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李玉坤
扩展阅读
爱普检测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资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李玉坤

发布时间: 2023-01-03 03:38:51

❶ 李玉坤事迹简介

李玉坤,女,11岁,开封市县街小学学生。

李玉坤同学成绩优异、责任心强,且热心公益活动。曾发起组织“中国风”、“爱心”、“绿色环保”等公益社团,多次开展公益活动。她曾独自到市博物馆联系协商,带领“中国风社团”担任市博物馆的“北宋文化展”、“中山舰”主题展览的义务讲解,她优秀的表现深受广大游客和馆领导的好评并被授予“优秀讲解员“称号。她带领“中国风社团”观看、学习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寒假期间顶着寒风去景点和大市场义卖朱仙镇木版年画,活动中他们耐心的给路人讲解有关传统年画知识和爱心活动目的,最后把义卖所得全部捐赠给他们长期关爱着的雅歌聋耳中心的孩子们,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她和社团成员则收获了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几年来,她组织的“绿色环保社团”在郑开大道种下一片爱心林,并多次制作环保宣传单、护绿卡向过往市民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向市民发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倡议。

她组织和参与的各种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被《汴梁晚报》、《菊城报道》及网络媒体报道,被媒体称为“爱心小天使”。

❷ 李玉坤的艺术成绩

1991年书法入选《第一届全国书坛新人新作展》
1993年书法入选《中日书法展》
1994年书法入选《中韩书法展》
1996年书法入选《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
1999年举办《学院三家书法展》
2000年获《辽宁省首届教师书法展》金奖
2002年书法入选《首届敦煌国际书法展》
2003年书法入选《今日美术馆第二届流行书风、印风大展》
2004年获《第二届全国教师书法大赛》一等奖
获《全国楹联书法篆刻大赛》创作一等奖
2005年出版专著《外国美术史论》、《中国美术史论》
篆刻作品在《美术大观》专题介绍
书法作品在《艺术广角》专题介绍
2006年出版专著《李玉坤书画篆刻集》
国画作品在《美术观察》专题介绍
2007年书法作品获辽宁省文化厅“群星奖”银奖
2009年举办《李玉坤书画展》
2009年篆刻作品获《辽宁省第二届篆刻展》获奖提名
2010年国画山水作品获“展鹏杯”全国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奖
学术论文

❸ 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是谁

曾联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少年青年时代就读于原瑞安县小学(现瑞安市小学)、瑞安市中学。

1936年考入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的经济系,后参加抗日救亡联合会,投身革命。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担任中央大学学生地下党支部书记工作。曾任五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

(3)李玉坤扩展阅读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随着新中国的诞生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1950年,曾联松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这是党和人民给他的崇高荣誉。

曾任上海市政协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联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暂放在当地龙华烈士陵园。2004年9月曾联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长安墓园。电影《共和国之旗》就是讲他的故事。

❹ 我国生产第一辆汽车是什么

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是解放牌汽车,这两个其实都是对的,但是前者只是从狭义上说,是我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而一般我们都采用后者的说法。因为这是解放后我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次批量生产的汽车。

结构性能

解放牌汽车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可是从1956年7月13日开始,老型解放车一生产就是30年,体现出我国汽车产品结构单一的状态。

过去,奔驰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汽车,每两辆就有一辆是解放牌。50年代,"解放"曾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的骄傲!

可是它“老了”,1980年,长春市郊的荒地里,上万辆滞销的"解放"排成长龙。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辆"解放"车,开下了总装配线,生产了32年的"老解放"最终停产了。

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研制成功141新型车,终于打破了"三十年一贯制"的局面。

新"解放"在市场上站住脚了!1987年9月,在国家评比中,新“解放”141被评为一等品;在国际招标中,它又连中三元。长春一汽这个老企业,又进入了产品系列开发阶段。

“一汽”的变化正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缩影。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形成新型的管理体制,产品结构日趋合理,更新换代日益加快,中国汽车开始大批量打入国际市场,汽车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建国以来,我国一共生产了各类汽车五百多万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解放牌汽车

