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乳制品有哪些种类
第一类是液体乳类。主要包括杀菌奶、灭菌奶、酸奶等。
第二类是乳粉类。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婴幼儿乳粉和其他配方乳粉。
第三类是炼乳类。
第四类是乳脂肪类。包括打蛋糕用的稀奶油、常见的配面包吃的奶油等。
第五类是干酪类。
第六类是乳冰淇淋类。
第七类是其他乳制品类。主要包括干酪素、乳糖、奶片等。
酸奶比鲜奶更易吸收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经杀菌后加入活性乳酸经发酵而成的,其内的乳酸菌可发酵乳糖,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可抑制肠内有害菌种的生长繁殖。
酸奶有助于肠道内物质的消化吸收。有的人喝鲜奶会出现腹泻、腹胀、肠鸣等症状,是因肠道黏膜缺乏乳糖酶而引起的乳糖不耐受症,这样的人喝酸奶要比喝鲜奶更易吸收利用。
酸奶还可增强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
奶粉也能成“全”奶
各种奶粉是指以新鲜牛奶为原料,经过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按奶、水1∶8的比例就可以得到“全”奶。从营养成分上看,全脂奶粉具有鲜牛奶所有的一切营养成分。
当然奶粉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如果冲调不好,浓度很难把握。
炼乳虽浓含糖也高
炼乳是“浓缩奶”的一种,是鲜乳经真空浓缩或其他方法去除大部分的水分,浓缩至原体积25%-40%左右的乳制品,其营养价值也比鲜奶有过之而无不及。
目前,市场能够买到的多是全脂甜炼乳,其糖含量占44%之多,所以,担心身材的人,还是少吃为好。
干酪价高味难调
干酪是以奶、稀奶油或脱脂乳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是所有乳制品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个,其吸收率高达80%-85%,钙含量是牛奶的好几倍,但因其价格高、口感“特别”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对乳糖敏感如牛奶不适可以放心食用。
随时随地补充“奶”
奶片是在奶粉中加入糖等物质压制而成。其营养成分与奶粉相近,因其携带方便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吃奶片是一种随时随地补充营养的好方法。
② 乳制品有哪些
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等)。
第一类是液体乳类。主要包括杀菌奶、灭菌奶、酸奶等。
第二类是乳粉类。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婴幼儿乳粉和其他配方乳粉。
第三类是炼乳类。
第四类是乳脂肪类。包括打蛋糕用的稀奶油、常见的配面包吃的奶油等。
第五类是干酪类。
第六类是乳冰淇淋类。
第七类是其他乳制品类。主要包括干酪素、乳糖、奶片等。
(2)乳制品有哪些扩展阅读:
随着中国乳业的迅速发展,产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已成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品种较为齐全、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食品制造业,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乳制品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乳制品行业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后三聚氰胺时代,我国乳制品行业增速放缓,乳制品产量从2009年的3205万吨增长至2011年的3548万吨,复合增速仅为5.2%,主要是我国乳制品消费者消费信心受挫,并非消费量已达饱和状态。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客观上促进乳制品行业转型,政府加强乳制品行业的整改、提升行业进入门槛、企业加强奶源建设、提升产品品质,我国乳制品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增速也开始逐步回升。2012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增速回升至6.6%。
从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来看,我国乳制品消费量远未达到饱和状态。2011年我国人均乳品消费量约为18.8千克,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与其他乳制品消费大国如印度、美国和欧洲差距巨大。即使是饮食习惯较为相近的日本和韩国,人均消费量也是我国的2倍左右;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南非和墨西哥的人均消费量是我国的3倍左右。
很显然,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偏低,我国乳制品的市场空间依旧巨大。尤其是在农村市场,农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不到城镇的一半。未来随着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农村人均消费量的提升幅度将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