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观念是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香港一传媒股票敢买吧 2025-08-09 20:25:19

观念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2-21 10:11:50

1. 观念的定义是什么

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观念的产生与所处的客观环境关系密切,正确的的观念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环境的正确反映。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
来源:同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密切联系的哲学术语。是在意识中反映、掌握外部现实和在意识中创造对象的形式,同物质的东西相对立。“观念”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看得见的”形象,在哲学史上这个术语有不同的含义。

2. 思想观念是什么意思

观念 [ guān niàn ] 的意思有两个,分别是:

1、泛指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与意识、精神、思想等相同。

2、指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在人脑中重现的形象。

详细释义

1、佛教语。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和记忆。

2、思想意识。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序》:“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每个民族几乎无例外地都需要清除私有制度以及它在观念上遗留下来的垃圾。”

3、观点;概念。

胡适 《<吴虞文录>序》:“他的主要观念也只是‘ 孔子 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一个观念。”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可惜他所说都是零星片断,不能给我一明晰的观念。”

(2)观念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近义词

一、看法 [ kàn fǎ ]

对事物的认识和见解。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那么您死啦没有棺材睡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都是一种习惯!一种看法!”

巴金 《要不要制订“文艺法”?》:“现在形势大好。不过所谓‘大好’也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解释。”

二、观点 [ guān diǎn ]

1、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生物学~。纯技术~。

徐兴业 《金瓯缺》第四章:“她既要用自己的观点,又要用 嚲娘 的观点来观察 马扩 。”

2、特指政治观点:没有正确的立场,就不会有正确的~。

三、见解 [ jiàn jiě ]

对事理的认识和看法。

老舍 《黑白李》:“他接受的容易,可就没有什么精到的见解。”

3. 观念。什么是观念

《辞海》(1989)对“观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辞海》第1367页)通过对英文idea的考察发现,-ide有时用作后缀,表示“……化合物”或“合成物”。而idea一词的英文含义却有10条之多,这里仅列出其中的4条用法。(1)主意、念头、思想、计划、打算、意见(A picture in the mind);(2)想象,模糊想法(a guess, feeling of probability); (3)理念,理性概念,观念(a philosophical use, means a perfect and eternal archetype of which reality is an imperfect .);(4)理解(understanding)。
这些用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或观点,比如我们可以说,“我有一个想法、看法、意见、念头”或“我的观点、想法、意见是……”;二是哲学意义上的观念,或学说。而我们所使用的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观点或观念,也就是我们对教育、对教学等的看法,所持有的信念。
为了更好的理解“理念”一词的含义,我们从英文中寻找其对等词,或者说我们都把那些英语词汇翻译成“理念”。实际上,我们经常把idea一词译为“观点、看法、主意、想法”,而很少把它译为“观念”。“观念”一词的英文对等词有这样一些: concept、conception、 idea、 notion、 thought、和 impression。在这几个词里面,Concept和 conception用于大范围内的成形的思想,意思是“在脑海中形成的公式化想法;系统而确切的思想或观念”,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概念”。比如我们都熟悉的“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其实我们也可译成“新理念英语”,只不过在1980年代时我们不用“理念”这个词表达一种新思想、新思维。idea是综合性最强,应用最广的一个,有时候,它可以表示一种“映像”(image),或者是一种从一点点信息中设想的,而从未觉察的东西。Thought一词是指明显的智力活动,特别是指经过思考和推理后得出的结论,与单纯的观察、感觉或愿望不同。Notion一般指模糊的、笼统的甚至是荒谬的想法。Impression则指外界刺激物在头脑中留下的模糊的观念、记忆或者信念。在英语里,用来表达教育教学观念或理念的除了上面的词以外,用得最多的是philosophy、perspective和creed这几个词,在一些场合也用rationale。比如 teaching perspectives, teaching philosophy, 或者my philosophy of teaching, pers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最为典型的是杜威(1897)的“My pedagogic creed”(我的教育信条)。[①] Philosophy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哲学”的意思,而是对某人或事物的基本看法和持有的观点。Perspective在此种情况下的含义除了“观点、观念、看法、想法”之外,还有“视野、图景”的意思。
综上,无论是汉语的用法,还是英语的用法,“理念”实际上就是我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在很多情况下,理念和观念都是可以互用的。比如:“一是认为新的教育理念是外在于信息技术的,因此存在两个彼此独立的对象:教育观念和信息技术,前者凌驾于后者之上,教育观念对信息技术有一种支配作用,教育信息化就变成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其实情况正好相反,在今天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信息技术中早已蕴含着我们需要去领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激发我们的教育想象力,而不是教育理念提供了信息技术发挥的方向。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就是揭示内含于信息技术中的新观念并使其彰显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转型’;二是恐惧技术对人的控制,……。”[②] 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是将“理念”与“观念”相互借用的。这也说明“理念”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念”。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4. 观念好是什么意思

