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编剧怎么入行
扩展阅读
爱普检测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资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编剧怎么入行

发布时间: 2022-12-31 21:58:35

㈠ 怎样零基础入行做编剧

孩子立志要做编剧,问我能不能给她个机会。我想了半天,回信鼓励她说,如果真的确定了将来的职业意向,那就少上网,多练习写故事段子吧。有条件可以考虑报考专业戏剧院校,当然考不上也不要泄气,先写着就是了。 这不是个笑话,一个敢于把爱好发展成专业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你看罗永浩都做手机去了,是吧… 这些年来见过、合作过的“零基础”编剧不少,有结构工程师,法务,杂志编辑,会计师,退居二线的演员,最多的是小说作者转行。我最尊敬的一位前辈编剧,是学路桥建筑的,跟着他学习我获益匪浅。这些非科班的外行们,最终都作为第一署名编剧完成了剧本,并且投拍、上映,取得不错的成绩。影视业的行业门槛,可能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高。当然对于制片方来说,这种选择是有风险的,这意味着要给他们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摸索,不断试错。因此,零基础作者需要一点遇伯乐的小运气。 想告诉你,国外不清楚,国内一天专业课都没上过的编剧占了从业人数的六成以上。 1.让出品人、制片人、导演或是文学策划,这些在影视项目里掌握话语权的人认可你的创作才能。 找这些人的途径,网络时代,只要有心去找,太多太多,比如 搜索:大纲。至于判断对方是不是靠谱么,只能机智点,多长点心了。 2.如果你对自己的故事不是那么有信心,对独立完成一个剧本不是那么有信心,先抱大腿吧。跟着职业编剧混经验,学技术。成为一流编剧靠天赋没错,只是想成为一个干行活的字匠,以此为业安生立命,靠不断不断地写,还是没问题的。

㈡ 如何成为一位编剧,有多少路要走

因此,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1、电视、电影、广播、漫画、游戏都需要编剧。
2、成为一名编剧最重要的特质:生活触觉敏锐。
3. 学编剧可直接报考设有编剧专业的艺术院校,但这是最下策!艺术院校的本科编剧专业毕业生多半不成气候。刻板的教学令学生忽略生活,失去自我。大陆的教育永远以《雷雨》为典范,香港编剧则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韦家辉的《义不容情》,以两套截然不同的方式制造一批又一批的写字工匠。
4、生活阅历对一个编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入行不宜过早。先在生活里浸泡几年,或先拿个其他专业的大学文凭,再转编剧专业最划算。编剧是可以自学成才的,资讯爆炸的年代,看电影看电视就是最好的学习途径。也可以从写小说入手,但要注意小说与可改编小说的区别。
6、教材可以自己学习。但一个故事必须由你自己完成,在对生活的描述方面,最大的困难无疑是对生活的体验,而不是自己看书没人指导。
7、很重要的一点,你的段落(或者叫场景,幕)必须在你的描述下有镜头感,这和文字作家不同,他们的最终产品靠读者自己的想象完成,而电影的最终产品是一个个镜头。所以对画面,构图的美术要求一个专业的编剧是要有所积累的。
8、当然就故事本身,很大的方面还是文学那一套。除了编剧技巧的书以外,还是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比较有效,最好还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影片,去对比对故事的选择和改编。此处推荐可比较的几个作品“马语者”,“冷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教父”。
9、你要想办法进入那个圈。现实的问题,有很多编剧,但是被改编或应用成电影的还是少数。很多人没有渠道。

㈢ 编剧怎么入行

多练习。
这个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多练习,一个优秀的编剧,绝对是讲故事的高手,而且有要懂得画面语言。再者多跟有成功经验的编剧交流,思考,慢慢的就会提高了,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写好剧本,要有很好的镜头感,懂得画面语言,因为剧本是为影视拍摄准备的,所以每一个场景的设计,甚至还会多少涉及到拍摄的角度和近景还是远景的问题,怎样才能能更好的表达人物的情绪,一切都是为人物服务。

