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宁市水口山镇2022开工项目有哪些
常宁市水口山工人文化园建设项目、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调区扩区规划、常宁市水口山经开区有色循环产业园金铜项目等等。
水口山镇是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下辖镇,位于常宁市东北部,历史悠久,被誉为“铅都”“有色金属之乡”。
水口山镇交通便利,岳临高速、省道214线穿境而过,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铅、锌、金、银铀等20多种矿产资源,主要景点有矿山公园、康家戏台等。
❷ 水口山镇的介绍
2015年11月12日,湖南省政府向衡阳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常宁市松柏镇、水口山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水口山镇。水口山镇北依湘江,东临舂陵河,北距衡阳市区南部17公里,南距常宁市区30公里。水口山镇地处常宁市东北角,北依湘江与衡南县松江镇隔江相望,东与衡南县廖田镇、耒阳市大和乡隔河相望,南与本市烟洲镇相连,西与蓬塘乡、柏坊镇接址,总面积78平方公里。镇内水系发达,湘江、舂陵河两大水系滋润这一方土地。这里不仅风光旖旎,交通也十分便利,岳临高速、省道214线穿境而过,东至京广铁路瓦园路20公里,湘江航运可直达长江。水口山镇山山有宝,水水含金,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铅、锌、金、银、铜、硫、铍、铋、铀等20多种矿产资源。闻名世界的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镇内。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水口山镇的经济发展、崛起提供了许多优越条件。 使水口山镇成为高经济高GDP在湖南省镇级地区里屈指可数之一。
❸ 水口山镇的“铅都”
水口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水口山镇。这里以金属矿而闻名。
水口山矿务局隶属于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是集采、选、冶为一体的大型一档有色金属联合企业。1988年至1991年跻身于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1991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水口山历史悠久,素有“铅都”之称,至今已有100多年开采史。
该局下设3个矿山、5个冶炼厂、3个辅助生产单位及10余个生产、生活设施配套部门。全局有员工11000人,总资产9亿元,年产铅、锌、铜等有色金属8万多吨。
水口山矿务局主要生产铅、锌、铜、金、银、硫铁矿等矿产品;铅、锌、铜、金、银、铍、砷等冶炼产品,硫酸及其他化工产品共50余种。产品质量上乘。
飞轮牌氧化锌获国家质量金牌奖,锌锭和金属铍珠获国家质量银牌奖,电解铜、铍铜母合金、电铅等16种产品获省部优质产品称号,电铅于1994年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各种产品畅销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16个国家和地区。
❹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田
水口山铅锌矿田位于湖南省常宁县东,距衡阳市45km;是我国开采历史悠久的大型铅锌(银、金等)多金属矿山;由相距约2.5km的水口山(或老鸦巢铅锌硫)和康家湾(铅锌金银)两个大型矿床组成。此外,还有鸭公塘铅锌铜硫矿床(中型)、老鸦巢金矿(大型)以及中区铁铜铅锌硫矿床、温塘铅锌矿床等,范围约600km2。