就是想得开,对什么事都抱着好的态度去享受

5. 观念表达是什么意思

释义:观念是人们对事情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表达的意思是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利用观念系统(观念体系)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实践,总结等活动,从而不断丰富生活和提高生产实践水平。观念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

读音:biǎo dá guān niàn

造句:

  1. 这些民俗意蕴的生成,取决于贺拉斯对其文艺民俗的文学批评观念表达。

  2. 观念表达是什么意思?

  3. 观念表达不一致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4. 谁的观念表达最强?

  5. 观念表达能力如何比较?

6. 观念是啥意思一

意思有三点:
观念 guān niàn
1.由外界感受而来对事物的心象。近义词:概念、观点
2.重现人心的过去印象。近义词:概念、观点
3.由认知作用而来的意识,如感觉、知觉、幻觉、想像、概念等。

7. 个人观念是什么意思

个人观念:等于自己的一个思维想法与思想认识,可以说是一种个人原则的初认识和理解与想法。但是如果过于把自己的观念和认知强加给别人,并与整体不一的时候,依然这样对侍。就是自负或过于自我了,这样不利于个人发展。

8. ‘观念’是什么意思

观念:观,看的意思,念,理念、概念,意思就是对待事物的看法和理念!另一种说法是:观,拆开来是又、见。念,拆开来是今、心。观念=又见今心,意思是又看见了今天的心态。一般针对新事物、新观念而言!

9. 什么是观念什么是理念什么叫概念

观念:

1、是某者对事物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

2、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3、经历后的思想上的一种总结。

4、面对客观现实而产生的思想。

理念:

1、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

2、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概念:

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

(9)观念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观念的分类:

1、经济观念:经济观念是人们不断发展生产力而形成的意识。

2、道德观念:道德是维系人们之间各种关系的内在法度,它是人们走向美好生活的自我心理约束机制。

3、法治观念:法制观念是道德观念在更广泛适应性上的强制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制观念具有外在的强制纸约束力。

参考资料

网络-观念

网络-理念

网络-概念

10. 什么是观念

1、基本含义。
观念从通俗意义上来理解,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当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总体的综合的认识。它一方面反应了客观事儿的不同属性,同时又加上了主观化的理解色彩。所以,正确地理解,观念是人们对事儿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由于人们自身认识的历史性和阶段局限性,就决定了人们的认识会因时间的变迁而出现与时代不符合的意念。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观念更新与否是区分旧观念与新观念的分水岭。例如,解放初期,我国人口不足,生产力水平也比较低,急要更多的人力。人们自然形成人多力量大的观念。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我国人口迅速增长。再加上经济水平的逐步改善,战争的平息,人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发展。由于观念更新不及时,导致今天我国的人口增长成为一种问题。
2、由来。
“观念”一词源自古希腊的“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它同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密切。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是个重要哲学术语。它是在意识中反映、掌握外部现实和在意识中创造对象的形式化结果,同物质的东西相对立,它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观念”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看得见的”形象,在哲学史上这个术语有不同的说法:

理念
在柏拉图哲学中,它(译作“理念”)。是指永恒不变的真实的存在,是人脑对感性事物的完善的样本或模型化的结果。感性事物则是对它的不完善的摹写或模仿。新柏拉图主义者如普罗提诺、基督教神学家如奥古斯丁,都认为理念是现象世界的完善的模型,但说它存在于宇宙精神中或存在于上帝的精神中。

观念
16~18世纪的许多哲学家在心灵的表象或概念的意义上使用观念这个术语。R.笛卡尔把观念分为天赋的、外来的和虚构的3类。J.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认为心灵原是一张白纸,心灵的观念来自感觉和反省。G.W.莱布尼茨主张观念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主观唯心主义者G.巴克莱认为心中的观念是构成现实事物的本原,事物就是“观念的集合”。在G.W.F.黑格尔哲学中,“绝对观念”是客观存在的永恒的精神实体,是整个世界的基础和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正确解决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出发,认为观念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资本论》第1卷,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5)。但是,观念不仅反映客观现实,而且还能根据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为实践创造观念的对象,以作为实践的目的。这种观念的对象通过改造客观物质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现实的对象,成为现实中不会自然产生的新事物。
在心理学中,广义的观念是一切心理反映形式的总称。狭义的观念和表象同义,包括由早先知觉而来的感性形象的再现和由原初形象组合而成的新的观念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