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太阳内部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
1,太阳的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核心、辐射层、对流层3个部分。
2,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层。
② 内是什么结构的字
单一结构会意;从人、从冂。
内 nà
〈动〉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冂入。冂( jiōng)表示蒙盖,入表示进入之物,合而表示事物被蒙盖在里面。本义:入,自外面进入里面。
③ 内是独体字还是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④ 内字结构是什么
单一结构会意;从人、从冂。
内
nà
〈动〉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冂入。冂(
jiōng)表示蒙盖,入表示进入之物,合而表示事物被蒙盖在里面。本义:入,自外面进入里面。
⑤ 内字是什么结构,内的第二笔是什么
内【横折钩】
拼音:nà nèi
注音:ㄋㄚˋ ㄋㄟˋ
部首笔划:2
总笔划:4
繁体字:内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简体部首:冂
造字法:会意
⑥ “内”字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
结构:单一结构
偏旁: 冂
⑦ 地球的内部组织和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今天探测器可以遨游太阳系外层空间,但对人类脚下的地球内部却鞭长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不过12公里,连地壳都没有穿透。科学家只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来提示地球内部的秘密。
地壳是地球的表面层,也是人类生存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场所。地壳实际上是由多组断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块体组成的,它的外部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形态,因而地壳的厚度并不均匀:大陆下的地壳平均厚度约35公里,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达65公里以上;海洋下的地壳厚度仅约5~10公里;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公里,这与地球平均半径6371公里相比,仅是薄薄的一层。
地壳上层为花岗岩层(岩浆岩),主要由硅-铝氧化物构成;下层为玄武岩层(岩浆岩),主要由硅-镁氧化物构成。理论上认为过地壳内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增加,每深入100米温度升高1℃。近年的钻探结果表明,在深达3公里以上时,每深入100米温度升高2.5℃,到11公里深处温度已达200℃。
目前所知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即使是最古老的石头丹麦格陵兰的岩石也只有39亿年;而天文学家考证地球大约已有46亿年的历史,这说明地球壳层的岩石并非地球的原始壳层,是以后由地球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构成的。
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一般认为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将岩石熔融后造成的,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公里。地核还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外地核厚度约2080公里,物质大致成液态,可流动;过渡层的厚度约140公里;内地核是一个半径为1250公里的球心,物质大概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估计温度在5000℃以上,压力达1.32亿千帕以上,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
美国一些科学家用实验方法推算出地幔与核交界处的温度为3500℃以上,外核与内核交界处温度为6300℃,核心温度约6600℃。
⑧ 植物细胞内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植物细胞内部结构可分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一般无细胞壁,其他各部分结构和作用和植物细胞类似。
细胞各部分结构功能介绍:
一、细胞壁:对细胞形态起固定、支持、保护内部结构等作用:
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这不仅有保护原生质体的作用,而且维持了器官与植株的固有形态。另外,壁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因为细胞要扩大和伸长的前提是要使细胞壁松弛和不可逆伸展。
2、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细胞壁允许离子、多糖等小分子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而将大分子或微生物等阻于其外。因此,细胞壁参与了物质运输、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损失(次生壁、表面的蜡质等)、植物水势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细胞壁上纹孔或胞间连丝的大小受细胞生理年龄和代谢活动强弱的影响,故细胞壁对细胞间物质的运输具有调节作用。另外,细胞壁也是化学信号(激素、生长调节剂等)、物理信号(电波、压力等)传递的介质与通路。
3、防御与抗性细胞壁中一些寡糖片段能诱导植保素(phytoalexin)的形成,它们还对其它生理过程有调节作用,这种具有调节活性的寡糖片断称为寡糖素(oligosaccharin)。将一种庚葡萄糖苷寡糖素施加于大豆细胞时,会使负责合成抑制霉菌生长的抗菌素的基因活化而产生抗菌素。多种寡糖素的功能复杂多样,如有的作为蛋白酶抑制剂诱导因子,在植物抵抗病虫害中起作用;有的寡糖素可使植物产生过敏性死亡,使得病原物不能进一步扩散;还有的寡糖素参与调控植物的形态建成。细胞壁中的伸展蛋白除了作为结构成分外,还有防病抗逆的功能。如黄瓜抗性品种感染一种霉菌后,其细胞壁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比敏感品种增加得快。
4、其他功能:细胞壁中的酶类广泛参与细胞壁高分子的合成、转移、水解、细胞外物质输送到细胞内以及防御作用等。
二、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生物进行信息交流,物质交换的基础;细胞膜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即使细胞维持稳定代谢的胞内环境,又能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通过胞饮作用(pinocytosis)、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或胞吐作用(exocytosis)吸收、消化和外排细胞膜外、内的物质。在细胞识别、信号传递、纤维素合成和微纤丝的组装等方面,质膜也发挥重要作用。有些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并不是靠细胞膜上的受体来实现的,比如某些细胞分泌的甾醇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作为信号,与其他细胞进行信息交流,但是这些物质并不是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而是穿过细胞膜,与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的某些受体相结合,从而介导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所以说细胞膜的生理作用并不是很大。只是用来保护细胞。
三、细胞质:为细胞提供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细胞质基质又称胞质溶胶(cytosol)是细胞质中均质而半透明的胶体部分,充填于其它有形结构之间。
四、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繁殖。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2.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又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⑨ 人身内脏构造图
人的内脏器官结构图:
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主要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借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器官的总称。
1、消化系统:消化器官的总称,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2、呼吸系统:是呼吸器官的总称,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3、泌尿系统:由一组产生、输送、贮存、排泄尿液的器官所组成的系统。人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血液通过肾脏时,水分及部分血中的物质(主要是代谢产物)经肾小球滤出,再经过肾盂,经输尿管贮藏在膀胱中,排尿时,膀胱肌收缩,尿液经尿道排出。
4、生殖系统:解剖名。系繁殖后代,延续种族诸器官的总称。生殖系统的器官,男、女有别,但按其功能均由生殖腺、生殖管道和附属器官等组成。生殖器官通过其各种活动、受精、妊娠等生理过程,达到繁衍后代的作用。
(9)内的结构扩展阅读:
按其形态结构,分为管腔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管腔性器官都有管道与外界相通;实质性器官主要是腺体,以导管开口于管腔性器官的壁。
从个体发生来看,消化系与呼吸系的大部分共同来源于内胚层;呼吸器官是原始消化管上段向腹侧突出的另一管道。
泌尿与生殖器官来源于中胚层的尿生殖嵴,经过演变,分化为功能不同的泌尿系和生殖系,但在男性仍有一段共同的排出管,因此,有人将泌尿和生殖两个系合称为尿生殖系。
⑩ 内外的内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是什么结构
内,是镶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