㈣ 我想做编剧应该怎么做

闲来无事,恰巧看到这个,做以解答。
首先,我这行做了八年,有几个院线作品,不算成功,但比起很多所谓的编剧,已经是大成功了。入行前,写了四年小说(并没有对编剧有太大作用,相反对编剧路有一定障碍。),本来是打算投身电视剧反面,哪成想最终成了电影编剧,有苦自知。
编剧是一个职业,职业还有细分,电影编剧,电视剧编剧,小品、舞台、相声等...近些年还延伸出网大编剧、网剧编剧等。
之前为什么提到所谓的编剧?
编剧业内的名片,就是作品,不说多火,至少已经成功开播,你才能对外称为编剧。
也就是说,当你有一个电影(院线),或是电视剧(上过知名卫视),或者知名节目(上过知名卫视),你才能挺直腰板称自己为编剧,三线。
上过央六,地方卫视的,也是编剧,根据量,知名度,徘徊在三线。
三线以外的统称枪手,有无潜力暂且不论。
二线的创造出少数爆款作品的编剧。
能够称之为一线编剧的,业内有过探讨,仅仅20人可能还不到。 譬如:高满堂、兰晓龙、琼瑶等...
编剧分为职业编剧、自由撰稿人、签约编剧等等等等。
中国自称编剧的大概有500万人不等,而真正算得上是编剧的,又分为一二三线,每个线的距离,成次方倍数递减。
编剧是什么?
编剧就是用最精准的动词、少部分形容词,将故事(创意)以文字的形式,写出画面感。
简单的例子 - [两个仇人]
小说方式:
蓝衣男子体态壮硕,胳膊处的刀伤似乎在讲述他的经历。衣衫被他鼓囊囊的肌肉撑的紧绷,肌肉线条隐约可现。也许是汗渍,也许是穿的久了,蓝色的布料略显发白。他国字脸上,深可见骨的伤痕似乎在倾诉着过去的故事,浓密的眉毛下,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眨也不眨一下,意外的是,眼神中却透着警惕。他的呼吸很缓,每一下似乎都是带着防备,唯有捏着朴刀的大手,不自主的越攥越紧,甚至发出了挤压的咯吱声,也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兴奋!
红衣男子相比蓝衣男子就显得孱弱不堪,并且二人反差极大,在蓝衣粗犷的对比下,红衣的皮肤是那么的稚嫩,并非是白皙,更准确的说,那是一种患病似的惨白。红色的锦萝上绣着云鹤,透着华贵。二人胶着,因体型的巨大悬殊,让周围的路人顿足旁观,却哪知,红衣的瘦弱男子泰然自若的摇着折扇,丝毫没有如临大敌的神态。
路人都为红衣男子捏了把冷汗,不少人心想,这真是在自寻死路!
哪知蓝衣男子忍耐不住,额头密出汗珠,爆呵一声,冲向了红衣男子。刀口带着寒芒,像一条凌冽的雷光,劈向红衣男子,眼见红衣男子将要毙命。蓝衣男子嘴角刚露出笑容便有凝固,却不料,刀刃还未触及对方毛发,红衣男子就如闪电般移到自己身旁,邪魅的冲自己笑着。刀已出,重心已丢,蓝衣男子刚要抬腿,却感到脸上被什么东西剧烈撞击了一样,随后向着后方趔趄几步,摇摇欲坠,瘫坐了下去。
剧本方式:
76. 盐城外小集市 日 /外
人:蓝衣壮汉 红衣瘦弱男 百姓若干
蓝衣壮汉与红衣瘦弱男子四目相对,只听啪的一声,蓝衣男子瘫坐在地,透着惊恐。
红衣男:把东西交出来。
(剧本在国外,还需加镜头,拍摄方位,拍摄方式等,国内因为分镜头是导演处理,所以编剧的稿费大打折扣。)
小说与剧本的区别大致如此,无论你文笔再好,再如何细腻,剧本中只需要动态、画面感!内心状态、内心所想这些,不需要写出来! 小说针对的是读者,剧本针对的是制片人、导演或资方!业内人压根没时间去读通篇没有用的东西(描述等),所以说,剧本是凝练大脑中所想后的事件描述。
至于有人提到(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那是舞台剧,不是影视作品。
剧本的完整体系也因制作方要求而定,如果熟悉你这个编剧,可能会减少某些为了防备的环节。
剧本流程: 一句话梗概(故事核心),故事简介,故事梗概,故事大纲,故事细纲,分集大纲,时段概要,剧本正文。故事策划案(PPT)。
每一个编剧,必不可少的是,简介、梗概、大纲、剧本正文。
字数按照规定(广电总局报备审批),去网站自行查看。
90分钟电影,大致上为一场一分钟,90场剧终。而现实中,往往不能确保每场戏都在一分钟,所以一般都会准备100-120场戏。
剧本正文结合之前小说对比,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没用?
有用的就是联想画面能够表达给观众足以看懂的部分,通过技巧埋包袱,为之后的几场戏铺垫,或者独立完成。 往大了说,电影、电视剧都是动态的,或者镜头跟随人物动作讲述故事,或者因为二人冲突发生不休止却让观者能够耐得下心思去看的争论。
