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长治市人口2021总人口数是多少
2021年的人口数据没有统计,只有2020年的人口数据,2020年长治市常住人口为3180884人。长治市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人数最多,其他的少数民族人口均不足千人,有满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和羌族等。男性人口为1618349人占50.88%,女性人口为1562535人占49.12%,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609270人,占总人口的19.15%。
长治市往年的人口数据:
2019年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4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45‰;死亡人口2.3万人,死亡率为6.61‰;自然增长率为2.84‰。性别比(女=100)为102.5。统计的是有户口的人口,在当地常住但是没有户口的人不计入,迁走户口的也不计入。
『贰』 山西长治市概况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5°49 '~ 37°07 ',东经111°59 '~ 113°44 '。
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长治市东西长150 千米,南北宽140 千米,总面积为13955 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90%。
长治市域主要由长治盆地及其周边山区两种地貌单元组成。武乡—襄垣—潞城—壶关以东的中山区,主要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襄垣—长子县之间的长治盆地,主要为新生界松散堆积的红土、黄土分布区;
武乡—沁县—屯留—长子一线以西的低中山区,主要为上古生界碎屑岩地层分布区;太古界变质岩、中元古界长城系石英砂岩及石炭系铁铝岩仅零星分布。地层出露总厚度约11500米。
长治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南缘,从全市整体地貌看,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总体呈盆地状。最高点为沁源县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41米,最低点为平顺县浊漳河出境处,海拔标高380米,最大切割深度为2161米。
长治市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地、河谷4种类型。2016年,长治市土地总面积13955.2平方千米,其中平川占15.9%,丘陵占33.4%,山地占50.7%。
(2)长治人口扩展阅读:
新中国时期长治市的建制沿革
1945 年10 月8 日, 长治解放。当月中旬,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
1946 年6 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
1950年3 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
1952 年3 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地级市,由长治专区代管。
1953 年7 月1 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
1958 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
1971 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
1975 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辖,设城、郊两区。
1983 年9 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 县。
1985 年5 月,晋东南地区撤销,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 区11 县。
1992 年11 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
1994 年,潞城县正式撤县设市,隶属长治市管辖。
2015年2月,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叁』 长治市有多少人口
总户数
1982 年7 月1 日0 时长治市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总户数为614757 户;1990 年7 月1 日0 时长治市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总户数为715281 户,2000 年11 月1 日0 时,长治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户数为831005 户。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923466户。
总人口
1982 年7 月1 日0 时长治市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为264.56 万人;1990 年7月1 日0 时长治市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为290.92 万人,同1982 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8 年共增加了26.36 万人,增长9.96 %,平均每年增加3.3 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1%。2000 年11 月1 日0 时,长治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为313.90 万人,同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 年共增加了22.98 万人,增长7.90%,平均每年增加2.22 万人,年平均增长率0.74%。2008 年,人口进入低速增长期。全市人口328.29 万人,比1978 年的255.85 万人增加了72.44 万人,增长28.3%,30 年间平均每年增加24146人,年平均增长率0.83%。2010年11月1日0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33456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13899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95573人,增长6.23%。年平均增长率为0.61%。
201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40.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7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7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16‰;死亡人口2.12万人,死亡率为6.24‰;自然增长率为4.91‰。性别比(女=100)为105.27。
2014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 标
年末数
比重(%)
全市总人口
340.44
—
其中:城 镇
164.98
48.46
乡 村
175.46
51.54
其中:男 性
174.59
51.28
女 性
165.85
48.72
1978-2008年人口变化
人口分布
全部人口分布
1982 年7 月1 日0 时长治市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分布如下:城区22.58 万人,郊区20.30 万人,长治县28.22 万人,襄垣县21.21 万人,屯留县21.27 万人,平顺县15.87万人,黎城县14.41 万人,壶关县24.64 万人,长子县30.02 万人,武乡县19.93 万人,沁县15.96 万人,沁源县15.04 万人,潞城县16.71 万人。
