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允公允能什么意思啊
“允公允能”应当是“既有道德品质,又有学识才能”的意思。
❷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意思是什么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意思是: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要有所创新和发展。
“允”字是承诺的意思,对受教育者来说也可理解为“要求”。这里的“公”,从严张的教育思想出发,与之相对应的集体当然是国家、人民大众和与之相联系的事业。另外“公”又是对矫正五病中的“私”而言的。
“允公”应解释为要求受教育者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具体到教育事业,即要求南开学子热爱母校,维护校风校誉,作者注)、大公无私、—心为公,在学习和工作中强调无私奉献精神。
所以“允能”者,是要求受教育者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工作能力,努力方向是锻炼救国自强能力和精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相关信息:
“允公允能”这种话语形式,语本《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白话释义:能文能武,昭假烈祖。
“日新月异”,语本《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白话释义:商汤刻在洗澡盆上的字说:“如果能在今天洗净身上的东西,使身心清新,就应天天洗净脏东西,使身心清新,更要继续不断地每天清洗,使身体和精神焕然一新。”
❸ 允公允能是什么意思
意指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的意思。
南开校训:“允公允能”作为南开校训,它凝练了南开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意指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的意思。按照张伯苓的本意,是要“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惟‘公’故能化私、化散,爱护团体,有为公牺牲之精神”。“公能”校训作为南开教育的核心理念,一种人文底蕴、学脉渊源,积淀成为贯穿百年历史、赋予学校长久创造力的精神力量,启迪陶冶了成千上万南开人。爱国爱群、化私为公体现了南开精神之魂。
❹ 允公允能的介绍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大学、天津南开中学及重庆南开中学等南开系列学校的校训。南开精神,是南开办学理念的凝结,治校传统的升华,南开人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的现实化。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共同制定的。他们将南开精神高度概括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个大字,并作为南开学校的校训。张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已,算不得什么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作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而南开学校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有现代化才能的学生,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而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❺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意思是什么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意思是: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要有所创新和发展。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大学、天津南开中学及重庆南开中学等南开系列学校的校训。南开精神,是南开办学理念的凝结,治校传统的升华,南开人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的现实化。
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共同制定的。他们将南开精神高度概括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个大字,并作为南开学校的校训。
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张伯苓本意是,要使南开学生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
“允”字是承诺的意思,对受教育者来说也可理解为“要求”。这里的“公”,从严张的教育思想出发,与之相对应的集体当然是国家、人民大众和与之相联系的事业。另外“公”又是对矫正五病中的“私”而言的。
❻ 允公允能出自什么典故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大学、天津南开中学及重庆南开中学等南开系列学校的校训。
“允公允能”这种话语形式,语本《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允,即文言语首助词。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
❼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怎么解释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意思是: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要有所创新和发展。
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校训、南开精神,是南开办学理念的凝结,治校传统的升华,南开人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的现实化。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共同制定的。
“允”字是承诺的意思,对受教育者来说也可理解为“要求”。这里的“公”,从严张的教育思想出发,与之相对应的集体当然是国家、人民大众和与之相联系的事业。另外“公”又是对矫正五病中的“私”而言的。
“允公”应解释为要求受教育者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具体到教育事业,即要求南开学子热爱母校,维护校风校誉,作者注)、大公无私、—心为公,在学习和工作中强调无私奉献精神。
所以“允能”者,是要求受教育者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工作能力,努力方向是锻炼救国自强能力和精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日新月异”,语本《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迅速。在这里,“日新月异”的意义即要求受教育者有强烈之进取精神。
(7)允公允能扩展阅读:
南开建校历史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正式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占地445.19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7.96万平方米;有专业学院26个、本科专业86个;
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专任教师208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7621人,其中本科生15862人,硕士研究生8197人,博士研究生3562。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南开大学
网络-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❽ 允公允能什么意思 允公允能解释
1、允公允能释义:指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的意思。
2、“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大学、天津南开中学及重庆南开中学等南开系列学校的校训。南开精神,是南开办学理念的凝结,治校传统的升华,南开人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的现实化。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共同制定的。他们将南开精神高度概括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个大字,并作为南开学校的校训。
3、张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已,算不得什么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作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而南开学校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有现代化才能的学生,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而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❾ 允公允能什么意思
在这里,“允”的意思是大,最.“公”是无私无我,“能”,包括丰富的内涵.如智能、体能、技能、才能等都属 于能的范畴.允公允能就是要把大公无私做到最好,各方面均衡发展,接近极致.
南开大学的校训就是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❿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后半句是什么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校训没有下半句。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校训、南开精神,是南开办学理念的凝结,治校传统的升华,南开人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的现实化。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共同制定的。
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张伯苓本意是,要使南开学生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
“日新月异”意即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迅速。在这里,“日新月异”的意义即要求受教育者有强烈之进取精神。
(10)允公允能扩展阅读
“允公允能”这种话语形式,语本《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白话释义:能文能武,昭假烈祖。
“日新月异”,语本《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白话释义:商汤刻在洗澡盆上的字说:“如果能在今天洗净身上的东西,使身心清新,就应天天洗净脏东西,使身心清新,更要继续不断地每天清洗,使身体和精神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