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生观的故事怎么样
你敢言行一致地生活吗? ——《人生观的故事》 提起美国人寇尔森,我们大多人会觉得很陌生,但是提起尼克松的“水门事件”,相信许多人会一下子觉得相当熟悉吧。寇尔森就是“水门事件”中尼克松的首席顾问,并且也因为此事锒铛入狱的。 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十年流放苦役之后,他重新整理思考自己对时代、世界、人性、苦难、乃至上帝的观点,同样,在狱中,寇尔森读到C.S.路易斯《返璞归真》一书,幡然悔改受洗信主,成为水门事件后唯一公开忏悔的当事人。 寇尔森出狱后创办了“国际监狱团契”,帮助各国改善监狱处境,并向监狱犯人提供心灵更新之道。目前在国际监狱团契在全球116个国家设有分部,拥有大约10万名的义工,他们每年探访约2000所监狱,服务在牢狱之中的人数超过百万。 在本书中,寇尔森追寻我们每个人都问的基本人生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我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作者在书中采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对话原则,即预设派(Presuppotitionist)进路,揭露对方的错误世界观自相矛盾之处,并分别探讨了生命的存在目的和意义、价值、自我、罪恶、苦难、救赎等主题,并且也梳理了自19世纪启蒙运动到当代,在社会中的占领主流各种思潮的情况:从存在主义,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世界观,最后告诉读者,美满人生的定义不是:“为自我完美主义,将人生目标设定为快乐、权利和个人自治,崇尚自我意愿的无限发挥。”寇尔森称之为美满人生的赝品,他认为正道是“认为生命的目标并不在于自我辩白和自我满足,而是在于舍弃自我,服务于他人。” 为了更好地揭示出非基督教一神论的所有世界观都是前后矛盾和前后不一致的,寇尔森给我们下了一个难题,那就是“你敢言行一致地生活吗?你敢完全按照你所持有的世界观言行一致地生活吗?” 世界观到底是什么呢?有些人认为是生活观点,生活哲学和生活系统的总和。也有神学家给它下了如下的定义:“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基本组成,我们所持守(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的一套预设(或假设)。”世界观会帮助我们处理我们面对的世界、社会、家庭、人生和自我等等最基本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真的?我是谁?什么是错的?外在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谁在主宰这个世界──上帝,人,还是人和上帝,还是没有任何人?人是被决定的,还是他是自由的? 而且每个人都每天每时每刻地用他们的世界观来观看、理解世界和现实,可以说,我们如何看事情,如何解释,是由我们的世界观来决定的。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中立,完全客观地来看到世界的。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行事没有和他的世界观吻合的话,他就是在过着“言行不一致”的生活,“虚伪”和“撒谎”。 以存在主义为例,该思潮有一些主要的观点——“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他人就是地狱”等等不一而足。 “存在先于本质”为萨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督教一神论的一般认为,因为上帝在创造之前,已经有了人的本质的观念,然后才创造出人,故此,人从被造出来之前就已经被决定拥有“人”的本质了,所以“本质先于存在”。存在主义则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他自己的。 但是问题在于,就算如萨特所说的“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但是萨特在他的表达里面却完全无法绕开“人”的定义,光从他这句话来看,我们就知道“人”的存在、出现和登场在于“给自己下定义”之前了。也就是说,无论人怎么给自己下定义,他总是绕不开是“人”的事实。 