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不是青光眼有图
继发性青光眼,药物控制后眼压处于正常水平,以后继续控制就好了,记住要定期复查。
视力有异变或者眼睛感觉不适要马上去检查
2. 怎么测试是不是得了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青光眼症状的详细介绍。儿童青光眼症状1。视野变窄,视力减遇:因眼压过高,视神经受到损害,早期多在夜间出现视力下降和雾视,第二天早晨消失。2。眼压升高:用修兹氏眼压计测量,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用手指触按眼球富于弹性,当眼压上升到25-40毫米汞柱时,用手指触按眼球好似打足气的球,比较硬。当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时,再用手指触按,眼球硬得象石头一样。3。虹视:由于眼压升高,眼内体液循环障碍引起角膜水肿,折光改变,这时看日光特别是看灯光时会出现外圈橙红,内圈紫兰,中间挟绿色的彩环现象。当眼压恢复正常之后,彩环即随之消失。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虹视。4。头痛眼胀:由于眼压急剧上升,三叉神经末稍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患者常感到有偏头痛和眼睛胀痛。5。恶心呕吐:眼压升高还可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及呕吐神经中枢的兴奋,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另外,专家提醒,当怀疑有青光眼时,到医院应查眼球的前,后节、眼底视乳头,其它如前房眼压,包括24小时动态眼压测量、视野,房角检查(前房角镜或UBM检查)、有条件也可做OCT检查。
3. 你知道怎样用手指测眼压吗
我们平时关注多的还是血压、血糖,经常会自已测量一下,掌握每天的数据。其实,我们的眼睛的压力不正常,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眼压与血压有一定的关系,血压升高,眼压也会随之升高,长时间眼压不正常会对人的眼睛造成损伤,影响健康。
现在知道的最简单的自测眼压的方法应该就是双手触摸法了。我们首先把眼睛闭上,保持身体放松,然后用手按住眼球,注意应该轻轻地触摸,感觉一下眼球的硬度,并与自己的嘴唇、鼻头和额头触摸感觉做比较,即可简单判断出当前的眼压是否正常,一般情况下与触摸鼻头的感觉类似属于正常的眼压状态。
对比法首先应该有一个自己正常眼压的感觉,作为以后测试的对比。要想取到这个正常感觉,应该闭上眼睛,将精力集中到内眼角的地方,用手指轻轻地按压外眼角,随着一定力度增加,会看到亮光,这个力度就是以后的对比标准。以后按此方法自测时如果力度有大小变化,那么你的眼压也应该出现了大小压差,应及时进行检查。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简单地眼压测量仪,就像大家使用的血压计和血糖仪一样,只需按照说明就可简单操作,提示相关数据,方便客户在家中自测使用,比医院的大型仪器简单了许多,测量结果还可以。还有报道说用佩戴上装有芯片的隐形眼镜,通过手机就可以简单自测,那样就更方便了。
自测结果除去眼部压力确实变化的情况,在眼睛正常的情况下也会有所不同,测量结果出现不同,不必过于慌乱,如果眼部没有不适,可以考虑是否与测量时的状态有关。运动前后、睡眠前后以及心情变化前后,眼压就像血压一样都会有所不同,如果感觉差距特别大,应及时就医处理。
4. 怎么测试自己有没有青光眼
症状:出现眼压升高,眼睛会有胀痛,伴视力下降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耐受的也许没有这些症状).
方法:可以双手食指按压眼球上方,正常眼压感觉象按压鼻翼,眼压升高感觉象按压额头,眼压偏低感觉象按压嘴唇.但这些都是粗略检查要得到正确结果只有到医院测眼压.
