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孟兆臣的所教课程
为本科生讲授学位课“中国文学史(明清部分)”、选修课“明清小说欣赏”,为研究生讲授学位课“中国小说史”。
⑵ 听洮南市孟兆臣有经济问题
是不作为的领导,是不为民做事的官。
⑶ 急求吉林大学古代文学宋代文学研究方向的导师信息。
一、古代文学:
教授:徐正考 王学谦 王 洪 沈文凡 王 昊 孟兆臣
副教授:马大勇
二、宋代文学:
1、王 洪:笔名木斋,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词史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韩国国立全南大学邀请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教学方面,任教过:《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唐五代文学、宋辽金元文学)、《中国诗歌的演进》《唐宋词体的演进》《苏东坡研究》《宋诗流变》等课程,在《百家讲坛》发表的专题演讲为:《唐宋词体的演进》。
2、王昊,男,1967年11月7日出生,河北乐亭人。1987年至199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中文系;1991年免试保送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当代词学名家喻朝刚先生,1993年8月提前一年毕业并留校任教。2000年1月晋为副教授,2001年遴选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12月晋为教授。学术兼职有: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辛弃疾李清照学会理事、中国陆游研究会理事,中国韵文学会、中国苏轼研究会、中国元好问研究会、中国散曲研究会会员。近年来承担的本、研课程有:本科基础课中国文学史(宋辽金元)、中国文学史(B),选修课唐宋词美学研究和全校公选课中国文化概论;研究生学位课宋词通论、金词通论和选修课两宋词学批评等。为吉林大学精品课程中国文学史副负责人。
⑷ 白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孟兆臣主动投案,会不会减轻他的判罚
一般而言,主动投案的一般都会适当减轻判罚。
前段时间,一则白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孟兆臣主动投案的消息传遍了全网,网友纷纷指责他的腐败贪污行为。
2019年2月26日,原白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经查,刘违反政治纪律,当面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非法收受礼品,非法借用企业车辆的;违反组织纪律,隐瞒个人事务。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涉嫌受贿罪的财物;离职后,利用原职权或职务形成的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财产。
可以说,在中央纪委的抓贪官的清风行动之下,大量的贪官“纸老虎”被迫投案自首。赢得了民心,也净化了当地的政治环境,为全面依法治国绘制了蓝图。
⑸ 帮忙起个名字
公历:2010年12月17日16时(星期五)农历:庚寅年冬月十二日申时春节:2月14日天运五行:木纳音:松柏木 霹雳火 壁上土 山下火八字:庚寅 戊子 辛丑 丙申五行:金木 土水 金土 火金生肖:虎