一、区域背景
矿田位于江南古陆东南缘,耒阳—临武近SN向构造带北端,衡阳断陷盆地的南缘。
矿田处于衡阳(盆地)重力高南侧近东西向较宽缓的梯度带上,和湘南北部零陵—水口山—五峰仙东西向航磁异常带北侧正、负异常分界附近(图4.2.1)。
地球化学场对应于湘南东西向Cu、Pb元素高背景带中的水口山弱Cu、Pb异常区。
二、成矿环境
1.地层
矿田区东、西、北三面均被中、新生界覆盖。中生界岩层主要有:下白垩统东井组红层(K1d),下侏罗统高家田砾岩(J1g),下三叠统大冶泥灰岩(T1d)。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次为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岩(C2+3)及部分上泥盆统锡矿山组(D3x)。泥盆系、石炭系主要分布于矿田的南、西及东南部;二叠系分布于矿田中部。上二叠统斗岭组(P2d)主要为炭质砂页岩,下二叠统栖霞组(P1q)主要由含炭质条带状灰岩,含燧石灰岩组成,为铅锌金银的主要赋矿层位;下二叠统当冲组(P1d)由含铁锰质岩、硅质页岩、泥灰岩等组成,为金矿的主要赋矿层位。
2.构造
区内褶皱构造发育。燕山运动使二叠系产生一系列近SN向的褶皱和断裂。
矿田范围内褶皱可分为三级:Ⅰ级褶皱由西向东分布有大市背斜、兰湖复式向斜和新盟山背斜;Ⅱ级褶皱分布于盐湖复式向斜中,有马颈口倒转向斜、石坳岭倒转背斜和四丘田倒转向斜;Ⅲ级褶皱分布在Ⅱ级褶皱中,有鸭公塘、仙人岩、老鸦巢倒转背斜和康家湾隐伏倒转背斜。
断裂构造亦可分为三级,Ⅰ、Ⅱ级为NNE向或SN向的逆冲断裂;Ⅲ级为规模更小的NE、NW、EW三组断裂。与康家湾隐伏矿关系密切的F22断层属区域性Ⅰ级断裂带。
表4.2.C 水口山铅锌矿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简表
❺ 水口山甲方,立什么山向
水口山甲方,立二十四山向。
罗盘,又称罗经、罗庚、罗经盘等,是风水师从事风水活动不可没有的重要工具。
罗盘以“卯”代表东方,以“午”代表南方,以“酉”代表西方,以“子”代表北方,以“巽”代表正东南,以“坤”代表正西南,以“乾”代表正西北,以“艮”代表正东北。
除了八宫方位之外,还会以二十四个方位去断吉凶的,每个方位占十五度水上称为二十四山。
它们是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子、癸;丑、艮、寅。罗盘有天地人三盘,为立向、消砂、纳水之用,每盘的用法,都有一定之理与一定之法,各有其妙。
❻ 水口山在湖南的哪个市
水山街位于湖南省常宁市,在常宁市北部。2009年,六个建制村,包括三乡、松阳、新华、青年、蔬菜、松柏、松花、煤机、滨江、开元、松柏、三元、温明路、周晓、常青、松阳、大乔、兴源、交通、航运等与常宁市白松镇分离。
❼ 永州市水口山镇山岩村海拔高度
摘要 水口山镇地处丘陵地带,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镇内最高峰狗婆岭海拔1284.5米,最低点和家洞海拔345米。
❽ 水口山在湖南的哪个市
水口山在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下辖镇。
水口山镇地处衡阳市域中部,衡南、常宁、耒阳三县交界处,水口山经济开发区驻地所在地,北依湘江与衡南县松江镇、栗江镇相连,距衡阳市区南部17千米;东临舂陵河与衡南县廖田镇、耒阳市大和圩乡隔河相望;南与本市烟洲镇相连;西与蓬塘乡、柏坊镇接壤,西南距常宁市区30公里。截止至2017年,总面积107.18平方千米,城区建成面积10余平方公里,镇辖区常住人口108393人。
❾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床
水口山铅锌矿是开采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大型铅锌矿床,伴生有金、银等贵金属及稀散元素,可综合利用。矿山于1917年即已开采,自1927年开始就有不少地质学家在此著有报告,大量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矿区周围及深部有一定找矿远景。