戏剧冲突,就是有用的,戏剧就是在人与人或与自己的矛盾而产生的。
无论什么载体,什么题材,起承转合是戏剧中最常听到的,起就是故事开端,当然也可以是结尾(倒叙),或者从你认为巧妙的地方开始(插叙)。 承,承接,承接什么?当然是第一事件引发的之后事件,直到故事不需要,没必要继续。 转,反转,剧情反转,也就是意外,针对观众猜得到经过,却猜不到结果的彩蛋式惊喜。 合,一开始对合的认知并不是很通透,说法不一,好比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就按字来理解,人一口,它是百变的,但却要围绕你故事的核心,也就是故事立意,你的故事要表达,讲述什么。 为什么要给观众看这个。
说完起承转合,自然少不了业内惯用理论。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情理之外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意料之外。 简而言之,其实就是讲起承转合灵活应用,尤其是转,大多都在这个惯用理论中进行。
剧本如何构思?
大家都养狗,不足为奇,除非你家的狗会喝酒蹦迪。 而你家里养鳄鱼,养人人都不敢养,甚至不敢去想的,那就会吸引人。
说白了,一个成功的剧本,并非就一定要有主角支撑,主角可以是故事的领跑者,也可以是被疯狗追逐的逃命者。 而一个成功的电影,往往需要怪的,奇特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事件或奇葩人类组成。
剧本格式是什么?
小学其实就已经打基础了,之前也举例过,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如何成为专业编剧?需要什么?
个人经验而谈,并不是你看过几千部电影你就能一定成为专业编剧,编剧路是很长的,没有固定方向,时常容易跑偏的。 不过时代变了,很多公众号,例如:剧本君 ,每期都会出国内通用格式,多看看那里的文章,结合相对的电影,一定比我刚入行那时进步快。
做编剧需要什么,这是个概念,电脑也行,手机也行,手写也行,我是什么都OK。抛开硬件反面,编剧需要忍耐力,需要冷静的心态,需要承受失败的抗击打能力。
行业有句非常形象的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大致如此。
九死一生在编剧圈乃至影视圈都差不太多,所以,所谓处女作,呕心沥血打磨若干年的作品,未必就能一次成功,毕竟,你不能控制对方思想,只能去说服,不停的沟通。 不要太多抱怨,“我这么好的东西,居然不识货”。 其实玩影视的,运气成分比重巨大,事情不是你说能成就能成,忽略了对方,强加他人的夙愿,最终会成为自身的郁闷。
口才不单单是导演的利器,也是编剧的利器,或许你的故事并不很优秀,但想要故事成功拍摄,口才是第一道关卡,讲好你的故事,往往比写故事还重要,推销是必须的。不然鬼都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最后,编剧的路是其他行业所不能类比的,除了精湛的技艺,如簧的口才之外,灵性、大胆、情商、远见、商业头脑均得具备。
再者,不要提什么情怀,梦想,这些不能吃,只会随着年龄和挫折慢慢孵化,而结果,是无法估计的。 拍戏的目的在于什么?是给观众去看,而不是让全剧组听某人一人独大的一意孤行。影视可以是自传,但买账的一定是观众!
题外话:
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编剧。所谓行有行规,请做一个有骨气的编剧,拒绝在工作利益上称兄道弟,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情商?对比尊严,后者才是让影视圈尊重我们的做法!跟破坏行规说不! 或许有人跟你诉苦,钱都给演员了,预算不够了! 请你回敬他,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先有剧本后有演员!可以让他找演员写剧本! 或许还会说,找便宜的编剧,如果你因此妥协,那将是一个悲哀的开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星玮 2018.09.25

