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年在泰坦尼克号上遇难的有哪些名人
1、斯特劳斯先生,将生存的机会给了男人,自己和老伴被海水淹没(在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中也曾提到过)。
2、有一名叫那瓦特列的法国商人,把孩子和妻子送上救生艇后遇难。
3、船长Edward J. Smith也算厉害吧,在当时他被誉为世界的最老练的船长之一,而且英国国王授予他运输勋章,被大家称呼为“安全上尉”。
4、John Jacob Astor IV,听说他是世界第一首富,曾经雇佣过一个军团参加美西战争,帮美国打仗,所以人们又称他“亚斯特上校”,这人的生存直接影响纽约的债券市场而举足轻重,最后他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几名妇女。
(1)泰坦尼克号遇难扩展阅读: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又译作铁达尼号,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下辖的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于1909年3月31日在爱尔兰贝尔法斯特港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动工建造,1911年5月31日下水,1912年4月2日完工试航。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的美誉 。然而讽刺的是,在她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便遭厄运——她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驶向美国纽约,船上时间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座水密舱进水。
2. 泰坦尼克号遇难之迷
泰坦尼克号(英文RMS Titanic),台湾和香港称为铁达尼号,是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一艘在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在当时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但却在1912年4月15日从南安普顿至纽约的处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派拉蒙电影公司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於1997年将「铁达尼号」的事件改编为电影,在全球各地上映,轰动全球。
建造过程
泰坦尼克号建造于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船体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运(White Star Line)公司在同一造船厂建造的奥林匹克级汽船的第2艘船。在当时是最大最有声望的载人游船。泰坦尼克号有260米长,28米宽,总重46329吨 (净重21831吨) , 动力3000匹马力, 航速23~24里。尽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间导致了更大的总吨数。她的船体还是和她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一模一样大。船上有899名船员,可以运载3300名乘客。因为她也运送邮件,所以也叫皇家邮汽船泰坦尼克号。同样硕大无比的4个烟囱中只有3个真正工作。剩下那个是个陪衬,唯一的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
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奢华。尽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尽全力提供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服务水平。对头等舱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机;作为一种革新,她给二等舱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机。经济舱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楼梯。她最著名的一个特点就是她豪华的楼梯了。詹姆士·卡梅伦在他的电影中忠实的再现了这个楼梯。
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成就的定点作品。16个水密(不进水的)舱防止她沉没。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一个2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处女航
铁达尼号于1912年4月10日从英国英格兰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顿出发,开往美国纽约。船长叫爱德华·史密斯,於日正午离开了南安普顿(Southampton)港, 预定渡过北大西洋, 直达美国纽约。当她即将启航时,另一艘定期航船纽约号因为水中移动的体积庞大,造成水流大量回填的吸引力几乎撞上了她的船体,导致了一小时的误点。启程后,铁达尼号先穿过英吉利海峡停泊在法国瑟堡,接纳了更多旅客,之后又停泊在了爱尔兰的昆士敦(Queenstown,皇后城),最终她载着1324乘客和892名甲板工作人员驶向纽约。铁达尼号将乘客分为三个等级。三等舱位在船身较下层也最便宜,这一类的乘客身分多为计画在大西洋对岸营造新生活的移民;二等舱与一般客房的装潢摆设,其实具备与当时其他一般船只的头等舱一样的等级,许多二等舱乘客原先是在其他船只上定位头等舱,却因为了铁达尼的航行,将煤炭能源转移给铁达尼号而作罢;一等舱是整艘船只最为昂贵奢华的部分,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几位名人就在这趟旅程上。较为有名的是当时的百万富翁(理论上是以英镑或是以美金计算)约翰 雅各布 和他的妻子,企业家Benjamin Guggenheim,梅西百货公司的老板Isador and Ida Staus, the 「不沉的」Molly Brown and others. 而白星邮轮的主管级人物 J. Bruce Ismay 以及总设计师汤玛士.安德鲁 Thomas Andrews 也在这艘船的头等舱旅行。
