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梵高的画有哪些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创作《阿尔的吊桥》;同年与画家保罗·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89年创作《星月夜》。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主要作品
文森特一生中有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
他个人独爱肖像画,一生中画过35幅自画像,11幅向日葵,4幅覆盖在以前的练习画上,7幅在习作的背面,7幅在纸板上画的。
10、《凡高在阿尔的卧室》:《凡高在阿尔的卧室》是梵高188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这幅画运用鲜艳的色彩,非凡的透视效果以及比较亲切的主题,是一幅比较受欢迎的画作。
㈡ 梵高的代表作
梵高的代表作有《夜咖啡》《向日葵》《卡士桥》《克利西的街道》《餐厅》《星夜》《自画像》《加歇医生》《盛开的桃花》《鸢尾花》《柏树中的麦田》《麦田群鸦》《阿尔地方的花园》《红色的葡萄园》《收割中的田园风景》《播种者》《罗纳河畔的星夜》等。
㈢ 梵高一生当中一共画了多少副画流传最广的有哪些
梵高一生一共画了1080幅左右的画,他最著名的画有五幅,第一幅是《夜晚的咖啡屋》第二幅是《星夜》第三幅是《乌鸦群飞的麦田》第四幅是《割耳朵后的自画像》第五幅是《14朵向日葵》,梵高是荷兰的一位画家,他生于1853年,卒于1890年,他是一位抽象派的画家,和他共同被称为后印象派的作家有高更和塞尚。
之后因为生活的压力,梵高变得神经出现了问题,后来在一次和高更的争吵中,梵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从此以后高更也就离开了凡高而梵高,因为割掉了自己的耳朵,被别人说成是疯子,到了1889年梵高就进入了精神疗养院,在1890年7月27日的早上梵高因为精神崩溃而自杀,也是在1890年7月29日的时候梵高因为不治而身亡。
㈣ 凡高的作品
《向日葵》《加歇医生》《星月夜》《鸢尾花》等
1.《向日葵》是梵高的象征,他用黄色画了一系列静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向日葵》便是这时的代表作。很多人看到这幅油画就能想到梵高,把后印象主义的特征表现得非常好,强烈的色彩对比,画中的向日葵花瓣富有张力,颜色鲜艳夺目。《向日葵》于1987年3月10日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以3985万美元拍出。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㈤ 梵高的作品有哪些
1、梵高自画像
梵高是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1887年,通过弟弟提奥的介绍,梵高在巴黎见到毕沙罗,修拉、和高更。开始接受印象派的画风。
更加强调用色彩突出主题的绘画风格。在他的画中,总是一片色彩和笔触的狂欢,这种画面所造成的气氛效果表现出一种罕见的旺盛的生命力。这副《自画像》就是如此。凡高一生画过无数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属较前期作品。
㈥ 梵高十大经典画作
在欧洲绘画史上,梵高的故事比凡高的艺术更吸引人。梵高生前穷困潦倒,终其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他死后,后人却给了他各种荣誉,也正因为如此,梵高是一位用尽生命创作的画家,疯狂追求真爱及真实的感受,没有世俗的做作,下面和我看看梵高的十大经典画作。
梵高十大经典画作
《星月夜》
《星月夜》是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 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
《向日葵》
《向日葵》是梵高于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梵高通过该系列作品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且展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该系列作品也传递着这么一个信息,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善良之心对待他人,怀着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赤诚之心对待工作,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怀着一颗欣赏之心享受艺术,宛若眼前那灿若花开的向日葵。
《鸢尾花》
《鸢尾花》是梵高比较经典的一部画作,创作于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当时梵高进了法国圣雷米的一间精神病院,在那里画成。这幅《鸢尾花》被称为梵高在“圣雷米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这幅画是这位一生都在痛苦与挣扎中度过的画家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仿佛是一位黑暗中孤独的舞者内心里无语的倾诉,他画的鸢尾花鲜丽可爱,但又有点忧伤,有点孤独和不安,甚至有一种近乎挣扎的姿态。画家梵高也在油画中表达出清新的洋溢与活力的气氛。
《麦田上的乌鸦》
《麦田上的乌鸦》又名《麦田上的鸦群》,是梵高在1890年7月创作的油画作品,是梵高自杀之前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画中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黑暗的天空增添了不安和忧郁的精神状态。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祥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
《罗纳河上的星空》
《罗纳河上的星空》创作于1888年,是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的罗纳河画的。这幅作品是梵高继《夜空》后再次尝试夜景之作。画中天空的星光与岸边灯光的倒影,互相呼应,夜晚的星星被它们自己的光晕环绕成圆形,画面通过暖色光线的强弱和间隔排列,表现星星的远近位置。这种处理光线的方式,反映了梵高独特的视觉美学。
《夜晚露天咖啡座》
《夜晚露天咖啡座》是梵高1888年9月在法国普罗旺斯的时候创作的一幅画,这幅画目前被收藏在荷兰的克勒勒。这幅画能够看出画家作画的热情,画中的黄色咖啡座和蓝色的星空形成对比,让这幅画显得更美。
《吃马铃薯的人》
《吃马铃薯的人》画出了贫穷的一家人辛苦的劳动,晚餐桌子上面就只有土豆吃。这幅画创作于1885年,目前被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凡高在阿尔的卧室》
《凡高在阿尔的卧室》是梵高188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这幅画运用鲜艳的色彩,非凡的透视效果以及比较亲切的主题,是一幅比较受欢迎的画作。
《自画像》
