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朗诵词有哪些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经典朗诵词
作者:魏魏 徐怀忠 郭小川 贺敬之 乔羽
第一场:东方的曙光
男:在毛泽东时代,祖国的人民多么幸福,祖国的江山多么壮丽。可是,我们怎能忘记过去的苦难,怎能忘记毛主席带领我们跨过的万水千山!黑暗的旧中国,天是黑沉沉的天,地是黑沉沉的地。灾难深重的人民啊,你身上带着沉重的锁链,头上压着三座大山。你一次又一次的呼喊,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可是啊,路漫漫,夜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
女:黑夜总有尽头,曙光就在前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五四"运动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传播了共产主义思想。一九二一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真理的光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出现了国共合作的新局面,响起了北伐大进军的号角。
第二场:星火燎原
女:工农兵奋勇前进,大革命汹涌澎湃。
男:突然间,天空出现了乌云,大地卷起了狂风--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大屠杀开始了。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使党和人民在遭到敌人突然袭击的时候,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大革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鲜血染红了黄浦滩头,珠江两岸,湘江堤畔,直到大河上下,长城内外。
女:但是人民是杀不绝的,革命是扑不灭的,共产党人是吓不倒的。"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男:--听,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了第一声春雷。看,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点亮了最亮的火炬,建立起第一支人民军队,创造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起义的风暴,震动了长江南北。
女:凯歌动地,红旗漫天,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的两支革命武装,会师在井岗山。
女:建立工农政权,深入土地革命,扩大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红色根据地,用乡村包围城市,光辉的毛泽东思想,指导着伟大的革命实践!
第三场:万水千山
男:革命正在胜利前进,红色根据地正在蓬勃发展。机会主义者却把革命的航船引入了岐路,人民的事业又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女:在这最危急的时刻,遵义会议真如红日东升,把重重的迷雾驱散。毛泽东--我们伟大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渡过了激流险滩,胜利向前!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的革命种子,将到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第四场:抗日的烽火
工农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师在西北,胜利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高举民族大旗,争取千百万民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蒋介石反动派却不顾民族危亡,枪口对内,一心反共,对日本帝国主义卑躬屈膝,把大好河山拱手相送。多少人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群众的怒火在燃烧。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动了"一二九"爱国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全国人民都仰望着你呀,革命圣地--延安。你象灯塔一样,吸引着千百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你是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心,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领导着全国人民战斗到胜利的一天。
第五场:埋葬蒋家王朝
抗战八年,蒋介石躲在峨眉山,日本侵略者刚刚投降,这个卖国贼就发动了全面内战。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纷纷起来,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监牢的铁门挡不住反抗的怒涛,警察的水龙浇不灭斗争的火焰。蒋介石张牙舞爪,仗着几百万军队,仗着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妄想把解放区一口吞掉。不!历史的车轮不能倒转!这是黑暗与光明的决战,这是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英明的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战斗的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
亲爱的同志啊,你可曾记得,在那战火纷飞的黎明,在那风雪弥漫的夜晚,我们是怎样的向往啊,向往着胜利的一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看哪,人人挂着喜悦的眼泪,个个兴高采烈,流水发出欢笑,山岗也显得年轻,他们在倾听,倾听着毛主席震撼世界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所有歌曲演唱者和领舞演员的演员表
《东方红》参演人数数以万计,无法列出所有演员,出演单位如下:
《东方红》由三十多首革命歌曲和二十多个舞蹈组成,其中包括五个大合唱、七个表演唱,还穿插了十八段朗诵。许多诗人、作曲家和舞蹈家参加了创作;七十多个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舞台美术人员以及工人、学生、少先队员等业余演员们共三千多人参加了演出。
1965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版将最初的舞台版后两场精简,实为六场。最后一场《中国人民站起来》,重现开国大典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结尾,全场观众起立共同高唱《国际歌》。
(2)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扩展阅读:
舞蹈史诗《东方红》主要内容: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共分八场。各场的题名是:《东方的曙光》、《星光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祖国在前进》、《世界在前进》。
演出在壮丽的《东方红》序曲和合唱声中揭幕。几十名女演员迎着沧海中升起的一轮红日,组成一个个葵花的队形欣然起舞,呈现出“葵花向阳,人心向党”的生动情景。
整个大歌舞的演出,是一部中国革命的颂歌,毛泽东思想的颂歌。从第一场《东方的曙光》中升起红旗开始,每一场都鲜明地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的历史作用。