在4月14日晚上,她撞上了一座冰山。在与冰山碰撞的过程中,由於判断失误在高速航行下进行紧急转弯,结果变成转弯加上前进的同时,冰山在船底划下长长的一道裂缝,不但右舷水线下的铆丁因此一撞击松脱,六个水密舱进水。最后由於进水量太多,造成船身倾斜达到接近船身铅垂(垂直於水平面)的惊人状况,又因为倾斜使得水可以继续灌入。最后船身支撑不住重量,当时在水面上的一半船身便折断并且落下,随后伴随著1522人沉入海底。
在船的左舷,救生船只装载妇女和儿童。在右舷,则是妇女优先逃生之后允许男性登艇。所以,在右舷获救的人数比在左舷获救的多。
许多乘客虽然逃离了船身,但因为未能搭上救生船,而在沉船时一起被吸进海内,或者是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失温而死。
事故的后果和影响
和大众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确使用了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遇难信号SOS,但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大海上,国际无线电通讯会议第一次提议了SOS信号。1908年国际社会认可了这个提议并慢慢开始广泛使用,这已经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国的无线电操作员很少使用SOS信号,他们更喜欢老式的CQD遇难信号. 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首席官员约翰.乔治.菲利普一直在发送CQD遇难信号,直到下级无线电操作员哈罗德.布莱德建议他:发送SOS吧,这是新的呼叫信号,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来发送它了!然后菲利普在传统的CQD求救信号中夹杂sos信号。求救信号最终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亚号收到,因为她并没有24小时都监听无线电。
这场灾难震惊了国际社会。因为它向一些人证明了:人和人们的技术成就无法于自然的力量相比。
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铁达尼号上所使用的钢板含有许多化学杂质硫化锌,加上冰冷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钢板更加脆弱。
就是过了1个世纪后的今天,几个关于泰坦尼克号和它的沉没的荒诞说法仍然存在。一个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点的舵可以避免这场灾难。大点的舵的可能会拯救她,当时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说,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实上,按今天对轮船的规定看,泰坦尼克号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另一种说法是: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不够。实际上,她的救生船数量是符合英国的法律规定的,该项法律定的数量不是基于乘客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当时所有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当时救生船的目的那时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的;它们只是用来从一艘下沉的船上转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永久性的改变了这种救生策略。事实上,即使她有可以装下更多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不确保会有更多的人获救,因为在她下沉时,船员们没有时间来放下所有的救生船!还有一种说法是:机械组的船员坚持他们的岗位到了最后。1988年出版的一本书也提到这个让它永垂不朽了。事实是,机械舱在1:15AM就被淹没了。在下沉的最后时刻,机械师们和烧炉工人们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样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没有获救的任何希望。
另一方面,铁达尼号的沈船形式亦有很多说法。包括全船沈没;船身近第2及第3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各自以垂直沈没;船身近第3及第4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沈。直至1985年,当著名科学家巴拉德在纽芬兰东南约380英里海域找到铁达尼号残骸,分别是前2支烟囱的船头部分,以及第四支烟囱之后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证明了第3个理论.而这个理论在其后由詹姆斯·卡梅伦执导电影「铁达尼号」体验出来。当时大家都认为,由於第3支烟囱的船身部分已经被炸毁成碎片,永远找不到这一部分。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赞助的考古队伍,在船尾残骸后500米找到这船身部分,残骸约12米乘27米,船底的红色油漆还清楚可见。这个发现更推翻了过去20年的「双截论」。科学家相信铁达尼号,是折开3截后沈没.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极大的影响了船的制造和无线电电报通讯。 1913年12月12日,英国伦敦因此召开了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大会制定的条约导致了国际冰山检测组织的形成和资金投入。改组织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下属部门,直到今天她还在检测和报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胁航船的冰山。条约也一致达成一个新规定:所有的载人船只应该有足够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在船上的人,并且适当的相关训练也应该进行。还有就是无线电通讯应该24小时开通,加上一个2级备用电源,这样就不会漏掉呼救的信号。条约也同意:从船上发送任何火箭必须被解释为一种求救信号。