《自画像》这幅作创作于1888 年2 月,又叫《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是给后人留下的第一幅展现梵高当时在阿尔勒的精神状态的自画像。画家有一个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额、一个强有力的鹰勾鼻子、三角形不对称的脸孔和那突出的颧骨、下陷的双颊,他的形象给人以极其深刻印象。画家在描绘自己时,敢于剖析,毫不掩饰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却又是最为动人的一面。此幅肖像作于他的“割耳朵事件”发生一个多月之后。此刻,画家已找到了他内心的自我平衡。
《收获景象》
梵高于1888年2月离开巴黎来到阿尔勒,并很快爱上了这儿。猛烈的阳光和刺目的麦田使他 “疯狂”。创作进入了高峰。虽受法国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影响。但他的作品已极具个性,这源自其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性格。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他不满足于只是理性的 “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要借助绘画 “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这幅画采用较传统的写实风格,整个画面笼罩在暖色调中。远景的处理,使得画面产生平远的效果。
梵高简介
梵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后期印象派绘画的一个主要画家。1853年出生于荷兰一个农民家庭。他父亲是一个乡间牧师,两个伯父都是美术品商人,凡高在艺术上的起步首先来源于伯父的商店。小凡高长着一头美丽的红发,模样却很难看,脾气十分古怪,不爱与人交往,可又易动感情;性情粗鲁、任性,而又腼腆羞涩。
创作特点
题材
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例如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在埃顿时期,落日的翻滚、日里的农夫和农妇更多出现在他作品中。
色彩
梵高是一位色彩主义画家,他对色彩的偏好几乎达到了一种癫狂的状态,这虽然与他的精神疾病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不能否认梵高对于色彩的创造性的发现和表现。他的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的,这也深深地梵高画作中奔放的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用光亮明快的夸张色彩进行装饰。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绘画。第二,用大色块的对比进行装饰。第三,用绝对的黑白色进行缓冲。
造型
梵高绘画追求的是一种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犷的笔触带来的是一种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带有一定的力量和强度,他们强调的是“神”的传递,而非“形”的表现,这与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忠实地表现自然”的绘画理念有很大的差异。
㈦ 梵高十大名画 油画作品赏析璀璨的星空真的太美了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其中比较经典的代表画作有自画像系列和向日葵系列等经典艺术杰作。梵高是一个色彩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他的艺术成就很高。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梵高十大名画,一起来看看。
梵高十大名画
1.星夜
2.向日葵
3.鸢尾花
4.乌鸦群飞的麦田
5.罗纳河上的星空
6.夜晚露天咖啡座
7.夜间咖啡馆
8.吃马铃薯的人
9.加歇医生
10.梵高在阿尔的卧室
1.星夜: 这幅画是梵高的知名画作,很多人看见这幅画都觉得很佩服。给人的感觉是又安静又热闹,色调上梵高采用大面积的偏冷偏沉的颜色来打造一个比较安静的夜晚,画中橙色增添了快乐的元素。
2.向日葵: 这幅画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这幅画是梵高的象征,很多人看到这幅油画就能想到梵高,把后印象主义的特征表现得非常好,强烈的色彩对比,画中的向日葵花瓣富有张力,颜色鲜艳夺目。
3.鸢尾花: 这幅画是梵高比较经典的一部画作了,画中描绘的是鸢尾花,看起来非常漂亮。这部作品创作于1889年5月,目前被收藏在美国加州保罗盖兹美术馆。
4.乌鸦群飞的麦田: 这幅画创作于1890年7月,是梵高自杀之前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画中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黑暗的天空增添了不安和忧郁的精神状态。
5.罗纳河上的星空: 这幅画是梵高梵高十大名画之一,创作于1888年,是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的罗纳河画的。冷色迷人的夜空,点缀其上的微明星子和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灯灯影相互辉映能够表现出当时画家澎湃的心情。
6.夜晚露天咖啡座: 这幅画创作于1888 年,这幅画能够看出画家作画的热情,画中的黄色咖啡座和蓝色的星空形成对比,让这幅画显得更美。这幅画更富有色彩,是一个很美的作品。
7.夜间咖啡馆: 这幅画是梵高1888年9月在法国普罗旺斯的时候创作的一幅画,这幅画目前被收藏在荷兰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馆内,是梵高十大名画之一。
8.吃马铃薯的人: 这部作品画出了贫穷的一家人辛苦的劳动,晚餐桌子上面就只有土豆吃。这幅画创作于1885年目前被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9.加歇医生: 这幅画创作于1890年6月的一幅油画作品,目前被收藏在 巴黎奥赛博物馆。这是梵高为照顾自己的医生加歇医生画的一幅肖像。目前这幅画是世界昂贵的艺术品。
10.凡高在阿尔的卧室 : 这幅画是梵高 188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这幅画运用鲜艳的色彩,非凡的透视效果以及比较亲切的主题是一幅比较受欢迎的画作,目前被收藏在巴黎奥赛博物馆。
㈧ 请列举几件凡高的作品并简单介绍
凡高 (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
“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
“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
(奥夫沙罗夫编《凡高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95页)。
