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吉田茂
扩展阅读
兴科生物股票行情 2025-08-16 15:35:23
袁隆平种业股票行情 2025-08-16 15:35:13
水煮东星斑 2025-08-16 15:32:29

吉田茂

发布时间: 2022-02-24 05:22:53

㈠ 吉田茂的外交生涯

1912年8月,吉田茂再次到中国任职,担任日本驻安东(今丹东)领事。1916年2月,改任外务省文书课长。1918年2月,吉田茂第三次到中国,任驻济南领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召开巴黎和会。吉田茂被任命为日本和会代表团的随员,担任全权委员牧野伸显的秘书。在这次分赃会议上,西方列强纵容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态度,使他更加认为日本只有与英美加强联系乃至结盟,才能获得在中国的非法权益。
1922年3月,吉田茂任日本驻天津总领事。当时,中国国内正处在军阀混战之中,列强争相扶植傀儡。吉田也加紧在中国物色日本的代理人,他主张扶植皖系军阀段祺瑞统治中国,要求日本政府向段祺瑞提供1000万美元的援助。 1925年10月,吉田茂担任驻沈阳总领事。他在沈阳的三年多时间里,干了许多干涉中国内政的勾当。例如,1925年11月,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策动原奉军郭松龄部倒戈,并电斥张作霖为卖国贼。为了保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吉田在事件发生后的37天里,连续向外务省拍发了50封电报,急迫要求日本政府同意关东军出兵干涉。1925年日本政府采纳吉田茂的建议,出兵干涉,致使郭松龄部于当月23日在巨流河战斗中败北,郭本人被枭首暴尸。
1927年4月,田中义一上台,鼓吹对满蒙的积极政策,即加强对中国,首先是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扩张侵略,6月至8月,田中内阁先后在东京和大连召开两次东方会议。吉田茂以驻沈阳总领事的身份出席了会议,参与拟订侵华政策。他力主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要求立即向满洲派兵,得到田中义一和外务次官森恪的赏识。后来,吉田因与军部势力争权被解职。回国后,他草拟了一份5,000字的《对满政策私见》。文中说:“当前的政策,应一有机会就断然向天津、山海关、洮南、吉林、临江、间岛各地增兵或派兵”,由日本“指导改善东三省政治,犹如英国之于埃及”。气焰十分嚣张。 1928年3月——4月间,原外务次官出任驻美大使,造成这一职位空缺。吉田茂经森恪引见田中首相,要求担任外务次官,得到批准。 1931年9月,日本军阀精心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理事会派遣李顿调查团来华调查。当时,任驻意大利大使的吉田茂参加了国际联盟理事会关于“九·一八事变”的会议。会间,由于吉田茂知道欧美列强有牺牲中国、姑息日本侵略的可能性,便多次致电外务省,建议政府加紧同英美协调,促使国联同意日本对满洲实行所谓委任统治。但这时日本政府已为军阀势力所控制,吉田的用心未被理解。这件事情使吉田成为日本政界中“亲英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吉田的这种政治倾向招致了军阀法西斯势力的反对,1936年二·二六事件后,广田弘毅组阁,曾内定吉田茂担任外相。军部坚决不同意。吉田只好屈就驻英大使。1936年9月,日本政府决定同希特勒德国缔结“日德防共协定”时,事先曾征求各驻外使节的意见。吉田茂表示反对缔约。认为这一协定“显然是要和德意联合起来对抗英法,并进而对抗美国”,“今后的趋势对我国的前途说来,的确值得忧虑”。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同英美帝国主义矛盾的日益激化,1938年,吉田被军部法西斯视为“具有反军思想”,而被免职赋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8月30日,以麦克阿瑟为司令的美军占领日本。美国政府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的”是“保证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美军的占领使隐居六年多的吉田茂得到了重返政界的机遇。
9月17日,吉田茂出任东久迩稔彦内阁的外相。10月,币原喜重郎组阁,吉田留任外相。当时,日本人民的民主运动高涨,强烈要求废除代表战前天皇制军国主义的《明治宪法》。美国占领军为了制服日本法西斯,也指令日本政府修改《明治宪法》。币原内阁企图维护天皇制,极力拖延,直至1946年初才提出了修改宪法草案(即“松本方案”),对明治宪法只作了些词句调整,毫未触及实质。占领军对此不满,单独拟制了一份所谓“麦克阿瑟方案”。它规定,天皇今后只处于象征性地位,无权干预国政;日本永远放弃战争和武装力量;清除日本的封建残余势力。吉田茂对此方案也感到恼火,说一旦实施,犹如发生“革命”。

㈡ 《建党伟业》中代表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是 吉田茂(字幕显示),而在《我的1919》中却是牧野伸显,哪个对

恩,同问!!
我把两部电影都下下来,反复看了之后,可以肯定地说,这个片段没有重拍,用的就是“我的1919”,只是将发言顺序颠倒了进行了处理,1919中是日方代表先发言,顾维钧在其后,建党中倒了过来。
既然没有重拍,为什么名字不同,究竟谁对?与楼主同问!
PS:刚刚在网络上面搜到的网页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94024453
指出“牧野伸显历任文相、外相和内阁大臣,并作为日本全权代表出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巴黎和会’。吉田茂以全权随员身份随行。”
看来应该是1919是对的,吉田茂只是个随员而已,应该不到发言的地位。