2006年5月,最后一名见证事件的女性生还者逝世,终年99岁。目前尚有两名女生还者仍然存活,但她们在意外时还不到一岁,因此不会对事件有回忆。
3. 《泰坦尼克号》是怎么遇难的
撞到冰山导致沉没
当时,泰坦尼克号路线是从英国的南安普敦驶向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不幸与冰山相撞,船员曾发出“CQD MGY”及SOS救援求救信号。然而,距离泰坦尼克号最近的卡帕西亚号需要4个小时才能到达沉船地点。4月15日凌晨2时20分,泰坦尼克号断成两截,彻底沉入大西洋海底。彼时船上还有1500名绅士未能撤离,他们非常平静的迎接了自己的死亡。1985年,人们才重新发现坦泰尼克号的残骸。
4. 死于泰坦尼克号事件的有哪些名人
1、斯特劳斯先生,将生存的机会给了男人,自己和老伴被海水淹没(在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中也曾提到过)。
2、Edward John Smith,是一位英国海军官员和船长。他是指挥泰坦尼克号的船长,在泰坦尼克号于1912年沉没之时死于船上。英格兰利奇菲尔德的灯塔公园有一尊他的塑像。但据说在之后的几十年后在一个地方发现了史密斯船长看起来还像60岁的人,但这也只是传闻,没有获得证实。
3、斯特劳斯夫妇,6000多人出席了当年在曼哈顿“卡耐基音乐厅”举行的纪念斯特劳斯晚会。
(4)泰坦尼克号遇难扩展阅读
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间水密舱进水。次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处。
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逾1500人丧生,其中仅333具罹难者遗体被寻回。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其残骸直至1985年才被再度发现,目前受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保护。
由于灾难发生后场面及其混乱,加之文件管理不当、后世的种种说法又鱼龙混杂的因素,导致泰坦尼克号乘客与死难者的统计数据始终存疑。
目前普遍认为罹难者人数可能在1490-1635人之间,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数据是由英国贸易委员公布的:在灾难发生时,泰坦尼克号共搭载2224人,其中710人生还,1514人不幸罹难。
5. 泰坦尼克号遇难的真正原因
就在观众仍沉浸在新片《泰坦尼克号》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中时,来自美国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几位科学家却得出了让人不可思议的结论:遭遇冰山只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罪魁是,连接船体各部分的固定铆钉,竟然是用掺有矿渣的劣质金属制成的。
美国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冶金学专家蒂莫斯·福克称,在正常情况下,“泰坦尼克”即使撞上冰山也可以在海面至少漂浮12小时;如果损伤状况并不严重,它甚至还可以勉强驶回港口。但是,科学家们在利用显微镜和图像分析仪对巨轮残骸进行的研究中却发现,制造铆钉使用的钢铁质地极其不纯,其中的矿渣含量竟然超过了标准钢材的2倍。根据冶金学理论,这种过量的不纯物质使得铆钉在剧烈的撞击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断裂。福克说,哪怕当时“泰坦尼克”6个水密舱中的一个没有因为碰撞而进水,就还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救援船只到来;如果其中的两个船舱得以保全,“泰坦尼克”号起码可以勉强驶回港口。但是6个水密舱全都不可思议地漏了,最终导致该船在2小时之内迅速下沉。
事实上,早在1996年初,法国几名潜水员就已发现,沉于北大西洋水下4000米、埋在18米深淤泥中的“泰坦尼克”号残骸,并非如世人想象的那样几乎一分为二,“泰坦尼克”号上只残留着6个大小相差无几的裂缝,而且裂缝都在位于船舱接口处本应由铆钉固定的位置。也许正是这几名潜水员的发现,最终将科学家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本来并不起眼的铆钉身上。另外,有关“泰坦尼克”号沉船的这一新结论,也与当时海难的目击者、一位侥幸生还的船员事后的描述基本吻合,这位船员称他亲眼看到海水从各个船舱之间的连接位置喷涌而入。
不过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无法调查究竟是谁在造船当中偷工减料,埋下了灾难的祸根。除了这一人为错误以外,福克还强调,“泰坦尼克”号遇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另一原因,是没有配备足够的救生小船,使得人们无法迅速逃生。
6. 泰坦尼克号遇难记的问题答案
8.北大西洋上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载着1000多人沉入了大海。
10.(1)、泰坦尼克号的防水舱没起作用,表达了作者的讽刺。
(2)、泰坦尼克号的安全工作没有做到位,表达了作者的讽刺和对死者的惋惜。
11.阿斯特上校、船长、船上大多数工作人员(包括乐队)和他们的妻子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7. 泰坦尼克号遇难的六大要素
泰坦尼克号本应全部使用钢铁铆钉,但船头部分巨大的铆钉机过不去,因此船头部分的铆钉是手工安装的。为了便于手工安装,船头使用了没有钢铁铆钉结实的锻铁铆钉。撞上冰山使这里受损最严重。
沉 没 之 谜
泰坦尼克号真的是与冰山相撞而沉入大海的吗?几十年来,有关泰坦尼克号遇难的真正原因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和研究的焦点。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世纪之谜。要知道,泰坦尼克号当时堪称“世界上最大的不沉之船”。