(一)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湘中南加里东印支褶皱带中的南北向郴耒坳陷带的北端,或称耒(阳)临(武)南北构造带复合部位。
区域上自上泥盆统至第三系(古近系、新近系)出露较为完整,中下泥盆统与前泥盆系仅在区域外之西南塔山附近出露。区域构造北部因属衡阳盆地南缘部分,全由第三系(古近系、新近系)红色砂砾岩页岩组成,岩层倾斜平缓;南部为由古生界、中生界组成的轴向北北东向的大义山背斜等的褶皱区。区域断裂总体也以北北东向为主。区域岩浆岩为燕山期酸—中酸性花岗岩类,除水口山花岗闪长岩外,距矿区50余千米有大义山花岗岩体,其南北长35km,呈岩基状,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产有大顺孔、白面城等铅锌矿床。此外,在雷打祖等处还有零星分布呈岩床状的岩体。
(二)矿区地质简况
矿区地层有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茅口组硅质岩夹泥灰岩,上二叠统乐平组砂页岩夹煤层,下三叠统大冶组薄层泥灰岩夹灰岩,白垩系红色砂砾岩。栖霞组已变质,上部为条带状大理岩,中部为含燧石结核的灰色大理岩,下部为白色大理岩。
矿区构造主要为一系列轴向近南北向的倒转背斜和向斜。断层以走向近南北和东西向两组为主,控制着岩体的侵入。断层性质以逆断层为主,还有正断层。矿区除南端掩盖外,其余三面均被白垩系红色砂砾岩所包围掩盖,二叠系组成核心(图16-6)。
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同位素地质年龄为106~149.9Ma)呈东西向不规则蘑菇状岩株侵入,与成矿关系密切,控制着矿床的空间分布和产出特点。矿区以东、西两花岗闪长岩体为界划分为北、西、中、南、东5个区。矿体呈筒状、囊状、扁豆状、脉状等不规则形态,产于超覆状花岗闪长岩与栖霞组灰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断裂带和层间破碎带中,总的形态变化较大,老鸦巢、鸭公塘两个主要矿段分布在北区,即岩体北部东西两侧接触带内。
老鸦巢矿段矿化带长1000m,宽50~100m,延深至-415m,探明有17个矿体。矿体形态、产状随接触带产状而变,西部矿体走向为北70°东,倾向南东,倾角40°~80°;中部矿体走向近南北,倾向南南西,倾角60°左右;东部矿体走向北50°~60°西,倾向南西,倾角一般是上陡下缓。鸭公塘矿段矿带长约1000m,宽70~150m,延深至-600余米,已揭露有10个矿体,其走向有南北、北西、北东3组,总的向南西倾斜,倾伏角40°~50°。矿体倾角除4,5号矿体在30°左右外,其他均为70°~85°,矿体延深大于走向长度,且多为筒状盲矿体。
南区龙王山带,已揭露有4个矿体,矿带长300m,宽20m,延深小,变化大。
组成矿石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其次有磁铁矿、辉铋矿、辉铜矿,少量赤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黝铜矿、辉银矿、硫镉矿等;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其次有石榴子石、透辉石、符山石、硅灰石、透闪石、绿帘石、萤石、滑石等。次生矿物很少见,有褐铁矿、白铅矿、铅矾、孔雀石、蓝铜矿、菱锌矿、软锰矿、硬锰矿、异极矿及石膏等。矿石中还伴生贵金属、稀散元素,如金、银、锗、镓、镉、硒、碲、钴、铟、铊、铀等,大多具综合回收价值。矿石品位平均为Pb2.43%,Zn2.85%,Ag83.8×10-6。