㈢ 吉田茂的评价

日本的首相吉田茂,他下台的时候,他也给日本人培植了四十个到五十个政治上的接班人,政治上的人才。

㈣ 吉田茂的介绍

吉田茂(日文よしだ しげる英文Shigeru Yoshida 1878-1967)日本首相(1946~1947,1948~1954)。生于动荡无常的明治前期,死于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前夜。其前半生为外交家,以亲英美而干涉中国内政而闻名。后半生,以坚毅而充满智慧的表现就任五次首相,长达7年之久,任期间进行农地改革,制定《日本国宪法》根据道奇路线调整经济,建立警察预备队 ,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同时配合朝鲜战争,制定《破坏活动防止法》,镇压日本共产党 。与蒋介石集团签订《日台条约》。是日本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巨人之一。

㈤ 吉田茂主义

吉田茂出生于一个武士之家,曾在日本外交界就职多年,历次被派往中国、英国等地,政治经验极为丰富。他在战后的危难时刻出任首相,所推行的“教育兴国”,“拒绝重整军备,全力投入经济建设”等政策对日本的重新崛起具有深远的影响。吉田茂以坚毅而充满智慧的表现,就任首相任期长达7年之久,是日本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巨人之一。
自己网络好了 用一个我国的政治术语来说 吉田茂主义
就是修生养息政策

㈥ 为什么说吉田茂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与中华民族为敌

吉田茂当上了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由于和麦克阿瑟合作“重建日本”而倍受美国人喜爱,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还专门开出一章描写吉田茂和麦克阿瑟的合作。吉田茂还是战后第一个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为后来者开了一个恶劣的先河。这个吉田茂甚至还是“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创始人。可以说,吉田茂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与中华民族为敌。

㈦ 吉田茂的显赫身世

1878年9月22日,吉田茂生于东京都涩谷区神山町,生父名竹内纲。吉田茂出生九天就过继给横滨富商吉田健三郎当养子,取名吉田茂。吉田健三郎青年时曾游学欧美,后在横滨英国怡和洋行任职。养母名士子,出身于书香世家,有较高的汉学修养。吉田茂四岁上学,十一岁入耕余义塾就读,主要学习汉学,中国及西欧诸国历史,同时学了一些自然科学知识。1889年养父健三郎去世,给吉田留下了50万日元的巨额财产。1899年10月,吉田进入培养皇室与贵族子弟的学习院学习。1904年9月,学习院停办大学科。吉田转入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并于1906年从政治系毕业,时年28岁。 大学毕业后,吉田茂参加外交官及领事官考试合格,被任命为日本驻奉天(沈阳)总领事的见习领事官。
1908年,吉田茂与日本政界巨头牧野伸显的长女雪子结婚。牧野是日本“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的次子,历任外务大臣,内大臣、枢密顾问官等要职,是天皇的重臣,也是二战前日本政界“亲英美”派首领。牧野对吉田茂日后的政治倾向有决定性的影响。

㈧ (1876-1976年)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巨人,他为什么重经济轻军备

军事被条约限制,没多大发展空间,还不如发展经济,育军于民

㈨ 吉田茂的晚年生活

吉田茂下野后,仍担任过一段时期的众议院议员。1957年2月充当自民党顾问,皇学馆大学总长。1963年众议院选举前夕声明不参加竞选。尽力为两位得意门生池田勇人以及佐藤荣作奔走。池田勇人当上首相后患癌,他去劝池田让位给佐藤。
吉田茂自1956年起曾多次出国,访问了美国、联邦德国、英国和中国台湾省。与约翰·肯尼迪、康拉德·阿登纳、哈罗德·麦克米伦、蒋介石等人举行过会谈。吉田茂晚年的主要活动是从事著述。主要著作有:《十年回忆》、《世界的日本》、《激荡的百年史》等。
吉田在他写的书中说道:“日本人是富于冒险精神的国民,他们的眼界决不仅仅限于日本这个范围。”这表明:吉田茂作为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在执政期间虽然始终把密切日美关系作为政策基础,但并不是要永远作美国的附庸,甘当“二等国家”(麦克阿瑟语),而是要通过这一政策,使日本的垄断资本得到发展,最终取得世界大国的地位。吉田茂在任期间,在对华关系上一直坚持敌对立场,但他也明白中国必将重返国际社会,所以他在1954年出访欧洲时,也曾主张英法两国主动同中国进行经济交流。 1967年10月20日,吉田茂因心肌梗塞死去,终年89岁。获得战后首次国葬。他在战后的危难时刻出任首相,所推行的“教育兴国”,“拒绝重整军备,全力投入经济建设”等政策对日本的重新崛起具有深远的影响。

㈩ 吉田茂的暗杀事件

美国中情局的解密文件显示,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原日军参谋总部作战科科长服部卓四郎为首的数名原军方干部曾于1952年7月策划对当时亲美的日本首相吉田茂实施暗杀。他们想建立一个由鸠山一郎领导的右翼政府以重新武装日本,但是政变计划最后以流产告终。
中情局早在2005年已解密这些文件,但美国国家国家档案馆2008年1月才正式对外公开。文件显示,政变的主谋是战时首相东条英机的私人秘书,原日军参谋总部作战科科长服部卓四郎。当时此人已获得多达50万人的支持。
据落款日期为1952年10月31日的一份文件显示,与服部卓四郎关系甚密的原陆军参谋辻政信认为,获取美国的帮助是使日本重整军备的最佳途径,服部本人也支持此项提案。同时二人的意见也得到了右翼人物儿玉誉士夫的支持,此二人对依靠美军的保护而无意重整军备的首相吉田心怀强烈不满。
服部卓四郎的政变集团曾为当时美国占领当局的“G-2”情报机构工作。在当时的美国占领军当局中,这是一个反对共产主义的情报机构。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和美国情报机构不仅联手对日本共产党进行监视,而且向苏联和朝鲜派遣间谍,他们甚至还招募日籍人士阻挠中国大陆解放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