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元人民币(纸币)的背面图案是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吗看着很象啊
是的。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观享誉中外。主要景点有“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九狮石”等。
岸上金桂婆娑,柳绿花明,与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的艺术特色。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采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见三潭印月在我国风景名胜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标志作用。
(1)一元纸币背面图案扩展阅读:
地理环境
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迎翠亭、花架亭、御碑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
据说三潭印月园地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积而成,周围环形堤埂筑于万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连以曲桥,东西系以柳堤。面积7公顷,俯视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著称。
洲上有“开网”、“亭亭”、“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以一管窥青天。
㈡ 新版一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是什么
人民币纸币中最新的一元券是1999年版1元券,背面主图是“杭州西湖”。但这个景色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把“三潭印月”和“断桥残雪”两个景点做了位置移动的处理。在真实的西湖,是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景色的。(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两个白塔)
如果指的是最新的硬币,则背面图案是菊花。
㈢ 新版一元纸币反面图案是什么
新版人民币也就是第五套人民币,其一元纸币反面图案是三潭印月
新版硬币背面是菊花
㈣ 人民币背面图案
人民币背面图案分别如下:
1、一百块钱是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雄伟的殿堂彰显着中国的气质。
(4)一元纸币背面图案扩展阅读:
人民币历史起源
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是第五套人民币;流通的纸币有:1、5角,1、5、10、20、50、100元;硬币有1角、5角和1元。
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陈列出来的五套人民币中,与后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人民币(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桥图案券外)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与汉字面额的排列均为自右向左,而1952年毛主席审阅票版时,提出人民币行名排列应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排列一律改为由左向右了。
㈤ 一元纸币背面的图案
杭州西湖 - 三潭印月
人民币上的图案并非完全写实,摄影师所在角度只能拍到两座石塔。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
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万历年间,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岛的四周绕滩筑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间,在堤岛之间,南北贯以曲桥,东西连以土堤,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特色。总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
小瀛洲上有开网亭、亭亭亭、九狮石、闲放台、迎翠轩、我心相印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是我国水上景园的典范,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品。
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为官,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㈥ 一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是什么地方
㈦ 面值十元,一元的人民币背面图是什么地方
1、第五套人民币1元背面人民币上的图案是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
2、第五套人民币10元背面主景为长江上三峡的图案,背面主色为蓝黑色。
长江流过四川宜宾之后,经重庆江津到湖北宜昌段被俗称为“川江”,是历史上巴蜀、黔(通过乌江在重庆涪陵注入长江)通往中国东部唯一的水上通道。川江下游江水穿越中国大陆第二阶梯巫山山脉,形成了长江上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大峡谷,因而该区域被合称为“三峡”。
(7)一元纸币背面图案扩展阅读
10元人民币防伪特征
1、固定花卉水印
位于票面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月季花水印。
2、胶印缩微文字
票面正面上方胶印图案中,多处印有胶印缩微文字,在放大镜下可看到“RMB10”字样。
3、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
正面中间偏左,有一条开窗安全线,开窗部分可以看到由缩微字符“¥10”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有磁性。(开窗安全线,指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裸露在纸面上的一种安全线。)
㈧ 新版一元钱纸币后面的图案是什么
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采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见三潭印月在我国风景名胜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标志作用。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 ,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主要景点“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九狮石”等。岸上金桂婆娑,柳绿花明,与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的艺术特色。
㈨ 一元人民币后面的图案是那里
一元的背景是杭州的西湖。
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是第五套人民币;流通的纸币有:1、5角,1、5、10、20、50、100元;硬币有1角、5角和1元。
(9)一元纸币背面图案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当日即发行了10元、20元、50元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均为华北银行第一印刷局在南峪村印刷的。
第一套人民币刚发行时还没有全国解放,因此第一套人民币中早期制版发行的品种仍用“中华民国XX年”的纪年方式,而后期制版发行的版本均只采用公元纪年。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民币
㈩ 第5套人民币1元钱背面的图案是什么
第5套人民币1元钱背面的图案是:三潭印月。不过并非写实,而是经过艺术处理后的西湖三潭印月,将保俶塔、断桥移花接木的放在了一起。
潭印月为中国杭州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中最大一个岛,面积6万平方米,又称为小瀛洲。岛南湖上有三座石塔,塔高2.5米,露出水面2米,由基座、圆形塔身、宝盖、六边小亭、葫芦顶组成。
塔身球形中空,周身开有五个小圆孔,孔边饰浮雕花纹。石塔最初为宋代苏轼所建的界塔,明代重建,演变为景观塔。晴夜塔中点燃的灯烛与月色映照,景色尤美,即“三潭塔分一月印,一波影中一圆晕”。
岸上金桂婆娑,柳绿花明,与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的艺术特色。
(10)一元纸币背面图案扩展阅读
历史:
三潭石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当时苏轼开浚西湖,“在湖中立塔以为标表,着令塔以内不许侵为菱荡”。苏轼所建三塔毁于元代。现存石塔为明天启元年(1621年)重建,即“池外造小石塔三座,谓之三潭”。一说明天启年间所建的塔在清朝初年毁废,现存三塔为清代康熙年间所制。
2005年,“西湖三潭石塔”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西湖十景”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