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拉克飞毛腿导弹有哪些介绍
“飞毛腿”短程地对地导弹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以德国V2火箭为蓝本开始研制的一种战术导弹。苏联叫做P-17型战役战术导弹,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飞毛腿”,美国则称其为SS-1型导弹。“飞毛腿”A型首次出现在1957年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导弹直径840毫米,长约10.4米,发射车用斯大林Ⅱ型坦克改装而成。8年后的红场阅兵式上,出现了另一种新战术导弹,它的外形与“飞毛腿”十分相似,只是长度增加了0.6米左右,西方专家分析这是“飞毛腿”的改进型,因此称它“飞毛腿”B型。
弹体加长后,它的最大射程也从160千米增加到280千米。导弹重量增到6300千克,核战斗部重量700千克,威力只有10万吨梯恩梯当量。增大射程和减小威力以后,可以提高战场使用的灵活性,便于攻击各种不同距离不同性质的战术目标。新弹的运载车不再用坦克车体,而是用越野载重车改装而成。采用这种8轮式载重车作为运输、起竖、发射车,便于在公路上高速行驶,并且可以在发射以后迅速装弹,可采用核、化学和高爆3种战斗部。
“飞毛腿”导弹主要用于对敌实施纵深打击,消灭敌核袭击兵器,摧毁敌主要军事集团,尤其是摧毁敌坦克机械化部队及战役预备队,破坏敌地面军队和航空兵的作战指挥体系;消灭敌防空兵器,牵制敌军作战机动,阻止敌战役预备队的开进,破坏其战役后方工作,摧毁敌军重要通信交通枢纽。
伊拉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苏联购买了“飞毛腿”B型导弹。1974年,伊拉克先后购买了大约20至36套“飞毛腿”B型的发射具和数量不详的导弹,据信伊拉克从国外总共购买了约819枚“飞毛腿”B型导弹。
伊拉克在引进“飞毛腿”B型导弹后,在其基础之上研制了自己的型号,即“侯赛因”导弹,其射程进一步延伸,增至600~650公里与“飞毛腿”C型稍强,但精确度有所下降。以色列大部分地区、沙特部分地区和科威特、叙利亚全境都在其射程之内。但“飞毛腿”导弹精度太差的缺陷影响了它的攻击效果,一般报道它的圆公算偏差范围为300米,实际上在战场上使用时偏差达到1000米以上。尽管如此,“飞毛腿”仍是成为伊拉克远程攻击和对敌心理威吓的有效兵器。美国情报机构称,该型导弹配备了神经毒气弹头,目前总数仍有约50枚,主要部署在伊拉克西部接近约旦边境的H-2机场。
⑵ 什么是“飞毛腿”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前苏联在五六十年代研制的地对地导弹,弹长11.6米,弹径0.88米,射程300~350千米,命中精度30米。后来,伊拉克人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在“6毛腿”导弹的基础上先后造出了“侯赛因”型和“阿巴斯”型导弹。“侯赛因”型导弹的射程为650~700千米,而“阿巴斯”型导弹的射程可达900千米。
⑶ 什么是俄罗斯“飞毛腿”导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研制的50多种弹道导弹中,惟一经过实战检验的就是前苏联研制的:飞毛腿”弹道导弹,它也是实战中用的最多的弹道导弹。
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和伊朗分别用“飞毛腿”改型的“侯赛因”导弹和“飞毛腿”B型导弹攻击对方的大城市。在长达52天的导弹袭城大战中,伊拉克发射了189枚“侯赛因”导弹,造成伊朗1000多人死伤,成为战争史上用弹道导弹相互攻击的首次战争。
1979年,前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并将大量的“飞毛腿”导弹运到阿富汗,提供给阿富汗政府用来对付阿富汗游击队。从1989年至1991年的近两年时间内,阿富汗政府向游击队发射了1000多枚“飞毛腿”导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动用弹道导弹数量最多的一次战争。