㈤ 怎么才能入行,成为一名影视编剧

不但能学到很多专业知识

㈥ 如何成为编剧

因为编剧和一般作家最大的区别是作家不需要考虑影片制作成本和当今可以采纳的拍摄和制作技术,但一个专业编剧是要考虑的,虽然强大的制片公司或者制片人可以用资金弥补,优秀的摄影师和剪辑师可以用镜头和切换掩饰,但他们也期望一个可以“拿来主义”的剧本。因此,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1. 电视、电影、广播、漫画、游戏都需要编剧。
2.成为一名编剧最重要的特质:生活触觉敏锐。
3. 学编剧可直接报考设有编剧专业的艺术院校,但这是最下策!艺术院校的本科编剧专业毕业生多半不成气候。刻板的教学令学生忽略生活,失去自我。大陆的教育永远以《雷雨》为典范,香港编剧则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韦家辉的《义不容情》,以两套截然不同的方式制造一批又一批的写字工匠。
4. 生活阅历对一个编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入行不宜过早。先在生活里浸泡几年,或先拿个其他专业的大学文凭,再转编剧专业最划算。编剧是可以自学成才的,资讯爆炸的年代,看电影看电视就是最好的学习途径。也可以从写小说入手,但要注意小说与可改编小说的区别。

5.香港台湾的影视制作已经向大陆转移,编剧专业是最奇缺的人才。他们最喜欢的是在欧美及港台影视作品中浸泡的新一代很多有成就的编剧和导演放眼大陆寻找接班人,希望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播出去。对有天分的人才,他们并不计较你拿什么文凭,最重要有热诚和有"料" 。

6.教材可以自己学习。但一个故事必须由你自己完成,在对生活的描述方面,最大的困难无疑是对生活的体验,而不是自己看书没人指导。
7.很重要的一点,你的段落(或者叫场景,幕)必须在你的描述下有镜头感,这和文字作家不同,他们的最终产品靠读者自己的想象完成,而电影的最终产品是一个个镜头。所以对画面,构图的美术要求一个专业的编剧是要有所积累的。
8.当然就故事本身,很大的方面还是文学那一套。除了编剧技巧的书以外,还是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比较有效,最好还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影片,去对比对故事的选择和改编。此处推荐可比较的几个作品“马语者”,“冷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教父”。
9.你要想办法进入那个圈。现实的问题,有很多编剧,但是被改编或应用成电影的还是少数。很多人没有渠道。
最后推荐几本相关著作(迅雷上有下载):《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美,温斯顿),《电视与银幕创作:从创意到签约》(美,布鲁姆),《电影语言》(法,马尔丹)。
最后衷心祝你成功。
另外,我记得《看电影》杂志以前有个小栏目《21天写剧本》,比较早了,但是很实用,不妨找找看。

