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看的一部武侠剧,里面有个人人物叫金小焕,他爹叫金不焕,还有一个人物的武器是七星玉尺!
傲啸江湖 中视的经典剧集 我也是小时候看的 可惜现在能记得剧情太少了 ^_^ 是金不换 金小换哈 他老爹是个吝啬鬼 还记得是是个庙祝什么的吧 还有司马纵横 女主就不怎么记得了 还像叫什么司徒飘飘什么的 太老了 网上怕是也没资源了 很多老片子非常好看 可惜都找不到资源。。。我一直在找张晨光演的 《双面佳人》 也没找到。。。
2. 玉对人体的作用
古以来,人们对对美丽的玉石,上至帝王将相,下及民间百姓,都非常珍视,认为玉石是阴阳二气的精纯,对人体健康有着神奇的作用。
“人养玉,玉养人”其实是民间的一个常识。玉石是一种蓄“气”最充沛的物质,千百年来,皇室贵族除了佩戴宝玉之外,还有服食玉屑珠粉之好,甚至死后,口中还都要含玉璧,或者穿着玉衣,藉以保护遗体。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玄真者,玉之别名也。服之令人身飞轻举,故曰:服玄真(玉石),其命不极。"又载:"玉屑是以玉石为屑。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能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宜共金银、麦门冬等同煎服,有益。"由此足见,玉石自古即以入药,它对于疗疾和保健具有极好的作用。
现代科学分析,许多玉石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铬、铁等,如果经常佩戴使用玉石饰品,能使这些有益的元素通过皮肤的浸润,进入人体,从而平衡阴阳气血的协调,促进身体健康。
从药物学来讲,长期佩戴宝玉石,可以保持人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不同的宝玉石有不同的作用。据矿物医学研究证明,有些宝玉石能产生高强度的光电效应,其衍射力能释放出足以影响人体生物电,调节新陈代谢的巨大能量。宝玉石特殊的光电效应能与人体发生谐振作用。有些宝玉石经过仔细切削打磨后具备聚焦蓄能的功能,白天吸光,夜晚放光。若光点对准某个穴位时,能刺激经络,疏通脏腑,便会产生更为奇特的疗效。嘴含玉石,借助唾液与溶菌能生津止渴,除胃热,平烦懑之气,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宝玉石对菌类还有抑制作用,故可治疗人体的面部斑痕及过敏等症。
现代医药科学认为,玉石还具有奇妙的矿物物理作用。如金刚石所以能"避恶驱毒气",是因为金刚石能吸收太阳光的短波波段,从而变成紫外光的理想"储存器",故对人体有消毒灭菌之功能;蓝宝石能缓解呼吸道系统的疾病;橄榄石能治气喘和高烧引起的干渴或眩晕;白玉能化瘀、止血;绿松石、青金石能解毒;黄玉、水晶石在进行精密加工的打磨过程中,会使这些效应聚焦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能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促使人体内部各种功能更加协调、精确地运转。水晶,在《山海经》中,曾被誉为水玉、水精、菩萨石等。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水晶"辛寒无毒",主治"惊悸心热、安心明目、去赤眼、提神、利便、补脏、降血压、温肺肾、熨热肿、摩翳障",还能治疗"肺痛吐脓、咳逆上气、悦颜色"等神奇功能。现代科学也表明:水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铁、镁、铜、锰、钛、锌、镍、钴等微量元素。水晶还有微弱的电磁场,可稳定人的情绪,增强应变能力。
白玉除了能祛病强身之外,还有美容养颜的奇效,被西方女士们称为"东方魔玉"。唐代著名歌女庞三娘,本已是面有皱纹的半老徐娘,但她善于化妆美容,所以宛如妙龄少女一般。传说在她美容武库中,就有一件非常厉害的秘密武器特种白玉石。在《御香缥缈录》中也有记载:慈禧太后有一套奇特的美容大法,就是每日用白玉尺在面部搓、擦、滚。白玉尺是用珍贵的特种白玉石制成的一根短短的圆柱形玉辊子。而清代嫔妃使用的太平车也是采用的这种玉石。古人认为,玉是由玉液凝结而成,它能够发气,可以吞吐。中国医学名典《本草纲目》记:特种玉石具有清热解毒、润肤生肌、活血通络,明目醒脑之功效。东洋四大经典之一的《礼记》,对玉在医学上的价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玉花容貌往往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而花和玉自古以来就是妇女美容化妆的原始材料。殷纣王时曾将北方燕地所产的一种红兰制成"燕支"辅以白净的天然矿物(特种玉石)作为粉和黛,这在《神农本草经》中可见其雏形。春秋战国时,美容化妆品已达20余种,可组成"化妆史册"中最早的一个较完整的系列,《刘渭子思遗方》收录之复方就包括现今层状链状天然硅酸盐(矿石)多种。(肘后急方)、(拾遗记)等古籍对白玉、琥珀、朱砂等矿物原料的美容作用已有明确记载。
那么,特种白玉石是怎样使绝世佳人的红颜永驻呢?近代高技术测试发现,特种白玉石具有特殊的光电效应,在磨擦、搓滚过程中,可以聚热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相当于电子计算机中的谐振器,它会使人体产生谐振,促进各部位、各器官更协调、更精确的运转,从而达到稳定情绪、平衡生理机能的作用。此外,根据生化分析得出,有些特种玉石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接触人的皮肤可以起到现代科学尚难全部弄清的治疗保健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白玉石还有镇静作用,颜面皮肤受脑神经支配,常处于紧张状态,以清凉的白玉石按摩,可镇静面部神经。民间则早有孕妇分娩时用双手握白玉以镇痛助产的习俗。
