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在是什么月相紧急!
上弦月.
月相的判断方法;
1.根据农历的日期判断-----初一是新月,初7\8是上弦月,
15是满月,22\23左右是下弦月.
2.根据月亮的明暗判断;全暗是新月,西半边暗东半边明是 上弦月,全明是满月,东半边明是下弦月.
3.根据月出时间判断:满月时日落月初,新月时日月同出同落,上弦月是正午月出,日落时月亮西下.
② 求今天月相!(阳历2007.08.25)
月相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农历初八左右):90度;
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残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为: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③ 今天得满月叫什么月相
没有这么一说的。满月时的月相叫做“望”。不过是一个月就有一次。
④ 今天的月相是什么啊
(新月或朔月)(娥眉月)(上弦月)(满月或望月)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光。随着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位置的变化,我们看到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 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过了新月,被照亮的部分逐渐转向地球,农历初三,四,五,我们可以看到一钩弯月,称为“娥眉月”;初七,八,九,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西),叫做“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或十六,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从此以后,月球明亮的部分逐日亏缺,到了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东),叫做“下弦月”;再过一星期,又回到“朔”。月相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不停变化着。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所经历的周期平均是29日12时44分2.9秒,称为一个“朔望月”。
采纳哦
⑤ 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一月中不同的月相变化,点击图片可以观看相应的大图。
新月(初一、朔)
渐满的峨眉月 渐满的峨眉月 渐满的峨眉月 渐满的峨眉月
渐满的峨眉月 上弦月(初七、八) 凸月 凸月 凸月
凸月 凸月 满月(十五、望) 残月 残月
残月 残月 残月 下弦月(二十二、三) 渐暗的峨眉月
渐暗的峨眉月 渐暗的峨眉月
再看一次:
1 新月
2 渐满蛾蝞月
3 上弦月
4 凸月
5 满月
6 残月
7 下弦月
8 渐暗蛾蝞月
月相知识最主要在于我们实际观察,下面的课件能给我们进行规律性总结。点击看月相变化。今日月相。
可按以下口诀记忆月相规律:“上上西西,下下东东”,即上半月时出现上弦月,月亮西半面亮,而且只出现在西面的天空;下半月时出现下弦月,月亮东半面亮,而且只出现在东面的天空。
月球圆缺(盈亏)的各种形状叫月相。农历每月的日期就是按照月相来安排的,所以月面明亮的部分的大小与位置,在夜晚出现的时间与方位,和农历日期有对应关系:
月相 月相特点 同太阳出没
时间比较
月出 月落 夜晚见月
情形
农历日期
新月 月面没有明亮部分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初一
上弦月 月面西边半圆明亮 后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仅见于
西半边天空
初七、初八
满月 月面全部明亮 此升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十五、十六
下弦月 月面东边半圆明亮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仅见于
东半边天空
二十二、二十三
月亮升起的时间随阴历日期的增大而推后:初一新月随太阳一起清晨从东方升起,初七、初八上弦月比太阳晚6小时中午升起,十五、十六的满月比太阳晚半天12小时黄昏升起,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比太阳晚18小时半夜升起,月末时月亮晚了太阳几乎一圈(24小时)。到初一时跟阴历日期一样,月亮的升起时间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月亮每天比太阳晚升起约48分钟)
月亮的形状也随阴历日期有周期性变化:初一新月明亮部分呈反写的字母“C”,只有西面一条细细的月牙,此后不断丰盈一直到十五前后的满月,其间初七、初八明亮部分大约刚好是西面的一半,月相成为满月之后,所谓“月满则亏”,开始从西面慢慢亏缺残蚀,大约到二十九时,明亮部分只剩下东面的一条细细月牙,呈字母“C”(记忆方法:“残”字 的拼音can的声母为“C”),其间二十二、二十三时明亮部分大约刚好是东面的一半。(这里所说的看到的月相呈反“C”、“C”,是指在当日月亮以北地区看到的月相,此时在南面向北看到的月亮,分别应是“C”、反“C”。)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日。比公转、自转周期长2.21天,是受到了地球公转的影响。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27.32日,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也是27.32日;运转的方向,与公转相同,都是自西向东,主要是因为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特别巨大缘故。因此我们地球上的人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半,即我们做说的正面,月亮的背面我们在地球上永远看不到。
我们常能听到的有关月相的名词还有朔月、新月、望月、满月、残月、晦、蛾眉月、凸月等,从月初到月末月相变化依次应该是:朔月→新月→月初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望(满)月→下凸月→下弦月→残月→月末蛾眉月→晦。
因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如图所示,在位置1,日月黄经差为0°,即称朔或新月,这时月球以黑暗面对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位置3时黄经差90°称上弦,半月形出现在上半夜的西边 夜空中;位置5时黄经差180°,即是望或称满月,一轮明月整夜可见;位置7为下弦,黄经差270°,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朔望盈亏的周期称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
月相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农历初八左右):90度;
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残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⑥ 今天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今天是农历二十七,月亮是月牙形状的。
月相变化规律
1.农历每月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相当于“黑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几乎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下同) 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1]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8.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蛾眉月,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即A点,月相变为新月(朔)。
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廿二、廿三))残月新月(初一)。月球由A点经B点C点D点E点F点G点H点,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⑦ 能解释今日之月相吗为什么十五的月亮缺一块。
摘要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呀,也有可能是因为最近的天气都不是很好,所以月亮不是特别好
⑧ 月相日期是什么时候
月相日期如下:
上弦月 :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也就是图中的位置3,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图中的位置5,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也就是图中的位置7,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
月相是天文学术语。
是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⑨ 今天的月像什么样
公历 2019年 10月 8日 星期二
月相:宵月
⑩ 今天的月相是什么形状
摘要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