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的多少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的多少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
百分比分别为:氧48.06%、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氢0.76%、其他0.76%
『贰』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多少
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总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其百分比分别为:氧48.06%、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氢0.76%、其他0.76%。
铝占地壳总量的7.73%,比铁的含量多一倍,大约占地壳中金周元素总量的三分之一。
『叁』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总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约占1023分之一。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
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称为原子克拉克值,地壳中原子数最多的化学元素仍然是氧,其次是硅,氢是第三位。
大约99%以上的生物体是由10种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构成的,即氧、碳、氢、氮、钙、磷、氯、硫、钾、钠;镁、铁、锰、铜、锌、硼、钼的含量较少;而硅、铝、镍、镓、氟、钽、锶、硒的含量非常少,被称为微量元素。表明人与地壳在化学元素组成上的某种相关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但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要首推铝了。
铝占地壳总量的7.73%,比铁的含量多一倍,大约占地壳中金周元素总量的三分之一。
铝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密度很小,导电、导热性能好,延展性也不错,且不易发生氧化作用,它的主要缺点是太软。为了发挥铝的优势,弥补它的不足,故而使用时多将它制成合金。铝合金的强度很高,但重量却比一般钢铁轻得多.它广泛用来制造飞机、火车车厢、轮船、日用品等。由于用的导电性能好,它又被用来输电.由于它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和对光的反射性.因而在太阳能的利用上也一展身手。
『肆』 地球上地壳中什么元素最多
氧是地壳中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最重要的元素,在地壳的含量为48.6%。单质氧在大气中占20.9%。
氧(Oxygen)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原子序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在元素周期表中,氧是氧族元素的一员,它也是一个高反应性的第2周期非金属元素,很容易与几乎所有其它元素形成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
在标准状况下,两个氧原子结合形成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双原子气体,化学式为O2。如果按质量计算,氧在宇宙中的含量仅次于氢和氦,在地壳中,氧则是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氧不仅占了水质量的89%,也占了空气体积的20.9%。
(4)地壳中元素含量扩展阅读: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有112种元素,其中92种元素以及300多种同位素在壳中存在。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总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约占1023分之一。
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称为原子克拉克值,地壳中原子数最多的化学元素仍然是氧,其次是硅,氢是第三位。
大约99%以上的生物体是由10种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构成的,即氧、碳、氢、氮、钙、磷、氯、硫、钾、钠;镁、铁、锰、铜、锌、硼、钼的含量较少;而硅、铝、镍、镓、氟、钽、锶、硒的含量非常少,被称为微量元素。表明人与地壳在化学元素组成上的某种相关性。
『伍』 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前四位)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从图中看,3区域代表的元素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三位,故图中3区域代表的元素是铝.
故选C.
『陆』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总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约占1023分之一。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
(6)地壳中元素含量扩展阅读
地壳自形成以来,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这种运动引起地壳结构不断地变化。地震是人们直接感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更普遍的地壳运动是在长期地、缓慢地进行着,也是人们不易觉察到的,必须借助仪器长期观测才能发觉。例如,大地水准测量资料证明,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地球在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虽然不能通过直接测量得知,但在地壳中却留下了形迹。在山区岩石裸露的地方,沉积岩层常常是倾斜、弯曲的,甚至断裂错开了,这都是岩层受力发生变形的结果。在我国山东荣城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现已高出海面20~40米。
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也已高出海面20米左右,说明这些地方的地壳在上升。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约达7千米的海河古河道,这表明渤海及其沿岸地区为现代下降速度较大的地区。再如,美丽的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这些夹有美丽花纹的光滑的卵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
雨花台大量堆积着卵石,说明这里过去曾有河流,以后地壳上升,河道废弃,才成了如今比长江水面高出很多的雨花台砾石。
『柒』 地壳中含量前十位的元素是哪些
由多到少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氢(H)、钛(Ti)。
1、氧(O): 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它占总重量的48.6%。氧是地壳中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最重要的元素。
2、硅(Si):占26.3%位居第二。硅也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元素,然而它极少以单质的形式在自然界出现,而是以复杂的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尘土之中。
3、铝(Al):含量占7.73%。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
4、铁(Fe):含量4.75%。是最常见的金属元素铁元素被称之为“黑色金属”是因为铁表面常常覆盖着一层主要成分为黑色四氧化三铁的保护膜)。
5、钙(Ca):含量3.45%。钙是一种金属元素,它的化合物在工业上、建筑工程上和医药上用途很大。
6、钠(Na):含量2.74%。钠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钠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7、钾(K):含量2.47%。钾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形态存在,钾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8、镁(Mg):含量2.00% 。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镁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
9、氢(H):含量0.76%。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的气体。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
10、钛(Ti):其特征为重量轻、强度高、具金属光泽,耐湿氯气腐蚀。
(7)地壳中元素含量扩展阅读:
2012年为止,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存在于地球上。
拥有原子序数大于83(铋元素之后)的元素都不稳定,会放射衰变。
第43和第61种元素(锝和钷)没有稳定的同位素,会进行衰变。
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数高达95,没有稳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样能在自然中找到,这就是铀和钍的自然衰变。
网络-化学元素
『捌』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总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约占1023分之一。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
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称为原子克拉克值,地壳中原子数最多的化学元素仍然是氧,其次是硅,氢是第三位。
大约99%以上的生物体是由10种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构成的,即氧、碳、氢、氮、钙、磷、氯、硫、钾、钠;镁、铁、锰、铜、锌、硼、钼的含量较少;而硅、铝、镍、镓、氟、钽、锶、硒的含量非常少,被称为微量元素。表明人与地壳在化学元素组成上的某种相关性。
地球外球转动说
地球倾斜在轨道上自转和公转,在夏至时,地球的北半球距离太阳近,受到的太阳引力比南半球受到的太阳引力大。在冬至时,地球的南北半球受到的太阳引力与夏至时的相反。由于地球绕地月质点转动、地球的章动、地轴的进动产生了地球的晃动作用。
地球的晃动作用使地球的外球产生了向太阳引力方向的转动,就像簸箕里的豆子,在晃动簸箕时,豆子就会向簸箕的倾斜方向转动。 地球的内球运动 在装满水的瓶子里放入一个石子,系上一根绳,握绳一端让瓶子旋转,其结果是:瓶子里的石子始终偏向引力的另一侧。
同理,地球的内球始终偏向太阳引力的另一侧。地球外球的转动形成了地极和磁极的移动,形成了地壳相对地轴的运动。南极洲由低纬度转动到南极位置是地球外球转动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