❺ 有关国旗的诗歌

1、《国旗》现代:艾青

美丽的旗,庄严的旗,革命的旗,团结的旗。

四颗金星,朝向一颗大星,万众-心,朝向人民革命。

我们爱五星红旗,像爱自己的心,没有了心,就没有了生命。

我们守卫它,它是我们的尊严,我们跟随它,它弓|我们前进。

革命的旗,团结的旗,旗到哪里,哪里就胜利。

以上是著名诗人艾青写的一道题为《国旗》的诗。在这首诗中,艾青满怀激情,以朴素流畅的诗句,准确而形象地揭示了五星红旗特有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自己珍爱五星红旗,捍卫五星红旗,跟随五星红旗前进的决心。

此诗的落款是1949年9月27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五星红旗图案为中华人民珙和国国旗的决议。艾青的这首《国旗》诗,实在是新生共和国国旗的第一首赞美诗。

2、《国旗颂》作者:蓝剑(现代)

当你看到五星红旗,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语,那是中国的风姿,那是中国的壮丽

当我看到五星红旗,熟悉的颜色让我沉迷,这是祖国的威严,这是祖国的魅力

五星红旗在你心里,每天早晨缓缓升起,高高耸立在风里雨里,五星红旗在我心里

和平时候充满敬意,危难时刻与我并立,五星红旗是中国的骄傲,人民大声赞美你

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自豪,人民高声歌唱你

作者:蓝剑,男,1966年生。中央民族歌舞团朝鲜族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深造于北京大学艺术系研究生班。


3、《七律·五星红旗》作者:翟红本

频升赛馆情豪迈,又上神舟志激昂。

笑问中华谁可敌,五星闪耀卫边疆。

作者:翟红本,网名“一卷飘零”,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河南省鲁山县人,河南省楹联届首届“十秀”,鲁山县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

4、《千秋岁·国旗》作者:翟红本

忆昔年全党,血洒殇兵将。重逐梦,乘风浪。

九天丹火淬,四海欢歌唱。帆启处,复兴伟业新航向。

5、《旗永飘》作者:李玉坤

旗升冉冉迎霞舞,场面庄严紫气凝。

代表台前弘立法,青衫心底暗生情。

作者:李玉坤(又名李玉琨、毓堃)男,1964年3月生于锦州, 现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锦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渤海大学教授委员会委员,渤海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渤海大学教学骨干。

❻ 赵恩冉的弟弟

我党的创建与发展,离不开当年那些创始人们的努力与付出,正是因为他们敢于在那种危险的环境中,始终坚持心中的理想,无所畏惧,一直和敌人斗争到底,所以我党才能在夹缝中生长起来,并且最终发展壮大。

在我党的创始人中,有这么一个英雄是比较特殊的,他的故事也许今天很少有人知晓,甚至他的名字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当年有一个名叫“施英”的英雄牺牲了,吴玉章为了纪念他,还曾写下诗篇,可“施英”这个名字,实际上并非他的真名,他原名叫赵世炎,不仅自己当年在牺牲时屹立不倒,而且他的外甥后来还成为了新中国的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革命思想影响而加入革命队伍

赵世炎于1901年出生于四川酋阳龙潭镇(今天属于重庆的管辖区),其家境在当时而言,算得上是比较殷实的,同时他家还有着较好的家风,对教育十分重视,因此在赵世炎仅仅3岁之际,便已经进入自己家族创办的私塾中开始学习了。

经过在自家私塾的培养之后,赵世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龙潭镇高级小学,也就是在这所小学中,赵世炎第一次接触到关于革命的思想,当时他们学校有一个老师名叫李玉坤,此人很是了不得。

李玉坤在辛亥革命时期参加过辛亥革命,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现在成为老师,也是一心一意教导学生要爱国,在他授课的过程中,总会跟同学们讲述中国被列强侵略的那些屈辱历史,希望学生们能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正是在李玉坤的影响下,赵世炎心中种下了革命种子,随后又在二哥实际行动的影响下,赵世炎毅然决然加入到革命队伍中。赵世炎的二哥名叫赵世钰,曾经就读于成都陆军学院,在毕业之后还加入了同盟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他加入到川军当中,还是一名军官,对革命事业的热情很高,虽然自己没有时间回家看望家人,但是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人,所以就采用书信的方式,有时候写一些东西熏陶弟弟赵世炎,有时候寄回家一些革命进步刊物,对赵世炎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就是在小学老师李玉坤以及二哥赵世钰的影响下,赵世炎从小就对革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内心中已经埋下革命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在小学毕业之后,赵世炎想要去外边的世界看看,就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就读。