孟兆杰 孟兆辉 孟兆桦 孟兆轩 孟兆远 孟兆棋 孟兆涛 孟兆龙 孟兆宇 孟兆琪 孟兆傲 孟兆寒 孟兆宸
孟兆逸 孟兆泽 孟兆伦 孟兆洋 孟兆文 孟兆昌 孟兆渊 孟兆睿 孟兆尧 孟兆德 孟兆煊 孟兆柏 孟兆思
孟兆博 孟兆然 孟兆鹏 孟兆楠 孟兆昊 孟兆朋 孟兆豪 孟兆强 孟兆祺 孟兆懿 孟兆伟 孟兆磊 孟兆彤
孟兆明 孟兆瀚 孟兆野 孟兆南 孟兆浩 孟兆弘 孟兆天 孟兆熙 孟兆彬 孟兆材 孟兆松 孟兆瑞 孟兆驰
孟兆诚 孟兆欧 孟兆超 孟兆瑜 孟兆城 孟兆楷 孟兆舟 孟兆霖 孟兆佑 孟兆啸 孟兆誓 孟兆海 孟兆忆
孟兆光 孟兆笠 孟兆新 孟兆福 孟兆茂 孟兆重 孟兆道 孟兆恃 孟兆善 孟兆能 孟兆春 孟兆玉 孟兆卫
孟兆藏 孟兆游 孟兆热 孟兆涌 孟兆林 孟兆身 孟兆聪 孟兆奇 孟兆恭 孟兆流 孟兆恩 孟兆敬 孟兆枝
孟兆普 孟兆秋 孟兆笃 孟兆泊 孟兆桐 孟兆风 孟兆霜 孟兆江 孟兆助 孟兆澜 孟兆凌 孟兆仁 孟兆振
孟兆仕 孟兆百 孟兆断 孟兆菲 孟兆韬 孟兆铁 孟兆志 孟兆全 孟兆健 孟兆兴 孟兆忠 孟兆夷 孟兆进
孟兆宝 孟兆裕 孟兆哲 孟兆贵 孟兆云 孟兆勺 孟兆青 孟兆年 孟兆标 孟兆知 孟兆蓝 孟兆儒 孟兆毅
孟兆石 孟兆苦 孟兆川 孟兆铭 孟兆隆 孟兆激 孟兆鸿 孟兆智 孟兆念 孟兆书 孟兆民 孟兆泉 孟兆轮
孟兆闲 孟兆修 孟兆峰 孟兆灿 孟兆实 孟兆功 孟兆杉 孟兆龄 孟兆晓 孟兆尘 孟兆济 孟兆皓 孟兆师
孟兆豫 孟兆常 孟兆耐 孟兆信 孟兆益 孟兆雄 孟兆崇 孟兆气 孟兆引 孟兆朗 孟兆汰 孟兆达 孟兆浪
孟兆器 孟兆着 孟兆禅 孟兆砂 孟兆坚 孟兆翟 孟兆星 孟兆难 孟兆耀 孟兆誉 孟兆生 孟兆净 孟兆日
孟兆观 孟兆本 孟兆过 孟兆高 孟兆呜 孟兆致 孟兆越 孟兆田 孟兆尽 孟兆鸣 孟兆若 孟兆如 孟兆波
孟兆凡 孟兆慈 孟兆未 孟兆华 孟兆荣 孟兆烈 孟兆坦 孟兆齐 孟兆嘤 孟兆胜 孟兆依 孟兆刚 孟兆满
孟兆尚 孟兆意 孟兆先 孟兆紫 孟兆树 孟兆沙 孟兆壶 孟兆伯 孟兆鹤 孟兆商 孟兆棕 孟兆趣 孟兆运
孟兆尺 孟兆业 孟兆闻 孟兆昂 孟兆柯 孟兆贫 孟兆约 孟兆鸽 孟兆免 孟兆杨 孟兆寿 孟兆娜 孟兆厚
孟兆义 孟兆栋 孟兆矣 孟兆忍 孟兆承 孟兆宵 孟兆温 孟兆金 孟兆顺 孟兆名 孟兆适 孟兆易 孟兆芦
孟兆祥 孟兆节 孟兆者 孟兆震 孟兆廉 孟兆圣 孟兆旷 孟兆和 孟兆踏 孟兆耿 孟兆厉 孟兆俊 孟兆宏
孟兆安 孟兆壤 孟兆复 孟兆敏 孟兆管 孟兆操 孟兆壮 孟兆古 孟兆屈 孟兆才 孟兆盛 孟兆默 孟兆晖
孟兆拓 孟兆住 孟兆情 孟兆恕 孟兆觅 孟兆讪 孟兆离 孟兆平 孟兆景 孟兆贤 孟兆戒 孟兆庭 孟兆考
孟兆庆 孟兆统 孟兆讷 孟兆质 孟兆睹 孟兆雨 孟兆芹 孟兆都 孟兆哉 孟兆潮 孟兆吟 孟兆定 孟兆固
孟兆元 孟兆康 孟兆翎 孟兆良 孟兆杜 孟兆暖 孟兆浅 孟兆谷 孟兆岳 孟兆冬 孟兆乐 孟兆悟 孟兆望
孟兆帆 孟兆翔 孟兆淡 孟兆枚 孟兆雪 孟兆防 孟兆果 孟兆晾 孟兆随 孟兆月 孟兆镜 孟兆亨 孟兆峻
孟兆梁 孟兆言 孟兆勇 孟兆章 孟兆扬 孟兆歌 孟兆君 孟兆席 孟兆乾 孟兆欢 孟兆骄 孟兆会 孟兆白
孟兆深 孟兆稳 孟兆路 孟兆革 孟兆切 孟兆峙 孟兆恒 孟兆奉 孟兆俗 孟兆蒙 孟兆夏 孟兆保 孟兆锋
孟兆下 孟兆纲 孟兆般 孟兆轻 孟兆勤 孟兆歇 孟兆绿 孟兆理 孟兆戈 孟兆绩 孟兆机 孟兆来 孟兆岁
孟兆即 孟兆悠 孟兆包 孟兆世 孟兆群 孟兆传 孟兆建 孟兆影 孟兆利 孟兆夫 孟兆空 孟兆昭 孟兆细
孟兆用 孟兆翰 孟兆阳 孟兆永 孟兆曜 孟兆部 孟兆为 孟兆玄 孟兆谢 孟兆征 孟兆潭 孟兆尊 孟兆清
孟兆丘 孟兆指 孟兆简 孟兆涧 孟兆融 孟兆鸥 孟兆狂 孟兆御 孟兆幽 孟兆军 孟兆笛 孟兆洞 孟兆方
孟兆宁 孟兆位 孟兆近 孟兆朴 孟兆核 孟兆瞑 孟兆庄 孟兆公 孟兆合 孟兆炎 孟兆语 孟兆励 孟兆四
