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简除烦苛
扩展阅读
股票看量温暖看 2025-08-25 12:33:46
中信证券股票精选集 2025-08-25 12:12:34
买小米的股票怎样 2025-08-25 11:47:35

简除烦苛

发布时间: 2022-03-04 01:42:11

❶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是什么意思

释义:(刘宠)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

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简除烦苛,禁察非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

●注释:出自《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原文为“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意为“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
为”。“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是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

原文中的“宠”即刘宠。资料显示,刘宠是东汉大臣,因通晓经学被举荐为孝廉,出任东平陵县令,有仁惠之政。在会稽郡时,简除烦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为,政绩卓著。

●报告原文:(2016年)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表示,“简除烦苛,禁察非法”这句话与当前简政放权的理念相通,就是政府要放松管制,让企业办事,老百姓干事不再有那么多的麻烦。

❸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表明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

“休养生息”的政策。

主要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因为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才有了“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政策是西汉初年的国策,这个政策是由刘邦及其群臣所一起制定的。汉高祖之后的几代皇帝,特别是文、景两代,都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即使汉武帝时期,后期因为长期对匈奴作战的原因,全国户数锐减,所以在武帝末年以及随后的昭帝、宣帝年间也都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而且这一政策几乎成了往后历朝历代初定天下时候所采取的国策。可见休养生息政策到了后来已经成为了一个纯粹的经济政策、是国家调整社会经济的一个手段之一。所谓“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那么汉初统治者及其后的继承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

(1)汉初统治者亲身经历了秦朝灭亡的过程,吸取秦王朝教训是其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之一。刘邦本人经历过农民战争,他本身是通过农民起义当上皇帝的,亲身感受到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体会到秦王朝的灭亡是在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过重所致。秦王朝赋税重,占农民收成的2/3;农民还要负担沉重的徭役和兵役,史书记载,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总人数达二三百万,光是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这两项工程,就征发了70多万人;秦朝的刑法十分严酷,光是死刑就有砍头、腰斩、活埋、车裂等多种,还有斩脚、割鼻等摧残人体的肉刑法,连坐、株连、“夷三族”等。这样的情况,人民怎能不怨声载道、社会经济怎能不趋于崩溃、秦朝怎能不覆灭?所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听取意见,减轻刑罚,减少冤狱,吏治清明。

(2)社会经济凋敝也迫使其不能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原因。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平淮书》中写道: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銄,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场,……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这是司马迁笔下的西汉刚刚建立时的社会面貌,主要是社会经济状况,国内到处是一片荒凉残破的景象。物资匮乏,连皇帝也弄不到4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子,将相只能坐牛车;粮食、马匹的价格异常昂贵,1石米的价格高达1万钱,一匹马的价格则需要百两黄金。可以想象在广袤的国土上有多少人民流离失所,风餐露宿了。面对社会经济残破的局面,西汉王朝的统治怎样才能巩固,维持下去?是西汉统治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的两点原因,为了恢复社会经济,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巩固封建统治,汉初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那么措施有哪些?

2、措施

汉高祖刘邦时期:(1)劳力归农。让大量士兵复员,分给他们一定数量的田地,并免除一定期限的徭役;下令逃亡人口各归原籍,恢复他们原有的土地房屋;把由于饥饿而卖身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2)轻徭薄役,汉政府鉴于秦朝滥用民力导致的严重后果,因此比较珍惜民力,缩短了人民服役时间,规定全国男子从23岁开始服役,56岁免役,并且可以以钱代役。(3)薄敛赋税,规定田赋为十五税一(就是政府每年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占收获物1/15的田税)。(4)鼓励生育,汉政府为了提高全国户数,在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这项政策使得汉初人口得到极大的提高。

汉高祖之后的几代皇帝,特别是文、景两代(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39年),都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要内容:(1)重视农业生产。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的政策,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嘉奖努力耕田的人;文帝减轻了人头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措施。(2)提倡节俭。如文帝身体力行,带头提倡:取消建造价昂贵的露台;死前留遗嘱,主张自己的丧事从简。(3)减轻刑罚。文帝废除了亲属连坐法,用笞刑(用竹板子打)代替残损肢体的肉刑;景帝再减轻了笞刑。

通过和秦朝在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比较得出:秦朝实行暴政,导致人民民不聊生。在秦朝时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汉初皇帝薄赋劝农,田租在汉高祖时为十五税一,文帝时为三十税一;徭役方面减轻了很多,农民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刑法方面不象秦朝刑法十分严酷,动不动就惨遭杀害。……

那么汉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成效呢?