1990 年7 月1 日0 时长治市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分布如下:城区27.40 万人,郊区24.54 万人,长治县30.35 万人,襄垣县22.87 万人,屯留县22.83 万人,平顺县16.28万人,黎城县14.93 万人,壶关县26.03 万人,长子县32.37 万人,武乡县20.38 万人,沁县16.49 万人,沁源县15.29 万人,潞城县18.36 万人。
2000 年11 月1 日0 时,长治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分布如下:城区36.15 万人,郊区28.75 万人,长治县32.32 万人,襄垣县24.84 万人,屯留县24.82 万人,平顺县16.09 万人,黎城县15.51 万人,壶关县28.26 万人,长子县33.73 万人,武乡县19.61 万人,沁县17.00 万人,沁源县15.43 万人,潞城市21.39 万人。
2005 年,全市人口分布如下:城区37.2 万人,郊区29.6 7 万人,长治县33.2 4 万人,襄垣县25.6 3 万人,屯留县25.70 万人,平顺县16.4 7 万人,黎城县15.9 8 万人,壶关县29.30 万人,长子县34.7 8 万人,武乡县20.1 3 万人,沁县17.4 5 万人,沁源县15.8 6 万人,潞城市22.0 4 万人。
2008 年,全市人口分布如下:城区37.8 4 万人,郊区30.1 4 万人,长治县33.6 9 万人,襄垣县26.0 5 万人,屯留县26.1 0 万人,平顺县16.6 7 万人,黎城县16.20 万人,壶关县29.6 1 万人,长子县35.3 5 万人,武乡县20.4 2 万人,沁县17.7 0 万人,沁源县16.1 3 万人,潞城市22.3 8 万人。
2010年,全市分县(市)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全市分县区常住人口 单位:人
县 区 常住人口
长治市 3334564
城 区 483628
郊 区 281213
长治县 340963
襄垣县 270216
屯留县 263844
平顺县 150955
黎城县 158541
壶关县 291609
长子县 353266
武乡县 182548
沁 县 172205
沁源县 158702
潞城市 226874
民族人口分布
汉族人口遍布全市各县市(区),回族人口多数聚居在城区西街和下南街偏西一带,其他少数民族散居各街道、乡镇。据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城区有汉族21.89 万人,少数民族1.36 万人,民族不详1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84 %;郊区有汉族20.31 万人,少数民族597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29 %;长治县有汉族27.98 万人,少数民族356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3 %;潞城县有汉族16.50 万人,少数民族207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3%;襄垣县有汉族16.50 万人,少数民族161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8 %;屯留县有汉族20.92 万人,少数民族41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2 %;平顺县有汉族15.70 万人,少数民族3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02 %;黎城县有汉族14.23 万人,少数民族61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4%;壶关县有汉族24.30 万人,少数民族505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21 %;长子县有汉族29.58 万人,少数民族421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4 %;武乡县有汉族19.68 万人,少数民族39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2 %;沁县有汉族15.85 万人,少数民族31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2 %;沁源县有汉族14.94 万人,少数民族108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7 %。
据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城区有汉族29.04 万人,少数民族1.61 万人,民族不详1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54 %;郊区有汉族26.19 万人,少数民族1036 人,民族不详6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40 %。长治县有汉族30.38 万人,少数民族384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3 %;潞城市有汉族18.51 万人,少数民族155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8 %。襄垣县有汉族23.36 万人,少数民族252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1 %;屯留县有汉族22.82 万人,少数民族58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3 %;平顺县有汉族15.98 万人,少数民族15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09 %;黎城县有汉族14.81 万人,少数民族18 人,民族不详2 人,占全县总人口0.01 %;壶关县有汉族25.86 万人,少数民族505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20%;长子县有汉族32.10 万人,少数民族454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4 %;武乡县有汉族20.16 万人,少数民族31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2%;沁县有汉族16.35 万人,少数民族33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2%;沁源县有汉族15.38 万人,少数民族46 人,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0.03%。
据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城区有汉族34.23 万人,少数民族2.24 万人,民族不详1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71%;郊区有汉族28.67 万人,少数民族1.92 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3%;长治县有汉族32.28 万人,少数民族459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4%;潞城市有汉族21.38 万人,少数民族188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9%;襄垣县有汉族24.81 万人,少数民族282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1%;屯留县有汉族24.81 万人,少数民族105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4%;平顺县有汉族16.08 万人,少数民族23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1%;黎城县有汉族15.50 万人,少数民族42 人,民族不详1 人,占全县总人口0.03%;壶关县有汉族28.20 万人,少数民族605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2%;长子县有汉族33.69 万人,少数民族493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1%;武乡县有汉族19.61 万人,少数民族41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2%;沁县有汉族17.00 万人,少数民族39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2%;沁源县有汉族15.42 万人,少数民族65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4%。