孟兆攀 孟兆攻 孟兆积 孟兆朝 孟兆街 孟兆精 孟兆拙 孟兆蝶 孟兆谦 孟兆鉴 孟兆孝 孟兆钧 孟兆孜
孟兆声 孟兆辰 孟兆贞 孟兆昙 孟兆箴 孟兆迢 孟兆沛 孟兆仪 孟兆箭 孟兆余 孟兆泰 孟兆存 孟兆壑
孟兆举 孟兆顷 孟兆省 孟兆迈 孟兆射 孟兆漾 孟兆圭 孟兆究 孟兆汝 孟兆昧 孟兆察 孟兆木 孟兆散
孟兆池 孟兆识 孟兆絮 孟兆钱 孟兆畅 孟兆绝 孟兆比 孟兆治 孟兆久 孟兆皇 孟兆彦 孟兆羽 孟兆杭
孟兆湖 孟兆勋 孟兆琦 孟兆雁 孟兆澈 孟兆肃 孟兆均 孟兆瞻 孟兆析 孟兆熊 孟兆彻 孟兆渐 孟兆肖
孟兆丰 孟兆育 孟兆岸 孟兆源 孟兆矜 孟兆阔 孟兆诗 孟兆臣 孟兆欲 孟兆释 孟兆弓 孟兆境 孟兆枕
孟兆祖 孟兆卷 孟兆夕 孟兆礼 孟兆基 孟兆客 孟兆量 孟兆迁 孟兆求 孟兆照 孟兆驹 孟兆履 孟兆归
孟兆谨 孟兆地 孟兆虑 孟兆冻 孟兆簇 孟兆索 孟兆翼 孟兆威 孟兆艰 孟兆里 孟兆潜 孟兆颀 孟兆极
孟兆谈 孟兆针 孟兆琢 孟兆崎 孟兆东 孟兆溪 孟兆荐 孟兆汶 孟兆勉 孟兆彰 孟兆谏 孟兆孚 孟兆灯
孟兆律 孟兆登 孟兆止 孟兆贾 孟兆晋 孟兆愚 孟兆获 孟兆独 孟兆遥 孟兆苑 孟兆维 孟兆折 孟兆港
孟兆慎 孟兆磨 孟兆怀 孟兆衍 孟兆阜 孟兆昆 孟兆帝 孟兆国 孟兆伸 孟兆施 孟兆旭 孟兆封 孟兆晨
孟兆微 孟兆弟 孟兆至 孟兆处 孟兆魄 孟兆霄 孟兆众 孟兆略 孟兆化 孟兆邻 孟兆浦 孟兆颜 孟兆字
孟兆揭 孟兆季 孟兆腾 孟兆雷 孟兆享 孟兆辽 孟兆相 孟兆台 孟兆捷 孟兆疏 孟兆谆 孟兆危 孟兆衷
孟兆出 孟兆廓 孟兆令 孟兆图 孟兆改 孟兆劲 孟兆活 孟兆苛 孟兆淳 孟兆旦 孟兆敦 孟兆钟 孟兆囊
孟兆后 孟兆原 孟兆谅 孟兆由 孟兆璋 孟兆梭 孟兆献 孟兆沉 孟兆躬 孟兆描 孟兆悬 孟兆千 孟兆展
孟兆耕 孟兆粟 孟兆雅
⑹ 我要写论文了 ``中国与西方构图的全面比较``
参考文献
1、里奥奈罗·文杜里〔意大利〕. 走向现代艺术的四个步骤〔M〕. 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
2、孟兆臣 校译. 画品〔M〕.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3、贡布里希〔英〕. 艺术的历程〔M〕.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4、吴甲丰. 论西方写实绘画〔M〕.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5、薛永年 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朱伯雄 .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浙江文艺出版社.
7、李福顺.中国美术史.辽宁美术出版社.
8、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9、《平面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系列教材) 湖北美术出版社
10、《立体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系列教材) 湖北美术出版社
11、《平面构成》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2、《立体构成》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⑺ 吉林大学有哪些知名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吉大在校学生举手答题!