5. 青光眼症状图片是怎样的
一般是无法图片显示的,可以及时的就医中药治疗,出现了青光眼情况,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时会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具体到你个人,这不能确定。 青光眼要积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失明。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用药和病情的变化。
6. 如何自我检测有没青光眼
1、虹视症:这是青光眼发病时的一个很特殊的症状,每在晚上出现。当看灯光时,特别是看圆形灯泡时,可看到灯的四周有五颜六色的光环,就像雨后的彩虹一样。
2、雾视症:出现一时性的视物模糊,就好像在雾中看外界景物一样。如果症状轻微、睡上一觉后,症状即可消失。
3、眼胀痛:往往和雾视症同时发生,也有单独出现的。当你有眼胀的症状时,请不要忘记有患青光眼的可能。
4、偏头痛:有些慢性青光眼的病人常有偏头痛,也有全头痛的,可找眼科医生看看是否患了青光眼。
5、一只眼确诊青光眼的人,如果另一只出现相同的症状之一,那么,这只眼也可能是患了青光眼。
根据上述表现,一旦自己预测到有患青光眼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7. 青光眼早期典型视野图
典型的青光眼视野损害,早期改变,最常见旁中心暗点,就是在注视点周围十度以内范围出现暗点。旁中心暗点出现稍后周边视野开始发生损害。常在鼻上方开始,然后是鼻下方,最后是颞侧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1.经常觉得眼睛疲劳不适; 2.眼睛经常觉得干涩;
3.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 4.视力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指导意见:
1.眼痛、眼胀:呈间歇性,可伴恶心、呕吐;2.虹视:看灯光时,自觉灯光周围有一圈光晕或环形彩带;3.视物模糊或双影征;4.其它症状:腹痛、眩晕、畏光;
如有以上症状,建议你去眼科做眼压检查,特别是症状发生时。
8.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怎么进行自测是否得了青光眼
青光眼分为几种类型,类型不同症状略有区别:一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典型症状是眼睛酸胀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看东西模糊。二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症状是早期无感觉,中晚期眼睛酸胀、视野缺损、视物模糊。三是继发性青光眼,有以上两种类型的共同特征。四是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型青光眼可见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建议不要自己测试断定,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诊断后对症治疗。
9. 青光眼如何确诊 知乎
青光眼的基本检查法包括四方面:眼压测量,房角评价,眼底视盘和神经纤维层判读,视野判读。本文将分别讨论针对基层眼科医师的四种基本检查法目前在临床应用方面存在的误区和基层眼科需要重视并开展的工作。
1眼压测量
眼压是青光眼最基本的测量参数。大部分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视野出现特征性损害的一组疾病,因此获得较为准确的眼压数值对于青光眼的诊治非常重要。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基层眼科医师根据1次或2次患者的眼压测量值高于正常值,即诊断为青光眼,并行手术治疗,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不了解眼压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不清楚如何解读眼压的测量结果。
目前眼压计的设计原理均是根据Imbert-Fick原理设计的,这一原理假设眼球是一个理想的球体,角膜和巩膜的物理特性一致,角膜本身不具有弹性,泪液无表面张力,给予眼球压力时,眼球容积不会发生改变;此时给予眼球一个与眼内压力平衡的外界压力时,这一外界压力即为眼内压力。但在现实生活中,上述条件均不存在;因此,所有的眼压计获得的眼压值和真实眼压有一定差距。如果不理解眼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眼压计的优缺点,即易出现误诊。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眼压计主要分为两种:压陷式眼压计和压平式眼压计。压陷式眼压计主要以schiotz眼压计为代表,其特点为:操作简单,易携带,价格低廉,患者卧位检查;缺点为:误差较大,测量时需接触角膜,有感染的风险。schiotz眼压计主要应用于偏远地区,先天性青光眼或老年卧床患者。使用schiotz眼压计减少误差的关键是测量后应校正测量结果,相关表格可于《临床青光眼学》查到。压平眼压计的主要代表为Goldmann眼压计,Goldmann眼压计是目前眼压测量的“金标准”,是测量结果最接近于真实眼压的测量设备。但其价格较贵,需要安装在裂隙灯上,不易携带,学习曲线较长,测量时与角膜接触,易损伤角膜。
