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东女国
扩展阅读
爱普检测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资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东女国

发布时间: 2022-12-31 06:06:19

⑴ 东女国的记载

《神异记》:东女国,西羌别种,俗以女为王。(“王”原作“土”,据明抄本改)与茂州邻,有八十余城。以所居名康延州。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户口兵万人,散山谷,号曰宾就。有女官,号曰高霸,平议国事。在外官僚,并男夫为之,五日一听政。王侍左右女数百人。王死,国中多敛物,至数万。更于王族中,求令女二人而立之,大者为大王,小者为小王。大王死,则小王位之,或姑死妇继。无墓。所居皆重屋,王至九重,国人至六层。其王服青毛裙,平(“平”原作“下”,据明抄本改)领衫,其袖委地。以文锦为小髻,饰以金耳垂珰。足履素靴。重妇人而轻丈夫,文字同于天竺。以十一月为正,每十月,令巫者赍酒肴,诣山中,散糟麦于空,大咒呼鸟。俄有鸟如雉,飞入巫者之怀,因剖腹视之,有谷,来岁必登。若有霜雪,必有大灾。其俗名为鸟卜(“鸟卜”原作“鸟上”,据《新唐书》卷二二一上改)。人死则纳骨肉金瓶中,和金屑(“屑”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而埋之。
翻译:
东女国是西羌族的一支,她们的风俗是女人当国王。东女国与我国的茂州相邻,国内有八十多座城,她们把女王所住的地方命名为康延州。国内有条弱水河,是向南流的,那里的人用牛皮做船来渡河。百姓和士兵共一万人,散居在山谷间,把这叫作“宾就”。她们设有女官,号称“高霸”,是商量讨论国家大事的。外地官员。则是由男子担任。国王五天上朝一次,听取臣下的意见,处理国家大事。国王有女侍从数百人。国王死了,国内百姓大多要贡献财物,合起来可达数万。还要在王族中找出两位美好的女子立为国王,年岁大的当大国王,年岁小的做小国王。大国王死了,小国王就登上大国王的位置,或者婆婆死了儿媳妇继承。死后没有坟墓。人们住的都是楼,国王的楼达九层,百姓达到六层。他们的国王穿青色毛裙,平领的衣衫,衣袖都长长地拖在地上,她们以有花纹的锦扎成小发髻,耳朵垂上装饰着耳坠儿,脚上穿着白靴。国中重视妇人,而轻视男人。文字跟印度一样,她们以十一月为正月,每到十月令巫师送酒肴到山里去,还把碾碎的麦子散向空中,大声祷告呼唤鸟。不一会儿,就有一只像野鸡的山鸟飞到巫师的怀里,于是剖这只鸟的肚子,如果看到肚子里有谷粒。那么来年一定是好年头;如果里面是霜雪,就一定有大的灾难,她们称这种做法为“鸟卜”。这个国的人死后,就把骨头和肉装入金瓶中,和上金屑然后埋入土中。

⑵ 东女国是怎样消失的

《旧唐书》关于东女国的记载是十分详细的,但是到了唐代以后,史书关于东女人国的记载几乎就中断了。

难道东女人国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吗?有专家认为,唐玄宗时期唐朝和土藩关系较好,土藩从雅鲁藏布江东扩至大渡河一带。可是,到了唐代中期的时候,唐朝和土藩变得紧张,打了100多年仗。

唐朝逐步招降一部分土藩统治区的少数民族到内地,当时唐朝把8个少数民族部落从岷山峡谷迁移至大渡河边定居,这8个部落里面就有东女人国的女王所率领的部落。

至唐晚期,土藩势力逐渐强大,多次入侵到大渡河东边,唐朝组织兵力反击,在犬牙交错的战争中,东女人国的这些遗留部落,为了自保就采取两面讨好的态度。

后来,唐逐渐衰落直至分裂,土藩也渐渐灭亡。至后来的宋元明三代,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统治很薄弱,因此基本没有史料记载,直至清代才把土司制度健全。

⑶ 东女国有哪些特点

据《旧唐书》中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人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9日行,南北22行。有大小80余城。

据史书记载,东女国建筑都是碉楼,女王住在9层的碉楼上,一般老百姓住四五层的碉楼。女王穿的是青布毛领的绸缎长裙,裙摆拖地,贴上金花。

东女人国最大的特点是重妇女、轻男人,国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

宫中女王的旨意,需要通过女官传达到外面。

东女人国设有女王和副女王,在族群内部推举有才能的人担当。女王去世后,由副女王继位。一般家庭中也是以女性为主导,不存在夫妻关系,家庭中以母亲为尊,掌管家庭财产的分配,主导一切家中事务。