当然,存在主义者可以说给自己的定义已经超越了人的本质了,他可以给自己的本质定义为一只“蜘蛛”或者“爬虫”等等,因为人的本质是人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而非给定的。光从理论上来说,这当然是可以做到的,可是问题在于,如同寇尔森所诘问的——“你敢言行一致地生活吗?你敢完全按照你所持有的世界观言行一致地生活吗?”毕竟成为以致爬虫的人只存在于卡夫卡的《变形记》里面。 又如存在主义认为,“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即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发生的事物。所谓偶然,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理由的,也不是根据某种绝对的观念、思想或精神演绎出来预先具有一定意义的。既然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决定的,而是偶然的,存在是不确定的也是荒诞的。 既然如此,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可是存在主义者却无法做到言行一致,反而是自相矛盾地认为应该行动起来为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既然一切都是偶然荒诞的,有何必去争取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呢?因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身也无非就是偶然和荒诞的。存在主义者加缪又鼓励存在主义者用荒诞去回击荒诞,可是,回击荒诞本身岂不是也是荒诞的吗?何必如此劳心劳力去回击呢? 由此可见,存在主义所提供的世界观是前后不一致的,是矛盾的,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用这种世界观言行一致地去生活。 当然,寇尔森探讨各种思潮的世界观之后,并非单为了驳倒对方,而更是为了赢得对方,因为对他的思想产生过极大影响的《返璞归真》也同样是为赢得对方而写的,他认为,只有基督教信仰才是一个连贯而前后一致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才能够给让人过着一种遵循自己世界观所提供的准则过言行一致的生活,通过“舍弃自我,服务于他人”而得到一个幸福的、有意义的人生。 任教于加拿大维真神学院的神学家巴刻(J.I.Packer)给《人生观的故事》所下的评判是——“面对今日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默然或鼓噪的绝望情绪,寇尔森再一次以他那令人期待的说服力和燃点灵性激情的方式捍卫了自己所坚信的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寇尔森的《人生观的故事》的分量更重于C.S.路易斯的《返璞归真》。 我们需要一个连贯和前后一致的世界观,而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观,一个矛盾、没有条理不断变化的世界观是无法让人过着言行一致的生活的,而最终只能过着分裂的、失去人性的生活,存在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的绝望就是来自于此。相反,只有整全之信仰才能挑战这时代任何一种支离破碎的世界观。 注:寇尔森的《人生观的故事》已由西藏人民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C.S.路易斯的《返璞归真》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 2009年6月29日
② 《节令是一种命令》读后感
《节令是一种命令》选自《读者》,作者是毕淑敏,读了以后,我很有感触。
有一位作者去买菜,一位老人对作者说:“买我的西红柿吧”。作者却觉得这个西红柿没有冬天的好,但老人却说,那种西红柿不新鲜,加了化学药剂。作者问老人:“那要吃什么菜”?,老人说:“你记住,永远吃正当节令的菜,才是最新鲜的”。
这件事让作者明白了节令也是一种命令。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人生也是有节令的,春种、夏锄、秋收、冬储不失时机。庄稼是循季节生长,发芽,开花,结果是耽误不得,不能超越。只有经历过那些必备的流程,它才能有一个个丰收的未来。人的生命不也正是如此?若错过了节令,缺失了季节,定然不会那么完美。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春夏秋冬轮回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表现出它本质的特征。春天的花儿何其明艳,秋天的落叶何其静美,但不要期待冬天赏到灿烂的菊花,夏天感受到白雪的纯净。