Goldmann眼压计的测量结果需根据角膜厚度进行校正。非接触眼压计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类眼压计,其特点为:不接触角膜,无感染风险,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容易掌握,其缺点为:价格昂贵,测量误差有时较大,不易携带。
在基层医院眼科具备schiotz眼压计即可很好地开展工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眼压测量单次结果并不能说明问题。由于眼压和血压等其他机体参数一样,具有昼夜节律的改变,因此,在青光眼特别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随访中,24小时眼压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眼压测量的结果还需同时结合眼底和视野改变,如果具有特征性的青光眼眼底和视野改变,才能诊断为青光眼。
2房角检查法
房角是眼内房水外引流出眼球的重要结构,房角组织的任何改变均可能造成眼压的变化。房角镜检查是对房角结构进行观察的重要手段。房角镜不但可以判断房角的关闭和开放,还可以观察小梁网色素沉着、小梁网血管、小梁网上的炎性细胞等,因此,其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由于房角镜检查的学习曲线较长,同时近年UBM的广泛应用,很多临床医师使用UBM检查替代房角镜检查,不重视房角镜的学习和使用,造成目前广大基层眼科医师甚至较大医院的眼科医师未能掌握房角镜检查法。UBM是利用高频超声对眼前节进行成像,观察房角的开放程度和虹膜睫状体的形态。由于UBM没有改变房角的形态,可以被认为是房角的静态检查,同时UBM不能观察到360°房角的关闭情况,只能获得4个或8个房角切面图,因此观察范围较房角镜小,也不能观察到小梁网色素沉着及小梁网新生血管等改变,并且对于房角贴附性关闭,UBM亦不能判断,但利用房角镜的动态检查法即可鉴别。
综上所述,房角镜检查是UBM不能替代的,同时房角镜价格低廉,易携带,适合基层医院使用。UBM的优点为能够判断房角关闭的机制,同时还能够观察虹膜后的结构,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下一步治疗提供指导建议。房角镜和UBM在临床上是互补关系,由于UBM价格较昂贵,在基层医院眼科,掌握房角镜检查法即可满足对青光眼的诊断。
3眼底视盘和神经纤维层观察
青光眼特征性眼底视盘和神经纤维层改变是青光眼诊断的核心。最近的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ARVO)会议上世界青光眼协会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共识已将特征性眼底视盘和神经纤维层改变作为青光眼诊断的唯一要点。这也是基层眼科医师诊断青光眼的难点之一。青光眼特征性眼底视盘和神经纤维层改变包括杯盘比扩大、盘沿切迹、盘沿线状出血、神经纤维层楔状缺损等。使用直接检眼镜观察眼底,放大倍数大,但没有立体感,对于视杯边缘的判断较为困难。目前建议使用裂隙灯前置镜观察视盘,除可获得清晰的立体图像外,对视杯边缘、血管走行、盘沿切迹的判断均优于直接检眼镜。前置镜价格低廉,借助裂隙灯即可使用,简单方便,适合基层眼科医师使用;唯一的缺点是成像为倒像,初学者需要一定的时间学习掌握。
4视野判读
青光眼特征性视野改变是青光眼诊断的标准之一。目前常用的视野为电脑静态视野,主要评价30°范围内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变化。视野判读存在的问题在于很多临床医师主要根据视野结果中的灰度图判断视野损害的严重程度,灰度图是根据视野的原始数据图产生的,其中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等屈光间质的因素会影响灰度图的结果,因此单纯根据灰度图判断青光眼视野损害程度存在误差。对视野的判读首先应阅读视野质量控制参数,判读视野结果的质量是否可信,这些参数包括固视丢失、假阳性和假阴性。
如结果可信,方可进行下一步判读,如结果不可信,需患者重新复查视野。当质量控制参数显示结果可信后,需要关注的是模式偏差概率图中的监测点的光敏感度下降的概率,同时还应关注半侧视野比较参数、平均光敏感度变异和模式偏差变异,根据上述结果判读视野是否正常,是否属于青光眼视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