吉大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499人,其中教授212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384人,有不少教授的课值得去听。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⑻ 近代评弹女艺人与上海小报的诞生状况是怎样的
节自《近代上海小报视野下的苏州评弹》作者洪煜
评弹女艺人与上海小报的诞生
上海休闲文艺小报的出现与近代上海娱乐业的繁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海开埠以后,尤其是太平军在江南地区与清军的作战,大批江南富豪、地主、商人等纷纷避难租界,这些庞大消费人群的存在,促进了租界消闲娱乐业的发展。租界内的茶馆、烟馆、妓院、说书等消闲娱乐业相继开设,娱乐业日趋繁荣。据统计,1869年,租界内的妓馆就有数千家,③烟馆有1700余家,④其他茶楼、酒楼、戏园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有报刊描绘了当时上海娱乐业之盛况:“上海之洋泾浜甚胜地也,中外杂处,商贾辐辏,俗尚繁华,习成淫佚,故妓馆之多甲于天下。辅之以戏场,衬之以酒肆,又有茶居、烟室以点缀也。月地花天,灯山酒海。耳谋郑卫之声,目熟冶荡之态。”⑤传统和近代娱乐业的发展,促使了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大众化,市民日常文化消费已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学者描述道:在上海,像茶楼闲饮、盆汤沐浴、书场听书、戏院观戏、乘车游观等,都已是花费无多的大众化休闲娱乐活动,那些受雇于人的店伙、账房、塾师,乃至于贩夫走卒等普通人,也可以在劳作之余,到这些场所去休闲一番,以解身心之乏。⑥上海娱乐业的发达,促进了娱乐消遣文化消费的萌生和发展。晚清时期诞生于租界内以消遣娱乐为主体形式的文艺小报与其发达的消闲娱乐业的发展不无关系。
在这众多消闲娱乐业中,苏州评弹尤其是女弹词占有一席之地,女弹词群体的存在和发展与近代上海休闲文艺小报的发展繁荣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关系。
女弹词进入上海以后,以色艺倾动听众,成为上海市民消遣娱乐的对象。上海在开辟商埠之前,城隍庙一带是城市民众唯一的游乐场所,所以苏州评弹艺人也在此安营扎寨,卖艺为生。随着上海租界消费文化的繁荣,本来仅仅活动在上海城内的女弹词,很快移居租界,并创办“书寓”,卖艺为生,产生了“书寓”式的弹词女艺人。“书寓”本为女弹词的居所,“创自朱素兰”,“同治初年,最为盛行”。⑦女弹词艺人在租界一带十分活跃,据《海上冶游备览》记载:“说书而易男为女,亦取其易招人听之故,女而肄业说书,亦取其引人入胜之意。业此者常熟人为多,所说之书为《三笑》、《白蛇》、《玉蜻蜓》、《倭袍传》等类,亦不过十数部而已。目下愈来愈多,北市一带,各里聚集,竟有三十余户焉。”⑧说明了女弹词艺人规模逐渐扩大,弹词一业发达。
这些女弹词艺人的艺术造诣很高,且多色艺俱佳。她们受聘于书场老板,登台献艺,以此为生。她们自高身价,所住场所称“书寓”,自称为“词史”或“先生”。但允许客人前往游玩,也可以应客人之邀到酒楼侑酒,实际上与妓女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女弹词早期时代,她们比较谨严,不与一般妓女同流合污。如袁翔甫在1872年《沪北竹枝词》中有:“一曲琵琶四座倾,佳人也自号‘先生’;就中谁是超群者,吴素卿同黄爱卿。”注云:“说书女流,声佳颇高。”⑨这些书寓女弹词谙习弹词之妙,有些能通文翰、具“诗名”,还有人自诩黛玉、香君⑩,颇能说明女弹词的高雅及文学素养。
上海开埠以后,社会性质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传统价值观念渐渐被近代功利价值观与享乐观念所取代,日渐呈现商业社会与消费社会的特性。尤其是租界商业繁荣和娱乐文化的发达,书寓女弹词逐渐发展成为高级妓女,也成为传统文人学士消费的对象。传统士大夫与书寓女弹词“才子佳人”式的交游,一可以了却传统文人的“青楼情结”。中国旧式文人雅士向有喜欢嫖妓的风气和传统。近代著名改良主义学者王韬既是我国近代史上开新风气者,又是个上海通,同时也是一个喜欢狎妓的学士,自称“身历花丛凡40年”。文士狎妓在当时很流行,为文人风习之一。王韬经常跟李芋仙等至交畅游于书寓、长三之间,每逢有朋自远方来至,必邀至妓院宴饮一番。(11)二也体现了十里洋场才子的生活方式。张静庐曾回忆说,在当时,文人“一定要‘风流’,才可以称为‘才子’,一定要进出娼门,才配称得起为‘洋场才子’”。(12)因此,“访女弹词”、“闲步寻书寓”(13)等就成为文人士大夫们一种消闲的日常生活。这样文人与女弹词之间的赠诗赋词唱和之作屡见报端。著名文士王韬对于高级妓女也就是书寓女弹词的评价甚高,表达了传统士大夫对于高级妓女的一种才子佳人式的交游情结,女弹词与士大夫之间的交往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
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级妓女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的产物。19世纪的上海,高级妓女享有一种为社会所公认的地位,上流人士的休闲空间往往是光顾这类高级妓院。这是一个唯一让商人和文人学士不仅感到安宁和舒适,同时也感到温馨的地方。一些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如生日、金榜题名、商业交易等,都在这些地方举行庆祝活动。对中国城市的精英来说,光顾高级妓院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生活,他们不仅可以定期去那里,而且还可以天天去那里。这类公共场合成为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14)