被功率强大的激光束击穿
1985年,海洋勘察人员在大西洋底终于发现了已沉睡73年的泰坦尼克号。他们在对其残骸进行勘察时,在其右舷的前下部发现一个直径恰好是90厘米的大圆洞,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大圆洞边缘十分光滑规整,好像是被一种圆规状切割工具加工后形成的。美国皇家海军舰艇专家塞兹湟尔会同国际专家组对泰坦尼克号船体右舷前下方的神秘圆洞进行水下拍照和测量等综合研究后,确认泰坦尼克号是被一种功率强大的激光束击穿后,底舱进水而遇难,理应在船体的球鼻首处(泰坦尼克没有球鼻艏)或其周围部位留下不规则形洞痕,或船体钢板出现不规则的开裂现象,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但是这一说法不成立,90厘米的圆洞根本不能对TITANIC构成任何威胁,众所周之TITANIC有16个隔水舱,任意4个进水都不会沉没,90厘米甚至只要一把雨伞就能补全的洞口是不可能使船沉没的
船员发现大海有“鬼火”
美国《旧金山纪实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绝密档案中说:“据幸存的泰坦尼克号船员证实,海难发生时,他们站在泰坦尼克号的甲板上观察,发现大海中有一些奇怪的‘鬼火’神出鬼没地运动着,这些扑朔迷离的‘鬼火’像是从一艘来历不明的‘幽灵船’上跑出来的。”
被历史学家们指责为见死不救的“加利福尼亚者”号船长洛尔德当时所指挥的船就在附近海域。他到死也坚持认为,当时从船上能清楚地看到另一艘来历不明船只的“鬼火”。这一神秘的幽灵船当时正处在泰坦尼克号与加利福尼亚者号之间的水域。
6幅照片中发现8个发光体
科学家们按照泰坦尼克号残骸考察计划,在对船体拍摄的6幅水下照片中,发现8个来历不明的神奇发光体。最初,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某种深水鱼群,不过,当研究人员借助电脑再次对这些水下照片进行更详细分析后发现,确实有一些来历不明的人造发光体围绕着“泰坦尼克”号游弋。海洋学家确认海洋中再也找不到跟这些神奇发光体类似的东西了,它们很像在空中飞行的那些UFO,但又有区别,不是那种典型的飞碟,而是类似世界各地的许多目击者见过的那种能量凝聚体。
科学家由此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泰坦尼克号是意外遭到不明潜水飞行物射出的激光束的攻击而进水翻沉的。当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幽灵船”便飞离这里,或潜入大海深处。美国著名飞碟专家克罗温博士确认,唯独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海中不明潜水飞行物似乎来自地球外,我们地球上从未有过这类怪物。
木乃伊之谜
据说,在鬼火之谜之后,传出的木乃伊之谜更为贴切,在泰坦尼克号的船上,存放着一个很古老的木乃伊,这个木乃伊在未放在船上之时就已经很神秘了,只要与这个木乃伊有关系的人类不是生了一场大病,就是死亡,科学家们也没能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不久,一个神秘人物花了很高的价钱将它买下,准备通过泰坦尼克号来运送,由于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木乃伊也神秘的消失了,任人们怎么打捞,也未能发现木乃伊的存在,这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了。(其实这具古尸是具女尸,之前好像在一座金字塔内发现。之后与她接触过的研究人员们都离奇地死亡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之谜可能与这具古尸有连系。)
月亮惹的祸
据后来幸存的船员的乘客回忆,铁达尼号(即泰坦尼克号)出事的那晚,“夜空中并没有月亮,而只有群星闪烁”,月亮的“诡异”使瞭望台上的船员不能及时地发现冰山导致惨剧的发生。1912年的1月4号月亮、太阳。地球形成了一条直线,而月亮和地球的距离几乎达到1400年中最近的距离!巨大的潮汐将无数的冰上从格林兰岛“掰”了下来——直到3个月10天后与泰坦尼克号相撞。
8. 泰坦尼克号遇难记
英国历史学家蒂姆·马尔丁发现,海难发生的当天晚上,事发海域的大气状况容易形成超级折射,光线发生异常的弯曲,从而形成了海市蜃楼。当时同在附近海域的几艘轮船,对此都有记录。马尔丁表示,海市蜃楼使泰坦 尼克号瞭望台上的人没能及时发现冰山,也让在附近海域的货轮加利福尼亚号无法识别出泰坦尼克号,因而未能施救。
海市蜃楼让船员产生了“幻觉”,看到了一个“假海平面”,它看起来比实际的海平面要高。而真假海平面之间的区域看起来像烟雾。在没有月色的夜晚,冰山“隐藏”在真假地平线之间的迷雾里。在距离冰山仅有一英里之时,泰坦尼克号上的船员拉响了警报,但为时已晚。
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前,曾一度进入加利福尼亚号的 视线。但海市蜃楼让后者的船员产生了错觉,看到的船只距离很近、体积很小,实在不像巨轮泰坦尼克号。
撞上冰山后,泰坦尼克号向空中约183米的高处发射了遇难信号弹,但在加利福尼亚号看来,信号弹燃放的位置相对船只而言显得太低了,他们不确定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便忽略了那些信号。
(8)泰坦尼克号遇难扩展阅读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物理学家唐·奥尔森和鲁塞尔·多谢尔在最新一期《天空和望远镜》上披露,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是由一系列“巧合”造成的,而导致其沉没的“罪魁祸首”,可能是天上的月亮。
1912年1月4日,地球和太阳、月球形成了一条直线,月球距地球的“近地点”距离是1400年中最近的时候,只有35.6375万公里。这对海洋潮汐形成了强大的影响,比平时至少增强了74%。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导致海洋潮汐异常升高。
强大的海洋潮汐导致巨大的冰山从格陵兰岛冰川裂开坠海,漂向北大西洋,并最终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末日。奥尔森说,泰坦尼克号船长当时一定没有料到,航道上会有那么多、那么大的冰山,更不会想到三个月前的天文现象会同自己有多大的关系。