⑷ 东女国在什么地方

根据有关专家的考察,历史上的东女国就处在今天川、滇、藏交汇的雅砻江和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带,也是现在有名的女性文化带。而扎坝极有可能是东女国残余部落之一,至今仍然保留着很多东女国母系社会的特点。

扎坝过去是一个区,现在有7个乡,5个乡在道孚县境内,2个乡在雅江县境内,一共生活着将近10000人。专家在扎坝调查时发现,女性是家庭的中心,掌管财产的分配和其他家庭事务,与东女国“以女为王”相似,有的家庭有30多个人,大家都不结婚,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女性是家中的母亲,最高的老母亲主宰家中的一切。

这很明显是母系社会的残余,经过现代社会的冲击,已经和原始的母系社会不完全一样,只是保留了一些基本特点。

扎坝人依然实行走婚,通过男女的集会,男方如果看上了女方,就从女方身上抢来一样东西,比如手帕、坠子等,如果女方不要回信物,就表示同意了。

到了晚上,女方会在窗户边点一盏灯,等待男方出现。扎坝人住的都是碉楼,大概有10多米高,小伙子必须用手指头插在石头缝中,一步一步爬上碉楼。

此外,房间的窗户都非常小,中间还竖着一根横梁,小伙子就算爬上了碉楼也要侧着身子才能钻进去,就好像表演杂技一样,这个过程要求体力好,身体灵活,这其实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选择。

第二天鸡叫时,小伙子就会离开,从此两人互相没有任何关系。男方可以天天来,也可以几个月来一次,也可以从此就不来了。女方生小孩后,男方一般都不去认养,也不用负任何责任,小孩由女方的家庭抚养。但奇怪的是,当地的小孩一般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⑸ 东女国到底是否存在过为何唐代以后没了记载

在《旧唐书》中记载东女国的中心就是现在的四川甘孜州的丹巴县至道孚县,现在有一些村寨一直将‘女儿国’的古老习俗留存至今,所以说东女国它是确切存在的。而且还是一个典型的女权社会,女主外男主内。

现在的东女国残余部落匿藏在今天川、滇、藏交汇的雅砻江和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带。在当地女性在家中持有核心的地位,她们掌管财产的分配和其他家庭事务,与东女国“以女为王”相似,有的家庭有30多个人,大家都不结婚,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女性是家中的母亲,最高的老母亲主宰家中的一切。很明显是母系社会的残余,经过现代社会的冲击,已经和原始的母系社会不完全一样,只是保留了一些基本特点。

⑹ 丝绸之路上的女儿国实际为旧唐书中的哪个国家

丝绸之路上的女儿国实际为旧唐书中的东女国。

根据《旧唐书》记载,东女国是作为西羌的一个分支,主要居住在川西的甘孜、阿坝地区以及西藏的昌都市等地,总的来说,东女国的辖地还是算比较广大的。而东女国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它那以女性为尊的社会制度,整个社会围绕着女性而运转,女性是这个国家的中心,并且由此产生了女性崇拜的风气。

《旧唐书》说东女国是“俗重妇人而轻丈夫”,《新唐书》也表示东女国:“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

国王服的样式

《旧唐书》还专门记载了东女国王服的样式:王服青毛凌裙,下领衫,上批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饰之以金。由此可见东女国王的华贵富丽。据说,今天,在丹巴一带仍可以看到妇女装束与东女国时的装束是一脉相承,她们依然崇尚黑色的百褶裙和披肩等传统。

⑺ 东女国在哪里和女儿国有什么联系

东女国是公元六、七世纪出现的部落群体及地方政权,是昌都地区及整个藏族历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国。《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传》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在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为渡。”东女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女性为中心和女性崇拜的社会制度。

女儿国指的是全是女性的国家(只见于小说或神话传说中)

⑻ 东女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神秘的东方女儿国遗支,保持着母系氏族体质,淳朴独特的社会风俗和古老原始的社会形态.

整个族群以女为贵,尊女为首,女尊男卑.

男子讲究三从,在家从母,成婚从妻,妻死从女.

而这样的族规下,更是对男子清誉严苛规定,可如今的世道要保住清白还真不是件容易事,连族长那万里挑一的儿子都被人毁婚,还始乱终弃地被毁了清白,可见这世界多黑暗.

听说族长季夫人勃然大怒,将毁坏淳少爷清白的无耻女人丢在大马路上,让轿车在她身上压过来碾过去,场面惨不忍睹,血腥暴力,二十五岁以下和心脏不健全者全都要被打上马赛克.

