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王子平的人物简介
王子平(1881--1973)河北沧州人义和街人,回族,字永安,武术名家,伤科医生。出身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擅长查拳与太极。1919年(民国8年)在北京打败在中山公园设擂的俄国力士康泰尔,后在陆军部马子贞部下任武术教练。王子平和佟忠义并称“沧州二杰”,曾被誉为“千斤大力王”。于济南击败日本柔道家宫本后来上海,以治伤正骨为业。曾在精武体育会,中华武术会,王子平暑期武术讲习所和精强武术会等处教拳。
王子平热心培养接班人,在武术与伤科界为国家培养了不少有用的人手。其中有武术界的正副教授、国家裁判、国家队教练及中医伤科的正副教授、主任医师及著名的练功家等,堪称桃李满天下。
『贰』 按传说,杨露禅、孙禄堂、霍元甲、王子平、郭云深武功怎么排名
按传说,杨露禅、孙禄堂、霍元甲、王子平、郭云深武功怎么排名,这个排名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沧澜的排名是由高到低依次为:杨露禅、孙禄堂、霍元甲、王子平、郭云深。
一、以上名人的事迹简述
目前流行的竞技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因为国标武术是竞技和表演性质的,本质上接近于体育。目前,武术的概念表述为;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 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限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
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为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与套路运动之中,而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观念出发,他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
『叁』 王子平的主要经历
被遗忘在地狱门口
王子平195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在天津财经大学任教,1970年调到唐山马家沟煤矿,作为“臭老九”的他在这里只能做一些“文字勤杂工”的工作。
王子平的一家是大劫难中的幸运者。那天,他被剧烈的颠簸和震动惊醒,边喊边推妻子:“地震了,地震了!”同时也连忙从炕上下地。还没有来得及将脚步迈出门,一个强烈的震波将他颠起,随即又重重地平摔在外屋地上。
大地继续摇晃和颠簸了若干次,平静了下来,房屋竟然没有倒塌。他急忙爬起到大屋去,岳母正紧紧地把三个孩子搂在怀里。他抱着小女儿,拉着两个大孩子,和岳母一起从窗户逃到房屋西面的平地上。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半裸着逃出来的人。这时天黑沉沉的,不时下着雨。一家人就这样活了下来。
王子平说,他住开滦马家沟煤矿工房,那是建在一个小山梁上的平房,用不规则的“毛石”垒砌而成。整个房屋没有柱子和房梁,水泥制成的房檩直接搁置在墙体之上,房檩之间用重约70—80斤的水泥板铺设,以代替椽子和苇草。这样的房子一经颠簸、摇晃和震动,极容易散落成石块、水泥板的堆积物。他家所在地是11度烈度区,左近的楼房、平房等建筑物基本上都平了,而他所住的那一排(连同前后两排)竟然没有倒塌。
劫难让人对自然充满敬畏
在唐山地震中,王子平还有一次奇异的经历,就是在地震当天下午6点45分经历的7.1级强余震。
当时,王子平和妻子正在距离住房数十米的“大沟”边上搭建窝棚。所谓“大沟”是指因采取石料而在山梁挖掘出的长达数百米、宽约200米,深可达数十米的沟壑。他所在的是大沟北侧的最高处。由这里向西北望去,是开阔的田野。忽然大地伴随着隆隆地声颤动起来。他连忙站稳脚跟,手抓木杆,不由自主地向西北远方望去。只见这时,大地地表如同大海波浪那样剧烈地起伏、动荡。震波高处,大约相当于平房屋顶,因为是遥遥望去,实际肯定比印象中的高度还要高许多,“恐怕会有3—5米”。村庄、道路、树木、厂矿建筑、居民住房等,一切地表上的有形物质,都如同大海波涛上的船舶、漂浮物,起而后落、前俯后仰,伴随震波呈现着有规律的动荡。
王子平说:“本来那天凌晨的可怕经历已经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恐怖,而黄昏时分对地震波的亲眼目睹,更加深了我莫可名状的敬畏心情。我忽地想到了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人的豪迈气概:‘天上没有玉皇,地下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于是在许多人心目中造成一种强烈印象:人是无所不能的,自然无非是人们用来谋求自身利益的一种条件,一种环境,一种对象。唐山大地震用毁灭、鲜血、死亡告诫人类:对大自然不可、不要、不能心存轻慢。人们首先和必须要做的是,对大自然要确立一种敬畏心情,要恭敬,要畏惧,要收敛。在大自然面前,人其实是很渺小的。”
地震后的第三天或第四天,王子平又一次为目睹的情景所震惊。他家对面邻居有一位年轻的女儿,在唐山市邮电局上班。地震当天下午,王子平在大沟边上遇到她,浑身是血,疲惫,憔悴。地震发生后,她立即投入到从废墟中扒救遇难者的行动。没有想到的是,三天后,传来的消息说:姑娘寻了短见!至于原因却没有一个明白的说法。