人口密度
1978 年后,本市人口逐年增加,人口密度也逐渐加大。1978 年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4 人,2008 年每平方公里为236 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增加人口52 人,增长28.3%。
『肆』 长治市区有多少人口
长治市面积13864平方千米,人口316万(2003年)。 城区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046011。 郊区面积289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046011。 潞城市面积615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047500。市人民政府驻潞华街道。 长治县面积48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邮政编码047100。县人民政府驻韩店镇。 襄垣县面积1158平方千米,人口25万。邮政编码046200。县人民政府驻古韩镇。 屯留县面积104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046100。县人民政府驻麒绛镇。 平顺县面积1550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047400。县人民政府驻青羊镇。 黎城县面积116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047600。县人民政府驻黎侯镇。 壶关县面积1013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047300。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 长子县面积1029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046600。县人民政府驻丹朱镇。 武乡县面积1610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046300。县人民政府驻丰州镇。 沁县面积129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046400。县人民政府驻定昌镇。 沁源县面积2556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046500。县人民政府驻沁河镇。
总人口316万~~
『伍』 长治市区有多少万人口
长治市总人口为320万
市内内有61万
农业人口为240万
非农业人口(包括市区)为80万
『陆』 长治属于几线城市
长治属于五线城市。
长治,山西省地级市,晋东南中心城市,为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 ,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
长治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辖4区8县,面积13955平方千米,人口345.5万人。
长治历史悠久,周显王二十一年韩国在此首置上党郡,秦王政二十六年秦一统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党郡为其一,市区内留存有古上党郡署大门上党门和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中轴线长408米的城隍庙潞安府城隍庙。
长治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曲艺名城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018年,长治入选“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位列第68位。2019年,长治再次入选“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位列第68位,居全省之首。
『柒』 2010年长治市旅游人数
2010年长治市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
长治,山西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晋东南中心城市 ,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2]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辖4区8县,面积13955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面积2631.3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治市常住人口为3180884人。
长治历史悠久,周显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48年)韩国在此首置上党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统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党郡为其一,市区内留存有古上党郡署大门上党门和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中轴线长408米的城隍庙潞安府城隍庙。
长治是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曲艺名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016年9月,长治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之一 。2019年,长治再次入选“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位列第68位,居全省之首。2017年、2020年,长治市两度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22年1月,长治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
『捌』 长治市有多少人
截至2017年底,长治市总人口:345.5万人。
长治位于太行山南段、山西省东南部。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东西最长处约15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140千米,总面积13 955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8′~113°44′,北纬35°49′~37°48′。
注:完全没有问题,希望帮助到您。请及时点击采纳。
『玖』 2022长子县多少人
长子县29.87万。
长治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18349人占50.88%,女性人口为1562535人占49.12%,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609270人,占总人口的19.15%。总体来看,长治市的人口结构并不算好甚至可以说是略差,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山西省也是比较高的,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长治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2020年全市GDP为1711.6亿元,仅次于省会太原,是山西省第二经济强市。虽然经济实力比较不错,但是长治的人口却并不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长治市常住人口为318.09万人,在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仅排名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