黄铁矿分布十分普遍,各个矿体均有,含量甚富,形成时间较长。呈半自形或自形,晶形以五角十二面体为主,立方体次之。在黄铁矿矿体中多呈致密块状,在铅锌矿体中多呈浸染状,具压碎结构等。闪锌矿多呈棕黄色,少量灰黑色,常为半自形粗晶之块状集合体,也有呈细脉及浸染状者。常与方铅矿、黄铁矿相间呈条带状构造,还有角砾状构造,矿石结构有溶蚀、交代、交代残余结构等。方铅矿略少于闪锌矿,早期生成者为粗粒自形—半自形立方体的块状或浸染状集合体;晚期生成者呈细粒他形脉状集合体,由于受挤压产生揉皱结构。石榴子石属钙铁-钙铝榴石系列。在内带者多呈肉红色致密块状的钙铝榴石;在外接触带中,以钙铁榴石为主多呈棕红色致密块状或淡绿色十二面体之粒状集合体。透辉石呈淡绿或深绿,一般为短柱状或粒状。
矿区围岩蚀变发育,与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此外还有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矽卡岩主要分布在花岗闪长岩与灰岩接触带上,形态呈似层状、脉状、扁豆状和囊状,宽数厘米至数米(很少达10m),长数米至数十米。矽卡岩属简单型呈暗褐及深绿黄色,其矿物组成主要为石榴子石及透辉石,一般占85%~95%,次为硅灰石,晚期酸性淋滤阶段的交代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绿泥石、透闪石、直闪石、绿帘石、长石、绢云母、滑石、石棉、蛇纹石、文石及黄铁矿等,但量很少。具体到各矿段,比例可能各异,如鸭公塘矿段可见近10m厚的矽卡岩,其产状受岩体接触面控制,可分石榴子石矽卡岩和辉石矽卡岩两类。石榴子石矽卡岩由钙铁榴石及碳酸盐矿物、绢云母、石英及黄铁矿、黄铜矿等组成,其中石榴子石占35%~40%,方解石30%,并有少量的绿泥石、符山石和白云母等。透辉石矽卡岩中透辉石一般30%~40%(最多达82%),其他为石榴子石24%,方解石20%,还有绢云母、滑石及石英等。岩体南北两端矽卡岩厚达1~20m,硅化亦普遍和强烈,几乎发育在所有岩层中。矿区内硅化带宽10~200余米,多呈北北西向,分布与断层破碎带及岩体接触带有密切关系,可形成热液石英交代岩、硅化大理岩等。绢云母化也常为富矿体的重要热液蚀变标志之一。碳酸盐化很普遍,一般不含矿,属晚期蚀变。
老鸦巢矿段矿体沿接触带东端锌铅较多,中部铅锌最富集,西部铅锌甚少,黄铁矿增多,甚至构成单独的黄铁矿体。从南到北变化大致为黄铁矿体-铅锌黄铁矿体-铅锌矿体,但中部铅锌矿体的品位中等。有的矿体含铜、硫较普遍,局部含铜品位高。南端以黄铁矿为主,中部以铜硫为主,北端铅锌铜硫较富。
矿床显示一定的水平交代矿化分带,自花岗闪长岩至大理岩大致可分为4个带:
00花岗闪长岩
1钾长石化矽卡岩化花岗闪长岩,有弱黄铁矿化
2透辉石矽卡岩伴有黄铁矿化和黄铜矿化,局部有铅锌矿化
3钙铁榴石矽卡岩
4黄铁矿化铅锌矿化石英-碳酸盐交代岩
0大理岩
矿区花岗闪长岩体铅、锌、铜成矿元素丰度高,而含钨、锡、铍、氟较低,但含氯较高,平均含量是Pb152×10-6,Zn292×10-6,Cu187×10-6,Sn26×10-6,W10×10-6,F932×10-6,Cl340×10-6。铅锌矿石含F为(100~790)×10-6,平均360×10-6;含Cl为(130~2900)×10-6,平均1343×10-6,这可能表明成矿元素主要是以氯配合物迁移。岩体造岩矿物单矿物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长石、黑云母中主要富集铅锌元素,反映其与成矿的亲缘关系。围岩岩性与构造对成矿均有一定控制作用。条带状含碳质大理岩中矿化比较富集,有利于硫化矿物的还原而促使矿质沉淀。接触破碎带的发育,两组断裂裂隙的交会处,往往是富矿储存的有利地段。矿体延深可达500m以上。
水口山矿区为矽卡岩高—中温热液交代铅锌矿床,在其外围康家湾又发现一大型中温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组成一个与中酸性花岗岩有关的Pb,Zn统一成矿系列,总称水口山矿田。
中国矽卡岩矿床
图16-6水口山铅锌矿区地质略图(据水口山矿山资料修改)|1—红色砂砾岩;2—乐平组砂页岩;3—茅口组硅质岩夹泥灰岩;4—栖霞组灰岩;5—燕山期花岗闪长岩;6—铁帽;7—正断层;8—逆断层;9—背斜;10—向斜;11—倒转背斜;12—倒转向斜;13—不整合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