王子平猜想,这位女青年寻短见的原由并非仅仅是个人的,而是地震发生后,人的精神世界崩溃、破灭的具体体现。唐山地震后,人们大多只注意到地震对人的生理伤害即死与伤上,而对人的精神在地震中受到的伤害却注意甚少。人们在遭受物质废墟痛苦的同时,也在遭受着精神废墟的磨练。这是一种精神的炼狱。
大自然的巨大威力,让王子平对于自然和人关系的认识,突然之间发生了转折。
穿越地狱的行旅
基于这种痛切的感受,王子平在对唐山地震灾害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中,与合作者一开始便对人精神世界的塌毁以及精神救灾问题给予了关注。在《地震社会学初探》、《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以及他个人的《灾害社会学》等著作中,都做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后来他又启动了历时五六年的《唐山灾区社会恢复与社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大型调查,共发放问卷2万多份,取得数据十万个,如此翔实的灾害社会分析是当时第一也是目前惟一的。如今灾害社会学这一新兴学科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实证研究到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既取得了大量实证性的材料——调查数据,也树立了这一学科的理论框架和体系。现在,国家教育机构已经将灾害社会学(包括地震社会学)确立为硕士和博士的研究方向,并先后在河北联合大学地震工程中心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招收这两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王子平被公认为国内学科带头人,“中国地震社会学家”。
然而,王子平却对记者说,20年研究历程同样是一个混杂着痛苦和艰难的过程,他将之称作“穿越地狱的行旅”。大地震中他是偶然被遗忘在地狱门口,而这次则是他主动“下了地狱”。
1983年春天,王子平着手组织唐山抗震救灾史的研究工作,其成果就是《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一书。鉴于当时依然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他为自己确定了几条准则:坚持实事求是,要反映出地震前后的历史真实;要为后人多保留一些历史资料和可以借鉴的经验;要站在社会公众角度反映这场灾难,反映出人民的心情和感受。这些想法在今天看来太普通平常了,但经历过20多年前那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想到,这些想法本身就承担着许多风险。
研究唐山抗震救灾史,其中必然会涉及到、甚至要对中共唐山市委十年中领导的抗震救灾工作进行某种总结和评价。但是,由于“文革”造成的分裂和影响,从市委机关干部到各级党组织成员,对许多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为人们完全接受的看法或见解。“文革”遗风还深深烙在人们的思想里。绕开这些问题根本不可能,而如完全适应这些矛盾的要求,同样不现实。
后来,出版社在接受书稿时,提出书稿内容必须由唐山市委审查通过,而王子平当时仅仅是一名普通讲师。费尽周折,唐山市委书记指示市委有关部门组成了一个15个人参加的审查班子,其中包括原市委、地委主要领导以及唐山市的文化名人。王子平说“这么多地位高、权势重的人,就像是矗立在激流浅滩中的15块大石头,自己划着小船,无论碰上哪块都会翻船,掉下水去”。而且,这15位审查者在“文革”中的关系,是分列在两派、甚至是对立的。在第三次会上,一位原市委副书记讲:大家有分歧,说明书稿不成熟,还是等成熟了再出吧!这话就是要“枪毙”书稿。苏锋、杨远、郭耀臣三位老市委书记给了他极大支持和帮助。他们三人单独开会,要王子平参加。苏锋说: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子平同志通过这一关,把书印出来,而不是找个什么理由将书枪毙掉!后来的情形急转直下,书稿顺利通过,也按时印刷出来。在纪念唐山地震10周年中展现在公众面前,同时也开启了我国地震社会学研究的先河。
1996年炎热的夏季,王子平进入《灾害社会学》一书的紧张撰写,整日挥汗伏案。一日,思路正十分酣畅之时,他却进入极度疲劳的状态,忽地感觉到一种承受力的极限,心里升起一种恐慌。这时,他突然明白为什么科学史上总有那么多的科学家倒在工作台上。这是因为,此时的研究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发自研究活动本身的、在理性基础上产生的带有强烈情感因素的内心欲求。是这种欲求驱使着科学家继续做下去,停不下来,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时他们已经把自己放在了全速前进的科学列车上,科学家与列车浑然一体,已经难以分清科学家在推动着科学列车的行进,还是科学列车在带动着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了。
这年11月底,《灾害社会学》初稿完成,他对老伴说:“我真想哭一场!”
