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九段线的由来是什么
九段线的由来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九段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在南中国海里有条由9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线内区域为中国南海。因此,九段线区分了南中国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南海面积210万平方公里。
九段线的根源
历史上东南亚落后、人少而分散,中国人的南向活动发达,例如郑和下西洋时就任命吕宋岛华商许柴佬为总督并长期管理,明末张杰绪在纳土纳群岛建立延续数百年的王国(后被荷兰抢占)。元爪战争时期元朝海军出行很远。
明末清朝和民国时期,用南沙和下南洋都是大风气,长期利用经营和管辖形成了对南沙群岛等的历史性主权,例如2015年10月28日公布的英美海军航海旧记录,以第三方立场证明:清代和民国只有中国渔民遍布南海各岛礁,并在有的岛上常年生活。
Ⅱ 九段线的由来
九段线的由来:1947年中国政府编绘出版《南海诸岛位置图》,以未定国界线符号标绘了十一段线。这是继承历史主权区,长期统治东南亚的欧洲列强长期尊重线内区域的中国主权,二战后收回南海诸岛国际认可,因此断续线地图广被国际认同。新中国地图继承了这条线,将11段改为9段,1953年取消海南岛与越南之间两段。
九段线,即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在南中国海里有9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线内区域为中国南海。因此,九段线区分了南中国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南海(面积210万平方公里)。
九段线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南海开发经营、有效管辖乃至抗击外来殖民侵略等主权行为的集中体现和象征,它充分反映和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在南海的共同利益。作为规范和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理应保护而不是损害这一无可争辩的历史性权利。某些国家要求中方放弃九段线显然是违背中国人民意愿的,而指望中方重新界定九段线的法律释义也看似不现实。
Ⅲ 九段线是什么意思
九段线是中国对本国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叫法。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十一段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而只是将11段断续线改为9段断续线,取消中国海南岛与越南之间的两个线段。
Ⅳ 九段线是什么
九段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在南中国海里有条由9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线内区域为中国南海。
Ⅳ 九段线的由来是什么
南海九段线最早来自于1887年6月26日,中法两国签订《续议界务专条》,划定了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边境线。该条约第三款规定:广东界务现经两国勘界大臣勘定,边界之外,芒街以东及东北一带,所有商论未定之处,均归中国管辖。
至于海中各岛,照两国勘界大臣所划红线向南接划,此线正过茶古社东边山头,即以该线为界(茶古社汉文名万注,在芒街以南、竹山西南)。该线以东,海中各岛归中国;该线以西,海中九头山(越名格多)及小岛归越南。
也就是说,法国政府早在1887年6月26日就已经承认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所有;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当时即已为国际法所认定。因此,东经108度零2分线也成为划定南海疆域线的起点。
前世今生
20世纪初中国没有官方的地图出版机构和审查机制,公开出版的地图都是私人编绘的。南海断续线至迟于 1914年就出现于私人出版的地图上。最初是一条自北向南、从中越陆地边界终点起,出北部湾,环绕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和东海,直到黄海的中朝陆地边界的长弧形连续线。
此后,该线的范围逐步南扩,包括了东沙岛和西沙群岛。1933年7月发生法国侵占南沙九个小岛(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南钥岛、安波沙洲、双子礁等)事件之后,中国官方和民间各界强烈抗议。此后出版的地图将该线的南端扩至北纬9度左右,将九小岛纳入线内,并标注“南海九小岛”或“琼州九岛”。
Ⅵ 九段线是什么意思
九段线是中国对本国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叫法。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十一段线。[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而只是将11段断续线改为9段断续线,取消中国海南岛与越南之间的两个线段。
[2]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线叫做国界线,包括已定国界、未定国界以及特殊的政治、军事分界。在地图上这三种国界是用不同的符号标注的,不可混淆。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在中国南海中存在一条由9条断续的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