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到韶山》诗词全文是什么
全文: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释义: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出自: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1)到韶山扩展阅读
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逝川,是化用孔子的话,是说过去的日月。是说自从离开韶山,在那可诅咒的旧社会,为革命东奔西忙,韶山的乡亲们却遭受了无穷的灾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回到韶山,看到的景象与以前大不相同了。韶山也像中国各地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韶山人民高举着革命的红旗,武装起来与反动派进行斗争。韶山的先烈们牺牲了,但是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鲜血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社会主义的新天地,他们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出了何等伟大的贡献。
过去了,旧社会的苦难的生活终于过去了,蒋介石的黑暗统治过去了,一切封建剥削制度都过去了,都成了历史的陈迹了。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太阳快要落山时的景象,韶山的人民从清早起就在田地里紧张地劳动着,在夕阳之下,万物都将休息了。在农田里劳动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趁着夕阳的美景在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收工回家了。
⑵ 七律·到韶山的诗意
诗意如下: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作品原文: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2)到韶山扩展阅读:
作品鉴赏:
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太阳快要落山时的景象,韶山的人民从清早起就在田地里紧张地劳动着,在夕阳之下,万物都将休息了,鸟儿也要归巢了。
他欢喜地看到韶山的水稻和豆类作物,被风一吹,掀起了重重的波浪,就在这种非常优美的景象下,遍地的英雄——也就是在农田里劳动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趁着夕阳的美景在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收工回家了。
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参考资料:
网络--七律·到韶山
⑶ 《到韶山》的具体解释
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
1959年6月25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32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释】
〔到韶山〕韶山在湖南省湘潭县,是作者的故乡。一九二七年一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三个月以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五月二十一日湖南军阀许克祥在长沙袭击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革命团体,屠杀革命群众,这就是马日事变(旧时用韵目代日期,马日即二十一日)。当时韶山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拿着枪和梭标,准备配合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作者在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重返韶山,离一九二七年一月已经三十二年多。这首诗便是对于三十二年来的斗争和胜利的概括。
〔别梦依稀咒逝川〕参看《水调歌头·游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注。久别重归,又唤起了已依稀如梦的斗争和失败的回忆。
〔戟(jǐ己)〕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黑手高悬霸主鞭〕黑手,反革命的血腥魔掌。霸主,指蒋介石。本句和颔联出句,是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
〔菽〕豆类的总称。
【题解】
毛泽东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三日致胡乔木的信,“‘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
⑷ 长沙到韶山怎么坐车才方便
一共有四种方式:
1、可以到长沙的汽车南站坐巴士,三十元一张(不含保险),即到即走。
2、也可以到长沙的老火车站坐T8321,早晨九点多始发的红色专列。
3、还可以包车,花明楼和韶山一天自由行。
4、高铁去最方便。首先要提前下公众号天下韶山,在这上预约门票看展出时间段,去了扫身份证就好。住在长沙南站附近买9点36分开车的9点59分就到达韶山南站,下车就坐3元大巴,10点半发车前往韶山旅游集散中心。

长沙与韶山位置境域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沙盆地西缘。介于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之间。东邻江西省宜春、萍乡两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
韶山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丘陵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3′52〞-112°38′13〞、北纬27°51′40〞-28°1′53〞。位于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长沙市120公里。处于湘潭市市区以西。北、东与宁乡县麻山乡、朱石桥乡、三仙坳乡毗连。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长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韶山
⑸ 七律·到韶山诗词全文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七律·到韶山》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七律,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
作品原文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译文: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赏析
《七律·到韶山》这首七律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韶山,但实际上概括了中国,事实上中国各地的情况都和韶山一样,中国的人民都经历过血和火的考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⑹ 七律·到韶山诗词
七律·到韶山
近现代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已经与故乡阔别了三十二年。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铁鞭。
因为有这么多敢为自己伟大理想而去牺牲的人,敢去改变旧的日月换新的天地。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注释
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
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
咒:诅咒、痛恨,这里只是恨的意思。
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
故园:故乡,指韶山。
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
戟: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黑手:指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右派等黑暗势力的魔掌,喻反动派。
高悬:高高举起。
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即蒋介石反动武装。
为有:因为有。
多:增强激励。
敢教:能令、能使。
日月换新天:谓半封建半殖民地韵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喜看:高兴地看到。
菽:豆类的总称。
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英雄:此指新中国的农民。
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归来、
创作背景
1959年6月25日傍晚,伟人回到了阔别32年之久的家乡韶山,逗留到27日午后离开。伟人在这次返乡,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使人民非常激动欢乐,这两天成了韶山真正的节日。这首七律,是25日深夜写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