么“应纳税额”=60006000x19%-3500=1360,对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因而个=1360x3%-0=40.8元。
2015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自新个税法实施,起征点从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个税=应纳税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额=工资-三险一金-起征点,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与不同的应纳税额对应。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8. 个税计算器2020计算公式
个税计算器2020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1、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3、累计减除费用,按照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累计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月*当前月份;
4、其中,速算扣除数和税率对应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分为7个档次。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而最高的一档,也就是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为15160;
5、工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应纳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遵循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的原则。第五条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