王子平对记者说,值得庆幸的是,他终于走了出来,这是一次穿越地狱的行旅。
『肆』 王子平的人物简介
王子平,河北联合大学教授,国内灾害社会学的知名专家,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王子平,1934年6月生,河北望都人,河北联合大学经济管理系教授,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学会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唐山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58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毕业。学术领域集中在中国农村发展、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企业生命以及灾害和环境等问题上。曾主持完成《唐山地震灾区社会恢复与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对策》及《河北省震灾社会调查》等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出版有《乡村30年--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劳动社会学概论》、《企业生命论》、《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地展社会学初探》、《河北省震灾社会调查》、《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新唐山崛起给人们的启示》、《唐山地震灾区社会恢复与社会问题的研究》、《灾害社会学》以及个人学术文集《经济社会文选》等著作。发表《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包干到户的由来和发展》、《论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的多样性》、《中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历史走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活与死的辩证观》以及《人的需要是环境的内在尺度》等文章。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中共河北省委和河北省政府联合命名为省管优秀专家,1985、1991年先后获得河北省第一届和第三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伍』 民国十大武术家的王子平
“神力千斤王”王子平武功:精通查拳、太极、龙泉剑,武功比较全面,包括滑拳、炮拳、洪拳等及弹腿诸艺技。 影响:1919年在北京打败于中山公园设擂的俄国力士康泰尔,和佟忠义并称“沧洲二杰”,曾被誉为“千斤大力王”。且武医结合,其中医伤科正骨医术自成一家,继承了武术伤科流派的专长,又通过自己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使王氏伤科在中国中医伤科学术界独树一帜。王子平(1881年~1973),字永安,回族人,著名武术名家,伤科医生。出身武术世家,自幼苦练武功,除武术、摔跤、举重外,凡有益于拳术练功者,如杠子、皮条、扯旗、跳绳、踢毽子、游泳、骑射等,莫不研习,因此被誉为全面的武术家。 1919年,号称“世界第一大力士”的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在北京中央公园献技,势甚嚣张,当时在北洋军队担任教官的王子平激于义愤,誓当众挫败之。当时的报刊《晨钟》和《顺天日报》有记载这一轰动性事件,9月14日康泰尔登台表演第一天,王子平便带着跟他学武的军人,“便服布置台前,康泰尔出,王君一跃登台,甫交手,康已掊地,时会场呼噪哗声大作,康就地爬起,不知潜匿何许矣!”后王子平在1921年又连续挫败西方大力士马志尼、阿拉曼、柯芝麦、沙力文等人。在青岛时,曾在酒楼遭日帝宪警围攻,王子平轻松将他们一一掷至楼下。王子平后又在民国陆军部马子贞部下任武术教练,在军中表演举石担、石蹬,以大力著称。他在济南击败日本柔道家宫本后来上海,以治伤正骨为业。曾在精武体育会、中华武术会、王子平暑期武术讲习所和精强武术会等处教拳。1928年任南京中央国术馆少林门长,后任副馆长。其还先后在北京、天津、济南、张家口、南京等地传播武术,还曾在西北军中教授武术,门徒众多,可谓桃李遍天下。
『陆』 如何评价“千斤神力,为国扬威”王子平
王子平是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曾被评为“晚清十大高手之一”。不同于民国其他仅仅留下传说的武林高手,王子平的功夫,是实实在在得到了认可的。在建国之后,王子平担任了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并且他还代表国家出访,与他国高手进行过武术交流。
实际上,王子平并不是以敏捷著称的武者。他有一个外号,叫做“神力千斤王”。据说他在山东期间,有德国人向他挑战,他直接举起了一个大磨盘向对手扔去而得名。齐白石在得知王子平的事迹后,也专门挥毫写下了“南山搏猛虎,深潭驱长蛟”的条幅,称赞他高尚的气节和纯属的武学技艺。当时的中国饱受列强欺辱,王子平为了祖国,也曾努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23年,他创办了中国武术社,培养出了不少的武学高手,这些人后来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也为保家卫国出了一份力。建国之后,王子平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全国武术协会成立,王子平出任了副主席之职。在次年进行的全运会上,王子平又担任了武术表演赛的裁判总长。
1960年,王子平以80岁高龄,担任中国武术团总教练,跟随总理访问了缅甸。他在仰光春山体育场表扬了身法灵活的“青龙剑”,赢得了外国友人的阵阵喝彩。更难得的是,王子平在医学界,也是赫赫有名。他所著的《祛病延年二十势》,被翻译成了各个版本,在全世界流传。(参考资料:《晚清十大高手》)
『柒』 被誉为“千斤大力王”的王子平,他最后是何结局
王子平最后修炼内功已入化境,于百岁高龄安然离去,一代武术家与世长辞。我们都知道,尽管时下传统武术屡遭质疑,一次次风波,让我们都认识到了如今的传统武术,可能早已经没有了“当年之勇”;
但是,民国,清末那段岁月,社会环境相当动荡,江山风雨飘摇,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也涌现出了无数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武术名家。可以说,这些人,代表了古往今来传武的最高峰;却也是传统武术逐渐没落的开始。