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凡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星夜》,凡高作,1889年,油画,74×92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1889年,凡高的疯病又一次发作。在与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之后,他割下自己一只耳朵,并用手帕包着送给一个妓女。此后,他被送人了圣雷米的疯人院。他在那儿共呆了一年零八天。其间,他仍然勤奋作画,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他此时的绘画,已完全地趋于表现主义。在他的画上,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充满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幻觉。油画《星夜》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
这幅画,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对凡高来说,画中的图象都充满着象征的涵意。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暗示着某种神性,让人联想到凡高所乐于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
“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而那巨大的,形如火焰的柏树,以及夜空中象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
在这幅画中,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浆,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而涌起阵阵旋涡。整个画面,似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象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
凡高在这里,并没有消极、被动地沉溺于他那感情激流的图象中。他能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而从作品中抽离出来,并且,寻找某种方式,用对比的因素与画面大的趋势相冲突,从而强化情感的刺激。我们在画中看见,前景的小镇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来描绘的,与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产生强烈对比;那点点黄色灯光,均画成小块方形,恰与星光的圆形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交叉,而柏树的顶端则恰好拦腰穿过那旋转横飞的星云。
㈨ 梵高最著名的15幅画
1、星月夜,凡高荷兰1889年73x92cm 布油彩 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这幅画是凡高第二次精神崩溃、住进圣雷米疗养院时的作品。在这幅以蓝色和黄色为主色调的画中,凡高用饱蘸激情的条状笔触,搅动起旋转的漩涡。这些天空中星星与月亮的舒卷涌动,也许暗示使徒和耶稣的关系。
也有人把这幅画看成是太阳系的“最后的审判”。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参天的柏树摇曳着扭曲的、火焰状的身躯,呼应着天空的韵律。被压缩了的村庄在哥特式尖顶教堂的庇护下安然栖息,事实上,圣雷米附近并没有这样的教堂,那是凡高的幻象,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
2、加歇医生,凡高荷兰1890年6月布面油画 68x57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这幅画凡高于1890年6月,也就是在自杀前一个月,为精心照顾他的加歇医生画了这幅肖像。凡高说:“我希望画一位艺术家友人的肖像,他满怀伟大的理想。
我希望把我对这个人的感觉和爱慕之心画进作品里。我夸张了他的头发的金黄色,在头像后面我不画小屋的普通墙壁,而用我调配得极为丰富、极为强烈的蓝色涂出无限深远的背景。由于这种单纯的配合,使金黄色头发的头部,在这丰富的蓝色背景上发光,像星星嵌在深沉的碧空中。
3、花瓶中15朵向日葵,凡高荷兰布面油画1888年 95x73cm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这幅《向日葵》是凡高1888年8月在法国南方小镇阿尔画的。南方阳光的灿烂令画家狂喜,他用黄色画了一系列静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向日葵》便是这时的代表作。画家以短粗的笔触把向日葵的黄色画得极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细碎的花瓣和葵叶象火苗一样布满画面,整幅画尤如燃遍画布的火焰,显出画家狂热般的生命激情。
4、鸢尾花,凡高荷兰 1889年71cm×93cm 布面油画 美国加州保罗盖兹美术馆 这幅画是凡高在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他进入位于法国一间精神病院后所画的。同向日葵一样,凡高似乎也很喜欢画这类植物。
油画中的鸢(yuan)尾花在人们看来,远远美过真实的。也许就是那种淡淡的美丽与可爱,才会如此深深地吸引着观赏者。画中色彩丰富,线条细致而多变,左边的白花与最右方的浅蓝花相呼应。画家细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导观者视线。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及和谐之感。
5、罗纳河上的星空,凡高荷兰1888年布面油画 72.5x92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这幅1888年作品《罗纳河上的星空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是凡高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是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的罗纳河创作的。
冷色迷人的深蓝短线铺满整个夜空,强而有力的笔触表达出夜的深沉神秘与无法预测,而点缀其上的微明星子,与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灯灯影相互辉映,表达出画家澎湃的内心。
㈩ 凡高及作品介绍是哪些
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
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凡高作品介绍:
1、星月夜。这幅画是凡高第二次精神崩溃、住进圣雷米疗养院时的作品。在这幅以蓝色和黄色为主色调的画中,凡高用饱蘸激情的条状笔触,搅动起旋转的漩涡。这些天空中星星与月亮的舒卷涌动,也许暗示使徒和耶稣的关系。也有人把这幅画看成是太阳系的“最后的审判”。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
参天的柏树摇曳着扭曲的、火焰状的身躯,呼应着天空的韵律。被压缩了的村庄在哥特式尖顶教堂的庇护下安然栖息,事实上,圣雷米附近并没有这样的教堂,那是凡高的幻象,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