3、成效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在汉高祖时期,西汉的社会经济已经得到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到文景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回升,出现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为西汉达到鼎盛时期奠定了好的基础。汉武帝时期,西汉的社会面貌完全焕然一新了,在世界威名远播。司马迁的《史记.平淮书》反映了汉朝经过休养生息政策后,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的景象: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❹ 请翻译古文:樊重有远见(全文翻译)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译文】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❺ <<后汉书-循吏列传第六十六》译文

是吗?
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为臣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王的命令,刎颈而死。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他们。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诿(wěi,伟)于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细微隐情事理,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

❻ 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翻译

刘宠除去或简化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彻查并禁止部属的不法行为,郡中秩序井然,老百姓安居乐业。

❼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简;孝景尊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1、轻徭薄赋,休养生息。2、①西汉初,所面临的严峻局面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3、对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意义深远,开了“文景之治”的先河,从而使汉帝国走向了繁荣昌盛。4、问题没看懂。

❽ 简除烦疴,禁察非法是什么意思

《后汉书》典故“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意思是,要去掉不方便老百姓办事的条条框框;特别是,政府官员不要轻易去扰民。

❾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今逢弃去,故来奉送。

这句话出自《德育课本》初集卷七“二十四廉”中的《刘宠钱清》一篇:
刘宠别任。仅受一钱。出境之后。投于深渊。
【原文】
汉刘宠为会稽太守,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及内调,有五六老叟,赍百钱送之。且曰:“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今逢弃去,故来奉送。”宠选一大钱受之。出境。投之于河。后人因名其河为钱清。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即大化,盖以身作则也。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化亦深矣。有此德政,耆老送别,赍百钱以表微忱。宠勉选一钱,出境即投诸河,名其地为钱清,永矢弗谖已。
【译文】
汉朝时候,刘宠做会稽太守,除去地方上繁琐苛刻的事,禁止地方上非法的事。郡里地方上的人都被他大大地感化了。等到朝廷把他调进京城去的时候,有五六个老人,手里拿了一百个大钱去送给他。并且说:“自从太守您到我们这里做官以来,境里都没有盗贼了,所以狗在夜里不叫了,人民也没什么事情需要见官诉讼,所以百姓们也不看到郡里的差人了。现在您丢下我们离开了,所以我们特地来奉送您(一百个大钱来表示谢意)。”刘宠就在他们手里选取了一个大钱接受了。等到出境的时候。就把那个大钱丢到河里了。后人因此把这条河叫做钱清河。
除去地方上繁琐苛刻的事,禁止地方上非法的事,郡里地方上的人就都被他大大地感化,大概是因为太守刘宠以身作则啊。狗在夜里不叫,百姓们也不看到郡里的差人,百姓被感化也确实是够深的了。有这样的德政,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前来为他送行,并给他一百个大钱来表达一点谢意,也是很自然的。而刘宠只选取一个大钱,并且一出郡境就丢到河里,那地方因而被命名为钱清,表明郡里的人发誓永远不会忘记太守的德政。

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


小题1:(4分)B C
小题1:①百姓送他,(拥挤得)把道路也堵塞了,车辆无法前进,于是刘宠穿上便服
悄悄地离开。
②我的政绩哪能比得上你们这些老人家所说的(那样好)啊?
小题1:刘宠是一位廉洁奉公、生活朴素、为人厚道(谦逊可亲)、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