1986年的美国和利比亚的军事冲突中,利比亚为报复美国对利比亚的空袭,用两枚“飞毛腿”导弹袭击美军设在意大利兰佩杜萨岛上的一个美军基地,但没有击中目标,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共发射了88枚“飞毛腿”改进型导弹——“侯赛因”导弹和“阿巴斯”导弹,其中46枚发射到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42枚发射到以色列,使多国部队官兵和沙特、以色列两国人民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恐慌。以色列十几万人离城疏散,一人一个防毒面具,形影不离;而多国部队动用相当大的军事力量——卫星、侦察系统、航空兵、导弹、特工人员等去搜寻它、摧毁它。即使这样,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还是不断袭来,使得多国部队收复科威特的地面进攻日期不得不推迟了3个星期。
在1994年初的内战中,南也门军队先向北也门军队占领的地区发射了5枚前苏联提供的“飞毛腿”B型导弹,后又向也门首都萨那市郊;射了1枚“飞毛腿”B型导弹,从而使“飞毛腿”导弹首次成为一个国家内战的工具。
1994年,伊朗向流亡在伊拉克的伊朗圣战者游击队的一个基地发射了3枚“飞毛腿”B型导弹,炸毁了一些建筑物,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⑷ “飞毛腿”导弹是什么
“飞毛腿”导弹是前苏联制造的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它采用头体分离,车载越野机动发射方式,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导弹系统。伊拉克目前拥有两种“飞毛腿”导弹:“飞毛腿B”型弹体长11.40米,直径0.84米,体重4370千克,弹头重量1000千克,射程为50千米—300千米,可携带常规弹头或核弹头。“飞毛腿C”型是改进型,其射程可达600千米,具有反应时间快,发射准备时间短的特点。
但是,“飞毛腿”是前苏联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第2代出口型地对地战术导弹,它的技术比“爱国者”毕竟差了两代。该导弹没有抗干扰能力,弹道一经确定和发射,就无法改变,加上弹体过大,速度又低,飞完全程需7~9分钟,这对拥有先进预警能力的美国来说,“飞毛腿”在“爱国者”面前只能当作靶标了。
⑸ 飞毛腿导弹是什么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苏联50年代研制的一种近程地地战术弹道导弹,是德国V—2导弹的仿制品,有A、B两种类型,可装配常规弹头和核弹头,采用车载机动发射。A型于1957年服役,B型是A型的改进型,1965年服役。苏联从1980年起用新一代固体机动中程导弹SS—23替换“飞毛腿B导弹
⑹ 飞毛腿导弹是哪个国家的
飞毛腿导弹是伊拉克的。都是上世纪末的。还有:中国的东风系列,朝鲜的大浦洞,印度的烈火,美国的爱国者,战斧。
⑺ 飞毛腿导弹是什么导弹,飞毛腿导弹的射程和威力
飞毛腿地对地战役战术导弹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以德国V2火箭为原型开始研制的一种战术导弹。前苏联叫作Р-17型战役战术导弹,系统代号8К14,北约绰号为“飞毛腿”,美国命名为SS-1型导弹。
8К14型导弹首次出现在1957年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发射车使用由ИСУ-152К自行火炮改装而来的2П19履带式底盘。
Р-17М导弹是原苏联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研制的,是8К14战术导弹的改进型,系统代号9К72,北约绰号“飞毛腿B”,1965年也是在红场阅兵式上公开露面,其发射车已由履带车改为轮式车,发射车型号9П117,用玛斯543(МАЗ-543)8x8越野车改装而成,在部队中,根据射程而习惯称呼为Р-300导弹。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Р-17М导弹)
弹长(米) 11.1648
弹径(米) 0.88
翼展(米) 1.81
发射重量(公斤) 58601
常规战斗部: 8Ф44/8Ф44Г1爆破弹
长度(米) 2.65
重 量(公斤) 9874
装药种类TKAK-5混合炸药
装药重量(公斤) 770
核战斗部当量(万吨) 10
火箭发动机:预贮式液体燃料,长 度(米)1.49、直 径(米)0.77重 量(公斤) 120推 力(公斤) 133808、比 冲(秒)232
最大射程(公里) 275~300,最小射程(公里)50
(圆公算偏差)(米)300
制导方式 捷联式概率补偿加射表修正的惯性制导
稳定方式 陀螺自动稳定
机动方式 轮式车载
发射车型号9M117M1M
备弹运输车:2Т2 (2Т3М, 2Т3М1) ,可携带两枚备弹。
机动速度(公里/小时)(公路) 60
发射准备时间(分)
从进入有准备的阵地到发射45分钟
从精度瞄准到发射 7分钟