随着近代上海洋场才子与苏州女弹词或曰高级妓女群体之间的诗酬唱和交往的加深,在近代上海报刊业发达繁荣的大背景下促成了消闲游戏类文艺报纸——小报的诞生。
早在1872年《申报》创刊后,就公开征求过“骚人韵士”们的“短什长篇”和“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之类”的文字,也就是士大夫与女性交游的诗赋唱和。后来,这样“描写艳情,流连风景”的唱和之作太多,于是就有了中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的创刊,它主要是刊登大量文人雅士的一些茶余酒后的消闲诗词文章,间有游记、翻译小说之类。1875年《瀛寰琐记》改名《四溟琐记》,后再改名《寰宇琐记》。其创办的宗旨是“或可以参济世安民之务,或可以益致知格物之神,或可以开弄月吟风之趣,博搜广采,冀成钜观”(《瀛寰琐记·叙》)。(15)这些文艺期刊所刊载的文艺作品,多数是以上海十里洋场为背景,反映的也多是活跃在上海这一日益都市化社会舞台上的买办官僚、洋场才子、封建绅商和市井小民的生活和心态。
十里洋场奢侈消费风气日炽,女弹词书寓为洋场才子冶游其中提供了理想的空间。传统文人笔墨和才情在相当程度上花费在妓场之中,尤其是高级妓女身上。传统的女弹词艺人在商业社会大潮中也逐渐蜕变。很多的女弹词艺人沦为妓女,“废书而用唱”,书寓性质发生变化。众多女弹词沦为为妓女,促使上海娼妓业的繁荣,也刺激了近代上海消费文化的畸形发展,吸引了众多传统士大夫来此寻芳觅艳。
女弹词自身的转变以及与传统士大夫之间的交往,促成了近代上海娱乐性传播媒介——小报的诞生。小报在《申报》文艺附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尤其是传统文人与妓女之间的赠诗唱和,需要一个释放他们情感的渠道,加以近代上海报刊业的发达,第一张娱乐消闲型的小报——《游戏报》诞生于风月场中,其所记多为妓女的日常起居及容貌才艺,从此,女弹词及妓女叙事成为小报不变的主题之一。
①参见拙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相关研究如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孟兆臣:《中国近代小报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等。
②参见吴琛瑜博士论文《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以书场为中心的研究》(未刊稿)。其他关于评弹研究的如周巍:《明末清初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女弹词”研究》(《史林》2006年第1期)、《晚清以来“女弹同”职业生涯的呈现及其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申浩:《社会史视野下的评弹文化变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③《上海新报》1869年10月23日。
④《申报》1872年5月25日。
⑤《上海新报》1869年11月13日。转引自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页。
⑥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第265页。
⑦王韬:《淞滨琐话》卷12《沪上词场竹枝词》。
⑧惜花主人:《海上冶游备览·女说书》。
⑨转自陈汝衡:《说书史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4页。
⑩(清)黄协埙:《淞南梦影录》卷1。
(11)高福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133页。
(12)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13)《蝶恋花·申江感事词》,《申报》1872年5月24日。
(14)[法]安克强:《上海妓女》,袁燮铭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15)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⑼ 孟兆臣的介绍
孟兆臣,男,汉族,博士,博士后。1961年3月8日生于吉林省乾安县,1979年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攻读本科,1983年毕业参加工作。1987年入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王汝梅先生,1990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2000年,由李时人先生指导,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2003年毕业。同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5年出站。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红楼梦》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