3.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面诗朗诵者是谁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面诗朗诵者是:
林中华(男)和 白慧文(女)
4. 新中国的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分别是什么
新中国的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分别是《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
196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在周恩来倡导下创作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一部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
1984年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光辉的历史进程。
2009年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艺术地再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169年的历史画卷。
(4)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扩展阅读:
《复兴之路》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后,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它以时间为线索、重大历史事件为载体,分为《山河祭》、《热血足迹》、《创业》、《大潮曲》、《中华颂》五大板块,通过丰富的舞蹈音乐语汇,艺术而集中地展现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169年极其光荣伟大的复兴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音乐舞蹈史诗
5. 那里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下载
请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全集 (1964年):
http://www.56.com/u15/v_NDkwMTg1NTY.html
6. 大型历史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讲述中国的哪段历史啊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同志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事件:1.秋收起义
2.遵义会议
3.强渡大渡河
4.过雪山草地(2.3.4.都是红军长征}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6.卢沟桥事件
7.抗日战争
8.解放战争
9.解放南京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歌舞剧东方红一共多长时间,还有有关
5月25日 19:31 http://wstatic.xunlei.com/index2.htm?search=东方红
8. 舞蹈史诗《东方红》包括哪些章节
目录:
序曲 东方红
第一场 东方的曙光
第二场 星火燎原
第三场 万水千山
第四场 抗日的烽火
第五场 埋葬蒋家的王朝
第六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
1964年,为庆祝国庆15周年,在中央有关领导的直接支持下,由北京、上海的地方和部队系统70多个文艺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北京各业余合唱团成员共3500人集体创作编演了一场规模空前庞大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是一部以歌唱、舞蹈和戏剧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全面反映中国近百年民主革命斗争历史的气势恢宏的大型歌舞音乐。《东方红》的演出,开创了一种大型歌舞表演的新形式。
史诗《东方红》由序曲《葵花向太阳》以及《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烽火》、《埋葬蒋家王朝》、《祖国人民站起来》、《祖国在前进》、《世界在前进》八场构成。为了再现历史的真实性,在这部大型歌舞音乐中引用了许多历史上曾有过广泛影响的革命历史歌曲。作曲家们对这些深得人民喜爱的民歌和革命歌曲进行艺术加工,配上极其造型特点的大型歌舞场面,加上著名歌唱家和舞蹈演员的精湛表演,整个演出气氛感人。
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哼上一首《东方红》中的歌曲,大街小巷时常传出人们熟悉的歌声。
首演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走上舞台,祝贺演出成功。次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P《东方红》被摄制成彩色宽银幕舞台艺术片。
9. 哪一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次公演
1964年。
《东方红》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音乐舞蹈史诗,该演出于1964年10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于1965年10月摄制成彩色宽银幕影片,在全中国各地放映 。
通过歌舞概括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
创作背景:
《东方红》是在周恩来的倡议和指导下,集中了全中国音乐、舞蹈、诗歌、美术等各方面艺术家的智慧集体创作完成的。
1964年7月18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各部党组书记会议上提出,在国庆十五周年时,要通过创作一台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大型演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历程,把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完整地表现出来。
同时,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大型演出,走出一条民族大歌舞的新路。根据周恩来的提议,中央宣传部组织各有关方面负责人进行了认真研究,很快对大型歌舞的总体设想、规模、艺术表现和组织领导等提出具体意见,拟定了报告。
8月1日,周恩来批准了报告,并亲自拟定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指示领导小组和全体创作及演职人员,要全力以赴,争取搞好,并在国庆期间上演。大歌舞名称经周恩来同意确定为《东方红》。
10. 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者是谁
1964年,为庆祝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当时的文艺界推出了献礼之作——一部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大型音乐歌舞作品《东方红》。这部音乐舞蹈史诗以恢宏的气势、壮美的场面,以及绚丽的多民族表演艺术形式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之后久演不衰,成为中国舞台上的经典之作。周恩来总理是这部作品实际上的总导演和总策划,创作班底荟萃了当时国内编导、作曲、歌唱、舞蹈、美术设计等各个艺术门类的顶尖人才,用了短短的两个月便完成了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