银粉色的西红柿看起来是多么地不合时令,然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却不知道,那些看似光鲜肥大的西红柿才是人工的结果,他们才是时令的赝品。
人生不也经常遇见这样的情况吗?该天真的时候背上了太重的包袱,该沉静的时候携带了过多的敷衍,这样的反季节倒让人悲哀。
③ 狼的角色介绍
裴大哲(Eric饰)
最具手腕的花花公子
拥有一副迷人的外貌,对于他来说,和女人周旋就是终生的职业。无论怎样的女人,都可以从他那里获得最好的服务。他会让你认为自己是世界最美丽最有魅力的女人,因此即便是和他分手的女人,却仍然保留着最完美的记忆。女人是他的衣食父母,是职业的对象,但却不是他的情感依靠,因此他绝对不会对女人说“我爱你”。不相信,也不需要爱情是他的人生信条。居住在天台上搭建起的简陋窝棚里,他暗暗的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一定会出人头地,摆脱现在穷困潦倒的窘境。
受相洛威胁,他担负起引诱富家千金智秀的任务。他一如既往的将捕捉富家阔太太的手段用在了这个清涩的女孩身上,却完全不起作用。难道所有的女人不都是一样的吗?大哲的心彷徨不已。当剥开冷酷无情的外表,真实的自我显露出来时,他已经陷入了从来都未经历过的感情漩涡。
韩智秀(韩智敏饰)
国内首屈一指的百货集团社长的独身女儿
在大学专修舞蹈艺术 毕业后在父亲的百货公司担任文化中心室长一职,并没有沾染上一般富家千金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气,相反很独立且有主见。情感纤细敏感,有着爱哭爱笑的多血质性格。由于在幼年时母亲患上了癌症,被其他家族成员视为累赘,而受尽了白眼。因此当智秀得知自己得了脑癌后,决定对身边的人隐瞒这一事实,并在完成最想做的10件事情后就悄然离开。
无法结婚,也不打算找寻心爱的人,对家里刻意安排的政治性婚姻异常排斥,和家族其他人员关系疏远。唯一可以吐露心声的人就是从小象舅舅一样为自己出谋划策的相洛,而相洛的身边却出现了狼一般的大哲。他是一个象孩子一般可爱,想让人产生拥他入怀念头的男人。他是一个象野兽一样狂野,让人想被他拥抱的男人。他的味道让人中毒着迷。虽然别人说他都是坏男人,虽然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但真的很想和他真真切切的爱一次。
伊成模(严泰雄饰)
父母羽翼保护下长大的富家公子
挂着宣传理事的头衔,但实际上舞会、女人和酒才是他的主业。没有任何目标和理想,整天过着纸醉金迷的挥霍生活。父亲是国会议员,从小到大身边所有的人都对他百般讨好。在父母的羽翼保护下,从来不知道挫折是什么滋味。几年前哥哥成水因和贫家女子的婚姻遭到家庭反对自杀身亡,对他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从此更加的沉沦,直到遇到生命中唯一深爱的女孩智秀。
虽然最初只是想把她作为一个游戏来赢取,但当爱情来临时 一切都脱离了预先既定的轨道。那个叫做智秀的女孩轻而易举的让他举手投降,成为他的全部希望和梦想。同时智秀满不在乎的态度让他的心深深的被刺痛。看着智秀对大哲的在乎和痴迷,他的内心被绝望和嫉妒的情绪所包裹着。一定要抓住她的念头在心中千百遍的呐喊着。一定要抓住他,哪怕是跪下来祈求,哪怕是抓住她的裤腿纠缠,为她做所有的事情,哪怕因此献出生命,也要抓住她。
吴玄珠(李恩饰)
一贫如洗的百货店电梯小姐
没有父母,没有金钱,没有地位,没有朋友,身上的穿戴从头到脚都是三流次品。被认为过着赝品人生的她,唯有对大哲的爱是能经的住火炼的真金。
有很强的生命力,做事情善于算计,工作的时候是一只勾人魂魄的小狐狸,打起架来却又象一只凶狠的小野猫。虽然总是一副要强明朗的样子,但内心却依然有不为外人道的伤痛。
忠弼(姜成弼饰)
从学生时代开始和大哲相识并成为密友,出生社会后又再次成为工作上的伙伴。表面看是个惹事兜,做事轻率,多话,喜欢撒谎,但实际上是一个内心脆弱敏感的男人。
韩宏万社长(吉勇宇饰)
智秀的父亲,也是世界百货的董事长。
做事雷厉风行 从来都不拖泥带水,具有商人的杰出头脑,独断专横。一心都扑在事业上,疏忽了家族亲情。为了事业甚至不惜以女儿为代价换取政治婚姻。智秀病入膏肓后才得知女儿的病情,因此悔恨不已,并开始为女儿的幸福而努力。
④ 赝品人生是什么意思
人若还未走上彻底的自由之路,那么他必是还未成熟的人,还是未真正实现自我的人,还只是个半成品,还只是人的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