3. 关于玉上剑
八十四种古剑之一 。
八十四种古剑名
八服剑,衍剑,长剑,茂陵剑,神剑,骏剑,神龟剑,斩蛇剑,定秦剑,湛卢剑,纯色剑,胜邪剑,鱼肠剑,巨阕剑,夹剑,藕剑,云剑,古钢剑,勾践剑,轩辕剑,挑氏剑,画影剑,金光剑,录景剑,霄炼剑,夏禹剑,铙狱尚方剑,腾空剑,越王八剑,葱剑,莫邪剑,阙剑,越王八剑,勾剑,干将剑,龙渊剑,太阿剑,工布剑,孟德剑,乘胜万里状剑,工布剑,秀霸剑,龙利剑,椎成剑,汉文剑,更国剑,思召剑,中兴剑,金剑,飞星剑,流栗剑,华艇剑,玉上剑,大吴剑,对锋利剑,太康剑,蜀八剑,步光剑,流光剑,太常剑,沉水剑,镇山剑,青虹剑,皇带吴王剑,倚天剑,青萍剑,龙乐剑,五方单符剑,梁神十三剑,七得剑桥,永昌剑桥,鸳鸯剑,手精剑桥,跃虹剑,尾表剑,安定剑,符载剑,楚钢剑,乾隆剑,都尉剑,破山剑,秀成剑,西番剑,定国剑共八十四种.
中国古代名剑谱58柄
1.轩辕剑:黄帝所铸,首山之铜,天文古字,《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后,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一名画影。
2.腾空:颛顼所有,《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3.禹剑:夏禹所铸,腹上刻二十八宿,面纹日月星辰,背记山川,藏之会稽山。
4.启剑:夏王启铸,铜,三尺九寸,后藏之秦望山。
5.太康剑:夏王太康铸,铜,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6.夹剑:夏王孔甲铸,牛首山之铁,铭曰夹,四尺一寸,《书》云: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铭曰夹。
7.定光:殷太甲铸,文(通纹)曰定光,古文篆书,二尺,《书》云: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8.照胆:殷武丁铸,铭曰照胆,古文篆书,三尺,《书》云: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9.含光、承景、脊练:出于殷代。《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
10.镇岳尚方:周昭王铸,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五尺,《书》云: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11.昆吾剑:周穆王时西戎献,链钢,长欠有咫,用之切玉如泥。
12.骏:周简王铸,铭曰骏,大篆书,三尺,《书》云: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铸一铭曰骏。
13.干将、莫邪:吴人干将莫邪所造,铁,《吴越春秋》载:吴王阖庐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14.越五剑:欧冶子造,铜锡,《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争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另一说是湛卢、纯钧、巨阙、豪曹、鱼肠五剑。
15.越八剑:越王使工人所铸,采金,《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
16.龙渊:楚命欧冶、干将所造,铁英,《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17.太阿、工布:铁剑,一说有三剑,另一剑名已佚。秦昭王铸,铭曰诫,大篆书,三尺,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18.定秦:秦始皇铸,采北祗铜,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三尺六寸,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19.神剑:汉太公所得,《性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20.赤霄:汉高祖所得,铁,铭曰赤霄,大篆书,三尺,高祖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21.神龟:汉文帝铸,三尺六寸,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22.八服:汉武帝铸,铭曰八服,小篆书,三尺六寸,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23.茂陵剑:汉昭帝所得,上铭:直千金,寿万岁。昭帝时,有茂陵人献此宝剑,故名。
24.毛、贵:汉宣帝铸。二剑铭皆小篆书,三尺,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这是宣帝即位前术士恭维他的话)。
25.衍:汉平帝所得,上有帝名,大篆书,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26.乘胜万里伏:王莽铸,铭曰:乘胜万里伏。小篆书,三尺六寸,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27.更国:更始刘圣公(即刘秀)铸,铭曰更国,小篆书。 28.秀霸:汉光武所得,铭曰秀霸,小篆书,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29.玉具剑:光武以赐冯异。七尺,《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30.龙彩:汉明帝铸,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31.金剑:汉章帝铸,金质,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32.安汉:汉顺帝铸,铭曰安汉,小篆书,三尺四寸,永建元年铸。
