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通属于几线城市
南通属于二线城市。
南通,简称“通”,古称通州,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
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东南部,东抵黄海、南濒长江,是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城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南通地质地貌
南通位于江海交汇处,属江海平原,全境为不同时期形成的河相海相沉积平原。可分为狼山残丘区、海安里下河低洼湖沉积平原区、北岸古沙嘴区、通吕水脊海河沉积平原区、南通古河汊水网平原区、南部平原和洲地、三余海积平原区、沿海新垦区等。
南通全境地域轮廓东西向长于南北向,三面环水,一面靠陆,呈不规则菱形。地势低平,地表起伏较微,高程一般在2~6.5米,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是其显著特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通
㈡ 南通现在是几线城市
南通市现在为二线城市。
南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是“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发源地是中国、江苏省重大精神文明先进典型最多的地区之一,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并先后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今南通境域按地理变化和历史渊源大致分为北、南两部。南通境内成陆最早的西北部为扬泰岗地外缘,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今发现有青墩遗址(青墩文化)等古文化遗迹,其余大部分区域为近2000年间海中沙洲逐步涨接而成。随着人口的迁入和渔盐、农耕等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各级行政建制。今南通北部的海安、如皋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历届吴、越、楚等国地域,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宁海、如皋等县,属海陵郡,这是北部地区建县之始。今南通南部旧称通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