王子平依靠高强武功,打败了俄国大力士,美国拳王等各路高手,晚年修炼八卦内功已入化境,逐渐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据说,他在一百零三岁的时候,与世长辞,安然而终。
『捌』 晚清武林十大高手 揭秘谁最厉害
晚清十大高手谁最厉害?档案揭秘晚清十大高手,历史上的叶问是怎样的人?那些民间传说的武林十大高手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下面跟着我一起看看哪些晚清武林十大高手。
晚清武林十大高手
1.董海川
2.大刀王五
3.黄飞鸿
4.霍元甲
5.王子平
6.杜心五
7.韩慕侠
8.燕子李三
9.孙禄堂
10.郭云深
1.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董海川
清代嘉庆年间(1797-1882),出生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自幼喜学各家拳术,便边访江南各大名师,董海川在九华山拜云盘老祖门下,潜心学艺,经历几大寒暑,终有大成,临别时师父赠双钺并叮嘱:他的武艺已经很高,但转掌(当时还没有八卦掌这个称呼)这门练法并不完善,希望发扬光大。
为人仗义,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人称紫面大侠,后来的人称他为八卦掌创始人。
2.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大刀王五
北京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的,回族人。他曾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王五年少出生贫寒,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之后和母亲相依为命,很小便开始干各类杂活,锻炼体能,后来拜肖和成为师,为日后打下基础。
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别人称赞他是一代豪侠,之后参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被德军枪杀于前门外东河沿,头被挂在城门上,霍元甲听说后,只身赶来,夜里将王五的头取下、埋葬。
3.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黄飞鸿
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 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他6岁跟随父练武,13岁就学会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
之后开武馆,济世药堂,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在民间传为佳话。
4.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霍元甲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汉族。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为纪念霍元甲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经天津市民政局审核并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故乡天津西青南河镇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为精武镇),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
感觉他在很多影视作品出现很多,他打败俄国大力士,日本高手,这些听说都是真的,为人正义,人称霍大力士,黄面虎,津门大侠。为迷踪拳一代宗师。
5.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王子平
王子平(1881—1973),回族人,生前曾当过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他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洲的一个武术世家,拜师鲁人杨洪修。
一身正义,好打抱不平,人们称为“千斤神力王”,是当时的第一大力士,他是一位真正打败洋人大力士的,擅长查拳、太极拳,他的搏击术更是匪夷所思。
6.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杜心五
(1869年-1953年),名慎魁,号儒侠,人称南北大侠,道号斗米观居士,自然门的武术宗师,曾经当过国父孙中山和宋教仁的保镖,相传还是青帮的元老。
他师从怪杰徐矮子,早年在做过保镖,人称侠骨,神腿,南北大侠,誉为中华第一保镖。
7.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韩慕侠
直隶人,张占魁的弟子,年少时学的八卦,后来遍访全国名师,赵道新的大师兄,武功青出于蓝,甚至超越了他的师父,同样击败过洋人大力士。
打抱不平,人称韩大侠,玉面虎,为形意八卦一代宗师。
8.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燕子李三
河北沧州人,据史书文献资料记载,最老的燕子李三是河北献县人。绰号“燕子李三”,本名李云龙,乳名唤作“小龙儿”。因李云龙兄弟较多,而其排行第三,又有“燕子”的绰号,所以又称“燕子李三”。
其后人“燕子李三轻功”申请备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劫富济贫,人称侠盗,燕子李三,为民初著名飞贼
9.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孙禄堂
河北望都县人,年少9岁丧父,之后拜得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再拜郭云深继续深造,又跟程廷华学艺,学的八封掌,之后创立了孙氏太极拳,自成一派。
无可争论的民国年代第一高手,号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很多老武术家认为他是中国三百年来无人能及的真正高手,由于他集百家之长,勤奋刻苦,加上天资聪颖,不得不说,此人牛逼啊。
10.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郭云深
(1820~1901),直隶深县马庄人,年少遍访各地,曾拜孙亭立先生为师练习八极拳,之后拜访山西李老,学习形意拳,大成,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广为流传。
他练拳时,静如泰山,动如飞鸟。刚直正义,好打抱不平,人称郭大侠,形意拳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