33.中兴:汉灵帝铸,文曰中兴,小篆书,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后一剑无故自失。
34.孟德:曹操所得,上有金字,铭曰孟德,三尺六寸,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35.思召:袁绍所得,上铭曰思召,《古今注》: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解思召为绍字。
36.蜀八剑:蜀昭烈帝铸,采金牛山铁,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37.镇山剑:蜀后帝禅造,一丈二尺,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故名。
38.倚天、青虹:魏武帝铸二剑,其利断铁如泥,一自佩,一赐夏侯恩(名青虹)
39.魏三剑:魏太子丕造,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40.文士剑:杨修献魏文帝。《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杨修剑也。
41.吴六剑:吴大帝(即孙权)所有。《古今注》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2.大吴:吴大帝孙权铸,采武昌铜铁,文曰大吴。小篆书。各三尺九寸。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43.流光:吴王孙高铸,文曰流光,小篆书,建兴二年铸。
44.皇帝吴王:吴主孙皓铸,文曰皇帝吴王,小篆书,建衡元年铸。
45.步光:晋怀帝铸,铭曰步光,小篆书,五尺,永嘉元年铸。
46.五方单符:晋穆帝铸,铭曰五方单符,隶书,以永和五年於房山造剑。
47.五口神剑:晋孝帝铸五剑,铭曰神剑,隶书,以太元元年埋此於华山顶。
48.定国:宋武帝铸,铭曰定国,小篆书,永初元年铸此剑,后入于梁。
49.永昌:宋废帝昱造,铭曰永昌,篆书,元徽二年造於蒋山之巅。
50.梁神剑:陶弘景造,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小篆书,长短各依剑术法。梁武帝以中庚,命弘景造神剑十三口。
51.镇山:北魏道武帝造,隶书,登国元年帝於嵩阿铸此二剑。
52.沉水龙雀:夏赫连氐造,铭曰大夏龙雀,《魏志》:赫连百链为剑,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
53.太常:北魏明元帝造,铭背曰太常。 54.四尺千金剑:唐晋公王铎所有。《剑侠传》唐晋公有千金剑,以获李龟寿。
55.火精剑:唐德宗所有,《杜阳杂编》载:夜见数尺光明,斫铁即碎。 56.酉蕃宝剑:宋时物,《宋监》载:右相都督张浚请御前降西蕃宝剑,给赐有功将士,以为激劝。
57.古铜剑二:宋苏轼所得,《东坡集》载:郭祥正遗(赠送之意)古铜剑,东坡谢以诗云:”一双铜剑秋水光”。原诗为:【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二】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58.楚铜剑:宋郑文所得,《方舆志》载:宋奉官郑文尝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冶铸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59.安定剑:明初安定王所贡。《咸宾集》载: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贡异剑,赐以织金文绮,命其酋长立为四部,岁入贡为常。
4. 最大礼花弹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礼花弹是由日本制造的四尺玉,直径1200mm,重450公斤,尺寸为48寸!
5. 这种四尺毛边纸(玉扣纸)哪里有
您的问题,这种四尺毛边纸(玉扣纸),我们这里的文化市场就有批发的!
6. 最大的烟花“四尺玉”多少钱一颗
纸筒10元一公斤,
火-药10元一公斤,
人工10元一公斤,
7. 红星宣纸特皮四尺单宣和特皮四尺生玉版有什么区别,哪一个的价位较高,收藏价值较高,各适合画什么画
红星宣纸特皮四尺单宣适合裱画,写字.特皮四尺生玉版适合画画,写意,山水均可.论价值当然是后者.
8. 国内烟花几尺玉可以买
四尺玉烟花。
4尺玉是2014年10月12日,日本埼玉县鸿巢市商工会青年部11日晚在该市荒川河岸举行的第13届鸿巢花火大会上燃放了一枚巨型烟花。
基本内容:
2014年10月12日,日本埼玉县鸿巢市商工会青年部11日晚在该市荒川河岸举行的第13届鸿巢花火大会上燃放了一枚名为“4尺玉”的巨型烟花,这枚烟花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花。
据报道,在11日晚间的烟花大会上,约1.5万发烟花将夜空装点得五光十色。直径约105厘米、重约460公斤的“4尺玉”烟花最后登场。
在应邀参加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的注视下,“4尺玉”上升到约530米的高度,绽放成直径约750米的大朵烟花,被认证为世界上成功燃放的最重的烟花。
9. 四尺玉烟花中国有吗
暂时没有,目前只有日本才有
10. 石韫玉石韫玉 四尺七言对联
石韫玉(清乾隆五十五年状元)
四尺七言对联
纸本 立轴
款识:润庵大兄属。石韫玉。
钤印:古香林、石韫玉印、执如之章
鉴藏印:长乐阁所藏明清状元书画、平生癖好、曾藏汪大铁秘箧、芝癸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