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应当
扩展阅读
后悔没买小米股票 2025-08-27 04:50:07
买股票显示此股票不存在 2025-08-27 04:43:55
股票基金期货理财 2025-08-27 04:34:45

应当

发布时间: 2022-03-05 16:30:15

⑴ 法律中的“应当”是什么意思

应当,必须。“应当”与“必须”的含义没有实质区别。法律在表述义务性规范时,一般用“应当”,不用“必须”。

示例:仲裁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当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应当”是和“可以”是法律上相对应的一个词语;对于“应当”的理解就等同于“必须”,而“可以”可以理解为可为或可不为。换而言之,就是说“应当”就是强制性规范,“可以”就是选择性或者授权性规范。

(1)应当扩展阅读

法律语言规范示例

和,以及,或者

“和”连接的并列句子成分,其前后成分无主次之分,互换位置后在语法意义上不会发生意思变化,但是在法律表述中应当根据句子成分的重要性、逻辑关系或者用语习惯排序。

示例1: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示例2:较大的车站、机场、港口、高等院校和宾馆应当设置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

“以及”连接的并列句子成分,其前后成分有主次之分,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前后位置不宜互换。

示例1:开庭应当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当事人约定不公开的除外。

示例2: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

“或者”表示一种选择关系,一般只指其所连接的成分中的某一部分。

示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⑵ 应当的拼音是什么

应当拼音:
[yīng dāng]

⑶ 法律、法规条文中规定的“应当”二字该如何理解

应当是个要求性用词,与必须有一定差别。
法律分析
如十五日被告应当提交答辩状,而不是必须提交答辩状,你可以在开庭时提交,可以在开庭时进行答辩,法律不会规定,在十五日内你答辩,就取消你的答辩权或抗辩权。所以应当≠必须。法院起诉流程是: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相应的材料;3、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4、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5、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进行开庭审理。诉讼费用怎么承担:受理费由原告预交。被告提出反诉的,根据反诉金额或者价额计算案件受理费,由被告预交。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是否缓、减、免,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案件审结时,人民法院应将诉讼费用的详细清单和当事人应负担的数额,用书面通知本人。同时,在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中写明当事人各方应负担的诉讼费用。当事人凭交款收据和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⑷ 法律中“应当”和“必须”的区别

与汉字的意思一致,即有以下的区别:

一、解释的区别

应当有三种解释

1、应该。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君病根深,应当剖破腹。”《百喻经·斫树取果喻》:“心生愿乐,欲得果食,应当持戒,修诸功德。” 宋梅尧臣《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诗:“闻道求为县,应当学种花。”

《再生缘》第四五回:“接口便称言得是,至亲同往正应当。” 冰心《三年》:“你是个得胜者,应当有得胜者的同情与宽大!

2、谓应事得当。

《淮南子·原道训》:“故得道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

3、承当。

《元典章·户部十·不得打量汉军地土》:“其四顷田地,只养自家老小,犹不能赡,岂能应当如此重役。” 明 邵璨 《香囊记·起程》:“自古道远亲不如近邻。老娘忝为邻居,衣食稍为赢馀,日后倘有欠缺,都是老娘应当。

必须有俩种解释

1、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

2、加强命令语气。(‘必须’的否定是‘无须’、‘不须’或‘不必’。)

二、法律意义上的区别

应当用于法律条文用语时,带有必须的意思。但意思较浅。而必须意思强烈。

三、出处的区别

应当出自《水浒传》。

而必须三种含义的出处为

1、作一定需要,不可缺少意思时。

《东观汉记·冯衍传》:“将军所仗,必须良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春采者必须长梯高机,数人一树,还条复枝,务令净尽。”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芙蓉》:“然水芙蓉必须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不可数得。”

2、作定要。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聚》:“ 河 北鄙於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

唐杜甫《覃山人隐居》诗:“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西游记》第六回:“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

3、作必定。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时。

宋苏轼《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又本州须籴常平米二十馀万石,诸州亦各收买,似此争籴,必须踊贵。”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曾 曰:‘所至有捕盗者。从人单露,必须易败。’”

《水浒传》第十八回:“不知那六个是甚么人,必须也不是善良君子。”

⑸ “应当”的近义词是什么

  • “应当”的近义词

理当[ lǐ dāng ]:1.应当;理所当然。2.应该承当。

该当[ gāi dāng ]:1.应受,有资格得到或接受。2.应该——表示责任、义务。

应该[ yīng gāi ]: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

⑹ 应当是一种什么规定

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是4KG的 干粉的又分ABC,BC等型号你说的是灭火器上应当有解释最好说出型号来源是什么时刻临盆的 查看原帖>>

⑺ 法律中应当的意思 应当是必须的意思吗

是的
在法律上,应当包含必须的意思,法律规定应该为的事情,不为则违反法律。

⑻ 法律条文中的应当应该怎么理解

法律条文中的“应当”是和“可以”相对应的一个词语;对于“应当”的理解就等同于“必须”,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而“可以”可以理解为可为或可不为,是一种授权性的规定,可以进行选择。

“应当”属于强制性规范是指必须依照法律适用、不能以个人意志予以变更和排除适用的规范。主要分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形式。例如: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8)应当扩展阅读:

《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⑼ 什么应当的词语,

答案;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