北京是思想和文化都发展十分迅速的地方,赵世炎在北京求学的那些日子,刚好是李大钊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段,赵世炎原本文笔就不错,奋笔疾书写下一些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引起李大钊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世炎逐渐和李大钊相识,并且在李大钊的邀请下,加入了中国少年学会,担任起《平民周刊》、《少年》以及《工读》等进步周刊的主编,此时尚且年少的赵世炎,已经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赵世炎在革命事业中做出的贡献

赵世炎在北京读完中学之后,于1920年怀揣着伟大的理想与振兴中华的抱负远赴法国留学,在法国期间,赵世炎认识了周恩来以及张申府等人,大家抱负相同,很快就熟识起来,并且成为好友。

赵世炎在法国期间,与周恩来以及张申府一起创办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且致力于其发展,做出相当不错的成绩。留学的时间飞快,国内的变化更是迅速,一转眼赵世炎就在法国学习了4年时间了,国内当时正处于革命的关键时刻。

1924年,在李大钊的电讯下,赵世炎从法国回到国内,继续为国内的革命事业奉献燃烧自己,在回国之初,赵世炎担任起北京地方委员会委员长一职,协助李大钊搞好北方各省的革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协助李大钊的这段时间里,赵世炎不仅练就了不错的领导指挥能力,而且还继续撰写革命文章,影响更多的人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来,在五卅运动之后,赵世炎更是抓紧时机写了很多文章,对革命初期号召群众一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26年5月,在回国两年之后,赵世炎就靠着良好的工作表现和革命热情,当选为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在北伐时期,还曾先后领导了两次上海工人的武装起义,以此策应北伐,虽然最终两次工人武装起义都以失败告终,可是赵世炎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在赵世炎的坚持下,于1927年3月,和周恩来等人一起合作,成功发动了数量高达八十万人的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在赵世炎以及周恩来等人的周密策划以及亲自参与中,最终取得圆满成功,成为革命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一幕。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工人武装起义之后一个月,蒋介石就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运动,导致我党很多战士都受到生命威胁,在这种危险的处境当中,赵世炎依旧不慌不忙,还提出要建立专门负责铲除叛变分子的组织,为后来的“红队”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世炎的牺牲

处于危险之中,很多人和事情其实都是难以控制的,在蒋介石的反革命运动中,我党很多人员都受到生命威胁,先后很多人失去生命,以至于一些革命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员产生了叛变的想法。

就是这些叛变的人,最终提供了赵世炎的一些行踪,以至于蒋介石的人直接找到了赵世炎的家中去逮捕他,那天赵世炎刚好不在家,他们把赵世炎的家人控制起来,询问赵世炎妻子丈夫的踪迹。

妻子坚决不愿意说出赵世炎的去处,原本一切有了一点转机,可就在这种千钧一发之际,赵世炎工作完回家了,他低着头思考问题,完全没有注意到家中的异常以及妻子丢下去提醒他的花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世炎才踏进家门,就被反动派抓走了,他们对赵世炎严刑拷打,想要从赵世炎口中知道更多关于我党的信息,可是赵世炎革命意志坚定,宁死不愿意透露半点消息,反动派看着赵世炎宁死不屈,也知道从他口中问不出什么东西,最终恼羞成怒就把赵世炎杀害了。

1927年7月19日清晨,赵世炎在刑场被刽子手砍下英雄头颅,他的头颅被砍下后,其身躯依旧屹立不倒,彷佛在宣示着他的革命意志永垂不朽一样。赵世炎就这样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可是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他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精神永远留在了后人心中,他虽然倒下了,但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不断站起来加入到革命事业之中。

赵世炎有一个妹妹,后来嫁给了李硕勋,他们生下一个孩子名为李鹏,在我党经过前赴后继的努力后,建立了新中国,而李鹏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曾成为总理,作为舅舅的赵世炎,也算是可以得以安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赵世炎在年少之际,就已经加入到革命事业之中,一生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自己,年仅26岁便在敌人的迫害下牺牲了,他牺牲时依旧屹立不倒,其精神与革命意志,必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