㈦ 想做个编剧,如何入手呢

先自学。编剧理论的书籍很多,一个待入行的编剧,我总觉得了解理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明白一部剧的构思过程,按这个思路我给你推荐几本,第一本,丁牧的《电影剧本创作入门》,这本书的剧本没有多少可取之处,最主要的作用是,了解了一部剧是怎么从一个创意想法直到剧本出来的过程。其他的书,我也不推荐纯理论的,推荐几本作者本身就是编剧的书,陈晓春的《电视剧创作》,《编剧十论:电影剧本精品赏析》 于艾平,再看初级理论《编剧步步为营》等到你看完这几本,入门了,经过实践创作了,再看行业内推崇的理论书《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如果觉得自学太慢,可以参加北京电影学院每年两次的编剧进修班,北电官方网站可以找到相关信息。

㈧ 一个从未涉足影视的写作者该如何进入编剧行业

常有年轻人有志从事编剧工作,询问「如何入行」,我总劝人两条路,一是跟师父,一是跟公司,不要幻想著自己关在家里能写出个啥子丁丁卯卯来,那不现实。换言之,找个正经的编剧职位,从「编剧助理」开始干起。但根据我的经验,有太多人可能误会了我上面提的意见,看小了「编剧助理」这四字之意。影视行业所谓的「编剧助理」,其实也就是三到六个月的熟悉期(让你熟悉一个团队,知道怎么开会,怎么想点子,怎么找资料,怎么循序渐近地写作稿本……。),最终「半年内(大概数字)」就要能独立生产,所以,虽然挂的是「助理」二字,其实标准非常之高。一般来说,在北京这样的地方坐班,试用期起码也是五六千起跳,一般薪资水平,2016年大体也就是八千以上的水位,若是公司职位,通常几个月内,入了正式编剧组了,月收入都能增长到一万五以上(不封顶)。这绝不是阿猫阿狗可以拿到的收入。(当然,圈子不大也不小,也有一堆忽悠人的家伙,骗人低薪干活的,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所以,名称虽然叫「助理」,但却都是真正有实力的写作之人。若一个人的学历不够,积累也不足,想在圈子里找到师父的可能性是零。我说的是残酷的现实,这不是鸡生蛋,蛋生鸡,而是前提。圈子里,没有任何一个师父会教你写作,他只会教你「写剧本的门道」,写作一事,那是你自己的修为。那是前面至少二十年的工夫(打你出娘胎到现在)。讲真,你真心要投入行业,要被人接受为最低阶的「编剧助理」,至少都是「能随时拿出一两本成形小说」,你得有起码的成色,就是不出版,你的电脑里也至少有数十万字的正经写作(我说的可不是杂七杂八的鸟影评一类),你一定得有那起码的功力才行。新晋编剧,别听谁给你鬼扯了,说什么编剧不用学,编剧可以走旁门左道,编剧可以凭一己的天份,编剧可以插科打诨……。不要把编剧想成B站的UP主。知道叫兽在作「万万没想到」之前,已经作了多少作品吗?谁也不可能凭空出世。也许这世上有特例,但我干这行太多年了,一次也没见到,我见到的,只是有那种「能写出东西来的,有实力的编剧,去B站UP他的作品」,不代表,一个玩视频剪辑的人,不用任何积累,不用认真读书学习,不用拼命创作,就凭一时兴之所至的烧脑洞,就可以爬起来当编剧。包括搞小视频的,包括写笑话段子的,包括写影评的,包括弄广告文案的,都一样,同理可推。现今的网络世道,捡两网上的段子,加一点小聪明,也许谁都能搞出五分钟、三分钟的玩意儿出来,但真心要作长篇作品,真心要写动辄数万字,有头有尾的剧本,要脚踏实地走这条路,端好编剧的饭碗,就一定得直面社会的真实。编剧是很昂贵的文字工作者,你写的东西,几万字,人家可能得掏成百、上千万才能拍出来。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可能价值几万几十万之巨。你就是个「助理」,也是镶金带银的,得有足够的成色。若没有三两三,真的别浪费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