柔弱无力反抗的淳少爷被那混蛋女人折腾得不成人形,接回族里还要接受族长公正严明地惩罚,拿着族长亲自攥写的<男诫>跪在贞洁牌坊下罚抄.

风吹日晒,雨淋霜降,甚是可怜.

路过的族人皆不忍心,向族长求情,可都被铁石心肠的族长给挡了回来.

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淳少爷灿烂的桃花,就算清白被毁还有追求者不偏不挠地缠在他身边.也不知这个女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每天嘘寒问暖地挨在淳少爷身边,发着呆盯着他六根清净的清澈眸子喵喵直叫,偶尔摘多野花想要获得佳人芳心注意,可淳少爷是什么人?从小苛守族规,怎会被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野女人轻易打动?

他总是冷漠地别开眼不去看她,心无旁骛地跪牌坊抄<男诫>,她嘟着唇碎碎念,却还是不肯识趣地离开.

最奇怪的就是族长大人.明明最讨厌暧昧男女关系的她竟然挥了挥袖,放任自流地说, “让他们去闹,看到就碍眼.”

久而久之,族人都见怪不怪地看着这对奇怪的组合跪在村口的贞洁牌坊前,也不知什么时候起,这女人为了给淳少爷送水送饭就卷起了袖子开始跟着男人下厨房学做菜.

东女族人从未见过如此模范贴心的女人,这厨房里的杂活由古至今都是男人在干,族里还从未有女人愿意围上围裙心甘情愿地为一个男人下厨房,此举让所有东女族的男人对她产生了膜拜心理,直夸她性格好,知道疼男人,不会和那些臭女人一样只知道用三从四德欺负他们这些爷们.

由于这里好女人的标准实在太低,她莫名其妙成了好女人楷模,就连清誉淳少爷都有略有松动,眼神开始在她身上略有流连,尽管她只会煎最简单的荷包蛋而已,但是肯为心爱之人下厨房就够加分到死了.

⑼ 东女国是什么民族

东女国是公元六、七世纪出现的部落群体及地方政权,是川西及整个藏族历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国。主要活动范围在四川阿坝州、甘孜州丹巴县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等地区。东女国王城遗址位于今阿坝州金川县。
文化特点: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
东女国以女性为国王,“女王号为‘宾就’。女王的丈夫同样为国王,但不掌权,只负责对外战争。内臣皆为女性,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其王侍女数百人,五日一听政。女王若死,国中多敛金钱,动至数万,更于王族求令女二人而立之。大者为王,其次为小王。若大王死,即小王嗣立,或姑死而妇继,无有纂夺”。
所以是藏族。

⑽ 丝绸之路上的女儿国实际为旧唐书的哪个国家

丝绸之路上的女儿国实际为旧唐书里的【东女国】。
在《旧唐书》卷197,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南蛮、西南蛮》里面有记录,其名称是“东女国”。节选原文如下:
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在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为渡。。。(下略)

不光是在《旧唐书》里有记录,早在《隋书》里就该国就已经出现了【女国】,在《隋书》列传第四十八《西域》里就有记载。节选原文如下:
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王姓苏毗,字末羯,在位二十年。女王之夫,号曰金聚,不知政事。国内丈夫唯以征伐为务。山上为城,方五六里,人有万家。王居九层之楼,侍女数百人,五日一听朝。复有小女王,共知国政。其俗贵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男女皆以彩色涂面,一日之中,或数度变改之。人皆被发,以皮为鞋,课税无常。气候多寒,以射猎为业。。。(下略)
综上所述,根据任乃强先生的仔细考证,这个女儿国的实际位置就在今昌都一带,所谓“弱水”即今之澜沧江。大抵而言,“昌都、察雅、类乌齐、八宿、察龙、盐井、门空、贫台,北至隆庆,西至丹达山之地,皆旧东女国境”。以此可知东女国的范围,东与茂州(今四川茂汶一带)交界,东南与雅州(今四川雅安一带)交界,包括了今四川阿坝茂汶以西,甘孜州的巴塘、理塘(白狼夷故地)以北及整个昌都地区。
早在隋朝时,东女国就与隋朝政府有使者往来。进入唐朝后,在唐高祖武德年间,东女国汤滂氏遣使贡方物。唐太宗时期也曾降玺书给东女国主以示慰抚。在武则天时期,曾经册拜东女国敛臂为左玉钤卫员外将军,赐以瑞锦制蕃服。隋唐时期,东女国使者亦多次来朝。但是不久之后,吐蕃开始日益强大,不但统一了青藏高原,还把势力扩展到了西域和川西一带,最后东女国被吐蕃兼并,灭国之后成为了吐蕃政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