9. 泰坦尼克号遇难答案
10(1)说明防水舱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享有盛誉”嘲讽了防水舱虚有其名
(2)泰坦尼克号的安全工作没有做到位,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惋惜和遗憾
11 因为这些描写高度赞美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
10. 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情况是什么
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号上所使用的钢板含有许多化学杂质硫化锌,加上长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钢板更加脆弱。
另一方面,泰坦尼克号撞击示意图和大众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形式亦有很多说法。包括全船沉没;船身近第2及第3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各自以垂直沉没;船身近第3及第4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沉。直至1985年9月1日,当著名科学家巴拉德在纽芬兰东南约380英里海域找到泰坦尼克号残骸,分别是前2支烟囱的船头部分,以及第四支烟囱之后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证明了第3个理论。而这个理论在其后由詹姆斯·卡梅伦执导电影“泰坦尼克”体验出来。当时大家都认为,由于第3支烟囱的船身部分已经被炸毁成碎片,永远找不到这一部分。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赞助的考古队伍,在船尾残骸后500米找到这船身部分,残骸约12米乘27米,船底的红色油漆还清楚可见。这个发现更推翻了过去20年的“双截论”。科学家相信泰坦尼克号,是折开3截后沉没。
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确使用了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遇难信号SOS,但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国际无线电通讯会议第一次提议了SOS信号。1908年国际社会认可了这个提议并慢慢开始广泛使用,这已经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国的无线电操作员很少使用SOS信号,他们更喜欢老式的CQD遇难信号。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首席官员约翰.乔治.菲利普一直在发送CQD遇难信号,直到下级无线电操作员哈罗德.布莱德建议他:发送SOS吧,这是新的呼叫信号,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来发送它了!然后菲利普在传统的CQD求救信号中夹杂SOS信号。求救信号最终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亚号收到,因为她并没有24小时都监听无线电。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极大地影响了船的制造和无线电电报通讯。 1913年12月12日,英国伦敦因此召开了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大会制定的条约导致了国际冰山检测组织的形成和资金投入。该组织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下属部门,直到今天她还在检测和报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胁航船的冰山。条约也一致达成一个新规定:所有的载人船只应该有足够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在船上的人,并且适当的相关训练也应该进行。还有就是无线电通讯应该24小时开通,加上一个2级备用电源,这样就不会漏掉呼救的信号。条约也同意:从船上发送任何火箭必须被解释为一种求救信号。
就是过了1个世纪后的今天,几个关于泰坦尼克号和它的沉没的荒诞说法仍然存在。一个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点的舵可以避免这场灾难。大点的舵的可能会拯救她,当时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说,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实上,按今天对轮船的规定看,泰坦尼克号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另一种说法是: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不够。实际上,她的救生船数量是符合英国的法律规定的,该项法律定的数量不是基于乘客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当时所有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当时救生船的目的那时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的;它们只是用来从一艘下沉的船上转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在那时,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载人数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还为这种“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额外配置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感到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